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科病房的风险管理工作。方法:结合实际,针对各类儿科病房风险,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结果:实施儿科病房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儿科护理工作质量。结论:为提高儿科病房风险管理能力,要求护理人员切实以病人为本,全力防范各类风险,从而取得满意的护理实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加强儿科护理风险管理教育,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针对儿科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风险因素,制定风险管理教育计划,提高全科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并对实施风险管理教育前后儿科病房中的患儿及家属进行满意度情况、不良实践发生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实施风险管理教育后,患儿及家属满意度达到了96.5%,风险事件的发生率降低至1.2%。结论:在儿科实施风险管理教育,能够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儿科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系数,为中风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有效的护理服务。方法:制定护理临床风险管理计划,明确护理风险管理职责,提高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持续质量改进。结果护理人员提高了风险防范意识,风险事件发生率降低。结论:对中风病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十分必要;在实施过程中,健全管理机制、优化工作流程是基础;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及对风险因素的评估能力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潘小平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5):110-110
目的:分析儿科管理中的风险因素,探讨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实施风险管理措施,通过提高护理知识专业技能、完善规章管理制度等防范对策来降低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结果:提高了护理质量,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儿科护理纠纷。结论:风险管理在儿科尤为重要,对保证护理工作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罗英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8):55-56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的风险管理,降低护理差错事故和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及时识别现有的和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寻求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落实制度,提高护士业务水平。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提高了护士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减少和降低了护理风险,保障了患者安全,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结论:风险管理与护理质量密不可分,实施有效地风险管理,可以减少护理缺陷,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儿科护理中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儿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探讨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在儿科实施风险管理措施,通过提高专业知识技能、完善规章管理制度等措施来降低儿科管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结果与结论:管理风险在儿科尤为突出,加强风险管理能提高管理质量,有效预防和减少纠纷。对保证医疗工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科病房的风险管理工作.方法:结合实际,针对各类儿科病房风险,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结果:实施儿科病房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儿科护理工作质量.结论:为提高儿科病房风险管理能力,要求护理人员切实以病人为本,全力防范各类风险,从而取得满意的护理实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综合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我院在综合ICU实施风险管理,通过对风险的识别、判断和处理、效果评价等环节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范措施进行风险管理。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差错明显减少。结论:风险管理可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中针对护理风险的管理方法,以尽可能地减少风险发生。方法对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中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各种护理风险进行识别和归类.依次制定相应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并注意对全科人员进行护理风险教育,增强护理人员的防风险意识。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全科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和防范风险的能力得到提高,护理人员防范风险的自律行为得以增强,降低了护理缺陷,避免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也大幅度提高。结论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降低护理风险。保障手术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科病房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加强外科病房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对医院外科病房中所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对所存在的护理风险做出客观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制定护理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护理风险的发生。结果:通过一系列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的制定和实施,降低了护理风险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护理过程中非常的重要,体现在护理工作中的方方面面,要认真制定护理风险管理和防范措施,确保护理过程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对ICU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的实践效果。方法:将风险管理方法应用于护理管理中,分别在护理风险管理前后评价病房护理质量情况,内容包括基本理论水平、操作技能熟练程度、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性、服务态度、应急能力、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6项,每项总分100分;调查医疗差错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及病人满意度情况。结果:与风险管理前比较,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基本理论水平、操作技能熟练程度、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性、服务态度、应急能力、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与风险管理前比较,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医疗差错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病人满意度明显上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ICU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从而减少和消除护理风险对病人的危害,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静疗小组在儿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医院2017年5~10月收治的65例儿科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为实施前;随机选择医院2017年12月~2018年5月收治的65例儿科患者实施静疗小组的风险管理,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各项管理质量、输液途径情况及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经分析可知,实施后护理人员业务能力、护理管理质量及输液途径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且实施后静脉炎、药物外渗及非计划性拔管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静疗小组在儿科护理风险管理中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优化输液途径,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如何减少风险事件,降低护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随机选取实施连续性排班联合风险管理前后浙江省开化县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的各798名患儿家长为研究对象,对实施前后的风险事件、患儿家长投诉数、护理人员满意度、患儿家长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等进行比较。结果:实施连续性排班联合风险管理后,两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危重患者护理、护理安全、护理文件书写和理论知识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护理风险事件、患儿家长投诉数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护理人员对工作满意度和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等亦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儿科实施连续性排班联合护理风险管理,可显著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和患儿家长投诉数,护理人员和患儿家长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风险管理在儿科中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在儿科中实施风险管理,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笔者选择了风险管理实施前(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与实施后(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的儿科医疗综合质量、投诉、患儿家长满意度等客观指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表明实施风险管理后质量明显提高,投诉和护理缺陷明显减少,患儿家长满意度提高,与实施风险管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后,提高了护士风险管理意识和护士抗风险技能,减少和消除了护理风险对患儿的危害,保障了患儿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镇海区人民医院儿科病区护理风险因素,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管理,评估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管理前后病区的风险发生率、护理纠纷及护理差错、家属满意度、护理质量。结果:在对护理风险的分析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儿科病区的风险发生率、护理纠纷及差错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患儿家属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对儿科病区的风险因素进行有效分析后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管理有利于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乳腺癌术后行picc置管患者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将210例病人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实施化疗方案,出现化疗风险时予以对症处理,观察组实施化疗方案时根据风险管理流程对患者的护理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和预防。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投诉、picc置管后的并发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可提高护士对化疗风险的认识,减少护理缺陷和投诉,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研究风险管理在儿科病房中的控制作用,评价其实施效果,给临床儿科医护人员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余姚市第二人民医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儿科收治的2334例患儿为观察组,实施病房风险管理制度;另选余姚市第二人民医院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2100例患儿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医疗质量、满意度、护理缺陷、投诉比例等指标进行效果比较评定。结果:观察组的医疗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投诉和护理缺陷明显减少,患儿家长满意度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风险管理能提高医护人员风险管理意识,减少风险对患儿的伤害,直接保障了患儿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行为风险管理对儿科给药差错和护理效果。方法:将入住余姚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病房的29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儿科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实施风险管理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受试患儿给药差错等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风险评估、风险预防、风险处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受试患儿给药差错、风险事件、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患儿进行护理行为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给药差错发生情况,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护理风险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为病人提供安全、有序的优质护理。我院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一些难点,本文给予总结并就相关对策与同仁进行探讨,旨在进一步掌握护理风险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老年病人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方法:针对泌尿外科老年病人易发的意外事件制订防范措施。结果:在泌尿外科老年病人中实行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质量显著提高,护理意外和护理差错明显减少,护理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达97%以上。结论:针对泌尿外科老年病人制订针对性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老年病人住院期间意外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