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心脏术后机械通气婴幼儿的营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西京医院 1999 12 / 2 0 0 2 0 2对 35 5例 2岁以内的婴幼儿实施了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 ,术后 6 (男 4 ,女 2 )例 ,年龄 2~ 2 4 (平均 8.3)mo ;体质量 4 .5~ 10 .0 (平均 6 )kg ;患儿病情危重 ,需经鼻插管机械通气 ;经鼻插管时间 6~ 30(平均 16 )d.营养支持 :①术后 2d内以胃肠外营养静脉补液为主 ,每日热能约 2 6 8~ 5 19J·kg-1;②术后 3d胃肠内与胃肠外营养相结合 ,用静脉高营养和胃管鼻饲牛奶 ,总热能4 18~ 5 2 3J·kg-1·d-1,以糖和脂肪为主 ,适量补充电解质和维生素 ,同时注意三大营养素比例 .静…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婴幼儿心脏直视术围手术期的治疗方法。方法:统计分析1992年2月-2004年7月共1018例婴幼儿围手术期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死亡58例,死亡率5.70%,术后发生并发症150例.发生率14.85%。结论:婴幼儿心脏直视术围手术期的治疗,重点在于输液成分和量的控制、血管活性药物的合理应用以及呼吸道的管理、防止多器官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王丹心  韩健美 《海南医学》2013,24(14):2152-2153
目的 观察心脏直视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膨肺吸痰对痰液清除的效果.方法 将56例心脏直视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膨肺吸痰,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法,观察两组患者吸痰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氧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间吸痰前氧代谢指标、血液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直视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采用膨肺吸痰法能较有效地促使肺部分泌物排出,防止肺不张,纠正低氧血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谷春红 《沈阳医学》2004,24(2):55-56
目的探讨提高婴幼儿心脏手术成功率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对146例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施行的具体麻醉方法、用药剂量和操作步骤。结果无一例麻醉死亡,麻醉中心律失常2例,手术意外剪破心室大出血1例。结论此方法在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的麻醉管理和技术操作中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鼻饲法在婴幼儿心脏术后机械通气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血管·胸部外科ICU住院的60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机械通气的婴幼儿,按照入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灌注鼻饲,观察组采用重力滴注鼻饲.比较两组患儿在鼻饲期间出现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及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鼻饲前1 min与鼻饲后10 min的心率(HR)、呼吸(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最大值的差值分别是(7.80±3.699)次/min、(4.13±2.209)次/min、(3.00±1.800)%,均低于对照组的(10.07±3.805)次/min、(5.47±2.240)次/min、(4.20±1.69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力滴注鼻饲相较于灌注鼻饲,减少了患儿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同时,对其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也较小,因此,它更符合婴幼儿生理,更安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机械通气的监护王苏华罗凌(南充中心医院心胸外科)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正确的机械通气是保证手术疗效的关键环节之一。Thung和Tefemine主张:直视手术后常规应用机械呼吸6—12小时,以维持术后良好的通气和氧合[1]。本文通过2...  相似文献   

7.
韦靖  吴艳  何静 《海南医学》2009,20(10):173-174
目的通过了解心脏手术后婴幼儿的生理特点,介绍肺部护理的方法及体会。方法43例心内矫治术后出现肺部并发症的患儿采取体位引流、俯卧位通气、拍背、挤压胸壁、膨肺吸痰等操作,观察疗效。结果全部患儿肺部并发症均得到改善。结论体位引流、俯卧位通气、拍背、挤压胸壁、膨肺吸痰等操作能改善患儿肺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5,(3):296-298
目的:初步探讨定时膨肺吸痰法对心脏直视手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肺不张的影响。方法:将107例心脏直视手术后行呼吸机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定时膨肺吸痰组(47例)和常规吸痰组(60例),定时膨肺吸痰组每8 h内用膨肺吸痰法吸痰1次,其余时间按常规吸痰法操作。比较两组患者吸痰后30 min Pa O2、Pa CO2、Sa O2等血气指标的变化;治疗后1周常规行胸片或肺部CT检查,观察比较两组肺不张的发生率。结果:定时膨肺吸痰组患者吸痰后低氧血症较常规吸痰组明显改善(P<0.05),肺不张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吸痰组(P<0.05)。结论:定时膨肺吸痰能改善心脏直视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低氧血症,减少肺不张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张玉玲 《中国民康医学》2005,17(11):709-710
由于婴幼儿本身生理、病理、心理等特点,受手术损伤及体外循环转流的影响,所引起的机体内环境的改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规范化呼吸循环监护与管理是婴幼儿术后康复的重要因素.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8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院2002年1月—2004年3月收治了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CHD)58例,对其进行心脏直视术后气管插管的护理,效果良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心外科术后机械通气的经验和教训,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心外科接受心脏手术的患者510例。患者术后于ICU病房常规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成人呼吸模式多采用容量控制(CMV),潮气量按8~12 mL/kg体重计算,呼吸频率为12~18次/min,初始氧浓度为40%,吸呼比1∶1.5~2.0;儿童呼吸模式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潮气量按10 mL/kg体重计算,呼吸频率为18~26次/min,氧浓度40%,吸呼比1∶1.5~2.0;其他参数根据每例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设置。待患者完全清醒、血气值稳定后,便可撤机、拔管。结果 510例手术患者,上机时间为2~192 h,其中,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55例,平均上机时间(6.0±3.6)h,风湿性心脏病患者122例,平均上机时间为(11.0±8.3)h。结论心外科手术呼吸机使用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今后更好的掌握一般心外科手术后呼吸机的使用规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非肺源性的ARDS早期应用地尔硫卓协同面罩机械通气的益处.方法将17例病人分为A组8例、B组9例;A、B两组病人均使用BiPAP面罩机械通气(PSV PEEP),A组加用地尔硫卓50mg静脉滴注:治疗中观察呼吸频率、SaO2、PaO2/FiO2,并记录比较.结果 12h PaO2/FiO2:A组285 34mmHg>B组(224±51)mmHg,两组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最后,总呼吸机通气时间:A组(62±21)hB组(251±91)mmHg,P<0.05.结论使用BiPAPPSV PEEP加用地尔硫卓治疗ARDS,可以在机械通气的条件下,通过降低气道峰压和胸内压,减少正压通气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快地提升和提高PaO2/FiO2,减少呼吸机通气时间,减少呼吸机造成的肺损伤,更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证实无创机械通气早期治疗急性左心衰有显著效果.方法:按入选标准选取ICU共4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均按2010年急性左心衰治疗指南进行药物、病因及一般治疗;对照组共20例均予面罩吸氧,试验组共20例均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中符合排除标准的,改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中监测症状、心率、血压、血氧等变化,用无创心功能监测心输出量变化.结果:对照组有效16例,显效10例,总有效率80%;试验组有效19例,显效18例,总有效率95%;试验组有1例(5%)、对照组有4例(20%)需有创通气,两组气管插管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项观察指标两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早期治疗急性左心衰有显著效果,对心输出量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与临床常用的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模式比较,探讨适应性支持通气(ASV)模式在食管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全麻下行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153例,分为ASV组,SIMV组.ASV组选用ASV通气模式,SIMV组选用SIMV通气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呼吸频率、潮气量、吸气峰压、血流动力学指标、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呼吸机耐受状况、呼吸功、脱机成功率、机械通气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机械通气时,动脉血气分析、血流动力学指标、呼吸频率、潮气量、脱机成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ASV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气道峰压、呼吸功明显低于SIMV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食管癌术后患者中ASV模式能够获得与SIMV模式相同的通气、撤机目标,并且在降低气道峰压、呼吸功,改善人机对抗,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方面较SIMV模式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术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近半年来114例外科手术后转入麻醉科ICU监护治疗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ASA分级、APACHⅡ、手术部位、手术时间、术中芬太尼用量、白蛋白水平、红细胞压积、入ICU时氧合指数等指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决定外科手术术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按顺序依次为复杂心脏手术、手术时间、简单心脏手术、白蛋白水平、氧合指数。结论 可以根据患者手术部位、手术时间和心肺功能大致决定需要机械通气的时间,在围术期应积极纠正患者的低蛋白血症,改善氧合状态,以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患者在ICU滞留时间以及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下肺水肿发生的特点,探讨早期诊断机械通气下肺水肿的方法。方法对26例在机械通气时发生肺水肿的病例进行分析,记录临床表现,呼吸机参数的变化及胸片的改变。结果26例患者发生肺水肿时均有呼吸窘迫等临床表现,呼吸频率增加,血氧饱和度下降,吸气峰压(PAP)和平台压(Pplat)均增加,静态顺应性(Cst)下降,胸片显示特征性改变。结论及时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呼吸机参数及胸片的变化,对早期诊断机械通气下的肺水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影响体质量为10kg以下的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合并或不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患儿术后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时间的因素,以更好地掌握拔管时机,提高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体质量为10kg以下的231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术后合并或不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婴幼儿临床资料,并对影响机械通气使用时间的10项可能因素进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31例患儿机械通气使用时间3~375(平均23.5)h;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度肺高压、术前肺部感染、阻断主动脉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并发症、膜肺及改良超滤的应用、体质量等均为机械通气使用时间的影响因素.结论:重度肺高压、术前肺部感染、阻断主动脉时间长、体外循环时间长、术后出现并发症均可延长术后机械通气使用时间;术中应用膜肺和改良超滤及大体质量能缩短机械通气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早产儿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4月20例进行机械通气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早产儿的通气时间为45-168h,平均(110.37±51.46)h;治愈19例,治愈率为95%,仅有1例出现撤机失败,第2次捅管成功后治愈,无后遗症出现,无死亡病例。结论机械通气能够显著改善早产儿的肺功能.期间配合精心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邹健金  王家珍  张玲莉 《西部医学》2013,(12):1800-1801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ICU短期(≤3天)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作用.方法 将60例短期(≤3天)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及咪达唑仑组,除镇静药物不同外,其余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具体决定,比较二者的镇静效果.结果 丙泊酚组及咪达唑仑组在镇静深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在起效时间、达到满意镇静深度时间、苏醒时间方面优于咪达唑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在起效时间、达到满意镇静深度时间、苏醒时间等三个方面均优于咪达唑仑,但二者在镇静深度方面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20.
刘晓康 《四川医学》2010,31(2):225-226
目的探讨早期机械通气治疗心源性急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选择62例急性肺水肿患者,当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较差时,及时经口气管插管,给予机械通气治疗,该组作为治疗组;另62例均经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死亡2例,对照组死亡12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机械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能有效地抢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