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鼻-鼻窦炎术后复发的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最近20多年来随着鼻内镜外科(endoscopic sinus surgery,ESS)技术在临床的应用,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的治疗水平获得很大提高。但是由于内镜手术技巧的差异、加之患者鼻-鼻窦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等原因,导致一部分病例术后复发[1]。ESS修正性手术主要是针对内镜鼻窦手术或传统手术失败后的再次手术,本文结合  相似文献   

2.
鼻内镜手术(endoscopic sinus surgery,ESS)在慢性鼻-鼻窦炎儿童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仍有部分儿童因各种原因术后需行再次鼻内镜手术(revision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RESS).由于儿童鼻腔、鼻窦的解剖及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完全相同,鼻腔、鼻窦功能尚未健全,因此儿童的再次鼻内镜手术与成人再次鼻内镜手术有明显区别.本文就儿童慢性鼻-鼻窦炎再次鼻内镜手术的若干重要问题,如手术适应证、禁忌证、术中处理、手术并发症及术后处理等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慢性鼻及鼻窦炎患者经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后发现有一部分为难治性病例,这些病例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敏感,鼻息肉易复发,鼻黏膜及鼻息肉组织呈现显著的嗜酸性细胞浸润,类固醇激素治疗有一定效果。此类型鼻窦炎目前被称为慢性嗜酸细胞性鼻及鼻窦炎。本文对该病的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及治疗原则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难治性鼻-鼻窦炎(difficult-to-treat rhinosinusitis,DTRS)是指经过规范化的鼻内镜手术和综合治疗3个月以上,病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术腔持续存在感染和迁延性炎性反应。由于其病因学和发病机制复杂,其慢性进程由多种炎性和感染因素参与,直接导致了DTRS的难治性。深入开展大规模、多中心病因学研究,完善DTRS分层分类,建立规范化鼻内镜手术流程,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以期进一步提高DTRS的诊断和治疗水平。现将近年来DTRS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鼻-鼻窦真菌球是真菌性鼻-鼻窦炎中最常见的临床类型,多发生于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鼻腔、鼻窦局部解剖异常和局部创伤史是真菌球型鼻窦炎患者患病的主要原因[1]。我科近期诊治因鼻腔异物长期存留导致鼻腔真菌病1例。1 临床资料 患者,女,18岁,因“反复左鼻塞伴流涕10年”到我科就诊。患者10年前出现反复出现左侧鼻塞、伴多脓涕,偶有轻微臭味,偶有涕中带血丝,无头痛及嗅觉减退。感冒后加重,每次发作到当地诊所及外院门诊治疗,诊断为“慢性鼻炎”,予口服抗生素均能所缓解。查体:左侧鼻腔慢性充血,局部见脓性分泌物,予麻黄碱收缩鼻腔并清理脓涕后见左下鼻道中后段黏膜水肿,局部息肉样变,右侧鼻腔清洁通畅。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均阴性。鼻窦水平加冠状位CT示左侧鼻腔见条片状软组织密度影,局部钙化,左上颌窦黏膜增厚,各鼻窦壁骨质完整,未见增生或破坏现象,考虑左鼻腔真菌病(图1)。  相似文献   

6.
加强慢性鼻-鼻窦炎围手术期综合治疗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经鼻内镜鼻窦手术(endoscopic sinus surgery,ESS)本身并不能直接治疗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手术的主要目的是为鼻窦黏膜形态与功能的改善与恢复创造一个结构合理、通气良好、引流通畅的局部环境。围绕着提高手术质量和效果所进行的系列药物治疗和辅助处理的过程,称为围手术期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7.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慢性鼻及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患者,目前有效的治疗方式就是经鼻内镜鼻窦开放手术,目的是通过鼻窦自然开口及窦口鼻道复合体重建鼻窦的通气和引流。最经典的手术方式是由奥地利鼻科学者Messerklinger开创的经鼻内镜鼻窦手术,  相似文献   

8.
慢性鼻-鼻窦炎细菌生物膜形态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所取钩突、筛泡或上颌窦黏膜样本是否存在细菌牛物膜及其形态特征.方法 本实验共取鼻内镜术中黏膜样本12份,实验组为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6例,对照组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鼻内镜手术患者6例.样本用标准的扫描电镜方法 处理.实验组详细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症状、鼻窦CT、鼻内镜检查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 .结果 扫描电镜下见慢性鼻一鼻窦炎患者鼻腔鼻窦黏膜纤毛缺失、倒伏、排列紊乱,实验组中5例可见不同形成阶段、各种形态的细菌生物膜,1例可见丝状真菌样结构.实验组细菌生物膜出现率为83.3%.对照组6例均未观察到细菌生物膜.结论 慢性鼻-鼻窦炎鼻腔鼻窦黏膜纤毛有不同程度的损伤,黏膜表面存在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细菌牛物膜.  相似文献   

9.
慢性鼻-鼻窦炎对中耳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对中耳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218例慢性鼻窦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的中耳功能,中耳功能异常的患者经鼻内镜鼻腔、鼻窦手术后复查鼓室导抗图和纯音测听。结果218例患者中28例(36耳)中耳功能异常,慢性鼻窦炎Ⅲ型患者中耳功能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慢性鼻窦炎Ⅰ型和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P<0.05,P<0.01),慢性鼻窦炎Ⅱ型患者中耳功能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P<0.05)。经鼻内镜鼻腔、鼻窦手术后随访6.5月,36耳中治愈19耳,好转15耳,无效2耳。结论慢性鼻-鼻窦炎可能影响中耳功能,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有利于中耳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前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unctional e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广泛应用于慢性鼻及鼻窦炎伴或不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or without nasal polypsis,CRSwNP and CRSsNP)的临床治疗,手术可提供引流通畅的局部环境,有助于鼻窦黏膜形态与功能的恢复。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发现术后鼻腔鼻窦黏膜容易出现囊泡、水肿、息肉和鼻窦炎的复发,甚至再次的修正性  相似文献   

11.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45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在鼻内镜下对45例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行鼻窦清创术,部分病例加行下鼻道开窗术,彻底清除鼻窦病变组织及鼻病变黏膜和骨质,充分开放鼻窦,术后应用大扶康冲洗术腔,并定期行鼻内镜检查。结果随访6个月至6年,治愈41例,复发4例。复发病例经再次鼻内镜手术后治愈,无手术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鼻窦清创术是治疗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重要手段,术后定期复查并辅以大扶康术腔冲洗,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2.
鼻窦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口前较有效的治疗方式就是行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扩大鼻窦自然开口、重建鼻窦的通气和引流,促使病变的鼻窦黏膜恢复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相似文献   

13.
慢性鼻-鼻窦炎的定义及其分类和治疗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程雷 李华斌(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指鼻-鼻窦黏膜的炎症状态持续12周以上,其主要症状为黏脓性前鼻漏和(或)后鼻漏、鼻塞、头面部疼痛(可为压迫感或胀满感)和嗅觉减退等。CRS的诊断依据包括:①具有上述2个或2个以上临床症状;②鼻内镜检查见中鼻道黏膜水肿,有黏脓性分泌物,伴或不伴息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术后疗效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经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一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t检验了解术后疗效,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手术预后的诸因素。结果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相关因素分析表明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是否伴有鼻息肉、是否长期应用鼻减充血剂、是否有前期鼻窦手术史、是否伴变应性鼻炎病史、是否坚持鼻内镜术后的综合治疗是影响慢性鼻-鼻窦炎手术预后的相关因素。结论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作为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最有效的临床方法之一,能够明显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同时强调鼻内镜术后的综合治疗,包括术后随访和鼻腔清理,鼻内糖皮质激素、黏液稀化剂和抗生素的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5.
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症状主要为鼻塞、流脓涕、头面部胀痛及嗅觉减退和丧失等。近年来内镜鼻窦手术已成为CRS外科治疗的首选方法。虽然鼻窦手术方法较以往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临床实践发现鼻内镜手术仍无法彻底清除病灶,术后鼻腔黏膜粘连、水肿、愈合延迟等发...  相似文献   

16.
影响慢性鼻-鼻窦炎手术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鼻-鼻窦炎手术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经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手术预后的诸因素。结果:相关因素分析表明,患者年龄、长期应用鼻减充血剂、鼻窦手术复发、变应性鼻炎病史、鼻内镜术后的综合治疗是影响慢性鼻-鼻窦炎手术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评估慢性鼻-鼻窦炎手术预后的重要依据是患者年龄、是否长期应用鼻减充血剂、是否伴有变应性鼻炎病史、是否慢性鼻窦炎手术复发患者、是否坚持鼻内镜术后的综合治疗。要强调鼻内镜术后的综合治疗包括鼻内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术后随访和鼻腔清理、黏液稀化剂和抗生素的应用,可提高鼻内镜手术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术后病理确诊为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63例患者资料。结果:随访6个月~1年,全部痊愈,少数有轻度并发症。结论: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鼻-鼻窦真菌性疾病的有效方法,可不使用抗真菌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修正性鼻内镜手术联合中鼻甲切除术综合治疗难治性鼻-鼻窦炎的手术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35例难治性鼻-鼻窦炎经CT检查、鼻内窥镜检查、局部用药等规范术前准备,行改良鼻丘径路额窦开放为主修正手术加中鼻甲全部或部分切除,术后凭鼻内镜保健手册进行定期复查,规范随访。26例合并鼻中隔偏曲者其中16例行内镜下传统矫正切除,10例行局限性矫正切除;15例合并变应性鼻炎者对下鼻甲前端、中鼻甲对应鼻中隔等部位黏膜电凝。结果35例患者门诊内镜随诊3-6月以上,治愈11例(31.4%),黏膜完全上皮化;好转18例(51.4%),黏膜可以上皮化,但变应性鼻炎发作时,术腔黏膜水肿,经局部处理及药物治疗后可恢复上皮化;无效6例(17.2%)。总有效率82.8%,6例无效均为合并变应性鼻炎及哮喘患者。结论修正性鼻内镜手术联合中鼻甲切除术综合治疗难治性鼻-鼻窦炎,疗效较为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鼻内镜下鼻窦病变和开口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以筛窦为中心的各窦引流通畅,是慢性鼻窦炎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的首要内容。鼻窦口开放与否是鼻内镜手术疗效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尽管鼻内镜术后的鼻窦口开放率与许多因素有关,但完善的手术操作仍是影响其开放的重要因素。1993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共收治鼻源性疾病1893例,所有患者均经鼻内镜检查和鼻窦冠状位CT扫描,其中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后病理证实慢性鼻窦炎患者1581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鼻内镜外科技术新热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百多年来,Caldwell-Luc手术在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历史中,曾较长时期发挥着主导作用.该手术需要去掉上颌窦内的黏骨膜,手术后由于缺少黏骨膜对骨性上颌窦腔的向心性生长的抑制作用,经常会发生上颌窦腔狭窄、闭锁,患者容易出现持续性面部麻木、疼痛等严重并发症[1].自20世纪70年代起,鼻内镜引导下的鼻窦手术开始应用于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与传统手术比较,它具有保留鼻窦基本结构(包括黏骨膜),以维系鼻窦通气、引流等基本功能的特点.经过30余年的发展,鼻内镜手术已成为外科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标准手段,并延伸至鼻颅底和鼻眼相关领域[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