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癌症相关治疗会损害癌症幸存者的生育力。生育力保存可帮助癌症幸存者保护其生殖内分泌功能或保存生殖潜能。在青少年与青年癌症患者中开展生育力保存的共享决策,有助于患者做出最符合自己价值观和偏好的生育力保存决策,减少决策冲突和决策后悔。本文对青少年与青年癌症患者生育力保存的共享决策的相关概念、发展现状、决策模式、挑战及其对策进行综述,为促进青少年和青年患者生育力保存共享决策和提升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系统整合癌症患者生育力保存决策体验的质性研究,为辅助癌症患者做决策及改进现有决策支持体系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INAHL、Web of Science、PsycINFO、Scopus、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关于癌症患者生育力保存决策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8月。采用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Meta整合中汇集性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 共纳入18篇文献,提炼出67个研究结果,将相似结果归纳成7个新的类别,并综合成3个整合结果:对生育力保存风险-收益的艰难权衡,紧迫决策下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决策过程的干扰。结论 医护人员及相关卫生机构应重视癌症患者生育力保存决策的心理体验和信息需求,优化决策程序、开发决策辅助方案,促进患者尽快完成决策。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育龄男性癌症患者对于生育力保护的知识水平及生育力保护需求现况。方法采用自制的育龄男性癌症患者生育力保护知识水平及需求调查问卷对332例育龄男性癌症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男性癌症患者生育力保护知识得分(3. 5±0. 7)分。77. 71%患者意识到癌症治疗会损害生育能力,63. 86%和80. 72%患者不知晓生育力保护的常规方法及场所。仅10. 54%患者在肿瘤治疗前选择精子库进行生育力保存,有68. 67%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希望进行生育力保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月收入、年龄是患者生育力保护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均P 0. 05);年龄、有无子女是患者生育力保护需求的影响因素(均P 0. 05)。结论育龄男性癌症患者对生育力保护的知识水平不高,多数患者在治疗前并未选择生育力保护措施,但是在治疗期间有生育力保护的需求。年轻及家庭月收入≥8 000元的患者具备更多生育力保护知识。年轻及无子女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生育力保存的需求。医务人员需要在患者进行治疗前充分告知生育力保护的相关信息,全面评估患者对信息的掌握程度,为患者提供切实可行的生育力保护措施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介绍女性癌症患者生育忧虑的概念、评估工具,并对生育信息支持、生育力保存、正念减压疗法、支持性心理疗法和自我导向管理等干预措施进行阐述,旨在为缓解女性癌症患者生育忧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年轻乳腺癌患者妊娠率远低于普通人群, 与患者对肿瘤复发的担忧、化疗所致的卵巢功能减退、内分泌治疗周期漫长、缺乏专业化多学科协作团队保驾护航等因素相关。目前, 有关年轻乳腺癌患者肿瘤治疗前实施生育力保存、治疗后成功妊娠并生产的数据有限。为顺利开展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生育力保存工作, 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和社会角色回归, 提升其子代健康水平, 本文就影响生育力的因素、生育力保存的合适人群和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及乳腺癌生育力的保存时机、方式、恢复时机等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6.
尽管抗癌治疗可以提高年轻乳腺癌患者长期生存率,但也可能导致生育力降低。随着我国乳腺癌发病年轻化,年轻乳腺癌患者的生育需求获得更多关注,适用于癌症患者的生育力保存技术不断发展。但目前我国年轻乳腺癌患者生育力保存的实施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患者和乳腺外科医师对生育力保存技术认识不足,且态度保守;治疗过程中缺少生殖科专家的意见;对保存生育力患者的长期随访和信息管理不完善等。为改善上述现状,首先应提高医师对生育力保存的了解,包括相关技术的进展和适用人群、介入时机,以及癌症治疗结束后何时妊娠、如何妊娠等;其次要加强对患者进行生育力保存相关的宣教,特别是癌症治疗期间科学避孕方法和意外怀孕的处理;最后,医院和相关单位应完善和规范乳腺癌多学科团队诊疗,加强年轻乳腺癌患者的综合管理,从而为年轻乳腺癌患者提供更科学的肿瘤治疗方案和更多的生育机会。  相似文献   

7.
对影响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及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提出生理因素、社会支持因素、心理因素、人口统计学因素会影响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通过为癌症患者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缓解症状、减轻疼痛、心理行为干预、认知行为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及其干预措施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对影响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及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提出生理因素、社会支持因素、心理因素、人口统计学因素会影响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通过为癌症患者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缓解症状、减轻疼痛、心理行为干预、认知行为干预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晚期癌症患者决策疲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为制订和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决策疲劳量表、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对179例晚期癌症患者进行调查,运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晚期癌症患者决策疲劳的影响因素。结果 179例晚期癌症患者决策疲劳得分为(19.69±2.08)分,决策自我效能得分为(25.45±4.55)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家庭月收入、治疗方式、决策自我效能是晚期癌症患者决策疲劳的影响因素(均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65.2%。结论 晚期癌症患者决策疲劳程度较高,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晚期癌症患者决策疲劳现状,针对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其决策疲劳水平,提高其决策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癌症患者家属治疗决策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为帮助其确定治疗决策提供参考。 方法 对14名癌症患者家属进行深度访谈,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分析资料,形成类属和核心类属。 结果 析出癌症患者家属治疗决策内在机制1个核心类属,以及内生信任、信息收集、决策合理化、决策生成、决策促进因素、决策阻碍因素6个类属。 结论 患者家属治疗决策通过多步骤形成,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应了解癌症患者家属治疗决策内在机制,协助其作出符合患者实际需求的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