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顺德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及流行情况,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医院门诊及住院患儿908例血清标本中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LP1)、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QFR)、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NFA)、乙型流感病毒(INFB)和副流感病毒(PIVs)9种呼吸道病原体的IgM抗体。结果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阳性率为39.6%(360/908),检出率最高为MP(23.6%),其次依次为INFB(17.1%)、LP1(3.3%)、ADV(1.8%)、QFR(1.7%)、PIVs(1.1%)、INFA(0.7%)、CP(0.6%)、RSV(0.4%)。混合感染占10.5%(95/908),以MP+INFB最为多见,占8.0%(73/908)。春、夏、秋季检出阳性率较高,冬季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3岁均为易感人群,与小于1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德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以MP、INFB为多见,且MP和INFB易合并感染;LP1感染应引起注意;应做好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深圳市患者9种呼吸道病原体的感染特点和流行趋势。方法收集该院就诊的具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患者5 918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9种呼吸道病原体的IgM抗体,包括嗜肺军团菌1型(LP1)、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n)、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NFA)、乙型流感病毒(INFB)、副流感病毒(PIVs),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 918份血清标本中共检出IgM抗体阳性1 376份,总阳性率为23.25%,其中MP阳性率最高(15.19%),其次为INFB(8.11%),其余几种病原体阳性率较低,混合感染阳性率为4.29%。女性患者中MP、INFB和PIVs IgM抗体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患者(P0.001)。MP、INFB和PIVs在不同季节中的阳性率不同,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0~14岁组MP、ADV和INFB IgM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14~60岁组和60岁(P0.05)。婴幼儿(0~14岁)患者MP、CPn、ADV、RSV、INFB和PIVs的阳性率与年龄密切相关(P0.05)。结论引起深圳市人群非典型肺炎的主要呼吸道病原体,以MP和INFB为主,9种病原体具有各自的感染特点和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统计东莞南城区呼吸道感染的九种常见病原体特异性IgM抗体的检出阳性率,分析检出阳性率情况与年龄、季节、混合感染之间的关系,为临床的诊断与治疗提供相关的参考性依据。方法统计2013-2017年期间,研究对象为2019例疑似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使用由郑州安图生物的九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试剂盒(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嗜肺军团菌(LP1)、肺炎支原体(MP)、甲型流感病毒(INFA)、乙型流感病毒(INFB)、Q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n)、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副流感病毒1、2和3型(PIVs)。结果九项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中,IgM抗体共检出9种,其中以肺炎支原体(MP)感染最为常见,感染率为22.10%,最为常见的混合感染模式为肺炎支原体(MP)和乙型流感病毒INFB混合感染。流行的时间段为春夏二季,容易感染呼吸道病原体的人群为儿童青少年(>1岁,≤18岁),感染呼吸道病原体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结论采用九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试剂盒(间接免疫荧光法)对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治疗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可为临床治疗及诊断提供依据,避免抗生素的过度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儿童血清11项呼吸道病原体免疫球蛋白M抗体(IgM抗体)的分布及其与年龄、季节、感染类型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IIF进行11项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的2 144例儿童患者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144例儿童采用IIF检测11项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总阳性率为47.7%(1 023/2 144);其中阳性率较高的分别是流感病毒B(INFB,34.8%)、流感病毒A(INFA,17.9%)、嗜肺军团菌(LP,7.6%)、肺炎支原体(MP,6.7%);不同年龄段0~4岁、4~7岁、7~14岁间阳性率比较,后两组高于0~4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不同年龄段间呼吸道合胞病毒(RSV)、INFA、INFB、肺炎衣原体(CP)、LP、MP的IgM抗体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年龄段间感染类型(单一感染、多重感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在秋、冬季节血清11项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春、夏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季节间感染类型(单一感染、多重感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11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结果在不同年龄、季节有一定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9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在呼吸道感染儿童中的流行情况,为临床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门诊与住院患儿血清中9项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研究其检出情况及季节性变化情况。结果 20 647例患儿血清IgM抗体阳性5 623例,总阳性率为27.23%;肺炎支原体(MP)检出率最高,其次是乙型流感病毒(INFBV)、副流感病毒(PIV),阳性率分别为15.95%、6.27%、4.35%。MP、INFBV和PIV阳性率女童高于男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年龄组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原体的感染季节性分布存在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都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主要为MP和INFBV,MP、INFBV和PIV感染阳性率女童高于男童,并且大多病原体感染在不同季节、不同年龄组都具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的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颐和医院收治的ARI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集患者痰液标本进行甲型流感病毒(INFA)、副流感病毒(PIV)、乙型流感病毒(INFB)、肺炎衣原体(CP)、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肺炎支原体(MP)等7项病原体的IgM抗体检测。分析ARI病原学种类及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例ARI患者中检出病原体133例,占比66.50%(133/200),其中MP阳性率为57.89%,ADV阳性率为15.79%,INFB阳性率为10.53%,RSV阳性率为7.52%,PIV阳性率为4.51%,INFA阳性率为2.26%,CP阳性率为1.50%;在133例病原体中,混合感染38例,占比28.57%(38/133),其中MP+INFB感染14例,占比36.84%,MP+ADV感染9例,占比23.68%,MP+INFB+ADV感染8例,占比21.05%,PIV+MP感染3例,占比7.89%,MP+RSV感染2例,占比5.26%;133例病原体中,≥70岁阳性率占比89.47%...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桂北地区不同年龄、月份患者9种呼吸道病原体的感染和流行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回顾分析该院从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31日疑似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5 883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9种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结果 5 883例血清标本检出阳性2 267例,阳性率为38.53%,其中肺炎支原体(MP)1 635例,阳性率最高(27.79%)。其次为副流感病毒(PIVs)240例(4.07%)。多重感染阳性251例,占阳性总数的11.07%,主要是MP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9种呼吸道病原体在不同年龄段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支原体(MP)、嗜肺军团菌(LP)和副流感病毒(PIVs)不同月份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8年1月乙型流感病毒(INFB)检出率明显增高。结论桂北地区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是MP和流感病毒,不同年龄、月份的病毒感染谱为临床诊治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病原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商洛市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血清IgM 抗体检测情况,探讨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流行特征,为临床 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2017 年2 月~2018 年1 月儿科医院3 687 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 标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A(INFA)、流感病毒B(INFB)、 副流感病毒(PIVs)、肺炎衣原体(CP)、肺炎支原体(MP)和嗜肺军团菌(LPI)共计8 项呼吸道病原谱特异性血清 IgM 抗体。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对检测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3 687 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标本中,阳性 检测例数640 例,阳性率为17.36%,检出率由高到低为MP,INFB,CP,PIVs,RSV,INFA,ADV 和LPI。男、女 儿童检出率分别为14.11% 和22.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39.983,P <0.05)。各年龄段儿童的检出率不同,随 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392.03,P <0.05)。春夏秋冬四季检出率依次为19.13%,12.91%, 12.97% 和22.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43.13,P <0.05)。混合感染情况:两种抗体阳性29 例,占4.54%。结论  商洛市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主要由MP,INFB,CP 三种病原体引起,混合感染以MP 和INFB 常见;不同性别、不同 年龄段及不同季节间流行特征均不相同,鉴于此,对儿童需要做好针对性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呼吸道感染患儿9种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掌握本院儿童呼吸道病原体分布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对门诊和住院4 391例呼吸道感染儿童血清中9种呼吸道病原体肺炎支原体(MP)、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衣原体(CPn)、Q热立克次体(COX) 、乙型流感病毒(IFVB)、嗜肺军团1型(LP1)、腺病毒(ADV)、甲型流感病毒(IFVA)和副流感病毒(PIVs)的IgM抗体进行检测,分析这9种呼吸道病原体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季节患儿血清中检出情况以及合并感染情况。结果 4 391例患儿呼吸道病原体检测阳性1 564例,阳性率为35.62%,男性和女性阳性率分别为31.73%、4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3位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分别为MP 1 449例(33.00%)、PIVS 348例(7.93%)、IFVB 87例(1.98%)。混合感染则以MP+ PIVS为主,占56.01%。1~3岁年龄组患儿组呼吸道病原体检出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秋季发病率最高(P0.05)。结论 MP、PIVS和IFVB是导致本院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且在不同年龄和季节的检出情况存在差异,临床应结合患者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结果进行针对性治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多重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宁德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体流行及分布情况,为预防、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收集医院自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所有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儿2408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儿血清中9种呼吸道病原体的IgM抗体,根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和不同季节的病原体阳性率以及混合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⑴2408例患儿中检出病原体抗体745例(745/2408,30.94%),其中肺炎支原体(MP)阳性率最高,其他依次为:副流感病毒(PI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乙型流感病毒(FluB);检出的病原体抗体阳性745例中,单一感染的618例(618/745,82.95%),混合感染的127例(127/745,17.05%)。⑵所有患儿中男性病原体抗体阳性率高于女性(P0.05);不同年龄组呼吸道病原体感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⑶不同季节病原体抗体的阳性率有差异,MP在冬春季节的感染率高于夏秋季节;PIV在春夏季节的感染率高于秋冬季节。结论该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检出呼吸道病原体抗体以MP和PIV为主,感染类型以单项病原体感染为主,可根据不同的流行病学差异进行有效的病原体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1.
沈雅萍  韦薇 《大医生》2023,(3):8-11
目的 了解上海市松江区2 323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体的构成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收治的2 323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呼吸道病原体谱检测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血清中8种呼吸道病原体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病原体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A型(INFA)、流感病毒B型(INFB)、副流感病毒(PIV)、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n)及嗜肺军团菌(LP),并分析各病原体检出率和分布情况。结果 检测的2 323例样本中,阳性标本数为397例,阳性率为17.09%。INFB为阳性率最高的病原体,阳性率为10.42%。其次为INFA(2.11%)与LP(1.68%);阳性率较高的季节为夏季(22.26%)和秋季(20.77%)。不同季节INFB阳性率高于INFA及LP(P<0.05)。男性INFA阳性率高于女性(P<0.05)。0~14岁年龄段患者INFB和MP阳性率高于另外两个年龄组(P<0.05),其他6项呼吸道病原体在不同年龄段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近年北京地区呼吸道感染患者常见病原体的感染分布情况。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1459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中11项病原体的IgM抗体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1459例患者中共检出529例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阳性,总阳性率为36.26%(529/1459)。其中阳性率最高的是流感病毒B型(INFB),阳性率为18.99%(277/1459);其次是流感病毒A型(INFA),阳性率为9.87%(144/1459)和肺炎支原体(MP),阳性率为9.80%(143/1459)。感染率与季节关系密切,冬季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阳性检出率最高为62.65%(374/597),其次是秋季为60.42%(171/283)。相比春季46.49%(139/299)和夏季40.71%(114/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40岁年龄组人群最易感INFB,阳性率为32.90%(127/386),相比40-65岁年龄组16.79%(68/405)和≥65岁年龄组12.28%(82/6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北京地区某医院呼吸道病原体IgM检出率以INFB为主,秋冬季是流感病毒感染的高发期。病原体的感染分布与年龄、季节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9项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在儿科急性呼吸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11月收治的儿科病例672例为研究组,同时选择100例同期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集呼吸道感染患儿发病初期静脉血及对照组儿童静脉血血清,采用免疫荧光法进行嗜肺军团菌(LP),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副流感病毒(PIV)1型、2型和3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9项病原体IgM抗体阳性检查,探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9项病原体感染的发生率,并分析不同年龄段的儿科病例9项病原体感染的差异性。结果研究组672例患儿病原体感染检测阳性率为42.6%(286/672),单项病原体感染检出率为36.3%(244/672),混合病原体感染检出率为9.4%(63/67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呼吸道9联病原体IgM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7.5%、20.4%、42.3%、44.4%,其中春季检测阳性率最高,夏季检测阳性率最低。0~1、1~3、3~5、5岁年龄段呼吸道9联病原体IgM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5.3%、37.5%、31.7%、30.3%;其中0~1岁年龄段检测阳性率最高,5岁年龄段检测阳性率最低。在不同季节及不同年龄阶段中MP与PIV病原体感染均比较常见。结论 MP与PIV是儿科常见的呼吸道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冬季与春季是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高发季节,年龄小于1岁的婴幼儿是主要的发病对象。加强9项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检测具有比较大的应用价值,有益于儿科急性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九江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情况和流行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98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流感病毒A(Flu A)、流感病毒B(Flu B)、肺炎支原体(MP)、副流感病毒(PIV)、肺炎衣原体(CP)、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柯萨奇病毒A(COX A)、柯萨奇病毒B(COX B)、ECHO病毒(ECV)、嗜肺军团菌(LP)等11种呼吸道病原体血清抗体IgM,分析各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情况和季节、年龄分布情况。结果 988例血清标本中共有536例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阳性,阳性率54.25%。同一患儿可同时感染多种病原体,其中2种病原体感染最常见,3种以上较少见。11种呼吸道病原体中,最常见的5种病原体依次为Flu B(35.83%)、Flu A(31.78%)、MP(11.13%)、PIV(5.87%)、CP(3.04%)。且该5种病原体抗体IgM四季均可检出,其中Flu A秋冬季阳性率高于春夏季(P<0.001),FluB在春季阳性率最高(P=0.04);此外该5种病原体抗体IgM在各年龄段患儿中均可出现,其中Flu A、Flu B、PIV在≤3岁患儿中检出率高于其他年龄段患儿(P<0.001)。结论九江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主要由流感病毒B和流感病毒A引起,其感染和季节、年龄相关,并可呈现多重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非典型病原体感染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4 454例0~14岁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9种非典型病原体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结果。结果嗜肺军团菌、肺炎支原体、Q热立克次体、肺炎衣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及副流感病毒中,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检测阳性率最高(37.83%),其次为乙型流感病毒(18.39%)、副流感病毒(7.27%),其他病原体特异性IgM抗体检测阳性率较低。不同病原体混合感染检出率为21.40%,以肺炎支原体合并乙型流感病毒混合感染为主,检出率为10.60%。0~2岁、2~7岁、7~14岁患儿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2.50%、48.69%、48.77%,春、夏、秋、冬季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4.20%、36.90%、41.49%、39.14%。结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以肺炎支原体为主,肺炎支原体合并乙型流感病毒混合感染最为常见。肺炎支原体感染好发于婴儿,且秋、冬季发病较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11项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的阳性分布及其与性别和年龄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12—2016-01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并进行呼吸道病原体谱IgM抗体检测的患者316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检测。结果 316例患者11项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总阳性率为44.9%(142/316),其中单一病原体感染65例,占45.8%;两种以上病原体混合感染占54.2%(77/142)。INFB、INFA、MP、LP的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7.7%、27.2%、24.4%和20.6%。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INFB、PIV、MP和LP的IgM抗体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SV、ADV、INFA、CP、CVA、CVB和ECHO的IgM抗体的阳性率无性别差异(P0.05)。INFA和LP的IgM抗体阳性率在0~17岁、18~59岁、60~97岁3个年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指标在不同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谱的流行病学特征对临床诊断急性呼吸道感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峰  万庆  吉品健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7):2587-2590
目的 了解新疆克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感染的病原体分布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5118例疑似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资料,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了9种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比较不同性别、不同民族、不同月份收治的患儿9种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的阳性率.结果 5118例患儿9种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阳性率为29.56%,其中男性患儿阳性率为23.37%,女性患儿阳性率为3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民族间患儿9种病原体阳性率最高的均为肺炎支原体(MP),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汉族患儿MP阳性率分别为14.38%、12.75%、15.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阳性率在不同月份均最高,与其他病原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月份MP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高是2、3、4月(>19%);肺炎衣原体(CPN)在1、2、4、5月的阳性率较高,与其他月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型流感病毒(INFA)在12、1、2月的阳性率较高,与其他月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疆克州地区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体是MP和CPN,不同月份和不同民族间患儿的病原体感染谱可为临床诊治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茂名地区儿童9种呼吸道病原体的IgM抗体检测结果及流行情况。方法取6 241例初步诊断为吸道感染患者的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同时检测9种病原体IgM抗体。9种非典型病原体分别是嗜肺军团菌(LP)、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乙型流感病毒(INFA/B)和副流感病毒(PIVS)。结果共检测6 241份血清,其中1 320份阳性,非典型病原体感染阳性率为21%,其中MP(15.12%)感染率最高,其次为INFB、LP、ADV和PIVS,它们的感染率分别为3.03%、1.92%、0.54%和0.22%。感染率最小的病原群体为RSV、COX、INFA和CP,它们的感染率分别为0.14%、0.11%、0.048%和0.016%。结论茂名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是MP,病原体检出率与季节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呼吸道感染儿童9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0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入院当日外周静脉血,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9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结果 200例患儿中,63例检测到病原体(31.50%),其中1种病原体感染者49例(77.78%),2种病原体混合感染者12例(19.05%),3病原体混合感染者2例(3.17%);最常见的病原体感染是肺炎支原体(MP)感染(42例)、乙型流感病毒(IFFBV)感染(10例)。女患儿病原体阳性率为47.56%,显著高于男患儿的20.34%(P 0.05)。学龄前组、学龄组患儿病原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婴儿组、幼儿组(P 0.05)。春季组患儿病原体阳性率为58.93%,显著高于夏季组的22.92%、秋季组的22.00%、冬季组的17.39%(P 0.05)。结论 MP和IFFBV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且呼吸道病原体的流行与患儿性别、年龄及季节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9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在成人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作用,为临床提供早期诊断依据。方法选取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呼吸道感染患者1 197例,通过9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试剂检测住院成人患者血清病原体抗体,分析9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在不同年龄段及性别患者血清中的检出情况。结果1 197例患者血清IgM抗体阳性共371例,总阳性率为30.99%(371/1 197);肺炎支原体(MP)阳性率最高,为16.96%(203/1 197);其次为乙型流感病毒(IFB),阳性率为16.21%(194/1 197);副流感病毒(PIV)、甲型流感病毒(IFA)阳性率分别为10.03%、7.44%。病原体合并感染170例,阳性率为14.20%(170/1 197),占阳性病例的45.82%(170/371)。结论昆明地区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主要为MP、IFB、PIV及IFA等,且病原体的检出率和年龄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