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急诊护士情绪调节策略在应对方式与抗逆力之间的调节作用,为护理管理者实施针对性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上海市三甲医院239名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急诊科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抗逆力简表、情绪调节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239名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急诊护士的抗逆力得分为(27.42±7.44)分。认知重评、表达抑制、积极应对与急诊护士抗逆力呈正相关(均P<0.05),消极应对方式与抗逆力呈负相关(P<0.05);积极应对方式可以直接预测抗逆力,认知重评(β=-0.022,P<0.05)和表达抑制(β=-0.031,P<0.05)在积极应对方式与抗逆力间起调节作用。结论 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急诊护士的抗逆力得分处于较低水平,情绪调节策略能够增强护士积极应对方式对抗逆力的影响。提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急诊护士的积极应对方式,同时帮助他们增强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能够有助于提高急诊护士的抗逆力,减少工作场所暴力带来的不良影响,维持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3.
4.
不同科室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比较不同科室护士在医院工作场所遭受暴力状况,为预防暴力事件的发生及维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自编医务人员医院暴力发生状况调查问卷,对171名护士进行有关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因肇事者醉酒、药物滥用、精神障碍或意识障碍患者引发的暴力,急诊科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病房(P0.05,P0.01);普通病房因患者病情无好转而引发的暴力发生率显著高于急诊科(P0.05);急诊科施暴源来于患者、患者家属或朋友显著高于普通病房(均P0.01);急诊科遭受暴力类型中躯体冲突、威胁性事件或姿势有2种躯体损伤情况显著高于普通病房(均P0.01);急诊科护士无助感和缺乏安全感显著高于普通病房(均P0.01);未受过正规防范工作场所暴力知识培训的急诊科护士显著多于病房护士(P0.01)。结论急诊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问题较为严重,应加强法律、法规、防范暴力知识的培训及心理疏导,以有效防范医院暴力事件发生,维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科室护士在医院工作场所遭受暴力状况,为预防暴力事件的发生及维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自编医务人员医院暴力发生状况调查问卷,对171名护士进行有关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因肇事者醉酒、药物滥用、精神障碍或意识障碍患者引发的暴力,急诊科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病房(P〈0.05.P〈0.01);普通病房因患者病情无好转而引发的暴力发生率显著高于急诊科(P〈0.05);急诊科施暴源来于患者、患者家属或朋友显著高于普通病房(均P〈0.01);急诊科遭受暴力类型中躯体)中突、威胁性事件或姿势有2种躯体损伤情况显著高于普通病房(均P〈0.01);急诊科护士无助感和缺乏安全感显著高于普通病房(均P〈0.01);未受过正规防范工作场所暴力知识培训的急诊科护士显著多于病房护士(P〈0.01)。结论急诊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问题较为严重,应加强法律、法规、防范暴力知识的培训及心理疏导,以有效防范医院暴力事件发生,维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三级医院急诊科护士抗逆力与组织支持感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护士组织支持感问卷、医护人员抗逆力评价量表对354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组织支持感、抗逆力得分分别为(50.41±10.59)分、(63.32±9.66)分;较高月薪、专科护士、有培训经历者是抗逆力的影响因素(调整R^2=0.302,均P<0.05),组织支持感加入后提高影响度11.7%(R^2=0.434,P<0.01)。结论三级医院急诊科护士抗逆力及组织支持感水平中等偏低,专科能力较强及较高月薪者有较高的抗逆力,组织支持感越好抗逆力水平越高。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急诊科护士的继续教育及待遇,以促进组织支持感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抗逆力水平。 相似文献
7.
对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原因的分析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我院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的原因,提出有效地应对策略.方法:对我院急诊科护士进行一般资料的调查,并详细询问2011年1月~2012年8月所遭受的工作场所的暴力.结果:在此期间急诊科护士均遭受过工作场所的暴力,在护士自身、急诊科环境、患者的宣教等方面都要积极地做出应对策略.结论:工作场所的暴力时刻威胁着急诊科护士身心的健康,医院管理部门应积极地采取措施,保护急诊科护士的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8.
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心理暴力问题调查研究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9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心理暴力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工作场所暴力的定义设计调查表,对广州市16所医院273名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心理暴力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73名急诊科在职护士心理暴力发生率为87.91%,其中78.75%的受害者多次遭受暴力。辱骂与威胁是心理暴力的主要表现形式。心理暴力更容易在小医院发生。护士站是急诊科发生心理暴力的常见工作场所;60.42%的急诊心理暴力事件发生在晚/夜班。急诊科护士处理心理暴力的主要方式是耐心解释(64.58%)和忍让回避(45,42%);27.50%的受害者未将暴力遭遇告诉别人。心理暴力的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病人(或其陪同者、探视者)的要求未能得到满足、肇事者酗酒或药物滥用、候诊时间过长等。病人亲属和病人本人是主要肇事者。结论心理暴力以极高发生率存在于急诊科护士人群。需针对医院特点开展工作场所暴力防范与应对措施教育,提高急诊科护士防范心理暴力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新执业护士工作场所遭受暴力的基本情况,分析不同暴力类型及特征与新执业护士工作效果的关系。方法在深圳市4所医院中采用便利整群抽样法选取521名新执业护士,调查入职6~12个月遭受暴力事件的类型、频率、特点,并探讨遭受暴力频次与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工作倦怠的相关性。结果新执业护士遭受辱骂的发生率最高,达到64.04%。新执业护士在病房遭受暴力的比例均明显高于护士台及医生办公室,施暴者主要是患者家属。新执业护士遭受暴力频次与其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呈负相关,与工作倦怠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新执业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频次较高,管理者需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工作场所暴力,以提高对新执业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及组织承诺,减轻工作倦怠程度。 相似文献
10.
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现状与对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机构中暴力事件以护理人员发生的概率最高。介绍国内外护患暴力、护士间暴力研究的现状及护士在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出现的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异常。提出应分别从加强沟通、护士自身、政策、医院管理寻找对策,以期降低暴力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职业倦怠和共情疲劳状况,分析影响急诊科护士共情疲劳的因素。方法采用工作场所暴力测定频度量表、工作倦怠量表和共情疲劳量表对286名急诊科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零频度占25.52%、低频度41.61%、中频度23.43%、高频度9.44%;职业倦怠零倦怠占22.38%、轻度倦怠44.76%、中度倦怠24.83%、高度倦怠8.04%;共情疲劳轻度16.43%、中度40.56%、重度43.01%;工作场所暴力和职业倦怠不同程度影响共情疲劳(P0.05,P0.01)。结论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较高,职业倦怠及共情疲劳情况较严重,需要医院管理者采取综合措施,降低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和职业倦怠水平,改善急诊科护士共情疲劳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工作场所暴力对护理人员工作倦怠的影响。方法抽取上海市宝山区3所二级以上医院护理人员904人,应用护理人员工作场所暴力问卷、Maslach工作倦怠问卷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69.91%的护理人员曾遭受暴力,其中遭受躯体暴力8.41%,心理暴力61.50%。遭受心理暴力组护士情绪疲倦感、工作冷漠感及成就感低落程度显著高于未遭受心理暴力组,遭受躯体暴力组护士情绪疲倦感及工作冷漠感程度显著高于未遭受躯体暴力组(P0.05,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工作场所暴力是护士情绪疲倦感和工作冷漠感的影响因素,领悟社会支持是护士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护理人员遭受医院场所暴力的发生率高,工作场所暴力加剧工作倦怠感;应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暴力事件,提高护士的社会支持度等,维护其心身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低年资护士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抽取内外科各四个病区低年青(工作年限≤5年)护士50人进行职业倦怠量表(MBI)、应对方式同卷(CQ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的调查,并与杭州市常模进行比较.结果:低年资护士职业倦怠中的个人成就感评分低于杭州市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倦息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诸多因子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P<0.01).结论:低年资护士个人成就感较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职业倦怠具有影响作用.护理管理者应消除职业倦怠的压力源、改善组织氛围、增强个体积极应对和社会支持的感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综述心理复原力、应对方式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其在护理中的研究进展,提出护理管理者应关注护理人员心理复原力及应对方式,积极提升其面对压力事件的有效适应能力,以促进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5.
Kazuyo Kitaoka‐Higashiguchi Hideaki Nakagawa Yuko Morikawa Masao Ishizaki Katsuyuki Miura Yuchi Naruse Teruhiko Kido Masune Sukigara 《Stress and health》2003,19(1):37-43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ascertain the role of social support and individual styles of coping on employee well‐being. The subjects were intermediate managers working for a zipper and sash manufacturing company in Japan. Measurements were made of the following: depression using the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job demand, job control, social support using Karasek's Job Content Questionnaire, and of three coping styles: emotion‐oriented coping, task‐oriented coping and avoidance‐oriented coping using the Coping Inventory for Stressful Situations (CISS). Data was analysed by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Each coping style had a direct effect on depression. Emotion‐oriented coping had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other hand, task‐oriented coping and avoidance‐oriented coping had a positive effect. Moreover, there was an indirect effect that coping styles precede and determine the perception of social support as well as job demand and control. Social support showed a direct positive effect on depression. However, the overall impact on employee well‐being was greater for individual coping styles as compared to social support from either supervisors or co‐workers. The present study showed the effectiveness of coping strategies in the workplace. Copyright © 200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