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改良的肺动脉/ 主动脉血流时间间期比定量估测肺动脉压的新方法。方法 在47 例入院行心导管检查的患儿中,利用多普勒超声技术测量主、肺动脉血流F 值[F= (PEP×PV)/( AT×ET) ,F1 = PEP/ AT,F2 = PEP/ET,F3 = PEP/( AT ×ET) ,F4 = ( PEP×PV)/ AT,F5 = (PEP×PV)/ET] ,按Morera 等提出的FPA/FAO法估测肺动脉压,并与心导管值对比。结果 根据F3PA/F3AO估测的肺动脉收缩压、平均压与心导管实测值相关性最好( r = 0 .93 、0 .89) ;FPA/FAO次之( r = 0 .83 、0 .80) ,F1PA/F1AO、F2PA/F2AO、F4PA/F4AO、F5PA/F5AO较差( r = 0 .61 ~0 .79) 。结论 改良的肺动脉/ 主动脉血流时间间期比例系数F3PA/F3AO为无创定量估测肺动脉压的最佳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改良的肺动脉/主动脉血流时间间期比法(FPA/FAO)估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动脉压的准确性。方法 对56例COPD患者,应用多普勒超声技术,根据改良的(FPA/FAO)法和瓣膜返流法,分别估测肺动脉收缩压(PASP)、平均压(PAMP),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二种方法估测的PASP、PAMP高度相关(r=0.85、0.81,P〈0.01)。结论 应用多普勒超声技术,根据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简化肺动脉/主动脉血流时间间期比定量估测肺动脉压的新方法。方法:利用多普勒超声测量主、肺动脉血流F值[F=PEP×PV/(AT×ET)、F1=PEP/AT、F2=PEP/ET、F3=PEP/AT×ET、F4=PEP×PV/AT、F5=PEP×PV/ET],按FPA/FAO法估测肺动脉压,并与心导管值对比。结果:根据F3PA/F3AO估测的肺动脉收缩压、平均压与心导管值的相关性最好(r=086、081);FPA/FAO、F1PA/F1AO、F2PA/F2AO、F4PA/F4AO、F5PA/F5AO较差(r=055~079)。结论:在所提出的几种简化方法中,F3PA/F3AO为无创定量估测肺动脉压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4.
复方营养液对肺气肿大鼠肺动脉高压及膈肌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气管内滴注猪胰弹性蛋白酶,复制大鼠肺气肿模型。观察复方营养液(Ensure+硒酸酯多糖)对肺气肿大鼠肺动脉高压、右心/左心+室间膈比值及膈肌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复方营养液连续灌胃1个月可明显提高隔肌张力(P<0.01),降低肺动脉高压(P<0.05),减少右心/左心+室间膈比值(P<0.05).提示复方营养液为一有效的肺气肿康复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槲皮素(quercetin)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增殖及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方法①用原代培养的小牛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流式细胞及WesternBlot技术对PDGF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进行分析;②通过大鼠缺氧动物模型观察槲皮素对右心室收缩压(RVSP),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比值(RV/LV+S)及肺小动脉图像分析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槲皮素处理组能显著地抑制PDGF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明显地抑制PDGF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酪氨酸磷酸化程度,且呈明显剂量依赖性,槲皮素对RVSP、RV/LV+S及肺小动脉中膜肥厚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槲皮素可显著地抑制PDGF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肺血流动力学改变在生长因子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右心浮导管测量肺动脉和肺毛细血管楔压,ELISA法测定血小板的衍生生长因子(PDGF)水平。结果 观察12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血PDGF-AB(3.90±0.67ng/L,P〈0.001)较正常组有较明显升高,与平均肺动脉压呈正相关,;与动脉血气PH、PaO2呈负相关,与PaO2呈正相关,与肺毛细管  相似文献   

7.
螺旋CT国人肺动脉直径测量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CT测量国人肺动脉直径。材料和方法:对100例成人胸部行双螺旋CT扫描,在六个位置测量肺动脉直径。结果:主肺动脉直径,男25.2±2.5mm,女23.9±2.4mm;右肺动脉近端直径,男20.9±2.5mm,女19.5±2.1mm;右肺动脉远端直径,男16.5±2.2mm,女15.5±2.4mm;左肺动脉直径,男19.1±2.9mm,女18.0±2.5mm;右下肺动脉直径,男11.2±1.7mm,女11.1±1.5mm;左下肺动脉直径,男女均为10.7±1.3mm。结论:CT可以测量肺动脉直径,中心肺动脉直径男女有显著差异(P<0.05),双下肺动脉直径男女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吸入小剂量一氧化氮(NO)对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方法: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平均肺动脉压(MPAP)>6.4kPa(1kPa=7.5mmHg)〕患者9例,年龄3~20岁,在自主呼吸下吸入36±10vpm的NO,监测并记录NO吸入前和吸入后1、3、5、10和15分钟时的MPAP、平均血压(M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等参数的变化。结果:基础MPAP为9.5±1.8kPa,吸入NO后各时间点MPAP显著降低,波动于8.9~8.1kPa(P<0.05);并可明显增高SvO2(P<0.05),从0.76±0.06升至0.83±0.02(P<0.05);MBP、HR和SpO2无明显变化。结论:吸入小剂量NO确能选择性降低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动脉压,并增高SvO2;吸入小剂量NO对这类患者围手术期有显著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9.
酚妥拉明降低肺动脉压的超声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FI)对21例合并有中、重度肺动脉高压(PH)的室间隔缺损(VSD)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进行检测,观察酚妥拉明用药后2min、5min、10min时的PASP下降程度,并与手术对照。结果表明:PASP下降以用药后5min时最显著;中度PH患者较重度pH患者的PASP下降明显,二者差异显著;PASP较用药前下降4.7kPa以上者,术后心功能恢复快,下降在3.3~4.7kPa之间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低心排等并发症,下降在3.3kPa以下者,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高频振荡通气(HFO)联合低浓度一氧化氮(NO)吸入对急性缺氧大鼠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方法:在HFO下,经气管插管给大鼠12%氧30分钟制成急性缺氧肺动脉高压模型,行肺泡再充气,吸入低浓度NO(10、5、2mmol/L)对模型动物进行治疗,测定血流动力参数和血气值。结果:2~10mmol/L NO吸入均可逆转急性缺氧大鼠肺动脉压(PAP),收缩压(sPAP)从4.44~4.53kPa(  相似文献   

11.
肺动脉口狭窄时肺动脉血流速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用连续多普勒技术对经手术证实的13例肺动脉口狭窄(肺狭)和37例心内分流患者的肺动脉血流峰速度Vpa.max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肺狭与心内分流患者Vpa.max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同部位和同一部位、不同大小的间隔缺损对Vpa.max的影响。结果表明:肺狭患者的Vpa.max显著高于间隔缺损患者的Vpa.max,前者一般>200cm/s,后者一般≤200cm/s,但是,高位室缺和巨大间隔缺损患者的Vpa.max亦可>200cm/s,如果结合二维心脏超声情况,它将有助于肺动脉口狭窄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应用音频处理系统无创自动估测肺动脉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索音频处理系统无创自动估测肺动脉压的价值。方法:对51例左向右分流的先心病患儿,应用多普勒超声技术和音频处理系统,根据改良肺动脉/主动脉血流时间间期比法同步估测肺动脉收缩压、平均压,并与心导管实测值对比。结果:音频处理系统估测肺动脉压所需时间短于多普勒超声技术所需时间(P<0.01),且重复性较好。音频处理系统估测的肺动脉压与心导管实测值间相关性最好(r=0.95、0.96),多普勒超声技术较差(r=0.86、0.86)。结论:应用音频处理系统,根据改良肺动脉/主动脉血流时间间期比法可准确地无创自动估测肺动脉压。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二氧化碳声学造影剂加强三尖瓣返流频谱的效果及可靠性,73例患者接受静脉注射二氧化碳声学造影剂,以比较造影前后三尖瓣返流(TR)速度的变化,其中11例在声学造影24小时内行右心导管检查测定肺动脉收缩压。48例声学造影前TR频谱包络线不完整(21例)或无TR(27例)者,静脉注射声学造影剂后,93.8/(45/48)患者TR信号增强,可测出TR峰值速度。25例TR频谱清晰、峰值速度容易测量者,静注声学造影剂后.TR速度无改变。11例TR法测得的肺动脉收缩压(27.5±23.6mmHg)与右心导管测定的肺动脉收缩压(28.4±21.5mmHg)相关良好(r=0.98,P<0.01)。  相似文献   

14.
前列腺素E1(PGE1)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活性血管扩张剂,具有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凝集及改善冠状动脉循环和心功能的作用[1]。为提高心血管病的治疗效果,我们采取小剂量缓慢滴注,维持用药时间为10d,剂量为15~20ng/(kg.min)。1994年5月至1998年10月我们应用PGE1治疗肺动脉高压336例,效果良好,现将护理要点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336例中男216例,女120例,3~60岁。其中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212例,房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82例,PDA伴肺动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研究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槲皮素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增殖及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方法 ①用原代培养的小牛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流式细胞及Western Blot技术对PDGF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进行分析;②通过大鼠缺氧动物模型观察槲皮素对右心室收缩压,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比值及肺小动脉图像分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接受心脏移植的病人中,肺动脉高压对移植心脏的损害已被逐渐认识,它会降低手术疗效。作者对心脏移植病人肺动脉高压的原因、处理方法以及围手术期护理进行了讨论。 为了降低心脏移植病人的病死率,对心脏移植接受者必须进行肺血流动力学监测,以了解是否有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阻力(PVR)升高,以及通过治疗肺动脉压是否已经降低。肺血流动力学的检查内容包括:收缩期、舒张期和平均肺动脉压,全肺压力梯度和PVR。如果肺动脉压高于6.67 kPa;PVR大于6 wood参数;全肺压力梯度大于2.00kPa,而且对血管扩张剂…  相似文献   

17.
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血流频谱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本文研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肺动脉血流频谱图形变化,并比较其与肺动脉压力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观察33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肺动脉血流频谱变化,并与右心导管测肺动脉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患者超声心动图肺动脉血流频谱峰值前移与肺动脉压力程度呈正比。当肺动脉收缩压>100mmHg时,肺动脉血流频谱呈细条型(即正向血流窄、小、峰值极度前移)。结论:肺动脉血流频谱呈细条型可做为半定量判断PAPs>100mmHg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8.
超声诊断主-肺动脉瘘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患者,女,41岁,健康体检时心脏听诊发现主动脉瓣区Ⅱ级收缩期杂音,平素体健,尤特殊不适。超声心动图所见:心底短轴切面见主动脉三瓣叶及窦部结构未见异常,主动脉短轴见左侧壁与肺动脉主干内侧之间的分隔回声缺如约2.6mm(图1),胸骨左缘肺动脉-右心室切面近左室长轴切面亦见主动脉左前壁与紧邻肺动脉瓣上方的肺动脉间分隔回声缺如约2.9mm。肺动脉主干内径正常,约16.6mm。CDFI:收缩期见主动脉向肺动脉分流信号(图2),PSV=5.69m/s。右心声学造影:经左侧肘静脉注入造影剂后右房、右室、肺动脉顺序显影,肺动脉内见负性造影区。  相似文献   

19.
对51例甲亢及75例正常人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以探讨甲亢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的情况。结果显示:甲亢组三尖瓣返流检出率及经返流压差法所测肺动脉收缩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甲亢组分别有28例(54.9%)及23例(45.1%)伴肺动脉高压及心脏扩大。结论:甲亢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伴发率极高,肺动脉高压可能是甲亢性心脏病右心受累、右心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张炳辉 《华西医学》1996,11(2):158-160
COPD肺动脉高压无创性诊断法的临床应用张炳辉*综述陈文彬审阅华西医大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肺动脉高压(PAH)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展至慢性肺心病的重要病理生理过程,肺动脉压(PAP)持续升高可致右室肥大乃至右心衰竭。COPD并PAH临床可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