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正>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最重要的致病因子,对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根除HP治疗可使溃疡病的复发明显降低。本研究对56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根除HP治疗后随访3年,观察消化性溃疡复发及HP感染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乙型肝炎消化性溃疡及乙肝肝硬化消化性溃疡的相关性。方法胃镜检查并取胃窦黏膜组织活检后行快速尿素酶实验,对慢性乙型肝炎消化性溃疡患者及乙肝肝硬化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消化性溃疡组,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率70%,乙肝肝硬化消化性溃疡组,HP阳性率23.8%。慢性乙型肝炎消化性溃疡组中胃溃疡47例,HP阳性率10.6%,十二指肠溃疡113例,HP阳性率94.7%;乙肝肝硬化消化性溃疡组中胃溃疡68例,HP阳性率17.6%,十二指肠溃疡16例,HP阳性率50%。结论慢性乙型肝炎十二指肠溃疡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相关性;慢性乙型肝炎胃溃疡、乙肝肝硬化胃溃疡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各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胃镜检查、胃部活组织病理检查以及 HP检测,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病种、患病年龄、性别与 Hp感染的关系。【结果】HP阳性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 HP阴性患者的发病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6.805,P <0.05);HP阳性的胃溃疡合并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 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394,P<0.05);H P阳性的男性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H P阳性的女性患者(χ2=18.330,P <0.05);HP阳性的中龄组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 HP阳性的低龄组患者以及高龄组患者(χ2=15.240,P <0.05;χ2=33.374,P<0.05);HP阳性的低龄组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 HP阳性的高龄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8.591,P<0.05)。【结论】H p感染是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且不同的性别及年龄的患者 Hp感染率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及胶体果胶铋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对5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行幽门螺杆菌(HP)检测,并对HP阳性的25例给胶体果胶铋(CBP)及雷尼替丁对照治疗。结果HP阳性者47例(87%),多伴胃窦炎或十二指肠炎。CBP在改善症状,促进溃疡愈合方面与雷尼替丁相似,而在清除HP,改善伴随症状方面明显优于雷尼替丁(P〈0.01)。结论HP感染与溃疡的发生有密切关系。CBP对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
<正>消化性溃疡是具有频繁复发性的慢性疾病,溃疡治愈后的持续抗溃疡治疗可减少溃疡的复发,但并不影响疾病的自然病程,因为当停止维持治疗后,溃疡仍会快速复发。国内外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根除能改变十二指肠溃疡的自然病程,使复发明显减少 。目前根除HP感染所用的疗法或是副作用大或是价格昂贵,使许多患者的应用受到限制。本文在临床抗溃疡病正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对HP有杀灭作用的药物庆大霉素,对照观察了其对十二指肠溃疡复发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奥美拉唑自1982年首次报道及在临床广泛应用以来,国内外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方面疗效显著。但经过治疗后2年随访发现复发者仍过半数,究其原因与幽门螺杆菌的消除率密切相关。因此我们采用以奥美拉唑为主,联合予对幽门螺杆菌具有杀灭作用的羟氨苄青霉素及具有双重作用(即溃疡修复及杀灭幽门螺杆菌)的呋喃唑酮即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Pu)患者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术和胃镜特点。方法 对1995-2000年间该院胃镜检查确诊老年性消化性溃疡254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上腹痛203例,腹痛无典型节律性132例,腹胀、食欲减退53例,暖气返酸56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60例、大出血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转外科手术治疗26例;胃窦溃疡41例、胃角以上溃疡103例,球部溃疡76例;直径大于2.5cm溃疡32例;HP感染阳性159例。结论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特点①无痛性溃疡多,腹痛节律性不明显,伴随症状少,并发症多且严重,尤以上消化道大出血多,大出血内科保守治疗疗效相对欠佳;②高位溃疡、巨大溃疡多;③HP感染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8.
魏崃  李萌 《四川医学》2000,21(6):539-540
消化性溃疡(PU)中,幽门螺杆菌(HP)是破坏胃粘膜屏障的主要原因,本文就75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洛赛克为基础的三联法和洛赛克单用对HP阳性PU的治愈率和根除HP的病例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与分组:所选75例病例都是经胃镜确诊的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41.5岁,其中十二指肠溃疡33例,胃溃疡7例;对照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40.3岁,其中十二指肠溃疡29例,胃溃疡6例,两组溃疡病例在性别、年龄、溃疡大小等方面无显著差异。1.2 方法1.2.1 检查方法:全部病…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与再出血有密切关系。本院采用洛赛克与阿莫西林联用和单用洛赛克观察根治HP效果,结果发现联用组可明显减少消化性溃疡再出血的发生。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经纤维胃镜及活检、HP检测确诊。31例均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且HP阳性患者。3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6例,男14例,女2例;年龄27~58岁。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向旭明 《广州医药》2001,32(5):39-40
目的:观察三联疗法(即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替硝唑)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40例经胃镜检查为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组织学美士染色及化验血清HP-IgG抗体均为阳性的HP感染的患者。口服奥美拉唑20mg,bid;并同时服用阿莫西林0.5g,tid;替硝唑0.5g,bid。疗程1周,停药1个月后做胃镜复查及组织学美兰染色检测HP。结果:溃疡的总有效率为92.5%(37/40),HP根除率为90%(36/40)。结论:用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高,疗程短,且无明显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文从病理角度来进一步证明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活动期的关系,观察在Hb感染的慢性胃炎中病理诊断为浅表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与在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中病理诊断伴浅表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之间的关系。方法:对胃镜诊断为慢性胃炎的416例及消化性溃疡的144例患者,分别在病变部位、溃疡周围及胃窦部处取活组织检查,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确定活动期。经改良Giemsa染色查Hp。结果: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活动期Hp感染阳性率与非活动期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由胃活组织检查中发现在Hp感染阳性者中浅表性胃炎显著多于萎缩性胃炎,分别为87.4%和12.6%;而在Hp感染的慢性胃炎中病理诊断为浅表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与在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中病理诊断伴浅表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Hp感染密切相关的萎缩性胃炎是浅表性胃炎发展的结果,是胃粘膜慢性炎症活动期的主要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丽珠胃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Hp阳性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55例,给予丽珠胃三联治疗,均为2次/d,疗程7d。观察记录Hp根除率、胃炎及溃疡愈合情况、1周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48例完成治疗及复查,失访7例。Hp根除率分别为慢性胃炎93.3%,消化性溃疡94.4%,总根除率为93.8%。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慢性胃炎90.0%,消化性溃疡88.9%。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有轻微不良反应,但不影响治疗。结论:丙珠胃三联7d治疗方案具有药物剂量小、疗程短、Hp根除率高、炎症减轻和溃疡愈合迅速、副作用小等优点,是目前根除Hp、治疗Hp感染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较为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CG)和消化性溃疡(PU)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将有上腹隐痛、饱胀不适、反酸、嗳气等上消化道症状,经胃镜诊断为慢性胃炎的252例、消化性溃疡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无消化系统症状,正常体检做胃镜检查者102例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分别在病变部位、溃疡周围及胃窦部处取活组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确定活动期。经改良Giemsa染色查Hp。结果 CG及PU患者Hp感染总检出率(61.5%)与对照组Hp总检出率(26.5%)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活动期消化性溃疡Hp检出率(94.0%)高于非活动期消化性溃疡(38.5%),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CG和PU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中幽门螺杆菌 (Hp) bab A2、cag A、vac A基因型的分布 ,探讨 Hpbab A2、cag A、vac A基因型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测定 5 8株从浙江省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分离的 Hp bab A2基因、cag A基因和 vac A基因亚型。结果 :5 8株 Hp中 bab A2、cag A、vac A s1a、vac A m1、vac A m2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 87.9%、10 0 %、93.1%、1.7%、65 .5 %。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感染的Hp bab A2、vac A s1a、vac A m2基因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从浙江地区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分离的 Hp bab A2、cag A、vac A基因型均以 bab A2阳性、cag A阳性和 vac A s1a/ m2型为主 ,未发现 Hp bab A2、cag A和 vac A基因型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 (CagA)抗体与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的关系。方法 :对132例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Hp幽门螺杆菌阳性的 118例病例 ,用ELISA方法进行CagA抗体检测。结果 :10 9例消化性溃疡中 ,CagA抗体阳性 90例 ,阳性率 82 .6 % ;9例慢性胃炎中 ,CagA抗体阳性 5例 ,阳性率 5 5 .6 %。消化性溃疡组CagA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胃炎组 (P <0 .0 1)。结论 :CagA抗体检测在消化性溃疡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儿童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和消化性溃疡内镜和病理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和消化性溃疡内镜下表现与其组织病理学特点的关系,以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儿童胃十二指肠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观察366例有上消化道症状的儿童内镜下的疾病类型,对其活检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366例患儿经内镜诊断胃十二指肠疾病类型:单纯慢性胃炎206例(56.3%),慢性胃炎并十二指肠炎112例(30.6%),慢性胃炎并消化性溃疡48例(13.1%)。经组织病理学检查,全部病例存在胃窦黏膜和十二指肠球部黏膜慢性炎症改变。Hp检查阳性者106例(28.96%),其中Hp感染者的胃窦黏膜炎症程度明显较未感染者重(P<0.01),而Hp感染与否与十二指肠黏膜慢性炎症严重程度无关(P>0.05)。Hp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在引起胃窦黏膜炎症活动性、萎缩和淋巴滤泡形成的发生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内镜下表现正常的十二指肠黏膜经组织学检查均有慢性炎症改变,其严重程度与Hp感染无关。Hp感染可引起较严重的胃黏膜组织学改变,有症状的Hp感染儿童应予根除Hp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黏膜肠化生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638例行胃镜检查者的胃黏膜病理资料、Hp感染与肠化生的关系进行比较,并对同期271例胃黏膜肠化生者的年龄、生活习惯、家族史、病程等与肠化生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肠化生组织中的Hp感染率明显高于无肠化生者(P<0.01);糜烂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以及胃黏膜萎缩中的肠化生发生率明显高于浅表性胃炎(P<0.01);家族史(OR=4.129)、吸烟(OR=1.193)、喝酒(OR=1.1333)、辛辣食物(OR=1.865)、浓茶(OR=1.939)及慢性胃炎病史(OR=6.343)均为肠化生发生的危险因素;胃黏膜肠化生的发生在年龄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结论 Hp的感染、胃黏膜糜烂、胃黏膜萎缩、消化性溃疡、烟酒、辛辣食物、浓茶、慢性胃炎病史均是胃黏膜肠化生发生的危险因素,且肠化生的发生有一定年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8.
PCR法及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检测幽门螺杆菌 (Hp)的两种方法 (PCR和快速尿素酶试验 )进行了比较 ,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应用以上两种方法对 76例消化道疾病患者的胃黏膜标本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 ,两法阳性者认为有 Hp感染。PCR的检出率为 6 8.4% ,快速尿素酶的检出率为 71.1% ,两者的敏感性均为 10 0 % ,特异性分别为 96 %和 88% ,两种检测方法无显著性差异 ;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 Hp的感染率分别为 71.1%、6 1.3%、81.8%。结果表明 :HP感染与消化性疾病密切相关 ;两种方法都是检测 Hp感染的有效方法 ,临床上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择  相似文献   

19.
免疫印迹技术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分型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免疫印迹技术对幽门螺杆菌(Hp)的检测及分型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61例确诊的上消化道疾病(包括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患者和20例无症状健康志愿者血清中的幽门螺杆菌空泡毒素(VacA)、细胞毒素(CagA)和尿素酶(Ureas)等Hp抗体,并分为Ⅰ型和Ⅱ型。结合14C呼气试验和胃镜检查分析。结果慢性胃炎组、消化性溃疡组、胃癌组的HpⅠ型阳性率分别为66.6%、89.5%、100%,与对照组(25%)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慢性胃炎组、消化性溃疡组、胃癌组的HPⅡ型阳性率分别为20%、2.6%、0%,消化性溃疡组、胃癌组HPⅡ型阳性率与对照组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发现随病变由良性到恶性,CagA/VacA的表达呈上升的趋势,尤其是VacA的表达,在慢性胃炎组、消化性溃疡组、胃癌组的阳性率分别为53.3%、81.6%、100%。结论免疫印迹技术可应用于对Hp感染分型诊断,为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导致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因素,以求寻找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对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160例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定期随访后按是否复发分为复发和未复发两组,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160例患者中有46例复发,复发率为28.8%。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吸烟量大、酗酒、春秋季节、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服用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精神因素、男性是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酗酒史、精神因素、NSAIDs服用史、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吸烟酗酒史、精神因素、NSAIDs、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独立因素,干预这些高危因素可减少溃疡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