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9 毫秒
1.
突发性聋是指突然发生的,病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的听力一般在数分钟或者数小时内将至最低点,少数患者可伴随耳鸣及眩晕,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由于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影响的因素多年来一直备受学者关注。  相似文献   

2.
王玉珍  徐慧 《现代康复》1999,3(8):919-919
突发性耳聋临床上是指耳蜗、球囊或前庭受多种损害而急剧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突然发病,听力急降、甚至全聋。我科于1995年2月~1998年5月对114例突发性耳聋采取综合性康复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余静  谢芳  吴岚  江英芳 《护理研究》2011,25(6):538-539
突发性聋指瞬息间突然发生的病因不明的重度感音神经性聋[1]。近年来此病发病有上升趋势[2]。目前尚无统一治疗方案[3]。我院采用高压氧疗法联合药物治疗的方法治疗此病,取  相似文献   

4.
<正>突发性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 d以内,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连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 d B以上[1]。突发性聋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明确,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内耳微循环障碍、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因素、内淋巴积水、内耳膜迷路破裂等,内耳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5.
突发性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如不及时治疗将可能导致永久性聋。其发病机制仍不甚明确,目前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我们采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穴位注射及微波治疗突发性聋的患者,并与单纯药物对照组进行比较,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突发性耳聋是指无明显原因瞬间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聋。以单侧耳的发病多见,患者的听力损失到最低点多发生在几分钟、几小时或1天之内,且至少有两个相邻的频率患者听力下降大于等于20d B,可伴有耳鸣、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血管病变、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等有关。多数学者认为,可以导致突聋发生的主要诱因有精神压力大、失眠以及情绪不稳等。其属于中医  相似文献   

7.
胡潇红  宁荣霞 《中国康复》2020,35(9):496-500
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是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一个常见类型,是指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d以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听力检测至少在相连2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以上[1]。目前突发性耳聋的发病年龄集中在50~60岁,但是近几年的流行病调查显示突聋患者的发病年龄出现年轻化趋势。由于患者听力受损程度、伴随症状、合并疾病、治疗时机存在差异,造成部分患者预后不佳,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及工作并形成终生听力残疾。  相似文献   

8.
高压氧结合药物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其病因繁多,发病机制仍不甚明确,目前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我们于1998年6月至2003年9月,对55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高压氧(hyperharic oxygen,HBO)结合药物综合治疗,并与药物对照组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突发性聋简称暴聋,是指几小时内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一种感音神经性耳聋,为耳鼻喉科常见急症。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本文通过对58例突发性聋患者进行心理、行为治疗以及饮食指导等全过程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的自信心和社会参与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张磊 《浙江临床医学》2009,11(7):721-722
突发性聋是一种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听力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病因至今未完全明了,但导致突发性聋的原因大多会影响内耳微循环障碍,通过药物改善耳蜗微循环状况和治疗微循环障碍已证明有效,可提高或恢复听力。作者自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应用血塞通注射液(云南昆明制药厂)治疗突发性聋患者40例(42耳),取得较好疗效,并与以低分子右旋糖酐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的40例(41耳)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突发性聋为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为耳部常见病之一。中老年发病率较高,而中老年患者多数伴有脑动脉硬化。以往临床上用于治疗突发性聋的常规方法治疗本病效果欠满意。为此,本文采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突发性聋是一种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是一种多危险因素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影响突发性聋疗效的因素较多,目前对各影响因素尚无明确定论。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突发性全聋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更好地判断突发性全聋型预后,进一步探讨影响突发性全聋型耳聋患者疗效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3.
突发性耳聋(以下简称突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又称暴聋,可伴有耳鸣和眩晕[1]。有的人早晨醒后或情绪激动之后,便觉得耳朵突然听不到声音了,耳朵里胀满感、阻塞感,好像是堵了东西一样。常常是单耳发病或先后发病,两耳同时发病者罕见。患者在发病后大多能  相似文献   

14.
突发性耳聋血液流变学变化分析丁琪,袁爱洁突发性耳聋是耳科常见病,它是指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突然发作,在短时间内导致严重的感音性聋。其发病机理多数学者认为与内耳微循环障碍、病毒感染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1]。近年来,随着检验技术的提高,对此种病人...  相似文献   

15.
高压氧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6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人群中 ,突发性耳聋并不少见。本病是发病急骤的感音神经性听力减退 ,病因未明。一般认为 ,内耳血供的突然中断可能是本病的重要发病原因之一。笔者在 1994年~ 1998年间 ,用高压氧和常规的中、西药物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 ,并以单纯使用同一组中、西药物作为对照组 ,对 66例 70耳进行对比观察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患者 66例 70耳均为突然发生耳聋 ,病因不明。既往听力正常 ,检查外耳道、鼓膜、咽鼓管正常 ,神经耳科学检查、颅底内耳道SCT或MRI扫描、心电图、肝功能和血液生化检验均正常。纯音测听为感音神经性听力…  相似文献   

16.
高压氧结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越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3):522-523
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是一种常见的突然发生的感音性神经性耳聋,病因多数不明,多表现为瞬间或数小时内达到重度耳聋或全聋的程度,部分患者件耳鸣,眩晕等症状,治疗方法很多,本文对高压氧治疗60耳突聋仍常规治疗58耳突聋进行有效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突发性聋(SD)是指72 h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邻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 dBHL。该病病因不明,其可分为高频下降型、低频下降型、平坦下降型和全聋型(含极重度聋)~([1-2])。本研究观察不同剂量巴曲酶对于平坦型和全聋型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在本院耳鼻喉科接受治疗的平坦型和全聋型突发性耳聋患  相似文献   

18.
突发性耳聋是一种耳鼻咽喉科常见的听觉障碍性疾病.又称为特发性耳聋或突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的听力一般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下降到最低点,可伴有耳鸣及眩晕[1].  相似文献   

19.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的听力通常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下降到最低点,至少在相连的频率听力下降大于30 dB。主要临床症状为听力下降,可伴有耳鸣或眩晕。病因至今尚未明确,近年来随着医学分子生物学、免疫血清学、病理组织学的进一步发展,以病毒感染和内耳缺  相似文献   

20.
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又称特发性暴聋,指原来听力正常,在极短的时间内突然听力下降,多发生于30-50岁的中年人,青年和老年少见。近年来,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约占感音神经性耳聋的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