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该院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该院送检的369份静脉导管标本的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结果369份静脉导管标本中,共分离病原菌161株,阳性率为43.6%,革兰阳性菌83株,占51.6%,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分离最高;革兰阴性杆菌63株,占39.1%,其中以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真菌15株,占9.3%,以近平滑念珠菌分离最多。未检出耐万古霉素和耐利奈唑胺的革兰阳性球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革兰阴性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结论该院表皮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静脉导管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郑炘  刘纹  刘晓敏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1):2005-2006
回顾2009~2011年临床科室送检的PICC培养阳性的药敏结果,对其病原菌检出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520份标本中培养出菌株170株,革兰氏阴性菌中嗜麦芽假单胞菌耐药性最强,革兰氏阳性菌中分离率最高的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CNS)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敏感性较好。肿瘤患者PICC相关感染率日益增高,耐药性日益严重,应加强对常用抗菌药的耐药性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相关因素和病原菌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3-06收治ICU内行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同留置部位、留置时间的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及病原菌分布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留置部位、留置时间是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CRBSI与留置时间呈正相关(r=0.225,P〈0.01)。CRBSI的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G+菌)、革兰阴性菌(G-菌)、真菌各占67.16%、26.87%、5.97%,以耐药菌为主。结论:规范CVC无菌操作,加强导管护理,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加强病原学监测,是控制CRBSI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12年3月~2014年12月收集的332例静脉导管,使用VITEK-Ⅱ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菌种鉴定,K-B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结果 332例静脉导管中有127例培养阳性,阳性率为38.3%。127例阳性标本中,革兰阳性球菌45株(35.4%),革兰阴性杆菌66株(52.0%),真菌11株(8.7%),革兰阳性杆菌5株(3.9%)。革兰阳性球菌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敏感,对其它抗菌药物普遍耐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0株,检出率为100.00%,尚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革兰阴性菌中最常见的是鲍曼不动杆菌,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检出的部分鲍曼不动杆菌耐药严重,仅对多黏菌素B和米诺环素(MH)敏感,检出的真菌对氟康唑耐药性有上升趋势。结论 近三年来CRBSI病原体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各病原菌对抗生素耐药情况复杂,且耐药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临床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对我院2001年2月2005年9月住院期间325例患者使用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ns,CVC)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CVC相关感染(central venous cathetons related infeetion,CVC—RI)发生与穿刺部位、留置时间及病区之间的关系,并对其发生机制及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ICU静脉导管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情况。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ICU送检的348例次静脉导管尖端标本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8份标本共检出病原菌78株,阳性率为22.4%。革兰阳性球菌43株占55.1%,革兰阴性菌25株占32.1%,真菌10株占12.8%。分离率前5位的病原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1株占39.8%,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占12.8%,鲍曼不动杆菌9株占11.5%,铜绿假单胞菌7株占9%和白假丝酵母菌6株占7%。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8株,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80%;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MRSCN)24株,占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77.4%,病原菌呈现多重耐药性。结论综合ICU静脉导管感染的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呈现较高耐药性,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有效控制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细菌分离鉴定技术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某医院ICU住院患者送检病原学标本进行检测与分析。 结果 从该医院ICU患者送检的血液和导管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227株,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分别占53.74%和40.97%。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居前四位。同时存在真菌血流感染。革兰阴性代表菌株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呋喃妥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革兰阳性代表菌株对呋喃妥因、利福平、替加环素、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的耐药率较低。 结论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居首位的革兰阳性球菌,存在真菌感染,提示应加强耐药菌监测和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静脉导管留置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该院2008年1月至2011年8月静脉导管尖端培养所分离的67株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离出革兰阳性球菌占38.80%,革兰阴性菌占40.30%,真菌占20.90%,最常见的3种感染菌分别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6.87%)、鲍曼不动杆菌(16.42%)、铜绿假单胞菌(10.45%);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N)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均为83.33%,感染菌呈多重耐药。结论非发酵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静脉导管留置感染的最常见病原菌,检出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0):4790-4791
选取收治的65例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比较采用不同导管穿刺患者所引发的感染情况,研究具体护理对策。锁骨下静脉穿刺导管感染率低于颈内静脉穿刺和股静脉穿刺(P<0.05);短时间置管感染率低于长时间置管(P<0.05);单腔置管感染率低于双腔导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心静脉导管穿刺需严格采用无菌技术,加强穿刺部位皮肤护理,采用单腔置管并缩短置管时间,能够有效降低导管相关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b> 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科学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b>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ICU住院患者中疑似静脉导管相关感染(CRBSI)者送检标本病原菌检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b> 102例疑似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患者中确诊CRBSI 44例,感染率为43.1%;股静脉置管患者感染率最高,占52.3%。44例CRBSI患者送检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48株(含混合感染4例),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构成比依次为54.17%、29.17%和16.67%。26株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烷均敏感;革兰阴性菌仅对丁胺卡那和替加环素全部敏感。结论 <\b> CRBSI病原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且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耐药性较普遍,仅对少部分抗菌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病原菌分布及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方法对确诊为CRBSI的49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病原菌分布及细菌耐药情况。结果 49例患者共检出4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占61.22%(30/49),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占22.45%(11/49),以肠杆菌科和不动杆菌属为主;真菌占16.33%(8/49),均为假丝酵母菌。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均为0.00%,对喹奴普丁/达福普丁的耐药率为3.45%;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9.09%、18.18%;未发现对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耐药的真菌。结论了解CRBSI感染和药敏有助于预防和指导CRBSI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导管溶栓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原因并探讨预防措施。方法选择中心静脉导管血栓患者750例,采用尿激酶和华法林进行溶栓治疗。分析患者溶栓后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各类病原菌的耐药率,探讨溶栓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措施。结果 750例中心静脉导管血栓患者中有60例发生血流感染,感染率为8%。60例感染者中,存在60株3大类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真菌),其中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占68.33%),革兰氏阳性菌中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8.34%)。3大类病原菌感染患者主要就诊科室为普外科和内分泌科。股静脉置管发生感染的比率(8.07%)较高,不同置管部位感染率差异不显著(P0.05)。置管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置管时间21 d的患者感染率为21.43%,显著高于置管时间7 d患者的感染率3.14%。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氯霉素的耐药率达100%,完全不耐庆大霉素;9株表皮葡萄球菌完全耐万古霉素(100%),完全不耐氯霉素和庆大霉素;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的耐药率高达100%,几乎不耐氨苄西林,对其他药物如头孢唑林、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等具有一定耐药性。结论临床应依据患者感染病原菌种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以降低中心静脉导管溶栓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头孢拉定加肝素钠封管预防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的效果。方法将112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干预组55例,对照组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期间给予肝素钠封管,干预组患者给予头孢拉定加肝素钠封管。比较两组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期间导管相关性感染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期间导管相关性感染率为12.28%,干预组为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采用头孢拉定加肝素钠溶液封管,可有效降低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  相似文献   

14.
全胃肠外营养中心静脉导管感染菌群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全胃肠外营养中心静脉导管感染菌群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回顾性调查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我院发生全胃肠外营养中心静脉导管感染57例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感染菌群中革兰阳性菌占43.9%,革兰阴性菌占49.1%,真菌占7.0%。多数细菌对不同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革兰阳性细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是100%,革兰阴性细菌对头孢他啶和头孢曲松的敏感率分别为78.6%和64.3%。结论临床医师及早做细菌培养,根据药敏试验选择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导管感染,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ICU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的原因,并制订相应的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1年5月本院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治疗的患者751例,其中发生CRBSI 21例,分析发生的原因并制订相应的对策.结果 21例患者发生CRBSI的原因与操作流程不当、患者个体因素、导管的类型和材料、置管部位和时间等有关;其中2例患者进行了导管更换,4例拔除了导管,其余15例感染得到控制,病情稳定转出ICU,1例患者死亡.结论 ICU应制订完善的预防机制,对医护人员进行正规的置管培训,同时加强无菌观念,落实血管内导管的管理与监测,以保证患者的置管安全,预防CRBS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CRS)与各种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病例对照分析方法,研究同期进行.1100例患者全部使用美国剑牌、德国贝朗及美国阿冈公司的中心静脉导管组,于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及股静脉留置导管;进行局部表面拭子细菌培养,抽导管血及外周血进行血培养,并记录性别、年龄、病种、穿刺次数、穿刺部位、导管留置时间、导管口径(单腔、双腔、血滤)、导管材质、导管护理、导管用途.先以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再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CRS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患者性别、病种、穿刺部位、导管护理、导管用途与CR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抗感染涂层导管与CRS呈负相关,为保护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导管留置时间[危险度比值比(OR)=2.682,95%可信区间(CI)为1.156~6.226,X2=5.275,P=0.022]、导管口径(OR=2.702,95%CI为1.183~6.175,X2=5.559,P=0.018)和白细胞计数(WBC)<4×109/L(OR=1.371,95%CI 为1.044~1.800,X2=5.142,P=0.023),为CRS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1100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总相关感染率为2.5%(28/1100).结论 CRS是院内菌血症的主要原因,影响感染的主要因素有导管留置时间、导管口径、患者年龄、穿刺次数、行TPN治疗.  相似文献   

17.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目的:探讨导管相关性感染(CRI)的病原学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3年6月期间我院1327例次中心静脉置管病例中确诊的24例CRI病例,分析其病原体分布,感染与静脉导管留置类型、时间的关系。结果:CRI病例中,留置单腔导管者9例,留置双腔导管者15例。共分离菌株2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2株.革兰阴性菌7株.真菌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见(7株),其次是真菌(6株)。CRI以置管后第8~14天发生率最高(56%)。结论:预防的重点在于避免导管腔内及腔外的污染。重视穿刺点皮肤的消毒,选用单腔导管,减少不必要的间置装置,操作者水平的提高以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均能有效减少CRI的发生。对怀疑CRI者不应立即拔管,可先试行抗生素锁治疗,在24~48h后无效者应立即拔除导管。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感染不易控制、病情严重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真菌感染的病例。应及时拔除导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2011~2015年胃肠外科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BacT/ALERT3D全自动培养仪、VITEK-2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运用WHONET5.6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1 140份标本检出病原菌753株,标本来源主要以血液、痰液、腹腔引流液、脓液及尿液为主(77.7%);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537株(71.3%),革兰阳性菌198株(26.3%),真菌18株(2.4%);位于前5位的检出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32.3%)、肺炎克雷伯菌(11.4%)、铜绿假单胞菌(10.0%)、金黄色葡萄球菌(8.1%)及鲍曼不动杆菌(5.8%)。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二、三代抗菌药均有较高的耐药性,但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亚胺培南耐药率低。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性均较高(50%),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阳性葡萄球菌株,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40%),但葡萄球菌、肠球菌对传统抗生素青霉素和红霉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均50%),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高度敏感。结论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减少耐药菌的发生及传播对提高胃肠外科感染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