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单盼盼 《河南中医》2013,33(6):864-865
李培训主任医师经过多年临床实践,结合肿瘤患者特点,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用药经验,喜用对药,往往能收到良好的疗效.如党参和黄芪、黄芪和知母、半枝莲和半边莲、川芎和当归、夏枯草和半夏、杏仁和川贝母.除上述对药外,还应用其他对药,如苦参和女贞子、旋覆花和代赭石、玄参和牡蛎、女贞子和墨旱莲、黄芪和浮小麦、焦三仙和鸡内金、金银花和连翘、牡丹皮和丹参、姜黄和郁金等.需根据临床辨证加减应用.  相似文献   

2.
黄莉 《环球中医药》2014,(10):800-801
为总结王焕禄教授常用角药,将王教授常用角药分为祛邪和补摄两大类,根据中药药性和中药配伍理论,分别从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功能主治、协同作用、适应证等方面,阐述九组角药:荆芥、防风和紫苏叶,柴胡、白薇和地骨皮,生黄芪、炒薏苡仁和防风,橘叶、王不留行和老鹳草,益母草、当归和香附,山茱萸、五味子和生龙骨,炒酸枣仁、珍珠母和紫石英,生磁石、黄精和骨碎补,金樱子、枸杞子和菟丝子的配伍机制和临床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α-岩藻糖苷酶(AFU)、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天冬氨酸氨基转移同工酶(ASTm)、谷氨酸脱氢酶(GLDH)、腺苷脱氨酶(ADA).血清天冬氨酸转氨基酶(AST)、丙氨酸转氨基酶(AL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5'-核苷酸酶(5'-NT)及血清胆碱酯酶(CHE)等12项肝酶学指标在肝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308例各种肝病患者和115例正常人血清中的上述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急性肝炎时NAG、AFU、LAP、ASTm、GLDH,ADA、AST,ALT、ALP、GGT和5'-NT均显著增高,ALT、LAP、AFU、ASTm、AST和ALP的AUC分别为0.875、0.861、0.853、0.830,0.825和0.725,阳性率分别为100%、93.8%,78.1%,87.5%、100%和68.8%;肝硬化时NAG、LAP、ASTm、GLDH、ADA、AST、ALP、GGT和5'-NT均显著升高,CHE显著降低,ADA、AST、5'-NT、GGT和CHE的AUC分别为0.764、0.761、0.752、0.748和0.721,阳性率分别为91.2%、73.5%、67.6%、75.0%和61.8%;重型肝炎时NAG、AFU、ASTm.GLDH、ADA、AST、ALT、ALP、GGT和5'-NT均显著增高,CHE显著降低,AST,ALT、ASTm、CHE、AFU和GLDH的AUC分别为0.876、0.840、0.792、0.792、0.751和0.72,阳性率分别为100%,100%、93.6%、100%、72.3%和91.5%;原发性肝癌时NAG、AFU、LAP,ASTm、GLDH、ADA、AST、ALP、GGT和5'-NT均显著升高,CHE显著降低,AFU、5'-NT、GGT、ALP和LAP的AUC分别为0.822、0.814、0.811、0.795和0.713,阳性率分别为88.1%、85.7%、97.6%,95.2%和69.0%.结论:对急性肝炎诊断意义较大的指标为ALT、LAP、AFU、ASTm、AST和ALP;对肝硬化诊断意义较大的指标为ADA、AST、5'-NT、GGT和CHE;对重型肝炎诊断意义较大的指标为AST、ALT、ASTm、CHE、AFU和GLDH;对原发性肝癌诊断意义较大的指标为AFU、5'-NT、GGT、ALP和LAP;12项指标对慢性肝炎和酒精型肝炎的临床意义都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客观而全面地分析朱丹溪的用药规律。方法采集《丹溪心法》中符合标准的方剂建立朱丹溪方药数据库,将药物名称进行规范化处理后,分别采用频数分析对药物进行统计,采用系统聚类对药物进行分类统计,采用Carma方法对药物与药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方剂610首,涉及中药337味。使用频率最高的前10位中药依次为茯苓、生姜、炙甘草、甘草、陈皮、人参、半夏、白术、当归、川芎。经过聚类得到核心药物12组,分别为砂仁和藿香、细辛和白芷、胆南星和枳实、升麻和柴胡、防风和羌活、黄柏和知母、厚朴和苍术、桔梗和枳壳、熟地黄和生地黄、黄芩和黄连、白术和人参、陈皮和半夏。设支持度3%、置信度65%,共得到提升度均1的关联规则39组。结论朱丹溪临证善用补益脾胃之品,常以调理脾胃药物为核心,提示朱丹溪学术思想不仅以滋阴为主,同时亦重视调理脾胃。  相似文献   

5.
半枝莲是唇形科植物半枝莲的干燥全草,含有黄酮、生物碱、甾体、多糖、萜类和脂肪族类等多种活性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病原、抑菌消炎、解热和保肝等作用,中医临床用于恶性肿瘤、解毒和肝病等疾病的防治.通过查阅整理半枝莲的国内外研究文献,对半枝莲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半枝莲新药研究和开发工作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社区护理是结合公共卫生学和护理学的理论,应用于促进和维护群众健康。在新医改的形势下护理人员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以社区为单位,以居民的健康为中心,以老年人、妇女、儿童、精神病人和残疾人为重点,向他们提供集预防、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为一体的综合的、连续的和便捷的护理服务和健康管理。在社区护理工作中,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是日常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检索并纳入1995—2016年发表的治疗糖尿病相关文献755篇,涉及中药处方755首,单味中药367味,共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有效例数为33 330例,探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用药规律。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和Clementine 12.0软件,分析与比较各病症类型的单味中药使用频次、功效和组方配伍规律。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治疗病症类型排名前4位的分别是糖尿病、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分别占总有效病例数的31.62%、29.82%、8.87%和6.47%。进一步对治疗排名前4位的病症进行分析,发现治疗糖尿病的常用单味药为黄芪、山药、地黄、天花粉和麦冬等,常用中药类别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和活血化瘀药;治疗糖尿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常用单味药为黄芪、当归、川芎、丹参和桂枝等,常用中药类别依次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和清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常用单味药为黄芪、山药、丹参、茯苓和山茱萸等,常用中药类别依次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和利水渗湿药;治疗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常用单味药为黄芪、丹参、当归、红花和川芎等,常用中药类别为活血化瘀药、补虚药和清热药。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用药规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均以补虚药为主,兼以活血化瘀、清热和利水渗湿药等,但具体用药侧重点不同,糖尿病和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侧重补虚药,兼以活血化瘀药和清热药的使用,糖尿病肾病侧重于补虚药,兼以活血化瘀药和利水渗湿药的使用,而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侧重于活血化瘀药和补虚药并重,兼以清热药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名老中医辨治暑温的病机、证候分型演变和用药规律。方法:以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中447例暑温医案为数据源,先用Lantern3. 1. 2软件建立症状和药物的隐结构模型并进行诠释,再用SPSS Modeler 18. 0对症-症、药-药、药-症进行关联规则挖掘,最后对挖掘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447例暑温医案频次≥10的症状54种、频次≥20的药物72味,常见症状有发热、汗出、咳嗽、胸闷、口干、口渴,常用药物有茯苓、半夏、苦杏仁、陈皮、连翘、通草;症状隐结构模型得到10个隐变量,含20个隐类,药物隐结构模型得到22个隐变量,含44个隐类,症-症关联有头痛、恶寒和发热,恶心、呕吐和胸闷,发热、欲饮和口渴,咳嗽和咯痰,神昏和谵语。药-药关联有党参和甘草,藿香、泽泻和茯苓,天花粉、石斛、生地和甘草。结论:采用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辨治暑温,暑温病位有肺、胃、心、脾,病理因素有气虚、阴虚、痰湿等,证型有气阴两虚、湿阻中焦、暑湿伤气等。老中医辨治暑温的常用核心药物有佩兰、茯苓泽泻、天花粉、砂仁、陈皮、白术,佩兰是化湿的基础药;核心方剂有银翘散、三仁汤、五加减正气散、沙参麦冬汤。  相似文献   

9.
草果Tsaoko Fructus是重要的药食同源品种,为云南道地药材,应用广泛,具燥湿温中、截疟除痰功效,具有调节胃肠功能、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降糖和调脂等药理作用,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挥发油、酚、黄酮、二苯基庚烷和双环壬烷类等。现代研究认为,与其传统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主要体现在胃肠道系统,活性成分为挥发油和酚类物质。根据质量标志物的核心理念,基于草果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从植物亲缘、药效、药性、配伍、化学成分可测性等方面,对草果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初步确定1,8-桉油精、柠檬醛、2-癸烯醛、香叶醛、原儿茶酸和香草酸等为其可能的质量标志物,为草果质量评价和研究开发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当归、川芎和当归-川芎药对(归芎药对)中阿魏酸、绿原酸和咖啡酸在血虚大鼠血浆、尿液和胆汁中的代谢产物。方法:采用乙酰苯肼和环磷酰胺联合复制大鼠血虚模型,血虚大鼠灌胃当归、川芎和归芎药对提取物后,采用UPLC-Q-TOF/MS联用技术,利用碰撞能量梯度(MSE)和质量亏损过滤(MDF)技术,对其血浆、尿液和胆汁中的代谢产物进行分析。结果:根据离子碎片和代谢途径,当归、川芎和归芎药对提取物中阿魏酸、绿原酸和咖啡酸在血虚大鼠血浆、尿液和胆汁中推测出原型、还原、水解、甲基化、羟基化、硫酸酯化、葡萄糖醛酸化、磺酸化、甘氨酸结合、乙酰化、半胱氨酸结合和谷胱甘肽结合等共25个代谢产物。结论:当归、川芎和归芎药对提取物在血虚大鼠体内存在多种Ⅰ相和Ⅱ相代谢产物,为阐明该药对及其组成药味在体内发挥疗效的功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疏肝汤合并喹硫平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单用喹硫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疏肝汤治疗,共观察治疗12周,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在干预后的第4、8、12周末,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2.405、-2.234和-2.039,P=0.016、0.025和0.036);两组干预后PANSS评分较入组前下降(F组内=279.163、316.205、390.678和482.258,均P=0.000);除阳性因子分外,干预与时间存在交互效应(F交互=3.579、3.071和2.621,P=0.007、0.016和0.035);除一般精神病理因子分外,组间存在差别(F组间=4.759、4.420和6.131,P=0.031、0.038和0.015);同期对照比较,阴性因子分在入组后4个时点,一般精神病理因子分在入组后第4、8周末,总分在入组后第2、4周末,治疗组减分幅度大于对照组(t阴性=3.241、2.875、2.063和2.459,P=0.002、0.005、0.042和0.016;t一般=2.490和2.242,P=0.014和0.027;t总=2.928和2.561,P=0.004和0.012).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18%;χ2=0.063,P>0.05).结论:疏肝汤合并喹硫平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起效较快,优于单用喹硫平治疗,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笔者对沙棘所含的活性成分,包括维生素、黄酮类化合物、萜和甾醇类化合物、酚类和有机酸类、油和脂肪酸类、糖和糖苷类化合物、蛋白质和氨基酸、微量元素8类,以及维生素、黄酮类化合物、油和脂肪酸类3类成分的功效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沙棘综合利和产品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1本刊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与方法,循证医学研究成果;介绍国内外本专业的进展,开展学术讨论和争鸣,为提高中西医结合理论和实践水平,传承和发展我国传统医药学,促进我国医学科学现代化,为保障人民健康服务。2本刊设有述评、专论、专题笔谈、临床论著、实验研究、博士之窗、经验交流、基层园地、学术探讨、思路与方法、临床试验方法学、综述、病例报告、…  相似文献   

14.
1本刊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与方法,循证医学研究成果;介绍国内外本专业的进展,开展学术讨论和争鸣,为提高中西医结合理论和实践水平,传承和发展我国传统医药学,促进我国医学科学现代化,为保障人民健康服务。2本刊设有述评、专论、专题笔谈、临床论著、实验研究、博士之窗、经验交流、基层园地、学术探讨、思路与方法、临床试验方法学、综述、病例报告、…  相似文献   

15.
陈达  张亚强 《环球中医药》2020,13(5):817-821
目的 探索李东垣《脾胃论》中组方及用药的规律和特点。方法 对《脾胃论》中的方药采用关联规则数据挖掘的方法,统计出药物及药对的支持度和置信度,将药物按出现频次进行排序并找出支持度和置信度高于0.05的药对。结果 李东垣《脾胃论》方中使用药物频率大于10次的中药有人参、黄芪、白术、升麻、柴胡、当归身、橘皮、炙甘草、甘草、苍术;排名前五的药对分别为:黄芪和人参、人参和白术、黄芪和柴胡、人参和柴胡、升麻和柴胡,与临床实际相吻合。结论 数据挖掘能以线性和非线性方式进行数据解析,适宜对包含大量模糊和非量化数据的中医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柠檬柠檬除含大量维生素C和丰富的维生素P外,还含许多有机酸、黄酮类、香豆精类和固醇类物质。柠檬富含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P,对减轻疼痛、肿块和淤血有显著功效,能增强毛细血管的弹性、韧性和通透性,可辅助治疗坏血病、牙龈出血、皮肤紫癜。柠檬利于预防癌证和感冒,还是美容洁肤的佳品,具有防止和消除皮肤色素沉着的作用,使皮肤光洁细腻。柠檬具有生津去暑、化痰止咳、健脾消食的功效,可用于暑天烦渴、高血脂症及孕妇食少、胎动不安。柠檬味极酸,易伤筋损齿,不宜过食。胃肠疾病患者忌用。  相似文献   

17.
1本刊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主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有关本专业的进展,开展学术讨论,为提高中西医结合水平、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的医药学、促进我国医学科学现代化服务。2本刊设有临床论著、学术探讨、实验研究、专题笔谈、论坛、病例报告、短篇报道、思路与方法学、综述、文献研究、医学史、中医英译、新技术介绍、经验交流、基层园地及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证与脾胃湿热证患者体内脂类、蛋白质、核酸、糖类、微量元素和能量代谢情况,从物质能量代谢的角度探讨脾虚证病理发生机制。方法 选择2004年6月—2005年3月就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广东省中医院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8例,其中脾虚证和脾胃湿热证患者各4例,取两组胃黏膜进行DNA芯片实验,利用BRB ArrayTools和IPA软件对DNA芯片双通道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获得与物质能量代谢相关且表达倍数>2的显著差异表达基因56个,其中上调基因11个,下调基因45个。其中与脂类代谢相关的基因有CRLS1、LRP11、FUT9、GPCPD1、PIGL、SULT1A4、B3GNT1、ST8SIA4和ACADVL,主要涉及脂肪酸、胆固醇、磷脂和糖脂的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相关的基因有ASRGL1、AARSD1、EBNA1BP2、PUM2、MRPL52、C120RF65、PSMB8、PSME2、UBA7、RNF11、FBXO44、ZFYVE26、CHMP2A、SSR4、SNX4、RAB3B、RABL2A、GOLGA2、KDELR1、PHPT1、ACPP、PTPRF、CRKL、HDAC7、ADPRHL2、B3GNT1、ST8SIA4、DDOST和FUT9,主要涉及到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蛋白质泛素化、靶向输送和翻译后修饰过程;与核酸代谢相关的基因有DFFB、FLJ35220、TOP2A、SF3A3、CREB3、CRTC2、NR1D2、MED6、GTF2IRD1、C1ORF83、ZNF773和ZMYND11,主要涉及DNA复制与修复,转录调节等;与糖类代谢相关的基因有AGL、B3GNT1、FUT9、ST8SIA4、SULT1A4、DDOST和PIGL,主要涉及糖原的分解和糖复合物的合成;与微量元素代谢相关的基因有COMMD1、SLC39A6、FTL、CHRFAM7A、SCGN和S100A6,主要涉及铜离子、锌离子、铁离子和钙离子代谢;与能量代谢相关的基因有AK3和COX7B,涉及线粒体结构和氧化磷酸化过程。结论 脾虚证患者体内脂类、蛋白质、核酸、糖类、微量元素和能量代谢水平明显降低,这可能是导致脾虚证疾病发生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9.
病机是中医学关键内容,最早见于《内经·至真要大论》,"谨候气宜,无失病机",指疾病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点,是研究和探讨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基本规律的学说,是"疾病的机理",当下病机实为病理学,即发病原理或本质。病机层次有发病、疾病、证候、症状病机等,目前过分夸大证候、症状病机,忽视发病和疾病病机,决定疗效的理论基础是发病和疾病病机。根据学科分类工具方法有哲学属性分类(阴阳和五行);解剖学标准按部位分类,形神、官窍、筋骨脉肌肉皮膏脂、脏腑、经络、体质;物质观点分类有精气血津液和阴阳;病因学分类有六(邪)淫、情志、饮食劳逸、痰饮瘀血结石等;依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发病机理(原发和继发病机),按程度分为基础、高级病机;按复杂程度(单一和复合病机)、按病程(整体与阶段病机)、按基本病理(虚、实),还有内伤和外感病机等。病机特性是具有不确定性、阶段性、多变性、兼合性,时刻处在变化中,病机学成为指导疾病治疗和预防的重要依据。根据病机内涵、层次、分类和特点,从不同角度分析病机形成及重要作用,对临床准确辨证、精准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1本刊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与方法,循证医学研究成果;介绍国内外本专业的进展,开展学术讨论和争鸣,为提高中西医结合理论和实践水平,传承和发展我国传统医药学,促进我国医学科学现代化,为保障人民健康服务。2本刊设有述评、专论、专题笔谈、临床论著、实验研究、博士之窗、临床经验、临床报道、学术探讨、思路与方法学、临床试验方法学、综述、病例报告、中医英译及会议纪要等栏目。提高为主,兼顾普及,侧重临床,重视实验研究。述评、专论及专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