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方法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护理的操作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84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实施预见性护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占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已成为我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当前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及术后化疗等。手术切除乳腺给广大女性患者的身体和心理上带来了很大的创伤,长期的化疗反应也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承受着很多痛苦,乳腺癌患者术后不同阶段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在患者整体治疗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仅次于子宫颈癌,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1]。我院2011年3月-2011年5月共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45例,术程均顺利,术后效果较满意,现将手术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45例,其中20-30岁之间5例,30-40岁24例,40-50岁13例,50岁以上3例。肿瘤位于左侧26例,位于右侧19 相似文献
4.
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梅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0):2566-256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中的效果,规范该类患者手术前后的医疗护理。方法随机将184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对照组按照常规工作模式管理,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护理质量、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可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成本,减少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杨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4,(5):110-110
目的:研究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手术中的护理以及人性化护理的探究。方法:选择120例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于对照组中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而对于观察组中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之后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在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良好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并且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让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护理及患侧肢体功能锻炼恢复的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00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收冶的64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精心的护理和指导、协助患者坚持功能锻炼,64例均恢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护理和患侧肢体功能锻炼非常重要,术后只有做好精心的护理,及时指导、协助患者坚持患侧肢体功能锻炼,才能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此次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实施手术室舒适护理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总共纳入了8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进行研究,笔者主要利用现代先进的电脑技术分组,组别分别是对照组与观察组,而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纳入40例患者,观察组则运用了本次探究临床价值的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纳入患者40例,采取统计学工具分析两组...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探讨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的术中护理方法。方法:乳腺癌患者60例,均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由于个人原因术中未采取特殊的术中护理。观察组患者除了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护理模式外,还加入特殊的术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各项临床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占75%,远高于对照组的50%。结论:在乳腺癌患者接受改良根治术时,对已采取特殊的人文护理能够帮助疗效,减少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尽快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元方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疗效。方法:选取女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复元方组口服复元方治疗11天,与对照组对比伤口愈合时间、伤口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及术前、术后3天,术后9天的前白蛋白、纤维连接蛋白,NK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复元方组的伤口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术后第3天前白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均较术前下降(P〉0.05)。术后第8天复元方组前白蛋白、纤维连接蛋白明显回升,复元方组的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NK细胞、CD4,CD4/CD8比值复元方组比对照组有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复元方促进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的恢复,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陈燕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4):139-140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占各种恶性肿瘤的7%~ 10%,已成为我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创伤较根治性切除小,且保持了良好的胸壁外形和上肢功能,是目前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术式[2] .但该术式仍有一定的并发症,一旦出现并发症,不仅给患者增添了痛苦,而且还给患者造成了经济损失.因此,加强对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促进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多数发生于40~59岁妇女.月经初潮年龄早、绝经年龄晚、不孕及性激素改变和紊乱与本病发生有密切关系,营养过剩、肥胖、高脂肪饮食也可增加发病机会.目前,我国Ⅱ期和Ⅲ期乳腺癌患者仍占相当大的比例,改良根治术和Halsted根治术仍是治疗乳腺癌常用的术式[1].围手术期进行系统的整体护理,对患者的康复特别重要.现将46例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宋国建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18(17):892
近年来,随着对乳腺癌生物特性的研究和乳癌早期诊断病例的增多,手术治疗乳腺癌采用改良根治术日趋增多。如何既要达到能根治的目的,又要保存良好的功能,一直是外科医生追求的目标,我院自1999年8月至2004年10月共施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46例,如何合理应用该术式,复习有关文献资料,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负压引流瓶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观察组术后使用负压引流瓶,对照组术后使用持续电动负压引流,观察两组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发生率及总引流量、置管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皮肤积液2例,发生率4.65%,皮瓣坏死0例,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0%(8/43)、13.95(6/43);观察组引流量、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使用真空负压引流瓶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且操作简单、置管及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防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发生皮瓣坏死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12月4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者采取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发生皮瓣坏死的原因,提出预防和处理措施.结果:48例中乳腺癌术后仅有3例发生小范围皮瓣坏死,坏死率约6.25%,后经治疗均获痊愈.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中,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预防皮瓣坏死. 相似文献
18.
19.
20.
我院自2003年9月以来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术后功能及外形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年龄20~45岁18例,46~50岁26岁,50岁以上30例。根据乳腺癌TNM分期属期3例,期28例,期43例。治疗方法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实际上仍遵循Halated结清除范围同根治术;一是保留胸大肌、胸小肌,淋巴结清除时腋上组淋巴结不能清除。治疗结果及讨论根据以上病例观察,、、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其治疗效果同于根治术,且能保留患者侧上肢的良好功能,减轻术后胸部的毁坏程度。乳腺是多种内分泌激素的靶器官,如雌激素、孕激素及泌乳素等,其中雌酮及雌二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