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药制剂分析实验是旨在培养中药学专业学生研究和制定中药及其制剂质量标准的一门应用学科。为适应中药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现代分析技术和教学手段,实施案例和设计性实验教学,结合各级各类研究课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传统中药制剂带教实习现状的分析,指出目前中药制剂带教实习存在的问题,结合医院中药制剂带教实习特点,提出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改变单调性、被动性、不完整性,适当增加讲解内容,注重传统工艺的传授,启发学生学习兴趣,坚持改革和继承并重的方法,提高制剂学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3.
中药复方缓释制剂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国俊  潘金火  陈军  蔡宝昌 《中成药》2011,33(12):2137-2140
由于中药复方缓释制剂具有多成分和整体性的特点,其缓释性能的评价不能完全参照化学制剂的评价方法。本文阐述、分析了目前中药缓释制剂常用的体内外评价方法,包括体外释放度、指纹图谱、药物动力学、血清药理学等,结合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提出将PK-PD结合模型、代谢组学等方法应用于中药复方缓释制剂的评价,并分析了这些方法评价中药缓释制剂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期为中药复方缓释制剂的缓释性能评价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陈霞  阳长明  陈浩  孙立霞  刘乐环  吴晨悦  王玲玲 《中草药》2021,52(19):5807-5813
中药复方制剂的生产工艺决定着中药复方制剂安全、有效的物质基础,是影响中药复方制剂质量的关键因素。研究中药复方制剂生产工艺的特点,探讨符合中药复方制剂特点的工艺研究模式,对科学合理设计中药复方制剂的工艺路线和优化工艺条件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对中药复方制剂生产工艺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结合《中药复方制剂生产工艺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中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提出基于中药复方制剂特点开展中药复方制剂生产工艺研究的思路,以期为中药复方制剂的工艺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中药制剂分析》是中药类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它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应用现代分析技术 ,研究中药制剂质量的一门学科。中药制剂有着悠久的历史 ,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 ,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与化学品相比 ,较为落后。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相继出版了七版《中国药典》 ,使中药制剂质量控制水平大大提高 ,但仍不能满足当今国内外市场对药品质量控制的要求。实现中药现代化 ,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使中药制剂走向世界 ,中药制剂分析课程应是新型中药人才必须掌握的一门学科。由于历史的原因 ,中药制剂分析的教学落后于生产和科研实践 ,直…  相似文献   

6.
在中药制剂分析教学过程中,以中药制剂质量标准为指导,调整理论和实验的教学内容,起到了凸显知识主线和强调知识内容的目的,形成了全新的中药制剂分析的教学方法,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中药制剂分析》是中药类专业的重要课程,其牵涉面广,知识细节多,知识之间相互联系少,加之课堂学习时间有限,教学效果不理想。为使学生能够借助手机等电子设备,利用课外片段时间进行学习,根据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考核要求等,从学习要求、课程章节构成、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案例、知识考察、实验操作点评、课外知识七方面筛选、设计《中药制剂分析》微学习材料的内容,以辅助课堂教学,提升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立足于传统中医药文化,结合中药制剂技术的课程特点,从教学目标、教学载体、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全面探索课程思政的改革路径,深入挖掘课程背后蕴含的思想政治底蕴,力求将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建构全方位的育人模式。中药制剂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融入课程思政,提升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思想道德素养,取得了良好的改革成效。  相似文献   

9.
中药制剂分析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暴露了诸多弊端和不足,本文将近年中药制剂分析教学改革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以及考核三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中药制剂分析教学改革可在课堂上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设计实验内容;考核内容的多元化也可以更全面地考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有必要对中药制剂分析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灵活思考问题的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10.
为了培养中药学专业学生以后从事中药研发、生产、质检等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作者在总结中药制剂分析实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质量源于设计”的教学理念,并强调了中药药性理论在进行中药制剂分析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调查研究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获奖成果、科研课题、学术论文、学术著作,以及专家访谈、会议研讨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以下问题:1.中医理论的先进性及其历史贡献;2.发展中医理论的重要现实意义;3.中医理论现代发展的概要情况;4.中医理论现代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5.中医理论发展的总体趋势;6.中医理论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思路;7.中医理论发展的战略重点与主要任务;8.中医理论发展的保障措施等。  相似文献   

12.
王广平  宋金奇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2):1644-1648
基于中医药基础理论的中药产业技术标准,是阐明中医学基础理论与中药产业发展内在联系的纽带。本文从中医药基础理论和中药临床使用标准化等几个方面对中药产业的标准化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中药产业的技术标准要基于中医药基础理论指导,以推进中药产业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文章具体阐述了中医病因学说的形成、内涵和发展,通过对现有中医病因理论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认为中医病因理论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并提出应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观出发探讨中医病因理论的实质。只有在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指导下,中医病因理论才能自成一体,提出了基础性病因、继发性病因和发展性病因的中医病因分类方法,使中医病因理论体系更具科学性和逻辑性。  相似文献   

14.
中药功效是对中药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中药药理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和作用机制。绝大部分中药功效与药理是相统一的,少数情况下有时并不一致。在应用中药时,首先进行辨证,根据证型确定治疗原则。在具体选择药物时,首先选择符合中医药理论又经研究证实确有这方面药理作用的中药。少数情况下在组方时选用少量虽不符合中医药理论,但经药理证实确有治疗作用的中药,这样既未改变整方的功效,符合辨证论治原则,又可增强治疗效果。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功效作用为主,以中药药理作用为辅,二者有机的结合,必将使中药发挥更大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医现代化迫切需要现代中医理论,已是共识。但如何建立以及建立一种什么样的现代中医理论,远无共识。本文在总结出科学理论构建共性规律基础上,尝试给出有望形成共识基础的回答。首先阐明中医学理论发展,应借鉴生命和医学科学理论作用和价值的趋向;其次证明中医学及中医理论属于传统医学及理论,指出传统医学及其中医学和理论的局限;其后揭示出传统医学及中医学和中医理论国内外发展的必然趋向;逻辑得出构建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的必然选择;分析国内外不同学科新理论构建过程及方法步骤,发现其共性的五步曲规律;提出现代中基理论构建三原则和五步骤,论证其由传统现象描述迈向机制阐明理论变革中的重要作用,在国内外发展必然趋势下中医理论所具有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方剂学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融会贯通能力。重点以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体系为纲,梳理阴阳理论、五行理论、藏象理论、气血理论、经络学说及病因、发病学说等指导下的方剂配伍中的体现。做好方剂学教学中的融会贯通,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中医基础知识体系,进而为学习后期临床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如何发挥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开拓有中国文化和科学思想特色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新局面,是目前中医基础研究中的关键性问题。如对中医学指导思想的认识,对中西医学差异性的认识,对中医诊职方法特色的认识,对中医在未来医疗卫生事业中定位的认识等,是我们研究中医基础理论所必须要明确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一是它可以修正我们不尽合理的研究方向;二是它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研究方法的思考,更有利于中医基础理论科研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如何发挥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开拓在中国文化和科学思想特色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新局面,是目前中医基础研究中的关键性问题。如对中医学指导思想的认识,对中西医学差异性的认识,对中医诊职方法特色的认识,对中医在未来医疗卫生事业定位的认识等,是我国研究中医基础理论所必须要明确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一是它可以修正我们不尽合理的研究方向;二是它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研究方法的思考,更有利于中医基础理论科研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从中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中医病理学的研究手段、疾病的概念与识别、病因与发病机理等方面探讨中医病理学的特点,并与西医病理学进行比较,以求寻找中西医结合的途径。结果认为,与建立在实验医学基础上的西医病理学不同,源于《内经》的中医基础理论是经过理念整合的稳定的完整体系,缺乏对外沟通渠道;基础理论指导下的中医临床理论则是中医最活跃的部分,存在对外沟通渠道与发展空间,因此中西医结合的点应在临床而不在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医现代化迫切需要现代中医理论,已是共识。但如何建立以及建立一种什么样的现代中医理论,远无共识。本文在总结出科学理论构建共性规律基础上,尝试给出有望形成共识基础的回答。首先阐明中医学理论发展,应借鉴生命和医学科学理论作用和价值的趋向;其次证明中医学及中医理论属于传统医学及理论,指出传统医学及其中医学和理论的局限;其后揭示出传统医学及中医学和中医理论国内外发展的必然趋向;逻辑得出构建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的必然选择;分析国内外不同学科新理论构建过程及方法步骤,发现其共性的五步曲规律;提出现代中基理论构建三原则和五步骤,论证其由传统现象描述迈向机制阐明理论变革中的重要作用,在国内外发展必然趋势下中医理论所具有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