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米索前列醇片直肠给药预防产后出血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佳 《右江医学》2011,39(2):196-197
<正>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多发生于产后2小时内,是我国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产后出血轻者造成产妇失血性贫血,影响产后恢复,降低身体抵抗力,增加产褥期感染机会,严重者可导致产后大出血,造成产妇死亡或垂体缺血性坏死。有效预防产后出血是降低产妇死亡率,提高产科质量的重要措施。本文观察米索前列醇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临床上孕产妇死亡半数以上是产科出血所致,因此,产后出血是严重危害产妇身心健康的疾病。应引起重视。本院近5年以来收治的产妇出血患者50例,防治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3.
产后出血是引起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产科中常见而且严重的并发症,出血过多易导致产妇抵抗力的降低而诱发产褥感染、产后少奶等.据统计资料分析,产后出血仍占死亡产妇的45.5%,产后出血的防治及抢救是产科工作中极为重要的工作.因此,对产妇产后失血情况的观察、分析,找出产后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对减少产后出血量和保障产妇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贵州省大方县妇幼保健院2007年元月至2008年元月住院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观察、测定、记载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早期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治疗经验,以便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降低产妇的病死率.方法 对我院2009年分娩的4220例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中74例早期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救治方法.结果 早期产后出血的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占83.78%;软产道损伤占10.81%;前置胎盘占4.05%;剖宫产术中子宫血管处理不牢靠1例占1.35%.74例早期产后出血产妇中切除子宫2例,无产妇死亡.结论 宫缩乏力是早期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有剖宫产史的前置胎盘孕妇易发生早期产后出血;绝大多数产后出血所致的孕产妇死亡是可以避免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5.
产后出血是造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占产妇死亡的25%.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因产后出血导致的死亡甚至达到产后死亡的近一半,是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首.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产后出血导致的死亡率相应降低,但仍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也是产科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产后出血是产后常见的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由于加强了孕产期的保健,特别是对孕妇孕期、产时、产后出血的防治与护理,降低了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死亡率。2004年我院有3800例产妇分娩,经阴道分娩2200例,剖宫产1600例,共发生产后出血6例,无l例产妇因产后出血而死亡。现将产后出血的急救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产后出血足产科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引起产妇死亡的重要因素,近年巳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分析导致出血的诱因,发现早期产后出血迹象,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保护产妇安全、降低产妇死亡率具有重大意义.我院自2005-2009年共收治80例产后出血患者.现将有关问题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探讨分析。方法:2010年至2013年我院一共有560例产妇接受分娩,对这些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探讨分析,寻找最佳的护理方法。结果:所有的产妇中有14例有产后出血情况,占研究总数的2.5%,这些患者中出现的原因主要是胎儿过大、胎盘粘连和前置胎盘等,全部出血患者均经过一次止血后停止出血,没有出现死亡的病例。结论:产妇产后出血会引发死亡,所以在对出血产妇进行治疗的时候需要对症处理,积极的进行护理,避免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9.
张世辉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7):3807-3807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经阴道流出的血量超过500ml。多发生在产后2h内,发生率占产妇总数的2%~5%,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居产妇四大死亡原因之首位。产后出血往往发病突然而且来势凶猛,如抢救不及时,可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因此,防治产后出血是降低孕产妇病死率的关键。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4年7月,收住56例产后出血的产妇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与急救护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产后出血是引起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产科常见病及多发病。产后出血降低产妇抵抗力,增加产褥感染的机会。正确处理第三产程是减少产后出血的重要措施。我院应用米索前列醇于胎  相似文献   

11.
<正>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为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保障产妇的身体健康,我院近几年来,采用口服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预防产后出血,效果优于产后常规注射缩宫素。 1.资料与方法 我们选自1997年5月—12月在院正常分娩的产妇100例,其中50例为米索组,50例为对照组,两组  相似文献   

12.
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 PHH)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威胁产妇生命的主要疾病,是造成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故积极预防产后出血,将有利于提高产科质量和降低产妇死亡率.现将我院1996年1月至2008年1月期间收治的286 例产后出血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为产妇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我国居首位。产后出血发病突然,来势凶险,如处理不当,休克时间过长,可使产妇在短期内死亡。本文对我院4年来55例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将急救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产后出血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为产妇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我国居首位[1].产后出血发病突然,来势凶险,如处理不当,休克时间过长,可使产妇在短期内死亡.本文对我院4年来55例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将急救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产后出血通常是指阴道分娩胎儿娩后24 h内失血量超过500 mL,剖宫产时超过1000 mL,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多数产妇在分娩后2 h内发生。其中,晚期产后出血是在产妇分娩24 h后发生,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以产后1~2周发病最常见,亦有迟至产后2月余发病者。产后出血对于处在分娩期的孕产妇而言,是造成其死亡的主要原因,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因此,本文就产后出血的治疗方法进行如下报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认识产后出血,控制产后出血,避免产妇死亡.方法 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结果 我院从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月1日间住院分娩产妇总数940例,发生产后出血58例,发生率6.17 %.结论 积极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能够降低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解析以及探究关于孕妇生产后出血处理程序以及相关医疗救护办法,归纳产后止血护理方法,以提高临床救治效率从而推进后期产后出血处理优化.方法 针对本院自2010年8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96例出现产后出血病症的产妇进行护理治疗记录,并就治疗护理过程中所利用的出血处理方式以及预后措施等进行解析,探讨临床护理方式对于产妇生产后出血症状处理的临床意义.结果 将96名出现产后出血临床症状的产妇进行产后止血护理以及预后防护处理.其中36例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症状由生产时子宫收缩乏力导致,其诱发几率约占37.5%;由胎盘生理结构因素导致的产后出血的产妇共20例,占总病例人数20.8%;因产道受损导致的产后出血症状共28例,比例约为29.2%;剩余12名出现产后出血症状的产妇受其他不明关联性原因导致,约为12.5%.本研究内所有产后出血产妇经过有效救治与护理后,未出现休克、死亡案例,术后护理治愈状况尚好.结论 产妇出现生产后出血症状主要由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子宫收缩时力量不足导致胎盘生产结构出现凝血功能损害、产妇本身患有生理性妇科炎症以及孕前过多进行人工终止妊娠等因素导致,产妇进行生产活动过程中一旦出血产后出血症状应第一时间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病理判断,以保证产妇生产安全,避免因失血过多导致的生理机能损害甚至产妇死亡.  相似文献   

18.
618例剖宫产术后出血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产后出血是产科急症中最常见、最复杂、最危险的重症,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就剖宫产产后出血问题进行探讨。临床资料一、剖宫产手术指征与产后出血关系所有病例选自我院1988年1月至1990年12月住院分娩产妇3388例,其中剖宫产为618例。因剖宫产手术指征不同发生产后  相似文献   

19.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 2%~3%.为了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提高助产技术,预防产后出血,我们对2006年1月到2007年12月两年的17例产后出血的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崔保英  张秀玲 《实用医技》2000,7(12):983-983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临床上孕产妇死亡半数以上是产科出血所致.因此,产后出血是严重危害产妇身心健康的疾病,应引起重视。本院近5年以来收治的产妇出血患者50例,防治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