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黎  刘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7):6779-6779
对急性肺栓塞3例心电图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女,47岁。以阴道前壁膨出行阴道前壁修补术,术前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缓,QRS形态:I呈qR型,Ⅲ呈Rs型,V1~V2呈rS型,T波直立。术后第3天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烦躁,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急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ST—T异常,继而患者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经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患者出现自主呼吸。查心电图示:室性心动过速,5min后再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肢导低电压。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心电图进行了统计分析,以了解AMI患者的心电图特点。方法收集临床诊断AMI患者108例的心电图及相关的症状、体征及心律失常等资料。结果 50~59岁男性患者AMI发病率最高,下壁心肌梗死,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发病率较高,入院后观察到典型的ST段抬高和Q波出现的AMI患者在临床上不足60%。结论部分AMI患者ECG没有典型表现,要注意对ST段、T波及异常Q波特点的观察,特别是注意其动态变化,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3.
仲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8):4497-4497
2005—05/2007—10我们临床遇到急性心肌梗死不典型心电图表现患者27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8例,女9例,年龄42~71(平均56.8)岁。所有患者均有心前区、胸骨后或上腹部剧烈持久疼痛(〉30min),或伴胸闷,经休息/含服硝酸甘油无效;监测血清CK—MB水平,在起病后4h内升高,16~24h达高峰,后又逐渐下降,3~4d恢复正常;发病24h内ECG无心梗部位相关导联ST段抬高和病理性Q波。  相似文献   

4.
孙玉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0):2434-2435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非典型心电图形态及意义。方法:对58例急性心肌梗死不典型心电图表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中仅有ST段弓背样抬高及T波倒置13例,ST段广泛压低25例,出现异常高尖不对称T波7例,胸前导联R波递增不足5例,其他表现8例。结论:准确识别急性心肌梗死非典型心电图形态改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熟悉急性心肌梗死非典型心电图形态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2005-03/2007-03门诊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5例,对其临床资料及心电图表现进行探讨。结果:6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非典型心电图形态25例,占心肌梗死确诊病例的38.46%。结论:准确识别急性心肌梗死非典型心电图形态改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的心电图异常的表现及特征。方法对10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其心电图表现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结果 10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心电图异常者68例,正常32例。结论急性脑血管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7.
许文胜  王岳恒  张宁 《临床荟萃》2004,19(19):1114-1114
P电轴是左右心房除极过程中全部瞬间向量的综合,我们所指的P电轴为额面P电轴,同QRS波电轴一样,可以采用Ⅰ和Ⅲ导联P波振幅测定。由于P波振幅普遍偏低,传统中很少常规测定P电轴,其应用也因此受到限制。近年来随着心电图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可以由电脑自动测算P电轴,但其正常范围及意义报道尚少。本研究旨在统计P电轴正常范围并探讨P电轴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仲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7):6774-6775
现将我院2006—05/2008—03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MI)合并右室梗死9例的心电图特点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6例,女3例,年龄49~72(59.5±12.5)岁。无右室梗死者59例,其中男41例,女18例,年龄48~76(58.8±14.2)岁。临床特点均有恶心、呕吐,心前区疼痛向上腹部放射,持续时间〉30min。68例均为发病24h以内入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严重肺、肝、肾功能障碍以及恶性肿瘤患者排除在外。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侧壁导联(I、AVL)心电图改变对梗死相关动脉预测价值。方法:根据74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侧壁导联心电图ST段改变,对比其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梗死相关动脉的关系。结果:本组右冠状动脉(RCA)62例(83.8%),为左回旋支(LCX)共12例(16.2%)。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侧壁导联(I、AVL)心电图ST段压低是判断梗死相关动脉为右冠状动脉的较敏感指标,尤以AVL导联更敏感。AVL导联无压低是判断梗死相关动脉为左回旋支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0.
对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静息心电图正常的急性冠脉综合征3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例1:男,49岁。既往冠心病史6a。此次(2001-11)无诱因胸痛伴双上肢酸痛12h,持续不缓解,口服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无效入院。血生化检查:肌酸激酶306IU/L,肌酸激酶同工酶62IU/L,α-羟丁酸脱氢酶235IU/L,谷草转氨酶66.59IU/L,乳酸脱氢酶196IU/L,血糖6.87mmol/L,肌钙蛋白T阳性。  相似文献   

11.
病毒性心肌炎均有心电图异常,这种异常多为各种早搏,心动过速或传导阻滞。而少数年轻人心电图可表现为ST段抬高,病理性Q波,酷似心肌梗死图形。老年人极少见。现将1例老年心肌炎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图形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临床对PE心电图的了解,以减少PE误诊及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螺旋CT、肺动脉造影或肺通气/灌注扫描确诊的56例PE患者的心电图,并动态观察其变化。结果:PE心电图表现多样且复杂,典型SⅠQⅡTⅢ出现率低(16.1%),临床常出现SⅠQⅡTⅢ中的一种或几种表现,多伴有动态改变,更常见右室劳损征象。结论:PE的心电图变化为一过性、多变性,动态观察心电图对临床诊断PE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患者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发生特点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654例CRF病例临床情况和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 654例CRF患者中,478例出现心电图异常变化。其中以房性心律失常最为多见。其次为室性心律失常、ST-T及左心室肥大心电图改变。结论 CRF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的患者要注意其心电图的变化,及时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并积极予以防治,提高CRF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我国人口的快速老龄化,脑血管病发病率明显增高。本文观察了急性脑出血致脑心综合征的心电图改变,探讨其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气胸与心电图的关系。方法:将120例气胸患者分为两组,左侧气胸组80例,右侧气胸组40例,分析两组心电图的变化特点。结果:左侧气胸组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为胸前导联V3~V6R波递增不良和QRS波低电压现象。右侧气胸组主要表现为胸前导联V1、V2QRS波电压随呼吸周期呈现有规律的变化。结论:左、右侧气胸各自有相应的心电图改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心电图改变,以期为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01-2011-02 7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及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共行心电图检查130例次,第一次心电图正常13例,左室肥大31例,ST改变22例,T波改变36例,部分患者有心电图的动态改变。结论主动脉夹层的心电图表现非特异性,特别是ST-T改变和动态演变是造成主动脉夹层分离误诊的原因之一,胸背部疼痛并伴有心电图缺血性改变不应盲目诊断为冠心病。  相似文献   

17.
刘淑芹  陈玉凤 《临床荟萃》2002,17(5):267-267
肺心病伴发急性心肌梗死 (AMI)临床表现不典型 ,并发症多 ,预后差。本文对我院近 10年来收治的 2 4 0 0例慢性肺心病中 30例 6 0岁以上慢性肺心病伴发 AMI,回顾性分析 ,探讨与老年单纯冠心病 AMI在临床上的不同点。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A组男 2 1例 ,女 9例 ,年龄 6 3~ 85岁 ,平均73岁 ,其中 70岁以上 2 2例。 30例均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 10~ 35年 ,同时有高血压史 6例 ,冠心病史 9例 ,心绞痛史 3例 ,心电图缺血性 ST- T改变者 13例。 B组为同期本院收治的老年单纯冠心病 AMI 2 5 4例 ,男 180例 ,女 74例 ,年龄 6 0~ 92岁…  相似文献   

18.
王维祖  秦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1):5239-5239
现将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心肌炎心电图改变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32岁。以间断性发热、全身疼痛1周,胸闷、心悸8h入院。缘于1周前感冒后出现发热,体温在38.5~39.1℃之间,自觉全身酸痛不适,伴咽痛、咳嗽、咳白色黏液痰,自服药物治疗后好转,未坚持治疗,1周内间断发热3次。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临床观察中发现,急性颈椎损伤患者除因损伤部位不同可出现不同临床症状,还可以引起心电图方面的改变。现对我院收治的急性颈椎损伤80例心电图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王润桃 《临床荟萃》2011,26(19):1730-1732
例1,女,74岁,主因腹痛2个月,加重伴恶心、呕吐5天于2009年8月11日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2个月前出现左上腹持续性钝痛,不向后背肩部放射,可忍受未诊治,5天前腹痛加重并出现恶心呕吐,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不伴头疼视力障碍,自发病以来食欲下降,体质量减轻5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