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脏与肾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使得心肾综合征在临床中并不少见。贫血不仅是慢性肾脏病的重要 并发症之一,在心力衰竭患者中亦非常常见,因此称之为心肾贫血综合征。贫血会显著增加心力衰竭患者住院和死 亡风险,并促进肾脏病进展,增加肾脏替代治疗的风险。在心肾贫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中,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及铁 缺乏等均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对于心肾贫血综合征的治疗也应重视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补充、低氧诱导因子-脯 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及补铁治疗。目前在心肾贫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仍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 需要更多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强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病以及贫血三者之间互为因果、相互促进,严重地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对心肾贫血综合征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及公共卫生意义。但迄今国内外对于该综合征的研究不多,在中国人群中尤其如此,且主要局限于贫血的流行病学及贫血对于心力衰竭患者死亡及再住院等不良预后的影响。文章通过与国外研究的对比,概述了在中国人群中心肾贫血综合征流行情况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以期提高对其的认识及促进后续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心脏与肾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使得心肾综合征在临床中并不少见。贫血不仅是慢性肾脏病的重要
并发症之一,在心力衰竭患者中亦非常常见,因此称之为心肾贫血综合征。贫血会显著增加心力衰竭患者住院和死
亡风险,并促进肾脏病进展,增加肾脏替代治疗的风险。在心肾贫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中,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及铁
缺乏等均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对于心肾贫血综合征的治疗也应重视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补充、低氧诱导因子-脯
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及补铁治疗。目前在心肾贫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仍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
需要更多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强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常有贫血、心力衰竭,贫血使心力衰竭加重,又使肾功能恶化,心力衰竭控制不好又使肾功能恶化、贫血加重,这三种状态构成心-肾贫血综合征.积极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纠正贫血,合理使用洋地黄制剂、降压药,适当使用碳酸氢盐透析、超滤纠正心力衰竭、肾衰竭,为临床处理心-肾贫血综合征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5.
心肾综合征特指在心力衰竭的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的肾功能出现明显下降,而导致心力衰竭治疗效果欠佳.目前,其诊断尚无统一标准,有学者将诊断标准确定为,在急性心力衰竭时血清肌酐升高3.0~5.0 mg/dl或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15 ml/min以上.心肾综合征确切发病率仍不清楚,但有研究显示,其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发病率可达30%左右.心肾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机制比较复杂,中心静脉淤血、神经内分泌激活、贫血、氧化应激和肾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可能是导致心肾综合征的重要原因.心肾综合征的治疗仍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原则上首先应纠正心肾综合征的可逆性诱因;其次,需要确定患者肾灌注状态,保证收缩压在80mmHg以上,平均压在60mmHg以上,对于低心排血量患者,可尝试使用硝酸酯类药物,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此外,还需及时停用影响肾功能的药物.具体讲,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血液滤过、重组人B型利钠肽和加压素拮抗剂均可考虑应用.本文就心肾综合征的上述相关问题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肾性贫血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临床治疗肾性贫血的有效药物,但有5%~10%的患者存在EPO抵抗,尽管使用了较大剂量的EPO仍不能达到推荐的血红蛋白目标值[1]。慢性肾脏病(CKD)、心血管疾病(CVD)和贫血三联征称为心肾贫血综合征(CRAS),三者互为因果、互相加重。本文报道1例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贫血难以纠正,出现严重心血管病变,应用罗沙司他后,贫血和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1病历资料患者男,52岁,  相似文献   

7.
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并贫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可存在程度不等的贫血,系与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受损、促红细胞生成索抵抗、心-肾贫血综合征、铁与叶酸缺乏以及血液稀释等因素相关。本文就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及蔗糖铁的治疗方案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Ⅰ型心肾综合征的发病情况,分析其危险因素,评估相关化验指标在评价急性肾损伤(AKI)程度中的价值。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2015年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资料,比较发生AKI组(AKI组)和未发生AKI组(非AKI组)平均住院日和院内病死率。通过Logistic回归方程筛选发生Ⅰ型心肾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发生Ⅰ型心肾综合征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少尿、射血分数(EF)、肌钙蛋白(TN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脑钠肽(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g)、Tp、白蛋白(ALB)、肌酐(Cr)、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红蛋白(Hb)和急性肾损伤程度是否相关。结果 481例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AKI发生率为37.84%。AKI患者住院病死率是非AKI患者的3.83倍(χ2=14.07,P0.01)。AKI组平均住院日较非AKI组明显增加(U=22390,P0.01)。年龄、既往肾病史、高血压、少尿、低HDL-C、Fg升高、贫血是Ⅰ型心肾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回归方程为:logit P=-6.28+0.03×年龄+1.56×既往肾病史+0.18×高血压+1.27×少尿+0.54×低HDL-C+0.57×Fg升高+0.69×贫血。随NYHA心功能分级、少尿程度、BNP、D-D、肌酐的增加,ALB、Hb减少,肾功能损伤程度逐渐加重。结论Ⅰ型心肾综合征是急性心功能不全的常见并发症,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及院内病死率,临床上应减少相关危险因素的暴露从而减少Ⅰ型心肾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心肾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肾综合征一词已广泛用于进行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的肾功能下降。为了概括心脏与肾脏之间复杂的因果关系,心肾综合征分为5种临床亚型:Ⅰ型:急性心肾综合征;Ⅱ型:慢性心肾综合征;Ⅲ型:急性肾心综合征;Ⅳ型:慢性肾心综合征;Ⅴ型:继发性心肾综合征。心肾综合征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和慢性心力衰竭中治疗的难题,现就心肾综合征近年来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广义的心肾综合征是指心脏和肾脏中一个器官对另一个器官的功能损害不能进行代偿时,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心脏和肾脏功能的共同损害.狭义的心肾综合征是特指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出现的进行性肾功能损害,并导致肾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在CHF患者中的发生率很高,且是一个独立预后指标,其预测意义至少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相等.目前心肾综合征仍是临床治疗的难题.本文综述了心肾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发生机制以及防治等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1.
肾功能衰竭和心力衰竭常并存,可以互为因果,临床上称此状态为心肾综合征。心肾综合征共分五类,其中3型和4型心肾综合征分别由急性和慢性肾功能不全导致的心力衰竭。我院对一组心力衰竭患者的回顾性分析表明,肾功能不  相似文献   

12.
广义的心肾综合征是指心脏和肾脏中一个器官对另一个器官的功能损害不能进行代偿时,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心脏和肾脏功能的共同损害。狭义的心肾综合征是特指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出现的进行性肾功能损害,并导致肾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在CHF患者中的发生率很高,且是一个独立预后指标,其预测意义至少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相等。目前心肾综合征仍是临床治疗的难题。本文综述了心肾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发生机制以及防治等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肾综合征患者的血液净化治疗效果。方法对2015年12月~2016年6月间本科室收治的33例心肾综合征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以具体分析血液净化对心肾综合征的治疗效果。结果 33例心肾综合征患者经血液净化治疗后,显效21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疗效结果为96.97%(32/33)。结论血液净化治疗是通过把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再经过一种血液净化的装置有效除去其中的致病物质(如毒素),进而达到净化治疗血液疾病的临床目的,其可在一定情况下即使挽救心肾综合征患者的生命,可以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治疗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Ⅰ型心肾综合征是指急性心功能恶化导致急性肾脏损伤,也是临床心肾综合征常见的类型之一,其发病率、病死率较高,预后差。近年来许多学者关注Ⅰ型心肾综合征的临床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的研究。本文阐述总结Ⅰ型心肾综合征的中西医研究及治疗进展,以期为心肾综合征的中西医治疗提供价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在2型心肾综合征患者体内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12月在我院就诊的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是否合并肾功能异常分为单纯心力衰竭组(50例)及心肾综合征组(50例),本研究肾功能异常定义为肾小球滤过率(GFR)<60mL/min,另选取30例在我院健康体检正常的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观察不同组别,不同心功能患者的CysC、Hcy、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的水平变化。结果心肾综合征组及单纯心力衰竭组患者血清CysC、血浆Hcy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心肾综合征组患者血清CysC、血浆Hcy水平高于单纯心力衰竭组的患者(P<0.05);心肾综合征患者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高,血清CysC及血浆Hcy水平逐渐升高(P<0.05);心肾综合征患者血清CysC及血浆Hcy水平变化与LVEF水平变化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表明CysC及Hcy对诊断心肾综合征有意义(AUC分别为0.610、0.707,95%CI分别为0.500~0.652、0.596~0.812,P=0.001)。结论血清CysC及血浆Hcy水平有助于2型心肾综合征诊断,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心-肾贫血综合征 (CRAS)的发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同时具备心功能NYHA II以上,血红蛋白(Hb)男性<120 g/L,女性<110 g/L,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每1.73 m2<60 ml/min为标准诊断心-肾贫血综合征76例,按原发病的不同将其分为心脏病组(32例)和肾脏病组(44例).结果 226例各种心脏病患者中发现CRAS32例,发病率为14.15%;68例各种原因的肾脏病患者中发现CRAS44例,发病率为64.7%.心脏病组患者Hb为80.37 g/L±18.11 g/L,Ccr每1.73 m2为21.65 ml/min±21.84 ml/min;肾脏病组Hb为65.20 g/L±13.71 g/L,Ccr每1.73 m2为15.12 ml/min±11.42 ml/min.两组Hb及Ccr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47例符合CRAS的患者中23例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每周2次皮下注射,治疗前Hb为62.14 g/L±14.32 g/L,心功能III级10例、IV级13例;治疗6个月后Hb为96.56 g/L±12.45 g/L,心功能II级9例、III级14例.结论 心-肾贫血综合征主要发生在原发病为肾小球疾病和高血压心脏病的基础上,贫血和肾功能减退的程度以肾脏病组较心脏病组严重.EPO在纠正贫血、心力衰竭方面起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皮下注射促红素在心肾贫血综合征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86例心肾贫血综合征病人,参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促红素皮下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贫血指标、炎性因子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8.37%与69.77%,P0.05)。治疗后,研究组脑钠肽(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试验(6MWT)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肾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但研究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铁蛋白(SF)均降低,血红蛋白(Hb)上升,研究组SF低于对照组,H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下注射促红素治疗心肾贫血综合征病人,可改善心肾功能,纠正机体贫血,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心肾综合征是指心脏或肾脏任一器官衰竭引起另一器官发生不能代偿的损害或衰竭.心血管疾病是慢性肾脏病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慢性肾脏病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死率是单纯慢性肾脏病患者的10 ~ 20倍[1].心肾综合征的发病率高,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肾脏病(CKD)合并心肾综合征(CRS)在老年患者中较为常见,临床表现比较复杂。CKD合并CRS的临床处理原则是根据心、肾功能损伤的原因和临床表现对CRS进行分型,准确判断病情恶化的主要症结,依据不同的情况分别进行处理。纠正贫血、减轻水钠潴留以及改善利尿剂抵抗是此类患者治疗中的共性问题。ACEI、β受体阻滞剂和强心苷类药物在这些患者中应用安全有效,但需要小心用药、严密监测。CRS干预治疗的长期效果尚需更多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20.
心肾综合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肾综合征是指心脏或肾脏急性或慢性功能障碍而导致另一器官的急性或慢性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根据心肾疾病发病的相互关系将其分为五型.目前认为发病机制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激活、一氧化氮/氧自由基的失衡、贫血、炎症等相关.心肾综合征的治疗方面尚缺乏大样本临床试验资料,可选择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促红细胞生成素等,一些新型药物如选择性腺苷A1受体拮抗剂、血管加压素受体拮抗剂正进入临床,如出现药物抵抗应早期行肾脏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