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紫外线预照射猪皮覆盖自体微粒皮治疗深度烧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紫外线预照射猪皮覆盖自体微粒皮治疗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67例深Ⅱ度以上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实验组的烧伤创面覆盖的猪皮预先经40 W紫外线预照射2 h,对照组烧伤创面所覆盖的猪皮未经紫外线照射,比较两组烧伤创面的愈合效果。结果实验组烧伤创面平均愈合时间(28.4±2.2)d,显著少于对照组的(35.8±2.5)d,创面感染率低于对照组(20.0%vs.43.7%),而创面Ⅰ类愈合率高于对照组(80.0%vs.56.2%)(P〈0.05)。结论紫外线预照射猪皮覆盖自体微粒皮用于深度烧伤创面能显著加快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应用冰石愈伤软膏治疗Ⅱ度烧伤创面及残余小创面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 方法 采用平行、单盲、完全随机分组方法 ,共观察病例 2 0 0例 ,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10 0例。对照组选用京万红软膏 ,试验组选用冰石愈伤软膏。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和安全性指标。 结果  (1)浅Ⅱ度创面用药后第 7天愈合率和愈合时间 :试验组分别为 6 7.35 %和 10 .0 8d,对照组分别为 4 5 .0 1%和 12 .6 6d。(2)深Ⅱ度创面用药后第 15天愈合率和愈合时间 :试验组各为 87.75 %和 15 .87d,对照组各为 70 .90 %和 18.81d。试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 12 .5 3d和 15 .11d,试验组未见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结论 冰石愈伤软膏用于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美宝湿润烧伤膏再生疗法与磺胺嘧啶银霜抗炎疗法治疗大面积烧伤的疗效.方法:选择62例大面积烧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烧伤创面分别采用美宝湿润烧伤膏再生疗法(实验组)与磺胺嘧啶银霜抗炎疗法(对照组)治疗,观察两组病人休克期情况、不同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时间、感染发生率、手术植皮例数及瘢痕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病人休克期补液量明显比对照组少、尿量多于对照组(P<0.05);休克征象发生率比对照组少,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感染率、手术植皮比例及瘢痕出现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大面积烧伤治疗中,美宝湿润烧伤膏再生疗法疗效优于磺胺嘧啶银霜抗炎疗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复春散Ⅰ、Ⅱ号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疗效。方法172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复春散Ⅰ、Ⅱ混合剂组与磺胺嘧啶银对照组,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复春散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伤后色素出现时间晚,消退时间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春散促进创面愈合,伤后色素消退时间短,适用于Ⅱ度烧伤暴露疗法的创面。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剂与磺胺嘧啶银霜剂对小儿Ⅱ度烧伤创面疗效的观察。方法将104例Ⅱ度烧伤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观察组使用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剂治疗,对照组使用磺胺嘧啶银霜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创面细菌培养转阴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复方磺胺嘧啶锌涂膜剂治疗小儿烧伤创面,具有控制创面感染快、愈合时间短、不良反应无增加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四肢创面采用整体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4年8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大面积烧伤患者中,选择双侧肢体创面烧伤深度相同的患者48例,深Ⅱ度创面浅削痂,Ⅲ度创面切痂植皮,同一患者双侧肢体创面处理方法相同,然后,一侧肢体创面采取整体封闭负压引流,作为观察组,对侧肢体常规纱布包扎,作为对照组.比较48例成活患者治疗后第4、7、10、14天两组间创面愈合率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第7、10、14天深Ⅱ度浅削痂创面和Ⅲ度切痂植皮创面的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创面在早期切削痂治疗后应用整体负压封闭引流,可促进创面愈合时间,对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中西医结合换药与应用SD-Ag治疗深度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128例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残余创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中药浸泡,采用中西药联合换药;对照组58例采用洗必泰溶液清洁创面,外涂SD-Ag。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止痛效果明显,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创面愈合2周后,治疗组瘢痕出现率(15例,21.4%)明显少于对照组(35例,60.3%)(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残余创面,具有愈合快、疼痛轻、瘢痕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患者并发深Ⅱ度烧伤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解决糖尿病患者并发烧伤后创面难以愈合的问题。方法我们对糖尿病并发深Ⅱ度烧伤局部早期清除坏死组织、改善微循环创面应用湿润烧伤膏与对照组磺胺嘧啶锌对照研究,全身治疗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系统治疗。观察第8、12、16、20天创面愈合率及各组创面愈合时间。结果应用烧伤膏组比磺胺嘧啶锌组创面愈合时间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2、16、20天两组愈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糖尿病并发深Ⅱ度烧伤的治疗关键在于控制血糖,改善局部微循环,早期清除创面坏死组织,为创面生长创造一个生理性的修复环境。  相似文献   

9.
在300例应用湿润暴露疗法的烧伤病例中,选择同一个体、不同部位、相同深度、不同治疗方法对比观察76例;并随机抽样100例(简称湿疗组)与传统干燥暴露或湿敷包扎疗法100例(简称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湿疗组创面愈合天数浅Ⅱ度为30±3天,深Ⅱ度为50±3天;对照组浅Ⅱ度为11±3天,深Ⅱ度为21±3天。湿疗组有23例改用手术植皮治愈,2例发生全身侵袭性感染;对照组除6例手背部深Ⅱ度创面行早期削痂植皮治愈外,仅2例因感染加深后改用手术植皮治愈。湿疗组愈后均留有不同程度瘢痕增生。临床应用表明湿润烧伤膏并非治疗烧伤“良药”,不宜盲目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曾麦秋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269-270
目的:探讨早期削痂(伤后24h内)对深Ⅱ度烧伤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根据手术时间将伤后24h内进行削痂手术的2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将伤后4~6天行削痂术的2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休克期静脉补液量及尿量、休克征象发生率及并发症情况、创面愈合时间。结果:伤后前3天,两组患者血浆补液量、平衡液补液量以及尿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22.4±4.6)天,对照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28.6±5.4)天,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休克征象发生率为18.18%,对照组发生率为21.43%,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削痂是治疗深Ⅱ度烧伤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郑秋艳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16):161-164
目的 分析中药浸浴疗法联合脂质水胶体敷料及优质护理在中度烧伤后残余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2月我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50例中度烧伤后残余创面患者为研究对 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药浸浴 疗法联合脂质水胶体敷料法治疗,同时配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创面恢复情况、疼痛程度及 瘢痕情况。结果 观察组换药持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创面 感染发生率、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6 d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VSS评分均低于治疗后1个月,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中药浸浴疗法联合脂质水胶体敷料及优质护理在中度烧伤后残余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 果确切,可缩短换药时间,减少换药次数,加快创面愈合愈合速度,同时能够减轻疼痛,促进患者尽早康 复出院,并有效改善瘢痕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几种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修复方法,探讨改善创面微循环对创面愈合的意义. 方法 (1)对于笔者单位烧伤患者的深Ⅱ度创面,应用削痂疗法治疗614例、磨痂疗法治疗32例、清创后异体皮覆盖86例、外用磺胺嘧啶银后创面暴露1 836例、外用中药京万红烫伤膏包扎治疗408例.统计、分析各种疗法的治疗效果.(2)制作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伤后5 min内分别由其尾静脉注入等渗盐水(对照组,10只)、巴曲酶(治疗组,10只),创面均外用磺胺嘧啶银.测定两组大鼠伤前及伤后0.5-72.0 h的创面皮肤血流灌注单位,计算其伤后14、18 d的创面愈合率、收缩率及创面愈合时间.用组织学方法观察两组大鼠创面愈合后的皮肤毛囊数. 结果 (1)削痂疗法术后2-3周创面愈合,其中烧伤总面积50%~79%TBSA的患者治愈率94.8%,总面积80%~98%TBSA者治愈率93.4%.磨痂疗法磨痂+异体皮覆盖术后(13.8±2.1)d创面愈合,无瘢痕形成.清创后异体皮覆盖其中82例患者术后(18.0±2.3)d创面愈合.外用磺胺嘧啶银后暴露其中1 658例患者用药后(26.0±3.2)d痂下愈合.外用京万红烫伤膏后包扎患者多有细菌感染,其中下肢创面愈合时间为(26.0±2.8)d.(2)治疗组大鼠伤后2.0-72.0 h创面局部血流灌注单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伤后14、18 d,治疗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两组创面收缩率接近(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伤后30 d,对照组大鼠真皮层中残存少量毛囊,数量明显少于治疗组(P<0.01). 结论深Ⅱ度烧伤后早期采用削痂、磨痂或清创后覆盖异体皮的方法处理创面,可减轻感染、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和愈合质量.使用巴曲酶可改善深Ⅱ度烧伤创面微循环,加快愈合速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深度创面修复联合早期综合方案在重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 9月-2022年9月收治的80例重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 例。对照组给予早期综合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深度创面修复联合早期综合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创 面恢复指标及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首次手术创面覆盖率高于对照组,计划再手术修复创面率、非计划 再手术修复创面率及手术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皮瓣愈合优良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观察组皮片愈合优良率为92.50%,高于对照 组的75.00%(P<0.05)。结论 深度创面修复联合早期综合方案在重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 升首次手术创面覆盖面积,减少手术次数,减轻患者痛苦,且愈合效果更好,有利于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获得较好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硝黄解毒汤坐浴对行环状混合痔切除的患者术后康复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行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改良术的患者11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硝黄解毒汤坐浴,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快速康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55%vs 7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尿潴留、导尿、肛门坠胀和肛门溢液人数(分别为16、14、14、15例)明显高于观察组(分别为6、5、5、6例,均P<0.05);对照组首次排气时间(16.65±3.37)h、首次排便时间(32.68±4.97)h、伤口愈合时间(22.42±3.19)d和住院时间(6.82±1.12)d,均明显长于观察组分别为(12.43±2.79)h、(27.22±4.13)h、(14.16±2.68)d、(4.15±0.8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硝黄解毒汤坐浴可以促进环状混合痔切除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相关并发症更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腹壁感染创面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内蒙古包钢医院收治的70例腹壁感染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VSD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比较2组创口愈合时间、住院天数、换药次数及换药费用,统计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创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0.42±4.09)d、(20.52±3.59)d,与对照组(17.75±6.32)d、(28.40±4.27)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换药次数和换药费用分别为(10.45±2.70)次和(1002.43±188.69)元,均显著少于对照组(16.03±5.04)次、(2481.30±310.55)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2例横结肠患者发生创周张力性水疱,消毒后抽取疱液,再次置入敷料时加垫纱布,1周后拆除VSD材料,水疱区域完全愈合。 结论VSD治疗腹壁感染创面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Nearly 80% of all burns include the hands of affected individuals. Skin grafting is the gold standard in burns treatment, but in the case of the burn wound bed, it may require the necessity of utilising skin substitutes to facilitate closur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a porcine‐derived wound dressing (Oasis™) for application to hand burns compared to a synthetic dressing (Suprathel™). Comparative assessments were made, including the time to heal, quality of healing and pain intensity. A retrospective, unblinded, matching pair case‐control of hand burns was performed. A control group of 24 patients was treated with Suprathel dressing, and a study group of six patients underwent application of the Oasis dressing. The wound healing process was evaluated by taking histopathological specimens and also utilising the Bates‐Jensen Wound Assessment Tool. A 10‐cm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was used for pain assessment. Other parameters measured included dressing loss because of infection and the need of rehabilitation. The progress of wound healing on the fourth day in the study group was 30%. A decrease in the level of pain was recorded on the fourth day after surgery. There was a decrease of 5% in the risk of rehabilitation in the treatment group.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制皮下引流管持续冲洗负压吸引预防腹部Ⅳ类切口感染的价值。 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和伽师县人民医院普外科行Ⅳ类切口开腹手术的22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关腹时放置自制皮下引流管,术后持续负压冲洗3 d后拔除;对照组采用传统不放置皮下引流管的关腹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伤口恢复情况及围手术期临床资料。 结果试验组平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治疗费用、总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腹腔液细菌培养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7,P=0.992),试验组的切口愈合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χ2=8.208,P=0.017),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8.206,P=0.00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放置皮下引流管(P=0.008)、原发疾病部位(P=0.004)、术前降钙素原水平(P=0.008)、合并糖尿病(P=0.006)是术后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论Ⅳ类切口手术放置自制皮下引流管持续冲洗和负压吸引,能有效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输尿管结石中西医结合防治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12月在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泌尿外科住院且符合纳入标准并接受中西医结合输尿管结石防治临床路径的患者,其中治疗组35例,根据输尿管结石防治临床路径治疗,对照组35例接受常规治疗。两组患者中医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时间、术后清石率、手术前后炎性指标改变、患者的满意度、疾病知晓度、改善愈后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94.3%)显著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炎性指标: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改变、术后1天清石率、术后1年结石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总费用、抗生素和药物费用上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满意度及对疾病掌握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并发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输尿管结石中西医结合防治临床路径指导治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抗生素和西药使用,促进恢复,降低总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对疾病的知晓度。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探讨微波热疗法在腹部手术术后康复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月~11月在我院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分成治疗组(99例)和对照组(100例),治疗组在常规术后处理的基础上于术后24 h增加腹部微波热疗,记录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切口愈合及住院时间,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切口疼痛评分、镇痛剂应用、切口感染及脂肪液化等数据。结果 ①治疗组上消化道溃疡穿孔、阑尾炎及胆结石/胆囊炎术后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及切口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阑尾炎及胆结石/胆囊炎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治疗组腹部肿瘤术后切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而两组在腹部肿瘤术后肠鸣音恢复与肛门排气时间无明显差异,两组在上消化道溃疡穿孔及腹部肿瘤术后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②治疗组各项术后切口疼痛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使用镇痛药物例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除了治疗组仅阑尾炎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及感染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外,其余各项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及感染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微波疗法对腹部术后切口疼痛、肠道功能恢复及切口愈合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湿性与干性愈合疗法对腹部二期愈合手术切口的疗效。方法腹部手术后切口二期愈合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湿性愈合疗法处理伤口,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换药。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3.9%,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治愈率为51.7%,总有效率为69.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换药(6.8±2.0)次,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6.6±6.8)次(P0.05);治疗组治疗时间为(16.2±4.0)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8.5±7.2)d(P0.05)。结论湿性愈合疗法治疗时间短,换药次数少,治愈率及总有效率高,优于传统的干性愈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