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作为一个免疫特惠器官,不同品系间的小鼠肝移植尽管MHC不配,也能够自发耐受。肝非实质细胞如肝星状细胞通过诱导髓源性抑制细胞在肝移植免疫耐受中发挥重要作用。髓源性抑制细胞是一类调节性细胞群,最早发现于癌症患者,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作用。阐明肝星状细胞及髓源性抑制细胞在肝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机制对于临床实践中诱导供体特异的移植免疫耐受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肝作为一个免疫特惠器官,不同品系间的小鼠肝移植尽管MHC不配,也能够自发耐受.肝非实质细胞如肝星状细胞通过诱导髓源性抑制细胞在肝移植免疫耐受中发挥重要作用.髓源性抑制细胞是一类调节性细胞群,最早发现于癌症患者,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作用.阐明肝星状细胞及髓源性抑制细胞在肝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机制对于临床实践中诱导供体特异的移植免疫耐受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髓源性抑制细胞是一群异质性细胞的统称,包括各种分化状态的骨髓祖细胞、未成熟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等.髓源性抑制细胞可以抑制肿瘤毒性自然杀伤细胞和自然杀伤T细胞介导的固有免疫,以及CD4+CD8+T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并与巨噬细胞、树突细胞、调节性T细胞等有着密切联系,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是一群在病理条件下产生的具有显著抑制功能的天然免疫细胞,是移植免疫学领域继调节性T细胞之后的又一“热点”细胞。目前,对MDSC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化调控以及临床应用两个方面。MDSC的分化受到体内诸多因素的调控,如多种生长因子、细胞因子、转录因子以及多条信号通路。对这些因素的了解可以为MDSC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大量的移植模型证实MDSC在移植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直接抑制T淋巴细胞,而且可以诱导调节性T细胞,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本综述主要介绍了MDSC的研究概况、分子调控机制及其在移植免疫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干扰素(IFN)α防治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54只分成A组(正常对照组)6只、B组(模型对照组)12只、C组(IFNα预防组)12只、D组(IFNα治疗组)12只和E组(生理盐水对照组)12只.分别于实验6~12周末处死,取肝组织行病理组织学与电镜下同步观察.结果B组大鼠肝内纤维组织广泛增生,假小叶形成,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明显增多,C组和D组肝内纤维组织明显减轻,活化HSC数量减少,凋亡数目明显增多.结论IFNα通过抑制HSC活化并诱导其凋亡防治肝纤维化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具有免疫抑制功能.本研究观察了HSCs对T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影响及其与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的关系.方法 分离培养小鼠HSCs,运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MLR),体外观察活化的HSCs对T细胞增殖和Treg细胞的影响.结果 活化的HSCs能导致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中T细胞的低反应性:抑制T细胞的增殖,同时诱导Treg细胞的表达.结论 活化的HSCs能通过促进Treg细胞表达而诱导适应性免疫应答中T细胞的活化无能,促进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7.
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是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髓系来源的细胞群。胚胎种植被视为一种半同种异体移植,成功妊娠的建立与维持需要母体免疫系统对含有父系抗原的胚胎有足够的免疫耐受。近年的研究显示正常妊娠孕妇MDSCs在外周血和母胎界面聚集,并促进母胎耐受的形成。本文就MDSCs在母胎耐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袁顺  王志维 《器官移植》2020,11(4):435-442
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是骨髓来源的一类异质性细胞群,最早在肿瘤中被发现,能够抑制T细胞的功能,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器官移植领域,MDSC对宿主的免疫功能也具有调节作用,能够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对移植器官发挥保护作用,有望成为临床上治疗移植排斥反应的新靶点。本文就MDSC的生物学特性和MDSC诱导免疫耐受的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在妊娠过程中的变化以及免疫抑制作用,为母胎免疫耐受调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在我院行产检的正常妊娠妇女共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孕早、中、晚期孕妇分别为24、29、32例,产妇21例。对照组为于我院行孕前检查的正常妇女,无流产史及其他基础疾病,共34例。分别采集孕早期、中期、晚期外周血以及产妇生产时外周血、脐带血、胎盘以及蜕膜组织、产后24h外周血进行检测。孕早、中、晚期孕妇分别为24、29、32例,产妇为21例。对照组为于我院行孕前检查的正常妇女,无流产史及其他基础疾病,共34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MDSC的比例,分析MDSC的变化。采用流式分选、纯化后的MDSC,与CD3+T细胞共培养,通过分析[3 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密度分析T细胞增殖能力。结果妊娠妇女外周血MDSC的比例(6.25±3.59)%显著高于未妊娠正常女性(1.70±0.77)%(P0.01),而孕中期外周血MDSC比例(10.43±7.22)%显著高于孕早期(3.88±1.67)%、晚期(5.25±1.91)%(P0.01);分娩后,外周血MDSC比例(1.81±1.08)%下降至妊娠前水平。脐带血、蜕膜以及胎盘组织中MDSC的比例也维持在较高水平,脐带血MDSC比例(17.15±6.00)%显著高于蜕膜(8.65±3.67)%及胎盘(7.66±3.73)%(P0.01)。MDSC显著抑制外周血CD3+T细胞增殖能力(P0.01)。结论 MDSC可能参与了母胎免疫耐受的调节,抑制母体免疫排斥反应,有利于妊娠继续维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小鼠肝星状细胞对同种异体胰岛移植物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糖尿病组、单纯胰岛移植组及与肝星状细胞共同移植组.单纯移植组于肾被膜下移植入同种异体胰岛300个;共同移植组移植入肝星状细胞(3×105个)与同种异体胰岛(300个)混合物.分别于移植术后监测受体小鼠血糖值及正常血糖维持时间;血糖正常一周后移植组及糖尿病组小鼠分别采血检测血清中TGF-β,TNF-α,IL-1β,IFN-γ的含量,同时取出移植物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术后共同移植组受体正常血糖维持时间为(23.75±8.96)d,单纯胰岛移植组受体正常血糖维持时间为(11.9±6.9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受体血清中TNF-α、IL-1β、IFN-γ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同移植组受体血清中TGF-β含量为(2292.31±5.87)pg/ml,单纯移植组为(1246.55±38.91)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结果显示共同移植组胰岛素表达量大,并且在移植物周围有生物包膜形成.结论 在同种异体移植模型中,肝星状细胞可能通过高分泌TGF-β、局部形成包囊等方式保护胰岛移植物并延长其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1.
特异性siRNA抑制肝星状细胞Smad2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构建Smad2特异性siRNA表达克隆,探讨其在肝星状细胞(HSCs)中是否能够有效地抑制Smad2的表达。方法利用生物软件进行Smad2mRNA二级结构模拟,选择合适的靶位点,使用pBSKU6载体表达Smad2特异性siRNA,在体外转染HSC鄄T6细胞株,应用RT鄄PCR和Western鄄blot技术检测Smad2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siRNA表达克隆,转染后Smad2在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受到了明显抑制。在构建成功的4个克隆中,CR4抑制mRNA表达最为显著,达90%以上;抑制蛋白表达率也达到80%左右。同时CR1和CR4能有效地下调HSC分泌Ⅲ型胶原。结论在体外实验中,载体表达的特异性siRNA可有效地抑制HSCs中Smad2的表达,并可对激活的HSCs分泌细胞外基质产生有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诱导脓毒症小鼠免疫抑制的细胞学机制。方法腹腔高剂量LPS重复注射建立脓毒症小鼠模型;通过模型小鼠生存率和血浆细胞因子水平鉴定脓毒症的分期;区分粒系和单核系来源的髓系抑制细胞(MDSCs)亚群,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在感染性休克不同阶段的动态变化;通过CD4+T细胞增殖抑制实验评价其免疫抑制功能。结果本研究利用腹腔重复注射高剂量LPS成功建立不同分期脓毒症小鼠模型;与正常对照小鼠相比,脓毒症小鼠骨髓、外周血和脾脏中的MDSCs细胞比例显著增加;不同MDSCs亚群均对CD4+T细胞具有明显增殖抑制作用。结论MDSCs在脓毒症免疫调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介导脓毒症免疫麻痹的重要负向调节细胞。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研究熊胆对肝星状细胞免疫学特性的影响,以便从免疫学角度探讨熊胆与肝癌等多种慢性肝病的作用机制。方法从C57BL/6(B6;H2b)小鼠肝脏分离出肝星状细胞,加入熊胆水溶液处理3天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肝星状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用蛋白芯片(mouse cytokine array panel)检测肝星状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以及用Brdu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检测T细胞增殖。结果熊胆下调了肝星状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影响了肝星状细胞对多种细胞因子的分泌、熊胆处理过的肝星状细胞对T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结论熊胆能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免疫学特性,增强免疫反应,这可能是熊胆与肝癌等多种慢性肝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前列腺素E1抑制血吸虫病家兔肝脏星状细胞活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吸虫病家兔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 ,静脉应用前列腺素 (PG)E1对肝脏星状细胞 (HSCs)活化和胶原含量的影响。方法 血吸虫尾蚴皮肤敷贴法感染家兔 ,构建肝脏纤维化模型 ,其中 7只家兔在感染后 60d开始给予PGE1(2 .5 μg/kg .d-1)。至 12 0d透射电镜比较HSCs超微结构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窦周围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A)表达 ,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测定Ⅰ、Ⅲ型胶原纤维含量。结果 血吸虫病家兔肝脏纤维化形成过程中HSCs活化增加 ,收缩特性相关的α SMA表达增强 ,胶原纤维含量增高。外源性PGE1可以抑制HSCs活化 ;显著降低肝窦周围α SMA表达 (P <0 .0 1) ;肝窦周围胶原纤维含量显著降低 ,模型组和干预组Ⅰ、Ⅲ型胶原显色面积与单个偏振光显微镜视野面积比例 (% )分别为 3 7.2 5± 9.71和 13 .3 8± 4.2 4(P <0 .0 1) ;9.66±3 .5 2和 6.2 3± 1.81(P <0 .0 5 )。结论 HSCs活化是血吸虫病家兔肝纤维化形成的重要环节。PGE1可以有效地抑制血吸虫家兔肝纤维化形成 ,这种作用至少部分地是通过抑制HSCs活化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ALR)对大鼠肝星状细胞c-ju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在培养的肝星状细胞系中加入200、20、2 μg/L三种浓度的hALR,于8、24、48、72 h四个时间点收集细胞,提取总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c-jun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肝星状细胞有c-jun的明显表达;不同浓度的hALR 3组肝星状细胞c-jun基因表达水平在8、24、48、72 h四个时间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μg/L组为对照组的60%-64%,20μg/L组为对照组的41%-43%,200 μg/L组为对照组的29%-3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hALR对大鼠肝星状细胞c-jun基因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蛋白激酶C(PKC)活性改变对肝星状细胞(HSC)表达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的影响及对HSC增殖和激活的作用。方法将肝星状细胞系rHSC-99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组);PKC激动剂PMA0.5μmol/L组(B组);PKC抑制剂Calphostin C100nmol/L组(C组)。加药后0、3、6、12、24h分别检测各组细胞PKC活性的变化;作用24h后,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细胞PDGF和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化学方法检测各组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PMA作用后PKC的活性显著增强,而Calphostin C则抑制PKC的活性。PKC活性增强后,与对照组比较HSC的PDGF表达升高了1.4倍(P〈0.01),ERK表达升高了1.2倍(P〈0.05);n—SMA的表达升高了1.3倍(P〈0.01),并促进HSC的增殖;PKC活性抑制后则能抑制以上的作用。结论PKC活性的改变能调控HSC中PDGF的表达,在HSC的增殖和激活中发挥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髓核细胞(NPCs)诱导对人尿源性干细胞(USCs)向髓核样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 :手术时获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L4/5的髓核组织,并采用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NPCs;从健康成年人尿液中获取USCs并进行体外培养,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采用成骨、成脂、成软骨三系诱导分化及蛋白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WB)对所获取的USCs进行形态、分化潜能及细胞表面标志蛋白鉴定。使用Transwell小室将P3代NPCs与USCs培养以建立共培养体系,设实验组、对照组及NPCs组,实验组为NPCs与USCs共培养组,对照组为单独USCs培养,NPCs组为单独NPCs培养;培养14d后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应用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及WB分别检测实验组USCs、对照组USCs与NPCs组NPCs中蛋白多糖(ACAN)、SOX-9(SRY-related high mobility groupbox gene 9)、Ⅱ型胶原(COL2)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m 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染色观察3组COL2A1及ACAN荧光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胆道闭锁中circUTRN24与自噬途径的关联,以及是否通过自噬参与胆道闭锁的肝纤维化过程。方法 通过RT-q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BA组和对照组的肝组织中circUTRN24以及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在细胞水平,通过慢病毒转染使人肝星状细胞系LX-2过表达circUTRN24,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前后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以及HSC活化相关指标α-SMA、COL-Ⅰ的表达水平。结果 胆道闭锁患儿肝组织中circUTRN24以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呈正相关关系。过表达circUTRN24的LX-2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及HSC活化相关指标α-SMA、COL-Ⅰ均明显升高。结论circUTRN24可能通过调控肝星状细胞自噬过程促进胆道闭锁肝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表达对Kupffer细胞(Kc)诱导的HSC激活的影响.方法 构建含CTGF的RNA干扰载体.将肝星状细胞系rHSC-99分为3组:对照组、空载体组和RNA干扰组.采用RT-PCR方法 检测HSC的CTGF表达.分离培养KC,建立各组HSC与KC的共培养体系,MTT检测HSC的增殖情况;RT-PCR检测HSC的TGF-β1、I型前胶原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HSC的TGF-β1表达,ELISA检测共培养上清中I型胶原的表达;免疫荧光化学检测HSC的α-SMA的表达. 结果 构建CTGF的RNA干扰载体Psilencer 3.1H1-Neo-CTGF.RNA干扰后CTGF表达降低22%.KC得率为5×107,活率>98%.在HSC和KC共培养体系中,RNA干扰HSC的CTGF表达后,与KC共培养的HSC活化和增殖明显被抑制,与对照组相比,HSC的增殖降低29%(t:20.17,P<0.01).Ⅰ型前胶原和α-SMA的表达下降38%,细胞培养上清中Ⅰ型胶原的分泌量下降48%(t=12.18,t=7.81,t=15.96,均P<0.05).TGF-β表达则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 阻断HSC的CTGF表达能抑制由KC诱导的HSC激活.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