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动脉血气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集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性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给予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在治疗后1d、3 d与7 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及动脉血PH、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乳酸(Lac)等。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d与第3d,在APACHEⅡ评分方面,两组患者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7d,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显著降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d、3d与7d,在PH、PaCO_2及Lac方面,两组患者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d与第3d,在PaO_2方面,两组患者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治疗后第7d,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动脉血PaO_2显著升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重症肺炎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氧合,降低APACHEⅡ评分,有利于改善患者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辅助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将2012年6月-2014年6月入选的105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组(LMWH组)和普通肝素组(UFH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抗炎、解痉、氧疗、防治并发症、抗凝等综合性治疗,LMWH组抗凝治疗采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每次5000IU,每日2次,疗程7 d,UFH组皮下注射普通肝素,每次6250IU,每日2次,疗程7 d,治疗后比较两组氧合指标、APACHEⅡ评分、临床疗效、凝血指标及出血等发生率。结果 LMWH组治疗7 d后Pa O2、Sp O2数值明显高于UFH组,而Pa CO2、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UF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MWH组总体有效率(50/54,92.6%)高于LMWH组(44/51,86.3%)(χ2=1.116 P=0.291);LMWH组治疗7 d内改有创通气比例(16/54,29.6%)低于UFH组(18/51,35.3%)(χ2=0.384 P=0.535);LMWH组出血发生率(6/54,11.1%)低于UFH组(13/51,25.5%)(χ2=3.659 P=0.056)。两组治疗7 d APTT、PT、PLT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XB2明显下降,6-keto-PGF1α明显上升,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MWH组治疗后CD62p水平明显低于UFH组(P0.05)。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较普通肝素在改善肺部氧合与降低APACHEⅡ评分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抗凝效果与出血发生率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1年1月至2015年3月辽宁省金秋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正常的呼吸内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纤维支气管镜下BAL。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结果 治疗7d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7.8% vs 63.4%,P<0.05)。治疗3d后,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及血氧饱和度(SaO2)、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效果更明显(P<0.05)。结论 BAL辅助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疗效,降低老年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参附注射液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综合呼吸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参附注射液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综合治疗,参附注射液组患者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治疗。入院当天及治疗后1 d、3 d、5 d检测患者血浆BNP水平;入院当天及治疗后3、5 d采用超声心动图对患者进行检查,采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对患者进行评分;并评定治疗后7 d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7 d后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入院当天和治疗后1d血浆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附注射液组患者治疗后3 d和5 d血浆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入院当天APACHEⅡ评分、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排血指数(CI)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附注射液组患者治疗后3 d和5 d 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SV、CO、CI及LVEF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参附注射液能有效降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血浆BNP水平,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病人血栓弹力图的变化,探讨低分子肝素对重症AECOPD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诊断为AECOPD并行有创机械通气的病人共48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及低分子肝素治疗组(治疗组),每组24例。对照组按AECOPD治疗指南给予常规呼吸支持、抗感染、化痰、平喘等治疗。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4100 U静脉持续泵入。观察2组病人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机械通气时间、血气分析、血栓弹力图及D-二聚体的变化。结果(1)治疗前2组凝血因子反应时间均低于正常值,纤维蛋白原反应时间和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正常值,提示病人血液存在高凝状态。治疗7 d后,治疗组凝血因子反应时间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反应时间及D-二聚体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2)治疗7 d后,治疗组p H、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3)治疗组呼吸机使用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能够显著改善重症AECOPD病人血栓弹力图、D-二聚体及血气分析指标,减少病人呼吸机使用时间,提高病人APACHEⅡ评分,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无创正压通气(NIPPV)联合自制痰液吸取装置在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0月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有创正压通气(IPPV)联合常规吸痰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NIPPV联合自制痰液吸取装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4 h心率(HR)、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呼吸支持时间、单次吸痰量、24 h吸痰量、24 h吸痰次数、气管切开率、重症监护室(ICU)入住时间,治疗前和治疗后28 d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和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治疗后28 d内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4 h HR、p H值、动脉血氧分压(P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p 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呼吸支持时间、ICU入住时间短于对照组,单次吸痰量、24 h吸痰量多于对照组,24 h吸痰次数少于对照组,气管切开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APACHEⅡ评分和P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8 d,治疗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和PS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8 d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28 d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NIPPV联合自制痰液吸取装置能有效提高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吸痰效果,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预后,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辅助治疗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正常的呼吸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纤支镜下支气管肺泡灌洗,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 d后观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SaO2)、血氧分压(PaO2)、血CO2分压(PaCO2)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辅助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疗效,降低老年患者有创通气比例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郑刚  李刘英  杨明全 《山东医药》2013,53(21):47-49
目的 探讨硝黄汤鼻饲联合灌肠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肠屏障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80例急性加重期COPD肠屏障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硝黄汤鼻饲联合灌肠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比较其治疗前及治疗1、3、5d肠鸣音、APACHEⅡ评分、二胺氧化酶(DAO)、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内毒素水平及住ICU时间.结果 观察组临床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肠鸣音、APACHEⅡ评分、DAO、IFABP及内毒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3、5d,观察组的APACHEⅡ评分、DAO、IFABP及内毒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P均<0.05),肠鸣音较对照组同期明显增加(P<0.05).两组住ICU时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及肝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硝黄汤鼻饲联合灌肠能改善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肠屏障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老年重症肺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入住北京世纪坛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的年龄≥65岁的重症肺炎患者10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4000 U皮下注射,每日1次,治疗14 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3、7、14天比较两组患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血气分析、凝血指标、D二聚体、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以及28天死亡率、出血率、深静脉血栓形成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和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第3天,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D二聚体、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C反应蛋白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第7天、14天,试验组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气分析显示,仅在治疗第14天,试验组乳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和降钙素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28天平均死亡率为8%,显著低于对照组(24%,P<0.05)。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辅助治疗,可减少APACHEⅡ评分,降低28天死亡率,减少医院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0月宝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ACI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联合盐酸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14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 d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长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纳洛酮治疗ACI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凝血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估测评分Ⅱ(APACHE Ⅱ)系统干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适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连续入选符合诊断标准的老年重症肺炎需机械通气68例患者随机分两组,A组为干预组,B组常规组。比较两组死亡危险度和病死率及观察期结束时的APACHE Ⅱ评分值。结果 A组在观察期24 h后与B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ACHE Ⅱ评分系统干预对改善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持续镇静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8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需要行机械通气的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机械通气后,采取常规治疗手段;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儿进行持续镇静。比较两组患儿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H、PaO2、PaCO2、SaO2)、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重复插管发生率、病死率及机械通气天数。结果机械通气后观察组患儿pH、PaCO2、PaO2及SaO2异常率低于对照组(P0.05);PaCO2低于对照组,PaO2和SaO2高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重复插管发生率、机械通气天数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镇静能有效改善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儿的异常动脉血气指标,降低不良事件,减少医疗费用,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动脉血乳酸清除率(LCR)与老年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98例老年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的病情转归分为存活组74例、死亡组24例,对比2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治疗早期(6h以内)的LCR等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 存活组的机械通气治疗6h以内的APACHEⅡ、PaCO2值均显著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37、13.983,P<0.05).存活组的机械通气治疗6h以内的LCR、pH值、PaO2、PaO2/FiO2值均显著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920、7.487、8.825、4.828,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LCR是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OR=0.404,P<0.05),APACHEⅡ是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OR=1.392,P<0.05).动脉血LCR预测老年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的灵敏度为83.04%、特异度为86.92%,临界值为10.00%,ROC曲线下面积为0.861.结论 监测老年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动脉血LCR对于评估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崔岩  高燕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5):832-833
目的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辅助治疗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4例),观察组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3~5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72 h后,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SaO2、PaO2、PaCO2等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10d后,观察组显效率(45.7%)与总体有效率(84.8%)均高于对照组(22.7%、65.9%)(P<0.05)。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衰能明显改善临床疗效,降低有创通气比例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比低剂量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肺栓塞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肺栓塞患者共93例进行研究,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n =46例)和对照组(n=47例),对照组行尿激酶治疗、研究组低剂量阿替普酶治疗,两组均同时行序贯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并评定临床疗效,出血率及病死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指标(PaCO2、PaO2、纤溶酶原激活物)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t=4.103、5.326、2.812,对照组:t=3.113、4.215、2.411,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t=4.549、3 105、4.332,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溶栓总有效率分别为93.47%和74.4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出血率(4.35%)低于对照组(21.27%) (x2=5.932,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肺栓塞患者可用低剂量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溶栓治疗,前者出血更少,肺功能改善更明显,溶栓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应用甲泼尼龙(甲基强的松龙)对ARDS患者炎性因子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ARDS患者60例,将患者按照数字分配原则随机分为A、B、C组,各20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B组患者给予甲泼尼龙80 mg/d静脉注射7d.C组给予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应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d、7d血浆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降钙素原(PCT)变化水平,记录3组患者治疗前后机械通气时间、氧合指数、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评分(APACHEⅡ评分)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IL-8、TNF α、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d、7dB组、C组患者IL-8、TNF α、PCT水平低于A组,C组上述指标低于B组(P<0.05).治疗前3组患者氧合指数、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和C组氧合指数高于A组,C组高于B组(P<0.05);APACHEⅡ评分和机械通气天数低于A组,C组低于B组(P<0.05);三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发生死亡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可以明显抑制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意义. 方法 对68例老年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患者病情转归分为存活组49例和死亡组19例.测定入科时与治疗6h后的动脉血乳酸水平、动脉血气分析,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及早期(6 h)乳酸清除率.同时,以早期乳酸清除率10%为临界值分为高、低乳酸清除率2组,比较早期乳酸清除率与预后的关系. 结果 治疗前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动脉血乳酸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等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6h后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早期乳酸清除率、动脉血乳酸水平、PaCO2、PaO2、氧合指数等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高乳酸清除率组病死率为4.7%,显著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6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早期乳酸清除率可作为评估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初始治疗效果及预后的指标,并指导下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接受无创正压呼吸机的治疗,分为有合并症组A组(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无合并症组B组,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两组撤机时间的统计学差异性。结果与A组相比较,撤机时间无差异(P>0.05),治疗后PaO2、PaCO2无差异(P>0.05);各组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前后PaO2、PaC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合理利用无创正压通气,可明显改善AECOPD呼吸衰竭患者PaO2、PaCO2;合并症并无降低其治疗效果和延长撤机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