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复杂的自我反应性T细胞和单核细胞介导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和脱髓鞘轴突炎症的免疫性疾病,可导致神经损伤。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被广泛用于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诊断与检测。随着MRI检查技术不断发展及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大,MRI被广泛用于MS患者的诊断与检测,成为临床实践中连续评价的必需技术。本文综述了MRI对MS的诊断、病理机制观察、患者预后情况估计以及治疗效果判定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脑多发性硬化的MRI征象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提高对脑多发性硬化 (MS)MRI表现特征的认识。方法 采用 0 .5T超导式磁共振仪 ,对 6 1例临床确诊的脑内MS病人行SE序列扫描 ,分析其MRI表现及特征。结果  6 1例MS在MRI上均发现病灶。MRI对于大脑半球、小脑和脑干的病灶均能清晰显示 ,对视神经病灶显示不佳。MS病灶T1WI呈中等或低信号 ,T2 WI均为高信号。脑室旁病变其长轴多与侧脑室垂直及胼胝体的信号异常和萎缩对MS确诊起着重要作用。结论 MRI可显示MS的特征性表现 ,能发现许多CT不能发现的病灶 ,是目前诊断MS最好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内多发脱髓鞘病灶与病程反复、交替缓解复发为主要特点的神经退行性疾病。MS临床表现具有非特异性,且常规MRI对其诊断有一定限度,而多种MRI新技术可以从影像上发现MS微小病灶、灰质病灶、软脑膜炎性反应,甚至可以探测表观正常的灰白质改变,对揭示MS病程演变中不同病理特征的改变、预测神经功能、行为改变等具有重要意义。就双反转恢复(DIR)成像、相位差强化成像(PADRE)、对比增强液体衰减反转恢复(CE-FLAIR)成像、MR波谱成像、扩散张量成像、功能MRI等新技术在MS中的应用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4.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脱髓鞘疾病,而MRI是脑及脊髓白质内脱髓鞘病变最重要的旁临床检查方法。近年来,MRI新技术的一些量化研究方法(如磁化传递直方图分析、弥散成像、磁共振波谱等)不断应用于MS,在确定MS斑块的病理特异性、检测常规MRI无法显示的正常表现脑白质内的微观病变等方面有很大进展,从而为MS的早期诊断、疗效随访及预后推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儿童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及MRI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国儿童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孤立综合征( CIS)和复发时的临床及MRI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MS患儿的首次发作及复发时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随访时间4个月至7年,期间患儿复发次数为1~5次.由1名儿科神经医师对CIS及复发的临床表现进行了归类总结.由1名资深神经影像学医师对患儿CIS及复发的头颅MRI表现进行分析,内容包括病灶的位置、大小、分布.病灶位置的分析包括皮层、皮层下白质、中央白质、脑室旁白质、深部灰质核团以及脑干和小脑.结果 (1)临床表现:儿童MS发病急,CIS以皮层症状及视觉障碍表现多见,14例1年以内复发,复发时皮层症状减少,而视觉症状仍较多,随访时康复良好.(2)颅脑MRI表现:CIS时,13例出现皮层下白质病灶,且大片融合,与中央白质病灶相连,好发部位依次为额、顶叶.皮层9例受累.10例可见中央白质病灶.6例可见脑室旁白质小病灶.4例可见对称性深部灰质核团病灶.5例可见脑干病灶.3例可见小脑病灶.3例可见视束或视神经肿胀、增粗.2例可见锥体束异常信号.1例可见胼胝体病灶.复发时,12例可见皮层下病灶,较CIS时数量增多,以小病灶为主.9例可见中央白质病灶,病灶大小较前减小.8例可见脑室旁病灶,病灶数量较CIS时增多.仅有2例出现皮层病灶.5例出现小脑病灶.4例可见脑干病灶.6例可见锥体束病灶,发生率较CIS时明显增多,且出现“轨道征”.结论 儿童MS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CIS时额、顶叶皮层下白质病灶融合成大片并常累及中央区白质,复发时有时可见“轨道征”,结合临床可以提高对儿童MS诊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多发性硬化MRI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脱髓鞘疾病,而MRI是脑及脊髓白质内脱髓鞘病变最重要的旁临床检查方法。近年来,MRI新技术的一些量化研究方法(如磁化传递直方图分析、弥散成像、磁共振波谱等)不断应用于MS,在确定MS斑块的病理特异性、检测常规MRI无法显示的正常表现脑白质内的微观病变等方面有很大进展,从而为MS的早期诊断、疗效随访及预后推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N)是最常见的颅神经疾病之一,以三叉神经感觉支分布区反复发作的触电样剧烈疼痛为临床特征,病因不明。多模态MRI技术能够全面评估三叉神经脑池段与邻近血管的毗邻关系、三叉神经形态学改变、三叉神经纤维束的完整性以及相关脑区的结构与功能改变,可以为深入理解TN的发病机制、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预后评估提供大量有价值信息。现就多模态MRI技术在TN研究中的技术进展和发展现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多发性硬化(MS)和视神经脊髓炎(NMO)视神经病变的MRI表现差异,探讨其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利用3.0 T磁共振仪对伴有视神经损害的20例MS患者及11例NMO患者行视神经MRI检查,比较MS和NMO视神经病灶断面分布位置,受累视神经的病变节段分布和视神经病变长度的差异。结果MS组视神经病灶周边型的发生率高于NM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MO受累视神经管内段和颅内段病变发生率高于M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MO组的视神经病变长度大于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与NMO视神经病变影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视神经MRI在NMO与MS视神经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多发性硬化(MS)患者脑灰质病灶的MRI特征及表现正常的脑灰质(NAGM)是否存在隐匿性损伤.方法 对34例临床确诊的MS患者(MS组)和25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常规头颅MRI和扩散张量成像(DTI),观察MS的脑灰质病灶特征,测量深部灰质核团的平均扩散率(ADC)和各向异性分数(FA),采用非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MR检查发现MS的脑灰质病灶共83个,占全部病灶(443个)的18.7%.分布以额叶最多,其次是颞叶与丘脑.大多数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其中T2WI发现灰质病灶60个,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T2WI发现病灶78个,其中71个病灶呈高或稍高信号,3个病灶呈中心低、周围稍高的环形改变,4个呈低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发现高信号或低信号病灶36个,其中有9个小病灶在DWI呈明显高信号.其余病灶呈等信号而不能被发现.MS组尾状核头、壳核、丘脑的ADC值分别为(8.0±0.7)、(7.4 ±0.5)、(7.7±0.4)×10-4mm2/s,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4±0.6)、(7.0 ±0.5)、(7.2±0.7)×10-4mm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79、-2.564、-2.722,P值均<0.05).结论 MS的脑灰质病灶在常规MRI和DWI上的表现有一定的特征,FLAIR联合DWI可提高病灶的检出,DTI可以反映出NAGM内的隐匿性损害.  相似文献   

10.
多发性硬化(MS)是青壮年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 会造成极大的家庭和社会负担。MRI作为重要的评估手段, 已经广泛应用于MS的诊断、治疗监测和患者随访。目前不同单位在MRI参数设置、序列选择等方面尚无统一的规范,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在MS诊治中的应用推广。本文结合国内外MS在MRI领域重要研究结果及国外已发布的指南共识, 汇集国内神经免疫和影像专家的实践经验和重要观点, 聚焦于MRI诊断和随访的临床意义、成像参数和扫描序列的标准化, 形成共识性规范, 以期更好地指导MRI在MS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在临床上针灸治疗药物成瘾疗效显著,但有关针灸治疗药物成瘾起效的机制尚不明确。静息态功能MRI技术可以客观地反映药物成瘾下脑活动的异常模式以及针灸对药物成瘾病人大脑功能区网络连接的影响,为针灸治疗药物成瘾的神经机制研究提供新的信息和思路。就静息脑态功能MRI在针灸治疗药物成瘾中的研究应用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功能MRI技术能够提供脑内局部代谢产物和血氧变化水平等医学成像信息,该技术已在神经、认知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随着微波等电磁技术的普遍使用,对微波辐射生物效应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但是现有微波辐射生物效应还缺乏医学成像证据。通过综述功能MRI和微波辐射神经生物学效应研究的进展,提出了微波辐射神经生物学效应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功能MRI技术应用于微波辐射所致神经损伤研究的可行性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型特异性显像剂和成像设备的出现,乳腺癌分子成像技术得以快速发展。乳腺癌放射性核素分子成像技术主要包括单光子发射体层成像(SPECT)、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ET)、PET/CT以及正电子发射乳腺成像(PEM)。显像剂包括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正电子示踪剂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18F-FDG )、用于研究肿瘤细胞增殖显像的5-18F-氟尿嘧啶(5-FU)及3-脱氧-3-氟胸腺嘧啶(FLT)、通过肿瘤氨基酸代谢显像的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类,还包括受体类的靶向显像剂如雌激素受体相关的16α-[18F]-17β-雌二醇(FES)、放射性标记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等。目前用于乳腺显像的PEM技术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疗效预测效果显著,就乳腺癌放射性核素分子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曲宁  罗娅红  赵英杰  何翠菊   《放射学实践》2010,25(5):515-518
目的:确定扩散敏感因子为800s/mm^2时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DC界值,评价MR扩散加权成像(DW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0例(78个病灶)乳腺病变的DWI图像,其中良性病变26例(31个病灶),恶性病变44例(47个病灶)。测量DWI图像上显示的病变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通过ROC曲线确定ADC值的诊断阈值,并以此值进行鉴别诊断,同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结果:良恶性病变的ADC值均符合正态性分布,良恶性病变的ADC平均值分别为(1.46±0.26)×10^-3mm^2/s和(1.02±0.19)×10^-3mm^2/s,恶性病变的ADC值明显低于良性病变(P〈0.05)。约登指数最大法确定的ADC诊断阈值为1.28×10^-3mm^2/s,以此值进行鉴别诊断时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6%,75.9%,86.8%;阳性似然比最大法确定的ADC诊断阈值为1.035×103mm^2/s,以此值进行鉴别诊断时的敏感度、特异度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6.8%,96.6%,65.8%;ROC曲线下面积为0.905(95%可信区间为0.836-0.975)。结论:扩散敏感因子为800s/mm^2时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DC界值确定为1.28×10^-3mm^2/s,DWI的ADC值测定有助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无肝脏病变者的正常肝组织及92例肝占位性病灶(肝囊肿16例,肝血管瘤29例,肝细胞癌19例,肝转移瘤16例,胆管细胞癌12例)行DWI检查,并测量表观弥散系数值(ADC值)。结果:正常肝组织的ADC值为(0.0011790±0.0000960)mm^2/s。肝囊肿、肝血管瘤、肝细胞癌、肝转移瘤及胆管细胞癌的ADC值分别为(0.0029894±0.0003620)、(0.0021921±0.0006004)、(0.0016763±0.0003620)、(0.0020450±0.01302446)、(0.0011615±0.0002702)mm^2/s。结论:分析DWI图像及测量ADE值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有利于小病灶的显示,可作为肝脏MRI检查的常规序列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常规MRI及MRI肩关节造影在肩袖撕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26例肩关节损伤的患者,分别行常规MRI及MRI肩关节造影检查,以近期肩关节镜检查为金标准,对比2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常规MRI对肩袖撕裂诊断的敏感性为70.8%(17/24),特异性100%(2/2),准确性65.4%(17/26);MRI肩关节造影对肩袖撕裂的敏感性为95.8%(23/24),特异性100%(2/2),准确性88.5%(23/26)。两者的诊断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结论:MRI肩关节造影可以显著提高肩袖撕裂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宫颈癌诊断的敏感性、分期的准确性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和定性准确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98例宫颈癌患者的影像资料,比较DWI联合常规MRI序列与单纯常规MRI序列在宫颈癌诊断、分期及盆腔淋巴结转移方面的差异.结果 DWI联合常规MRI序列对Ⅰb期的漏诊率(1/20)低于单纯常规MRI序列漏诊率(5/20).DWI联合常规MRI序列对Ⅱb期分期准确率(21/23)高于单纯常规MRI序列准确率(14/23);其余各期分期,两者无明显差异.DWI联合常规MRI序列对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135/148)和定性准确率(76/82)均高于单纯常规MRI序列的检出率(101/148)和定性准确率(56/82).结论 相对于常规MRI序列,DWI联合常规MRI序列对宫颈癌的诊断更敏感,Ⅱb期分期更准确,盆腔淋巴结检出率和定性准确率更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 RS定量测定在预测梗塞后抑郁中的价值。方法对51例首发脑卒中且预后良好的患者和15例健康志愿者进行1 H‐M RS。根据DSM‐IV抑郁性疾患诊断标准和 HDRS评分,将所有脑卒中患者分为3组,然后分析卒中后抑郁患者与未受梗塞灶累及的额叶(前扣带回)1 H‐MRS数据之间的关系。采用单体素 MRS来评价额叶 NAA/Cr ,Glu/Cr ,Cho/Cr和mI/Cr的值。结果共11例患者(21.5%)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9例(17.6%)患者的 HDRS评分>14、但不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这两组例患者的Glu/Cr值都高于 HDRS评分<14的卒中患者和健康志愿者( P<0.001)。但是NAA/Cr、Cho/Cr和mI/Cr的值在卒中后各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研究表明卒中后抑郁症的患者其额叶Glu的水平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单侧大脑前循环动脉不同程度狭窄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DWI的拉伸指数模型、单指数模型的各参数值在左、右半球之间的差异。方法:对申请头颈部动脉CTA检查的患者,在无MRI检查禁忌及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行单指数和拉伸指数模型的扩散加权检查。采用的b值序列是:0、5、10、20、50、100、200、400、600、1000、1500、2000、3000s/mm2,通过工作站计算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分布扩散系数(DDC)值和α值三个参数。根据颈内动脉系统是否狭窄及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A(无狭窄)、B(轻、中度狭窄)、C(重度狭窄或闭塞)三组,统计各组左右两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各参数值,运用非参数秩和检验法比较两侧值的组间差异及组内差异。结果:进入统计分析的患者共39例,其中A组11例,B组13例,C组15例。经统计学检验发现,ADC值、DDC值的左右侧差值及左右侧比值的对数值的各组间比较、C组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DDC值的左右侧差值及左右侧比值的对数值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ADC值的左右侧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侧比值的对数值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α值的上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多b值DWI技术定量分析大脑前循环狭窄时,单指数模型的ADC值和拉伸指数模型的DDC值在无动脉狭窄和狭窄者之间的差异均有明显体现,而DDC值对不同程度狭窄者之间的差异更敏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于流动敏感交替反转恢复标记技术(FAIR)结合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成像技术的动脉自旋标记(ASL)序列无创定量测量前列腺血流灌注(PBF)的可行性。方法:15例经临床活检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纳入本组研究,每例患者同时采集4个不同反转时间(1000、1200,1400和1600ms)下的ASL数据,以获得最优的标记血流到前列腺时间来估算其PBF。结果:前列腺正常组织区域测得的PBF为(52.04±8.69)ml/min/100g,前列腺癌区测得的PBF为(79.28±28.89)ml/min/100g,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优TI),表明前列腺癌区有更大的血流灌注。结论:初步结果表明基于流动敏感交替反转恢复标记技术结合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成像技术的动脉自旋标记序列(FAIR-SSFSE—ASL)可以无创、定量测量前列腺血流灌注,可探测到由于前列腺癌而引起的血流灌注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