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 C 反应蛋白(CRP)检测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胰腺坏死的评估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该院收治的9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MAP)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检测两组患者入院第1、3、5、7天血清 CRP 水平,分析血清 CRP 水平检测对预测 SAP 的意义。根据有无胰腺坏死分为胰腺坏死组和非坏死组,对比两组患者血清 CRP 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 CRP 水平预测胰腺坏死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第1、3、5、7日, SAP 组血清 CRP 水平均高于 MA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胰腺坏死组患者血清 CRP 水平在各时间段均高于无坏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着 CRP 水平的升高,CRP 预测 SAP 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逐渐增加。当 CRP≥150 mg/L,灵敏度为92.9%,特异度为91.0%。第3日血清 CRP 预测胰腺坏死的灵敏度较高,为95.4%。结论急性炎症反应期 CRP 测定在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胰腺坏死评估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脂肪酶(LPS)单项及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后期感染性胰腺坏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后期有无感染性胰腺坏死分为非感染组(80例)和感染组(80例),检测两组患者血清CRP、PCT、LPS水平,分析其与感染性胰腺坏死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CRP、PCT、LPS单项及联合检测在急性胰腺炎后期感染性胰腺坏死中的诊断价值。结果感染组患者血清CRP、PCT、LPS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RP、PCT、LPS联合检测诊断感染性胰腺坏死的曲线下面积(0.855)高于CRP(0.730)、PCT(0.789)、LPS(0.677)单项检测。结论血清CRP、PCT、LPS联合检测可作为急性胰腺炎后期感染性胰腺坏死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肿瘤标志物CA199,CEA在胰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胰腺癌患者、胰腺良性疾病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CA199,CEA含量,分析并比较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的意义,通过ROC曲线评价CA199,CEA在胰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与良性胰腺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胰腺癌组血清CA199,CEA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CA199+CEA,CA199,CEA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0.80,0.68.结论 通过ROC曲线评价CA199,CEA联合检测对胰腺肿瘤诊断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早期动脉血乳酸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2014-08—2016-08期间收治的112例急性胰腺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早期动脉血乳酸与各临床参数的关系及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使用早期动脉血乳酸水平制作ROC曲线,评估其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在是否出现呼吸机支持、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支持、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及感染性胰腺坏死、手术干预等临床参数方面,与未出现组相比,出现组患者早期动脉血乳酸水平明显升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早期动脉血乳酸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性(r=0.561,P0.05);以早期动脉血乳酸水平绘制ROC曲线来预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感染性胰腺坏死和器官功能不全,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3(95%CI:0.723~0.896,P0.05)和0.787(95%CI:0.754~0.885,P0.05)。结论:早期动脉血乳酸可以作为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一个简单、有效、便宜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钙卫蛋白对脓毒症患者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的预测价值及预后评估作用。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研究。连续收集2018年12月1日至2020年11月30日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急诊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 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入院24 h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 APACHE 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OFA)和血清钙卫蛋白水平。根据入院7 d内是否发生AKI将患者分为AKI组和非AKI组, 比较两组钙卫蛋白及其他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脓毒症患者发生AKI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价钙卫蛋白对脓毒症患者发生AKI的预测价值。根据28 d是否存活将AKI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 比较两组钙卫蛋白的水平。结果共入组207例脓毒症患者, 其中AKI发生...  相似文献   

6.
刘玉华  刘敏  潘勇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20):2986-2989+2995
目的 探讨血清钙、磷、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在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中的相关性及对其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于该院接受治疗并建档的50例妊娠期SCH患者作为SCH组,按照妊娠结局情况将SCH组又分为不良妊娠结局组(19例)和正常妊娠结局组(31例);另选取同期于该院进行常规产前检查的50例健康孕妇作为正常妊娠组。检测两组血清钙、磷及TSH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钙、磷水平与TSH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钙、磷、TSH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对妊娠期SCH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SCH组血清钙水平低于正常妊娠组,磷、TSH水平均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钙水平与TSH水平呈负相关(r=-0.469,P<0.05);血清磷水平与TSH水平呈正相关(r=0.597,P<0.05)。不良妊娠结局组血清钙水平低于正常妊娠结局组,磷、TSH水平均高于正常妊娠结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钙、磷、TSH水平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绒毛膜下血肿(SCH)联合血清孕酮、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预测早孕期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12月因先兆流产来我院检查的324例患者,行超声检查及血清孕酮、β-HCG检测,随访至孕14周,观察其妊娠结局,其中治疗后继续妊娠者为先兆流产组(n=254),发展为难免流产者为流产组(P < 070)。比较组间的孕酮、β-HCG水平以及SCH阳性率差异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孕酮与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流产的预测价值。结果流产组血清孕酮、β-HCG水平明显低于先兆流产组,流产组患者SCH阳性率明显高于先兆流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血清孕酮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95%CI:0.85~0.94),当cut-off值为18.5时,其预测流产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2.5%和74.3%。血清β-HCG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95%CI:0.84~0.94),当cut-off值为6926时,其预测流产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8.6%和92.9%。血清孕酮、β-HCG及SCH阳性联合检测预测先兆流产结局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0.8%、98.3%、97.1%和80.8%。结论超声SCH和血清孕酮、β-HCG水平对预测先兆流产患者早期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的价值,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预测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及孕中期血清微量元素的预测价值。方法 将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子痫前期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分为结局不良组和结局良好组。收集所有纳入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在孕中期进行血清微量元素钙、铜、锌、铁水平的检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子痫前期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比较结局不良组和结局良好组孕中期血清微量元素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微量元素钙、铜、锌、铁对子痫前期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结局不良组收缩压、24 h尿蛋白、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结局良好组(P<0.05),入院孕周、血小板计数均少于结局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4 h尿蛋白、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均是痫前期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P<0.05)。结局不良组孕中期血清微量元素钙、铜、锌水平均明显低于结局良好组(P<0.05),铁水平明显高于结局良好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孕中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孕中晚期超声胎膜厚度检测联合血清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预测早产发生的临床价值。  方法  收集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于我院建档进行产检和分娩的599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时间将孕妇分为早产组(n=86)和足月组(n=513),分析两组孕妇孕中、晚期血清IL-6、CRP及超声胎膜厚度,采用ROC曲线分析上述3项指标对孕妇早产的预测价值,并比较两组孕妇通过各指标诊断的阳性率。  结果  在孕23~25周和孕32~34周,早产组孕妇血清IL-6、CRP水平高于足月组(P < 0.05),胎膜厚度低于足月组(P < 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超声胎膜厚度联合血清IL-6、CRP预测早产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3项指标单独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P < 0.05);且联合预测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性均较高。早产组孕妇血清IL-6、CRP和胎膜厚度单项诊断和联合诊断早产的阳性率均高于足月组(P < 0.05)。  结论  与足月生产孕妇比较,早产孕妇中晚期的血清IL-6、CRP水平明显更高,胎膜厚度更高,联合检测血清IL-6、CRP和胎膜厚度对于预测孕妇早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在急性肠梗阻患者肠缺血坏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于该院治疗的128例急性肠梗阻患者(肠梗阻组),其中发生肠缺血坏死的患者53例(缺血坏死组),未发生肠缺血坏死的患者75例(非缺血坏死组),同期1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上述人群的血清I-FABP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肠梗阻组血清I-FABP水平和1-FABP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缺血坏死组血清I-FABP水平和I—FABP阳性率均高于非缺血坏死组(P〈0.05)。I-FABP检测用于诊断急性肠梗阻患者肠缺血坏死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5(95%CI:0.772~0.938,P〈0.05)。结论I-FABP在肠梗阻患者肠缺血坏死的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