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脉冲震荡法(IOS)及常规肺功能FEV1%pred和FEV1/FVC测定,探讨IOS对COPD严重程度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于山西大医院确诊为COPD稳定期的患者214例,根据GOLD(2011版)联合评估的方法将其分为A、B、C和D4组.选同期体检人员41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进行IOS(Z5、R5、R20、R5-R20、X5、Fres)及常规肺功能(FEV1%pred、FEV1/FVC)检测.结果 ①COPD组男164例,女50例,平均年龄(63.6±9.5)岁;其中A组48例、B组68例、C组55例、D组43例.健康对照组男26例,女15例,平均年龄(54.6±10.4)岁.2组性别及平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COPD组IOS中Z5、R5、R20和R5-R20分别为(0.70±0.30)、(0.62±0.25)、(0.36±0.12)和(0.26±0.18) kPa·L-1·s-1,Fres为(28.71±9.07) Hz及常规肺功能中FEV1% pred和FEV1/FVC分别为(50.83±21.91)%和(51.57±11.29)%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值均<0.05).X5为(-0.31±0.19) kPa·L-1·s-1,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减低(P<0.05).③COPD患者A、B、C和D4组IOS中Z5、R5、R5-R20和Fres呈上升趋势,X5呈下降趋势.A、B、C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④COPD患者IOS中Z5、R5、R5-R20和Fres与FEV1%pred均呈显著负相关(P值均<0.05),其中Fres与FEV1%pred相关性最大(r=-0.599);X5与FEV1%pred呈显著正相关(P<0.05).COPD患者A、B、C和D4组IOS中各指标与FEV1%pred相关性逐渐降低.A、B、C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IOS测定能较好地反映不同组别COPD患者气道阻力的变化,可更好地评估COP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CD4+T细胞亚群(Th1细胞及Th2细胞)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MK3-多功能酶标仪检测30名对照组,30例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和22例稳定期COPD患者血浆中反映Th1细胞的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及反映Th2细胞的白介素4(IL-4)的水平;用Olympus 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30名对照组,30例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和22例稳定期COPD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水平;所有受试者均进行肺功能检测(pulmonary function tests,PFT).结果①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IFN-γ的水平明显降低,稳定期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IL-4的水平明显升高,稳定期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COPD患者血浆IFN-γ与FEV1%pred及FEV1/FVC%呈正相关(r=0.493,0.366,P<0.05);COPD患者血浆IL-4与FEV1% pred及FEV1/FVC%呈负相关(r=-0.356,-0.423,P<0.05).③COPD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血浆IFN-γ、IL-4均无相关性(r=-0.041,0.039,P>0.05).结论 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存在Th1/Th2细胞平衡紊乱.  相似文献   

3.
卜凡靖  张红  范磊  刘伟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8):1408-1410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慢支)、COPD、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不同时期BNP(B型钠尿肽)、肺功能、动脉血气的变化。方法慢支、COPD、肺心病患者均空腹抽静脉血检测BNP;另抽动脉血检测血气;并行肺功能检测。三组间对比,并与正常组对照。结果由慢支发展到COPD、肺心病时BNP逐渐升高(P<0.05);慢支、COPD及肺心病各组FEV1/FVC、MMEF逐渐降低(P均<0.05),动脉血氧分压(PaO2)、PH值逐渐降低,二氧化碳分压(PaCO2)逐渐增高(P均<0.05)。BNP与PaO2、PH呈显著负相关(r=-0.69,-0.58,P均<0.01),而与PaCO2呈正相关(r=0.55,P<0.01)。BNP与FEV1/FVC、MMEF均呈显著负相关,P均<0.01)。结论血浆BNP水平与血气分析及肺功能变化关系密切,血浆BNP水平可以作为判断COPD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肺内的分布和表达,分析其与气流受限、呼吸衰竭、生活质量、呼吸困难程度的关系,探讨COPD的可能发病机制,为临床提供防治新思路.方法 收集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胸、肺外科手术肺肿瘤患者边缘肺组织(距肿瘤组织>5 cm)标本63例.根据吸烟史、临床症状、体征、肺功能等将标本来源患者分为5组,不吸烟非COPD(A组)组、吸烟非COPD(B组)组、吸烟轻度COPD(C组)组、吸烟中度COPD(D组)组、吸烟重度COPD(E组)组,检测肺功能、血气分析、生活质量、呼吸困难程度,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肺组织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MP-9在肺组织的分布与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a)FEV1(L):D、E组与A、B、C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FVC(%):除A、B组(P>0.05)外,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PaO2:D、E组与A、B、C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AT评分(分)及MMRC分级(级):除A组与B组,B组与C组(P>0.05)外,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中、重度COPD组有明显肺泡结构破坏,支气管壁、肺泡腔可见更多炎性细胞浸润,细胞外基质降解明显.③与非COPD、轻度COPD组比较,中、重度COPD组肺组织中可见大量MMP 9蛋白阳性细胞.五组间比较MMP-9的阳性系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相关分析:MMP-9的阳性系数与FEV1、FEV1%pred、FEV1/FVC、MEF50% pred、MEF25% pred呈直线负相关(r=-0.504,P=0.009;r=0.512,P=0.009;r=-0.534,P=0.008;r=-0.463,P=0.01;r=-0.461,P=0.015),与PaO2呈直线负相关(r=-0.450,P=0.021),与CAT评分及MMRC分级呈直线正相关(r=0.455,P=0.016;r=0.452,P=0.018).结论 ①吸烟可促进肺组织MMP-9表达.②随着COPD患者病情加重,MMP-9表达逐渐增强.③MMP 9与COPD患者肺功能下降,生活质量恶化,病情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噻托溴铵(思力华)与沙美特罗替卡松(舒利迭)在 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90例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A、B、C 3组,各30例,分别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噻托溴铵及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测定3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肺部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IC)、功能残气量(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FRC)、FEV1、FVC、FEV1/FVC变化情况,同时监测3组治疗前后PaO2、PaCO2的变化,并采用COPD患者自我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问卷表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A组总有效率60.00%,B组总有效率66.67%,C组总有效率90.00%,C 组有效率高于 A、B 2组(P值均<0.05);治疗3个月后,3组IC、FRC均有改善,其中C组IC上升幅度、FRC降低幅度均明显高于 A、B 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3个月后,3组FVC、FEV1、FEV1/FVC均有所改善,以C组改善最明显,与 A、B 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后,C组PaCO2、CAT评分降低幅度高于 A、B 2组,PaO2上升幅度高于 A、B 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且3组治疗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 COPD 稳定期患者,可改善肺功能、提高 IC,同时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分析不同分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胸部定量CT的变化及其与肺功能和症状评分的相关性,探讨其能否做为评估COPD严重程度的方法之一.方法 研究对象为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大医院呼吸科门诊的90例COPD患者,均行肺功能及胸部定量CT检查,症状评估采用MMRC问卷.根据2011年版GOLD综合评估的方法分为A、B、C和D四组.分别对各组肺功能、胸部定量CT肺气肿评估指标LAA%及症状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肺功能:FEV1%pred、VC、DL Adj、FEF75分别在A、B、C和D四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59.83,18.56,14.39,16.06,P值均<0.05);且C、D组均分别小于A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B组间及C、D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RV,RV/TLC在A、B、C和D四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②胸部定量CT:LAA%在CT阈值分别-1 024~-970、-960、-950、-940、-930、-920、-910 HU值下均为一致结果.在-i 024~-910 HU下,A、B、C和D四组间LA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22,P<0.05),两两比较,C和D组LAA%分别大于A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B组大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相关性:(a)LAA%与肺功能各指标:在-1 024~-910 HU下LAA%与FEV1% pred、FEF75、DL Adj均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686,-0.509,-0.481,均P<0.01);与RV和RV/TLC无相关性(P=0.34).(b)LAA%与症状评分:在-1 024~-910 HU下LAA%与MMRC呈显著正相关,(r=0.570,P<0.01).(c)症状评分与肺功能各项指标:MMRC与FEV1% pred、FEF75及DL Adj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493,-0.330,-0.267,前两者P值均<0.01,后者P<0.05).结论 肺气肿可能为A、B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出现差异的原因之一.COPD患者气流受限严重程度、小气道功能和弥散功能的改变及症状评分与胸部定量CT肺气肿严重程度相关.对于GOLD肺功能分级轻中度以下(FEV1%pred≥50%)的COPD患者,胸部定量CT LAA%评估肺气肿严重程度优于肺功能.胸部定量CT可以做为评估COPD严重程度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采用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AECOPD患者220例,采用抽签法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1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试验组同时给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疗程4周.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GSH-ST活力、血清抑制羟自由基能力、抗超氧阴离子能力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GSH-ST活力、血清抑制羟自由基能力、抗超氧阴离子能力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PaO2、PaCO2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PaO2[(69.42±4.88) mmHg]显著的高于对照组[(64.57±5.92) mmHg],PaCO2水平[(39.52±1.88) mmHg]显著的低于对照组[(41.73±1.96) mmHg] (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FEV1% pred、FEV1/FVC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FEV1%pred、FEV1/FVC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ECOPD患者采用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能显著的改善抗氧化能力,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氨溴索治疗高原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抗氧化作用。方法高原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氨溴索治疗组(A组):氨溴索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2次.d-1;常规治疗组(B组):仅常规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分别测血清8-isoPGF2α、IL-4、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1/FVC)、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并以40例当地健康人作为对照组(C组)。结果A、B组治疗前血清8-isoPGF2α、IL-4、PaCO2水平显著高于C组(P均0.01),FEV1%、FEV1/FVC、PaO2显著低于C组(P均0.01),A、B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A、B组血清8-isoPGF2α、IL-4与FEV1%、FEV1/FVC、PaO2均呈显著负相关(P均0.01),与PaCO2呈显著正相关(P均0.01)。治疗后,A、B组血清8-isoPGF2α、IL-4、FEV1%、FEV1/FVC、PaO2和PaCO2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或P0.05),但A组较B组改善更显著,两组比较P均0.01。结论高原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8-isoPGF2α、IL-4水平显著升高,且其升高与肺功能损害和血气恶化程度密切相关;抗氧化剂氨溴索在高原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探讨COPD患者血清IL-8、CK-MB的含量与动脉血气变化的相互关系.方法 A组(COPD伴有呼衰)62例患者及B组(COPD不伴有呼衰)63例患者,测定其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8、CK-MB和PaO2、PaCO2的含量.结果 治疗前A组血清IL-8、CK-MB含量明显高于B组(P<0.01),治疗后A组血清IL-8、CK-MB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l);治疗前A组PaO2明显低于B组,且PaCO2明显高于B组(均P<0.01);治疗后A组PaO2明显高于治疗前,且PaCO2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1);治疗前后B组及治疗后A、B两组PaO2、PaCO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OPD患者合并缺缺O2、CO2潴留时,细胞炎性因子可显著升高,可伴心肌损害,心肌收缩力减弱而导致心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氨基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57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组)和57例老年AECOPD患者(AECOPD组)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NT-proBNP水平与肺功能指标,并研究老年AECOPD患者NT-proBNP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相比于COPD组,AECOPD组患者的NT-proBNP水平明显更高,差异显著(P<0.05);AECOPD组患者的PEF、MMEF、FVC、FEV1、FEV1/FVC明显更低,差异显著(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老年AECOPD患者NT-proBNP水平与PEF、MMEF、FVC、FEV1、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呈负相关性。结论老年AECOPD患者NT-proBNP水平与肺功能指标呈负相关性,且NT-proBNP在区分COPD和AECOPD方面具有优异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贺向红  曹洁  陈宝元 《国际呼吸杂志》2011,31(19):1463-1465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陈旧性肺结核患者抑郁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比分析老年COPD合并陈旧性肺结核120例、单纯COPD11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肺功能,血气分析结果,COPD Assessment Test (CAT)、...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思力华)与沙美特罗替卡松(舒利迭)联合吸入治疗COPD稳定期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2月于我院诊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共102例进行研究,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n=53例)和对照组(n=49例),对照组实施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研究组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肺功能、呼吸困难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并评定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的PaCO2指标、呼吸困难分级(medicine research council scale,mMRC)评分、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t研究组=4.745、2.724、5.211,t对照组=3.224、2.317、3.617,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t=3.514、5.263、4.263,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PaO2指标、FEV1/FVC指标、FEV1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t研究组=5.212、2.738、5.926,t对照组=4.413、2.382、5.014,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t=4.514、2.505、4.815,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68%和71.42%,研究组高于对照组(x2=4.814,P<0.05);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25,P>0.05).结论 对临床中COPD稳定期患者实施噻托溴铵与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吸入治疗,血气指标、肺功能、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孟鲁司特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22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2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氧疗、祛痰、支气管舒张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10 mg,每晚睡前服用,疗程为4周.测定和分析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患者的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8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水平,并对治疗4周后2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肺功能(FEV1%pred、FEV1/FVC、MVV% pred),血气分析(PaO2、PaCO2)及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8,MMP-9)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FEV1%pred[(80.3±15.8)% vs (71.3±18.5)%],FEV1/FVC[(86.2±9.8)% vs (67.3±16.6)%],MVV%pred[(49.3±13.9)% vs(42.1±12.3)%]和PaO2[(83.3±4.9) mmHg vs (76.1±4.5) mmHg]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53.3±6.23) mmHg vs (61.3±5.32) mmHg],血清细胞因子TNF-α[(25.2±6.3) ng/L vs (33.1±8.5) ng/L],IL-8[(53.6±11.5) ng/L vs (66.5±13.1) ng/L]及MMP-9[(38.9±12.3) ng/L vs (46.6±13.2) ng/L]观察组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6.8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能有效减轻COPD患者的炎症症状,改善肺功能,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治疗前后诱导痰中α-防御素1-3(HNP1—3)含量、中性粒细胞比例(N%)与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结果的相关性,以探讨HNP1—3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收集AECOPD患者42例(根据肺功能检测结果分为轻度组11例、中度组13例、重度组18例)治疗前后及20例急性支气管炎痊愈者(对照组)的诱导痰,分别进行痰中性粒细胞计数并计算其百分比,用ELISA方法检测诱导痰中HNP1—3的含量;测定各观察对象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及肺功能,分析HNP1—3含量与N%、肺功能和血气分析的相关性。结果COPD患者诱导痰中HNP1-3水平、N%、PaCO2随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高(P〈0.01),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FEV,%pred、FEV,/FVC、PaO2随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降低(P〈0.0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三组患者诱导痰中HNP1—3含量分别与N%呈显著正相关(r=0.887~0.973,P值均〈0.01),与FEV,Yoopred、FEV,/FVC、Pa02分别呈显著负相关(r=0.721~0.973,P值均〈0.01)。经治疗一周后,轻度、中度、重度患者FEV,Voopred、FEV1/FVC、PaO2明显增高,诱导痰中HNP1—3含量、N%明显降低。结论HNPl—3参与了COPD炎症的过程,此过程与中性粒细胞有关。痰中HNPl3含量可作为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并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动态随访及网络平台健康教育在COPD患者随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病情趋稳即将出院的116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采用动态随访及网络平台健康教育.采用肺功能、呼吸困难分级(MMRC)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估调查2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FEV1/FVC、PaO2、Sa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呼吸频率(RR)明显低于对照组(t=4.607、4.370、2.720、5.642、3.817、4.468,P<0.05);观察组呼吸困难0级、1级百分率(15.52%、41.38%)明显高于对照组,3级、4级百分率(3.45%、8.62%)明显低于对照组(x2=7.004、6.915,P<0.05);SGRQ量表中疾病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维度各得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6.994、3.551、2.966、4.489,P<0.01).结论 动态随访及网络平台健康教育能改善出院后COPD患者肺功能,缓解呼吸困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无创机械通气(NI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2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60)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鼻导管低流量吸氧治疗,试验组(n=60)给予常规药物治疗+BiPAP联合NIV治疗;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7 d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酸碱值(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急性生理功能与慢性健康评分表Ⅱ(APACHEⅡ)、血气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统计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HR、RR、pH值、PaCO2、PaO2、SaO2、FVC、FEV1、FEV1%pred、APACHE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06、1.041、1.058、1.140、1.026、1.260、1.021、1.274、1.165、1.529,P值均>0.05),但治疗后组间HR、RR、pH值、PaCO2、PaO2、SaO2、FVC、FEV1、FEV1%pred、APACHEⅡ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54、3.985、3.052、4.162、3.262、5.124、3.544、3.127、5.251、3.184,P值均<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气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58、5.187,χ2=26.359,P值均<0.05)。结论BiPAP NIV可以有效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但需注意加强针对性护理干预,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评判性思维,分析老年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在吸入沙美特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后其肺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以评判性思维为指导,随机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9月住院治疗的80例老年重度COPD患者分为沙美特罗组(对照组∕A组)和沙美特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组(实验组∕B组),A、B均给予常规吸氧、抗感染、化痰、平喘等常规条件下的对症治疗。A、B组入院治疗、出院后继续使用各自治疗方案并随访观察24周。A、B组均于治疗前及出院24周检查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等。结果治疗前A、B组的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aO2、PaCO2等的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B组较A组症状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发现B组疗法对老年人重度COPD患者肺功能有显著作用,可以更好地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