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全面分析了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特别是中医师承教育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可以从培养具有坚定信念的导师队伍、选好跟师对象、改革带徒方式及丰富继承工作手段等4个方面全方位、多层次发展师承教育,使其成为强势提升中医教育质量的现代模式.  相似文献   

2.
论中医师承教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医药发展与进步是全社会都关心的大事,而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在于中医药人才。关于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的研究是近一段时间中医药教育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很多中医药专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国家也在一定层面上实施了这一制度。文章从中医师承教育的概念、历史脉络、师承教育的价值意义与院校教育的比较、国内师承教育实施情况、政策与立法及展望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结合张仲景学术传承班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从中医师承教育及院校教育的特点出发,探索二者结合的有效方式,以期寻求实施个性化教育、培养高质量中医药人才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4.
李明 《世界中医药》2013,8(9):1113-1114
传统的师承教育强调教学的实践性,符合中医药学形成和发展规律,在中医独特的思维方法及中医临床技能的传授等方面有其显著的优越性,但因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容易导致学习者知识结构局限。近60余年来,现代院校教育已经逐步成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但因教学中有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严重制约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我院从2005年开展以中医特色教育为背景的院校中医药师承教育改革试点工作,将中医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全面融合,为中医药教育事业全面发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中医药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要想更好地发展中医中药,最强大的动力就是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目前,中医药人才基本上经高等院校培养,但这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与此同时,名老中医的绝活面临失传,故而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壮大中医药人才队伍乃是当务之急.师承模式,既能传承名老中医绝技,又能弥补高校毕业生临床经验的不足.本文着重论述了师承模式对培养中医药人才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如何创新师承模式,更好地服务中医药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中医师承教育看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生导师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红云  王珏 《中医教育》2006,25(2):21-23
中医教育经历了从几千年师承教育向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转变的过程。随着社会发展,人们价值观的变化、社会思维模式的改变、对传统文化的淡化等因素,中医药院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遵循中医学科特点和发展规律,在高等中医药院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是高等中医教育与师承教育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7.
结合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的特点和中医学的教学要求,在中医学专业的专业教育中施行了"院校+师承"的教育模式。通过问卷分析和访谈发现,"院校+师承"是学习中医不可或缺的重要模式,但存在临床"教"与"学"有时间差、师承阶段不宜过早开展等问题。应逐步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解决师承过程中的问题,才能真正促进中医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师承教育在中医学的继承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中医学的学习以古代沿袭下来的中医知识及历代医家经验为基础,而其临床诊疗思路却需要更多的思考与体会,因此师承教育在此刻就彰显出了它的重要性。在师承教育的模式下,我国已经培养了大量的中医人才,但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本文从师承教育定义、起始与发展方面入手,探讨师承教育在中医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影响与不足,以及如何在时代冲击之下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师承教育工作是解决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中诸多问题的重要途径,是中医成才的捷径,作为一项政府与卫生行业的重大智力投资工程,需要关注导师的遴选、继承人的选拔以及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等几个因素;对于继承者更要于跟师前在思想上、行动上做好准备,而做到"六多",锤炼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优良学风是做好师承教育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新型中医师承培养模式的可行性与相关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理论基础、实践经验及当今中医界的尴尬局面分析了新型中医师承培养模式的可行性;指出了新型师承培养模式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的策略;认为只有把相关问题都解决好了,才能促进中医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录     
在回顾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和学校中医药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卫生改革要求,结合当前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提出了建立中医药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措施,为重构鲜明特色的、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中医药能力型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改革创新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探索了崭新的路径和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与局限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临床人才的素质水平,除受其内在因素的影响外,主要取决于社会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程度,取决于人才培养模式是否符合人才的成长规律。根据中医临床人才不同成长阶段培养目标及培养重点的区别,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分为师承教育、本专科基础教育、毕业后教育以及继续教育。各种培养模式均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缺点,尤其应重点关注各种培养模式存在的局限与不足,以便有针对性改进。  相似文献   

13.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全面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最根本的使命和最本质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第一体现。高等中医药院校要把人才培养水平作为衡量中医药高等教育质量的首要指标,把医教研协同创新作为提高中医药高等教育质量的突破口,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4.
彰显中医药教育特殊性 践行中医方剂学人才培养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学具有鲜明的自然科学与人文双重内涵,这就决定了中医药教育形式的特殊性。中医方剂学作为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应突出中医药教育的特殊性,据此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方剂学科进行了人才培养方式改革,保证和提高了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新安医学教改试验班是根据我校办学实际,在特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等质量工程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中医学人才培养新途径的有益尝试,通过改革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手段与方法,创新院校一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新安医学特色,健全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积极拓展第二课堂等举措,注重培养学生的继承创新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既掌握传统中医学知识又有有创新能力的新安医学的传承者.  相似文献   

16.
中医学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医学范式,在对高等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实践中,通过人才培养目标重新确立、模块化知识体系的构建、教学设计的优化、评价体系的建立4个方面对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实践和尝试.在体现高等教育实效性的同时,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以期探索一条培养中医药高等医学精英的新路.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医疗体制的改革,对医学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地方高等中医药院校应立足地方,依托地方,结合所处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优势,合理定位,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紧紧围绕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卫生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为出发点,通过分析医疗卫生市场需求的特点,提出地方中医药院校应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即:以"精英化教育"模式培养传统中医人才;以"实用型教育"模式培养中西医兼通医学人才;以"大众化教育"模式培养医学相关人才,以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目录     
目的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德才兼备、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能肩负起中医药未来发展的优秀人才。方法梳理目前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的方法与举措。结果中医药教育国际化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程。结论应该以教学改革为着力点,整体提升课程体系、培养机制、教学模式、学习支持与管理体制建设,从而满足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把师承教育方式纳入中医临床型研究生教育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探讨了目前中医临床研究生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对理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根基欠扎实;导师制度流于形式,缺乏对研究生成长的有效指导;临床实习单位教育教学模式缺乏中医氛围等。这些问题使得多数研究生毕业后难以承担中医事业的重任。提出必须将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纳入研究生教育内容,帮助夯实研究生的中医临床功底,提高中医临床型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为中医事业培养大量符合临床需求的人才。进一步介绍了作者承担“十五”课题期间在这方面的探索经验。  相似文献   

20.
从临床医师的角度出发,论述了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在现代中医临床人才培养中的不同作用,认为:院校教育是现代中医教育的基础,师承教育是中医基础教育上的必要补充与深化、细化;院校教育系统而规范,强调共性,重在广与博,师承教育自由而活泼,强调个性,重在精与专;院校教育是学习人文知识、伦理规范的课堂;师承教育是掌握处理医患关系技巧的场所。因此必须二者并重,方有利于临床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