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血清中抵抗素、脂联素、瘦素及血脂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90例乳腺癌患者(48例未绝经,42例已绝经)及5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抵抗素、脂联素、瘦素、空腹血糖(FBG)及血脂。结果乳腺癌患者脂联素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抵抗素、瘦素、FBG及三酰甘油(TG)均明显增加(P<0.01或P<0.05)。但抵抗素、脂联素及瘦素在未绝经乳腺癌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抵抗素、脂联素及瘦素水平与无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逐步回归分析,脂联素及HDL-C的降低,瘦素和抵抗素的升高将会增加罹患乳腺癌的风险。血清脂联素降低和瘦素的增加与乳腺癌患者淋巴结的转移呈现相关性。结论血清脂联素水平的降低和抵抗素及瘦素水平的升高是患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血清中较低的脂联素和较高的瘦素水平是乳腺癌转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乳腺癌患者血清中抵抗素、脂联素、瘦素及血脂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90例乳腺癌患者(48例未绝经,42例已绝经)及5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抵抗素、脂联素、瘦素、空腹血糖(FBG)及血脂。结果乳腺癌患者脂联素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抵抗素、瘦素、FBG及三酰甘油(TG)均明显增加(P〈0.01或P〈0.05)。但抵抗素、脂联素及瘦素在未绝经乳腺癌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抵抗素、脂联素及瘦素水平与无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逐步回归分析,脂联素及HDL-C的降低,瘦素和抵抗素的升高将会增加罹患乳腺癌的风险。血清脂联素降低和瘦素的增加与乳腺癌患者淋巴结的转移呈现相关性。结论血清脂联素水平的降低和抵抗素及瘦素水平的升高是患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血清中较低的脂联素和较高的瘦素水平是乳腺癌转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清脂联素水平,体重指数及脂质代谢紊乱等与绝经后女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测定82例乳腺癌患者、65乳腺良性病变者及6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脂联素、体重指数(BMI)、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水平,探讨其与乳腺癌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BMI、TG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脂联素、HDL-C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脂联素水平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模型对脂联素水平、BMI、血脂与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脂联素、BMI、HDL-C、TG与乳腺癌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BMI增大、TG水平增高可能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血清脂联素及HDL-C水平升高可能对乳腺癌发生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观察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与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DR)各期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对113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进行检测,其中2型糖尿病无DR患者30例(DM组)、2型糖尿病合并DR背景型患者45例(BDR组)、2型糖尿病合并DR增殖型患者38例(PDR组)和健康对照30例(NC组).结果 (1)DM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与N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DR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与DM组、N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PDR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与BDR组、DM组、N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相关分析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TG、TC、LDL-C成显著负相关,而与HDL-C成显著正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 2型糖尿病合并DR后血清脂联素水平更低.脂联素可作为判断2型糖尿病合并DR损害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乳腺小粘蛋白(SBEM)及人乳腺珠蛋白(hMAM)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68例乳腺癌患者及2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术前血清SBEM和hMAM的水平.结果 乳腺癌组术前血清SBEM和hMAM水平均高于纤维腺瘤组和健康对照组(P均<0.01).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血清中SBEM和hMAM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Ⅲ期患者血清SBEM和hMAM水平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P均小于0.01).结论 SBEM及hMAM特异性表达于乳腺癌外周血,有可能作为检测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的标志物,有望成为判断乳腺癌患者病情发展和预后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8):3439-3440
选取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50例健康体验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实施双侧颈动脉检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清脂联素水平测定及颈动脉斑块测定。结果研究组血清脂联素水平(2.86±1.23mg/L)低于对照组(7.55±1.46mg/L),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2.88±3.52分;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负相关(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瘦素、脂联素及抵抗素等血清脂肪因子的水平。方法:首发抑郁症患者60例纳入抑郁组,健康体检者40例纳入对照组,进行体脂参数及瘦素、脂联素和抵抗素水平的测定。结果:2组体脂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血浆瘦素、脂联素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抵抗素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内女性的瘦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同组男性(P0.01),不同性别患者脂联素和抵抗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发抑郁症患者存在一定水平的瘦素和脂联素浓度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人乳腺珠蛋白(hMAM)水平与乳腺癌早期诊断和癌微转移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8例乳腺癌患者、40例其他癌症患者(前列腺癌、胃癌、卵巢癌、直肠癌各10例)、35例良性乳腺疾病患者以及40名体检正常女性(正常对照组)血清hMAM水平并做比较。将68例乳腺癌患者按临床TNM分期、是否存在雌激素受体(ER)表达、是否有腋窝淋巴结转移以及是否绝经分别分组并做比较。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乳腺癌血清hMAM的Cut-off值。结果血清hMAM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5,即诊断乳腺癌的可信度为82.5%[95%可信区间(CI):72.6%~92.4%];当hMAM的Cutoff值为8.43 ng/mL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5%、82.9%。乳腺癌组血清hMAM水平及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乳腺疾病组、其他癌症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而良性乳腺疾病组、其他癌症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和Ⅳ期乳腺癌患者的血清hMAM阳性率(55%、75%)明显高于Ⅰ和Ⅱ期患者(25%、40%,P0.05),但hMAM水平无差异(P0.05)。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血清hMAM阳性率(88%)明显高于无转移的患者(30%,P0.05),但hMAM水平无差异(P0.05)。不管乳腺癌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ER、原癌基因C-erb-2表达及是否绝经,其hMAM水平及阳性率均无差异(P0.05)。结论 hMAM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分期和是否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检测乳腺癌高危人群血清hMAM水平有助于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癌微转移的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2例为病例组,选取同期非乳腺癌女性10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同时比较两组绝经与未绝经状态下的TC、TG、LDL-C、HDL-C的水平;比较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血脂水平。结果病例组TG、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已绝经患者TG、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已绝经研究对象,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未绝经患者TG、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未绝经研究对象,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组TG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C、LDL-C、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水平与乳腺癌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具体表现为TG、LDL-C升高,HDL-C降低,而与TC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绝经后乳腺癌患者血清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以及两者与绝经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及212例绝经后非肿瘤患者临床病例资料。结果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血清FSH、LH浓度较绝经后对照组FSH、LH浓度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阳性绝经后乳腺癌患者血清FSH水平较Her-2阴性患者FSH水平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SH水平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情况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LH水平与ER、PR以及Her-2的表达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无论FSH还是LH,在乳腺癌的4个临床类型中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与0期乳腺癌相比,其余各期的乳腺癌无论FSH还是LH都没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相比,具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体内FSH、LH水平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绝经后乳腺癌患者血清FSH、LH比绝经后对照人群高;血清FSH水平与绝经后乳腺癌的Her-2表达有关;绝经后血清FSH、LH浓度与绝经后乳腺癌的肿瘤ER、PR、肿瘤的临床分型、分级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小RNA-574-5p(miR-574-5p)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9月期间60例乳腺癌患者和60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于同期在本院健康检查的60例健康女性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入组对象血清miR-574-5p水平。结果经RT-PCR检测,乳腺癌组血清miR-574-5p水平为55.26±6.71,纤维瘤组血清miR-574-5p水平为14.21±4.11,健康对照组血清miR-574-5p水平为3.39±1.02,乳腺癌组miR-574-5p水平高于纤维腺瘤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17,P0.05),纤维腺瘤组miR-574-5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8,P0.05)。随着患者病理分期的增加、肿瘤体积的增加、分化程度的降低,乳腺癌组血清miR-574-5p水平呈升高趋势,伴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血清miR-574-5p水平高于未出现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P0.05)。手术后,乳腺癌患者血清miR-574-5p水平(46.19±6.15)明显低于治疗前(54.91±6.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2,P0.05)。结论乳腺癌血清miR-574-5p水平高于良性乳腺病变及健康人群。血清miR-574-5p水平与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乳腺癌根治术可以抑制miR-574-5p的表达,改善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的变化和意义。方法对104例确诊乳腺癌患者组和50例健康对照组女性做血常规和生化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组的RDW、NLR、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伴淋巴结转移患者的RDW、NLR、LDL-C水平也高于健康对照组,而伴淋巴结转移者的RDW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W、NLR、LDL-C判断乳腺癌患者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0.72、0.78。结论乳腺癌患者RDW、NLR、LDL-C等指标水平增加;RDW增加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苷激酶1(TK1)、糖类抗原(CA)153、癌胚抗原(CEA)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2例住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6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检测各组血清TK1、CA153、CEA水平,用单因素分析法分析血清TK1、CA153、CEA水平与乳腺癌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血清TK1、CA153、CEA水平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K1、CA153、CEA水平与乳腺癌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等因素相关(P0.05)。结论 TK1、CA153、CEA水平升高对乳腺癌的诊断、浸润、转移及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娜  李光  陈刚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23):3308-3310
目的探讨人类可溶性瘦素受体(sLR)在不同孕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体内表达水平及其临床价值,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研究试点。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收入该院的健康妊娠孕妇92例作为A组研究对象,其中A1组为孕14~19周(30例),A2组为30~34周(32例),A3组为大于或等于37周足月分娩前(30例);选择同期妊娠期糖尿病孕妇84例作为B组研究对象,其中B1组为孕14~19周(29例),B2组为30~34周(27例),B3组为大于或等于37周足月分娩前(28例);另选择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未孕健康女性30例作为C组研究对象。空腹抽取各组研究对象静脉血5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sLR表达水平。结果 A组不同孕周孕妇血清sLR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且随着孕龄增加,其表达水平显著上升,在足月分娩前达到高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同孕周孕妇血清sLR水平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不同孕周之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不同孕周孕妇血清sLR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sLR水平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比例不同,且妊娠期糖尿病比例随血清sLR水平升高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R参与调解瘦素清除率、瘦素敏感性等,与妊娠期糖脂代谢密切相关,低密度sLR可能会导致妊娠期糖尿病发病,但孕妇sLR水平能否作为妊娠期糖尿病的指标和临界值仍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妊娠期、产褥期妇女钙吸收水平和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分布水平和营养状况。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1月来围产门诊就诊的孕妇和产褥期妇女共740例设为观察组,分为孕中期组、孕晚期组和产褥期组。随机抽取同期健康非孕妇女100例作为对照组。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PTH的水平,联合检测镁(Mg)、磷(P)、碱性磷酸酶(ALP)、钙(Ca)等指标,并比较各组结果的差异。结果孕中期组妇女25-OH-D水平为(57.9±18.2)nmol/L,孕晚期组为(39.4±15.0)nmol/L,产褥期组为(65.1±19.6)nmol/L,对照组为(78.6±16.2)nmol/L,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H水平孕晚期组高于孕中期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钙、镁、ALP水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和产褥期妇女普遍存在低钙、低镁、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的现象,补钙同时补充维生素D及其他矿物质元素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及其瘦素、脂联素水平的变化。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与利培酮组,共治疗8周,于基线、治疗后4、8周分别对患者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体质量指数、瘦素、脂联素行测定,试验结束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4、8周评分与基线评分比较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治疗后体质量指数、瘦素水平增加明显,脂联素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基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体质量、瘦素水平及脂联素水平无明显影响,利培酮则影响明显,长期服用需注意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消银汤治疗银屑病小鼠模型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小鼠阴道上皮模型,设消银汤高、中、低剂量组,甲氨蝶呤组和生理盐水组,观察各组对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消银汤高、中、低剂量组均可明显抑制小鼠阴道上皮的有丝分裂,并均可降低IFN-γ水平,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可明显升高IL-4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消银汤具有抑制表皮细胞增殖的作用,可能通过降低血清中IFN-γ水平,升高IL-4水平来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细菌性及真菌性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水平。方法选取56例感染患者,其中细菌性感染33例(细菌组)、真菌性感染23例(真菌组),另选择30例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静脉血检测3组血清PCT及hs‐CRP水平。结果细菌组、真菌组、对照组血清hs‐CRP分别为(38.1±10.5)、(36.5±9.8)、(7.2±3.6)mg/L ,细菌组、真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组与真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组、真菌组、对照组血清PCT分别为(7.35±2.12)、(3.15±1.03)、(0.42 ± 0.16)ng/mL ,细菌组、真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组与真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菌性感染患者血清hs‐CRP、PCT水平均升高,但较细菌性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升高不明显,故联合检测血清PCT、hs‐CRP有助于早期诊断真菌性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乳腺癌患者接受赫赛汀治疗的常规凝血功能指标,分析凝血指标对临床治疗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解放军第四〇一医院接受赫赛汀治疗的67例女性乳腺癌患者,按患者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47例)和无效组(20例),统计分析其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差异,分析各项凝血指标与患者治疗效应的相关性。结果与有效组比较,无效组患者PT、APTT、TT略延长,D-D水平略升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Fib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接受赫赛汀治疗无效的乳腺癌患者容易出现高Fib状态,其血浆浓度的确定有助于判定患者的赫赛汀治疗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 )进行研究,并探讨ox‐LDL与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的关系,为ox‐LDL能否作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一项指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ACI组)和3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TIA组),选取同期我院体检部健康人群100例作为对照组,入选者均均检测血清中ox‐LDL水平。入院当天,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轻型、中型、重型患者的ox‐LDL水平进行比较。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对无斑块、稳定斑块、不稳定斑块组患者的ox‐LDL水平进行比较。结果3组血清ox‐LDL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20,P<0.05)。ACI组和TIA组ox‐LDL水平显著性高于对照组(t=14.36、5.67,P<0.05)。ACI组ox‐LDL水平显著性高于TIA组(t=4.56,P<0.05)。颈动脉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血清ox‐LDL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6.69,P<0.05)。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血清ox‐LDL水平显著性高于无斑块组(t=6.06、8.67,均 P<0.05)。不稳定斑块组血清ox‐LDL水平显著性高于稳定斑块组(t=2.60,P<0.05)。NIH‐SS分级轻型、中型、重型血清ox‐LDL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3.44,P<0.05)。中型、重型血清ox‐LDL水平均显著性高于轻型(t=2.75、4.18,均 P<0.05)。重型血清ox‐LDL水平显著性高于中型(t=2.13,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ox‐LDL水平较正常者显著上升,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ox‐LDL可作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清标记物之一,在评估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情及预后方面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