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评价以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凝血因子共同检测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单县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40例并发腹膜炎为研究组,40例未并发腹膜炎为对照组,择同期健康体检人群40名为健康组,分析3组血清降钙素原,凝血因子、C-反应蛋白差异。结果 研究组降钙素原(1.38±0.89)ng/mL、C反应蛋白(13.95±5.88)mg/L高于对照组和健康组、凝血因子Ⅱ、Ⅴ、Ⅷ分别为(30.25±4.68)%、(32.65±5.55)%、(190.41±14.36)%均低于对照组和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21、4.652、16.322、12.410、10.369,P均<0.05)。结论 3项联合检查对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可在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及 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临床诊断为肝硬化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SBP 组)30例、单纯性腹水肝硬化患者(非 SBP 组)30例及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的外周血标本,采用干式免疫荧光定量法检测血清 PCT 水平,同时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 CRP 的水平。比较 PCT、CRP 及 PCT+CRP 在诊断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并分析 PCT 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及非 SBP 组比较,SBP 组患者血清 PCT 与 CRP 水平均显著升高(P <0.05)。在诊断肝硬化合并 SBP感染中,PCT、CRP 及 PCT+CRP 的敏感性分别为93.3%、90.0%和96.6%,特异性分别为90.0%、75.0%和95.0%。结论联合检测血清 PCT 和 CRP 能够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对肝硬化合并 SBP 患者早期诊断更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4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 ,为早期诊断 SBP并及时选用有效抗生素以提高存活率进行探讨 ,我们对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的肝炎肝硬化 4 5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 5例血清学分型均为乙型肝炎 ,男 34例 ,女 11例 ,年龄 2 5~ 77岁 ,其中 2 5~ 30岁 3例 ,31~ 4 0岁 9例 ,4 1~ 5 0岁 14例 ,5 0~ 6 0岁 11例 ,6 0~ 77岁 8例 ,4 1~ 77岁占 73.3% ,以中老年患者多见。发热 37.2~ 38℃ 4例 ,38.1~39℃ 7例 ,>39.1℃ 3例。腹泻 3例 ,腹胀 34例 ,腹痛 5例 ,腹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资料。结果多数患者缺乏腹膜炎的症状、体征,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15.1%。结论肝硬化并发SBP的诊断不能依赖腹水中的细胞计数而PMN计数是诊断SBP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和腹水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并结合细菌培养结果及预后,探讨PCT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前瞻性研究48例肝硬化伴发腹水(合并SBP20例,单纯腹水28例)住院患者,抽取住院时(T0)、住院后24h(T24)、48h(T48)及出院前(Tdischarge)外周血及腹水标本各一次,以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半定量法测定PCT,在床边血培养瓶接种腹水法培养腹水。结果SBP组的血浆和腹水PCT(T0)阳性率显著高于非SBP组(P〈0.01);SBP组血浆与腹水PCT阳性率(T0、T24、T48)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血浆PCT提示肝硬化腹水患者出现SIRS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达100%,腹水PCT敏感性为82.4%,特异性为100%,PCT与腹水细菌培养结果无关,而与全身系统性炎症有关。并且抗生素治疗后48h(T48)SBP组血浆与腹水PCT均随SBP病情的缓解而迅速转阴,而2例死亡SBP患者血浆与腹水PCT均持续阳性。结论血浆和腹水PCT检测对SBP的早期快速诊断及预后判断等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6):1300-1301
2010年10月~2014年10月,随机抽取45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再择选4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血清降钙素原(PCT)的动态变化。结果研究组入院后3d内PCT上升至最高值,之后逐渐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研究组最终35例患者治愈好转,其PCT水平明显下降或恢复至正常值,而10例死亡患者的PCT水平居高不下,二者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降钙素原的检测对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诊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是致病菌经肠道、血液或淋巴系统引起耷无腹腔内临近器官直接细菌感染来源(如肠穿孔、肠脓肿等)的情况下发生于腹腔的感染,是肝硬化失拽偿期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现将我院2000~2005年间收治的肝硬化并发SBP5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血浆D-二聚体(D-D)浓度在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留取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137例,分为SBP组和非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NSBP)组,另选取慢性肝病患者30例(慢性肝病组)及30例健康者(健康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D-D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结果 SBP组、NSBP组、慢性肝病组、健康对照组D-D浓度分别为(7.82±5.68)、(5.55±4.55)、(0.45±0.26)、(0.06±0.04)mg/L;血清CRP分别为(30.0±29.6)、(16.4±20.5)、(5.3±1.8)、(2.1±0.9)mg/L。SBP组和NSBP组D-D、CRP浓度均明显高于慢性肝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SBP组D-D、CRP浓度高于NSBP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D-D诊断SBP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650、0.604、0.709;CRP分别为0.705、0.792、0.582。结论检测D-D有助于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SBP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病原菌种类、临床特点,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对53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3例肝硬化惑者中33例腹水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62.3%;共分离细菌33株,包括11种细菌,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其中大肠杆菌16株,为主要致病菌,占48.5%;药物敏感试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和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结论肝硬化并发SBP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其中主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抗感染治疗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和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早期识别不典型SBP,积极预防感染,重视饮食护理和心理护理是预防护理的美键。  相似文献   

10.
肝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5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新民  蒋伟  邢玉珍 《临床荟萃》2002,17(8):459-460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pontaneousbacterialperitonitis,SBP)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常使病情迅速加重。我们对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的肝炎肝硬化并发SBP5 7例进行了分析 ,就早期诊断SBP并及时选用有效抗生素 ,以提高存活率进行探讨。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5 7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我院 1995年 1月至 2 0 0 1年 8月的住院患者。血清学分型均为乙型肝炎 ,男39例 ,女 18例 ;年龄 15~ 72岁 ,其中 15~ 30岁 6例 ,~ 4 0岁11例 ,~ 5 0岁 17例 ,~ 6 0岁 14例 ,~ 72岁 9例 ;4 1~ …  相似文献   

11.
张颖  张志广 《临床荟萃》2010,25(8):665-668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腹水降钙素原(PCT)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肝硬化腹水患者73例,单纯腹水39例(无SBP组),肝硬化合并SBP 34例(SBP组),进行腹水和血清的PCT以及血清的CRP水平检测.结果 SBP组和无SBP组血清CRP水平分别为(76.00±60.75)mg/L和(16.00±43.00)mg/L(P<0.01);以PCT≥2μg/L为阳性标准,SBP组血清和腹水PCT阳性率高于无SBP组(血清79.4%VS 10.3 %,腹水29.4%vs 5.1%,P<0.01);SBP组患者治疗好转后血清和腹水的PCT阳性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16.7%vs 3.3%,P<0.01).血清CRP及PCT联合检查有助于提高SBP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论 血清和腹水PCT及血清CRP检测对肝硬化合并SBP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研究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血清和腹水降钙素原(PCT )的变化探讨其在肝硬化合并SBP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9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应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腹水中PCT 并与腹水常规和细菌培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SBP组及非SBP组患者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P组血清和腹水PCT水平明显高于非SBP组;血清PCT对腹膜炎诊断的敏感度为89.3%,腹水中PCT对腹膜炎诊断的敏感度为71.4%。结论血清及腹水PCT 水平对肝硬化腹膜炎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且血清PCT 具有更高的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肝硬化合并革兰阳性(G+)和阴性(G-)细菌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特点。方法对2013年10月至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61例肝硬化合并细菌感染患者(血培养阳性),按照细菌鉴定结果将患者分为肝硬化合并G+细菌组(G+组)和肝硬化合并G-细菌组(G-组)。分别采用电阻抗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全血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PCT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G+组和G-组WBC、N、N%、PCT和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参考范围。两组患者血清PCT水平比较,G-组明显高于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BC、N、N%、CRP水平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CT>2ng/mL和>1~2ng/mL水平,G-组百分率明显高于G+组(P<0.01)。PCT在>0.05~1ng/mL水平,G+组百分率明显高于G-组(P<0.01)。结论肝硬化合并G-组血清PCT水平高于G+组。PCT检测有助于肝硬化合并细菌感染患者早期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15.
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特点。方法对86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患者中,发热65例(75.6%),腹胀71例(82.6%),腹痛55例(64.0%),腹水多形核白细胞(PMN)〉/0.50者75例(87.2%),腹水培养阳性31例(36.0%)。结论肝硬化并发SBP临床表现不典型,腹水常规可早期诊断,腹水PMN比值是诊断SBP的可靠参数。大肠杆菌为主要病原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和第三代喹诺酮类药敏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腹水病原菌特点及耐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诊断为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534例)患者的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结果,依据不同感染菌将患者进行分组,比较各组内细菌所占百分比,同时针对优势菌株(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进行耐药率分析。结果细菌培养阳性病例为 61 例, 占总病例数的11.42%,共分离出病原菌 78株, 45 例患者为单菌感染(73.8%),16例患者为复合菌感染(26.2%),其中15例为两种菌感染,占复合细菌感染的93.8%;78株细菌中革兰阴性菌40株(51.3%), 其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革兰阴性菌的37.5%;革兰阳性菌32株(41.0%),其中以屎肠球菌为主,占革兰阳性菌的59.38%,且屎肠球菌总菌株数(19株)高于大肠埃希菌(15株);真菌6株,占总菌株数的7.7%;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及头孢呋辛耐药率较高,分别是93.3%、80.0%、73.3%;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均为6.7%;未见对厄他培南、美洛西林的耐药菌株。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耐药率较高,分别是68.4%、63.2%、57.9%、42.1%;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1例菌株,为屎肠球菌;未发现对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结论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腹水细菌感染以屎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耐药严重,临床应依据感染病原菌的类型和药敏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该院2005~2011年住院部肝病科诊断为肝硬化并发SBP患者送检的腹水标本分离培养鉴定的细菌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肝硬化并发SBP患者腹水中共分离菌株71株,检出率由高至低依次为大肠埃希菌(49.30%)、肺炎克雷伯菌(30.99%)、粪肠球菌(16.90%),其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31.42%、40.91%.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头孢菌素、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对阿米卡星、米诺环素耐药率相对较低,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相对较低,对红霉素耐药率较高.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为肝硬化并发SBP患者主要病原菌,革兰阳性球菌检出率相对较低,其中粪肠球菌耐药现象较轻.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多药耐药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应用肠道微生态制剂后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再发情况及诱使本病再发的危险因素进行观察研究.方法 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56例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微生态制剂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常规保肝护肝药物治疗;微生态制剂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金双歧,口服,每次0.5 g×4片,每日2次,持续用药3个月.比较1年内两组患者自发性腹膜炎的再发、其他危险因素的发病情况以及再发时各症状缓解时间的变化.结果 微生态制剂组与对照组自发性腹膜炎的再发率分别为21.4%与46.4%,胃溃疡穿孔的发病率分别为17.9%与42.9%;发热缓解时间分别为(2.52±0.78)d与(4.21±1.34)d、腹部压痛缓解时间分别为(4.02±0.96)d与(6.34±1.27)d,微生态制剂组明显低于和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3.784,x2=4.139,t =2.029,t=2.433;P均<0.05).结论 服用肠道微生态制剂可以显著降低自发性腹膜炎的再发率,缩短发病时各症状的缓解时间,同时可以降低各危险因素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