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工作坊联合视频教学在新护士骨髓腔输液通路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21年7月新入职护士36名为对照组,2022年7月新入职护士36名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方法进行骨髓腔输液通路培训;观察组采用工作坊联合视频教学模式进行培训。培训2周后对两组护士进行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考核,并通过问卷调查新入职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护士对教学质量满意度评价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工作坊培训联合视频教学模式应用于新护士骨髓腔输液通路技能培训可促进新护士对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增强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徐品贤 《护理学杂志》2006,21(11):15-16
目的 对需要进行抢救的成年危重患者寻求迅速获得血管通路的方法。方法 对10例患者采用经髂骨骨髓腔内进行输液抢救。结果 9例一次穿刺成功,1例两次穿刺成功;获得通路时间为40~200s;输液速度600~1050ml/h。结论 髂骨骨髓输液能满足患者补液扩容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三甲医院就诊患者中心静脉通路装置(CVADs)穿刺部位的维护现状,为临床输液治疗的护理管理和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取安徽省8所三甲医院的375名临床护理人员行CVADs穿刺部位维护现状调查。结果具有正式血管通路认证证书的护士占72.0%;选择7d更换1次敷料占72.5%;选用含氯己定成分的抗菌溶液占24.3%;使用导管固定装置占79.2%;穿刺部位皮肤发红、发炎时,使用透明敷料为42.7%;当穿刺部位皮肤化脓引流时,仅有37.3%护理人员对CVADs穿刺部位维护具有信心。结论来自8所三甲医院护理人员的CVADs维护实践操作存在差异性,CVADs穿刺部位维护流程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同时应对护理人员加大培训力度。  相似文献   

4.
髂骨骨髓输液在成人急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品贤 《护理学杂志》2006,21(21):15-16
目的 对需要进行抢救的成年危重患者寻求迅速获得血管通路的方法.方法 对10例患者采用经髂骨骨髓腔内进行输液抢救.结果 9例一次穿刺成功,1例两次穿刺成功;获得通路时间为40~200 s;输液速度600~1 050 ml/h.结论 髂骨骨髓输液能满足患者补液扩容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全国输液报警器使用及管理现状,为规范输液报警器的临床使用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以方便抽样方法抽取31个省市自治区的119511名护理人员,采用自行设计的医疗机构输液报警器使用及管理现状问卷进行网络调查.结果 9.91%的护理人员使用过输液报警器;医院或科室输液报警器购置来源不统一,7.36%没有合格证,7.60%没有产品说明书;约32.00%的科室没有建立输液报警器使用及管理规范,且未对使用人员进行相关培训;90.0%以上的调查对象愿意使用输液报警器,且认为应建立使用和管理规范并进行培训.结论 临床缺乏统一的输液报警器使用及管理规范.为规范输液报警器的使用及管理,应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制订相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以提高输液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运用静脉输液护理技术准入管理体系与护士分层级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达到丰富输液护理技术内涵,降低技术风险,保障病人安全的目的.方法:采用郭俊艳老师研究的静脉输液护理技术准入管理体系,根据静脉输液护理技术5个项目指标:通路选择、穿刺技术、维护技术、支持技术、风险管理细化具体培训内容,根据护士资质选择相应培训内容.结果:结合静脉输液技术准入管理体系分层级培训,促进了输液护理质量的改进,护士静脉输液技术整体水平得到提高.结论:运用科学的静脉输液护理技术准入管理体系,对提高临床技术操作的安全性,加快静脉输液专业化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院于1998年开始对烧伤病人使用丫形头皮留置针进行输液,通过临床实践笔者认为使用丫形头皮留置针能很好地应用于烧伤病人的输液,穿刺简便易行,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减轻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和护士的工作量现将应用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438例,男325例,女113例;年龄10月~85岁,烧伤面积为0.5%~97%。2.方法:(1)材料:采用美国生产的静脉留置针(22G、24G),直径分别为1.1mm、0.9mm,结构独特,呈“丫”形,管壁柔软,管身长13.5cm。(2)穿刺方法:穿刺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绘有左右上肢背侧和内侧面浅静脉解剖图的住院患者外周静脉输液治疗档案卡(下称档案卡)在临床静脉输液治疗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 072例患者按住院时间段分为对照组540例和实验组532例;对照组按常规行静脉输液治疗,实验组采用自行制作档案卡(主要包括穿刺部位解剖图、疼痛评价方法、特殊药物记录、并发症跟踪记录及满意度调查)行静脉输液治疗。静脉输液治疗结束评价两组静脉输液治疗相关并发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静脉输液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采用档案卡有助于护理人员有计划地使用和保护静脉,提高患者输液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结核病专科医院静脉治疗现状,为规范静脉治疗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所结核病专科医院665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565例(84.96%)患者使用头皮钢针进行输液治疗,其中451例(79.82%)穿刺部位在手背。留置针主要的穿刺部位是前臂(44.12%)和腕关节(29.41%),输液连接工具88.24%为肝素帽。PICC有14例(66.67%)患者使用无针接头。35例(35.00%)患者敷贴标签无日期签名。26例(38.24%)患者留置针胶布覆盖穿刺点。结论结核病专科医院静脉治疗现况不尽人意,管理人员应强化护理人员静脉治疗理论和技术培训,加强静脉治疗质量监控,加快培养静脉治疗专科护士,以保证患者输液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三甲医院护士参与“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意愿,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互联网+护理服务”在湖州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对湖州市三甲医院500名符合国家“互联网+护理服务”资质的护士,采用自制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意愿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30.80%的护士知晓“互联网+护理服务”政策;37.00%愿意参与“互联网+护理服务”,18.40%拒绝,44.60%持观望态度;PICC/输液港护理(64.95%)、静脉注射(63.97%)、留置引流管的护理(63.48%)、静脉输液(63.24%)、皮下及肌内注射(62.25%)及鼻饲(61.27%)是参与意愿较高的护理服务项目;护士政策知晓度、是否有足够空余时间、“互联网+护理”从业经历是影响护士参与“互联网+护理服务”意愿的主要因素。结论 护士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总体参与意愿较低,而业余时间充裕、有“互联网+护理服务”从业经历以及对该项政策存在一定知晓度的护士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参与意愿更强。应从多方位加大“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推广教育,促进“互联网+护理服务”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闭环管理式静脉输液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效果。方法 研发闭环管理式静脉输液信息系统,构建静脉输液操作节点化,全过程中实时记录,对临床输液执行、输液工具使用、输液相关并发症管理等进行持续跟踪及监控,实现输液数据化管理。调查护士对系统的适用性评价,比较该系统应用前后输液相关并发症记录及用药差错情况。结果 护士对系统的适用性评分为82.92分,系统应用后输液相关并发症记录率显著高于应用前(P<0.05),用药差错减少。结论 闭环管理式静脉输液信息系统可规范临床输液操作,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2.
在手术护理过程中,静脉输液是最常见的操作之一。但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通路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如何选择符合病情、不影响术中操作,又能最大限度不影响患者术后治疗及生活的静脉通路一直是护士关注的问题。我科2006年9月设计制作了手术部位与静脉输液通路选择规范化参照表(下称参照表),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护士对“互联网 +护理服务”的认知和参与意愿的现况,为促进“互联网 +护理服务”在郑州市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郑州市13所医院409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1.10%护士不知晓国家卫健委下发的“互联网 +护理服务”通知。82.89%护士对“互联网 +护理服务”表示支持。64.30%护士表示参与的意愿强烈。护士最愿意提供的服务项目有血糖监测(75.65%)、健康指导(74.61%)、静脉输液(74.35%)和静脉采血(71.76%),参与意愿较低的服务项目包括灌肠(38.60%)、膀胱冲洗(37.56%)、造口护理(34.46%)、吸痰(32.90%)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具有专科护士证书、月收入3000~5999元及知晓“互联网 +护理服务”程度高的护士更愿意参与到“互联网 +护理服务”(P<0.05,P<0.01)。结论 护士对“互联网 +护理服务”的知晓度较低,但具有较高的参与意愿。提示相关卫生部门应紧跟国家政策,加大对新兴护理模式的宣传力度,鼓励护士积极参与,以护士的认知和参与意愿为导向,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引导“互联网 +护理服务”在非试点地区进行尝试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对临床常用仪器的认知及使用现状,找出医疗仪器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建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临床常用仪器使用认知及现状调查问卷,对245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对临床常用仪器的认知得分为(33.93±4.35)分,得分占满分的84.82%。普通护士对仪器使用认知评分低于仪器专管员(P0.05)。在仪器使用过程中,53.06%护士遇到由于检测和校正不及时致仪器正确性有偏差,50.61%遇到仪器设备的蓄电池不足或耗竭,48.16%遇到输液泵与输液管道不匹配。仪器使用时93.88%护士担心仪器出现故障,89.80%担心缺乏专业指导,67.76%担心仪器误差影响观察结果。结论护士使用仪器的总体认知程度有待提高,临床仪器使用管理中存在安全隐患,护士在医疗仪器使用中压力较大。应对护士加强医疗仪器相关知识培训,加大医疗仪器使用安全管理的力度,建立各仪器使用指导手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降低医院患者静脉输液渗漏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圈员对患者发生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进行现状把握、要因分析、设定目标值,拟定具体对策加以实施:培训静脉穿刺技术,提高穿刺成功率;加强护患沟通,做好健康教育;改进操作环境,正确选用输液材料;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提高护士静脉输液的理论水平,拓展药学知识。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前静脉输液渗漏率为9.05%,活动后为4.18%,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动后圈员能力提高,进步率53.81%、目标达成率113.79%。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静脉输液渗漏率,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6.
曾静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6):339-340
目的:探讨长期输液过程中使用静脉留置针静脉炎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在一年内对2478例长期输液患者严格掌握及更换穿刺部位和时间,选择正确穿刺部位及相应的留置针,正确输入液体和药物等静脉炎预防措施;对已发生的静脉炎更换穿刺部位,局部予以50%硫酸镁湿敷,症状严重者予以喜疗妥局部涂搽或康惠尔透明敷贴治疗。结果:发生静脉炎154例,发生率6.21%,经过对症处理均在24h~5天均能痊愈。结论:临床证明免疫力低下、留置针穿刺部位、留置时间、药物性质及物理刺激均是导致置入性静脉留置针发生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并与封管液剂量及封管液注入速度有关;针对各种因素采取及时有效护理措施能明显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开发与使用基于IPAD的移动静脉输液质量管理系统,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提高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方法成立静脉输液管理小组,设计并应用基于IPAD的移动静脉输液质量管理系统,每月对临床静脉输液进行质量督导。结果应用移动静脉输液质量管理系统后,静脉输液操作规范执行率、静脉输液工具选择正确率、使用刺激性药物静脉通路选择正确率、血管通路固定正确率及患者满意率显著提升,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应用移动静脉输液质量管理系统对静脉输液进行过程质量管理,可规范静脉输液流程、减少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临床护士主动静脉治疗的意识。方法采取项目导向教学法,以普及主动静脉治疗理念为项目,各科室护士长限期完成本科室输液患者输液工具、输液相关并发症、静脉治疗满意度的调查,了解科室内静脉治疗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静脉治疗小组通过理论大课,将主动静脉治疗的理念传授给临床护士;各科室讨论如何落实主动静脉治疗,静脉治疗小组派人督导、专题讲座、现场床旁指导等。实施前调查591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后调查636例患者(实验组)。结果两组静脉治疗输液工具使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钢针使用率由实施前的55.16%降至34.91%;实验组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静脉治疗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项目导向教学法可以提高护士主动静脉治疗的意识,进而规范选择静脉输液工具,降低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静脉治疗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9.
陈永芳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2):459-460
目的:通过对番禺区多间医院临床一线护士对静脉穿刺时戴医用手套的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及分析,探讨提高护士静脉穿刺时戴手套率的有效办法,以加强护士的职业防护,避免护士职业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番禺区500名临床一线护士关于职业防护有关知识的掌握及静脉穿刺时戴手套的情况。结果:未能完全掌握职业防护有关知识的护士达33.3%,认为静脉穿刺时戴手套无必要及无所谓的达35.2%,静脉穿刺时仅有16.5%的护士总是戴手套。结论:为提高护士静脉穿刺时的戴手套率,加强护士的职业防护,建议医院要加强护士职业防护知识及自我防护意识的培训,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及护理操作规程,加大宣传力度,为护士的职业防护提供支持及方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引起小儿输液渗漏的相关因素,尝试建立防治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护理干预模式。方法 选取年龄≤6岁的2546倒住院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对其输液的全过程进行追踪观察,渗漏病例详细记录渗漏发生时间、药物、输液工具、血管状况、渗漏范围及症状。结果 127倒患儿在静脉滴注过程中或拔针后出现渗漏,其中75例(59.06%)因患儿异常哭闹或家长无意碰撞、牵拉引起;18例(14.17%)因药物因素引起;15例(11.81%)因血管选择不当引起;13例(10.24%)因穿刺部位固定不稳固或方法不正确引起;6例(4.72%)因拔针按压方法不正确引起。渗漏多发生在输液开始120min后。结论 需改良常规穿刺、固定方法,有计划地合理使用静脉,加强家长输液知识教育及输液过程巡视,以减少小儿静脉输液渗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