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丝裂霉素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具体病因不明,可能与紫外线照射、烟尘、风沙、阳光等长期刺激有一定关系.胬肉小而静止时一般不需要治疗;胬肉若进行性发展,侵及瞳孔区,可行手术治疗,但行传统的单纯切除或巩膜暴露法切除后复发率较高,复发率一般为30%~50%.我科自2004年6月以来采用丝裂霉素C对在35例(38眼)患者的翼状胬肉术中一次性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复发率明显的降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3.
2001年1月—2003年12月,笔者在胬肉切除术后应用丝裂霉素C预防复发,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上述时期本院收治翼状胬肉患者33例39眼,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29眼,男2例2眼,女23例27眼;年龄42~68岁。对照组8例10眼,男1例1眼,女7例9眼;年龄45~79岁。2组一般情况相似,具有可比性。1·2方法均行翼状胬肉切除+巩膜暴露术。先从胬肉头部剥离,暴露局部巩膜组织,球结膜下分离翼状胬肉体部直到半月皱襞,保留菲薄结膜,去除增生的组织,并用刀片刮除,使巩膜表面干净平整。若创口小可不予缝合,若创口大,可将于创口两端连于浅层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术后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60只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眼)和对照组(30眼)。两组均行手术切除治疗,对照组在术中加用丝裂霉素C治疗,治疗组在术后配合中药治疗。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均有异物感、畏光、流泪、疼痛等症状及结膜充血、水肿等体征。中药组症状、体征消除时间及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均较丝裂霉素C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应用中药能明显改善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可以常规.作为翼状胬肉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前,对翼状胬向行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但单纯切除术其术后复发率高达 24%~89%[1]。现在不少文献报道,配合应用丝裂霉素C可减少其复发率。本研究采用翼状胬向结膜下转移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的方法,比较了2种不同应用丝裂霉素C的方法对翼状胬肉复发的防治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66例75眼,年龄38~65岁,平均48.75岁,均为原发性胬肉,不分年龄、性别、眼别,随机分成3组。A组为对照组,共28眼,行翼状胬肉结膜下转移术;B组共23眼,在术中应用0.4mg/mL的丝裂霉素 C; C组…  相似文献   

6.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 ,除影响美观外 ,还可以引起角膜散光甚至长入角膜中央瞳孔区 ,严重损害视力 ,手术治疗为主要方法 ,传统的手术方法虽多 ,但术后发病率高〔1〕,我科自 2 0 0 0年 1月至今 ,采取带结膜的角膜缘上皮移植术联合丝裂霉素C(MMC)治疗翼状胬肉患者 5 2例 ( 64只眼 )获得很好效果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本组 5 2例 ( 64只眼 )翼状胬肉患者中 ,男 2 4例 ,女 2 8例 ;年龄 3 2~ 75岁 ,年龄中位数 5 2 3岁 ;单眼 40例 40只眼 ,双眼 1 2例 2 4只眼 ,初发者 3 9例45只眼 ,复发者 1 3例 1 9只眼 ;其中有 …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医艾条灸配合丝裂霉素在复发性翼状胬肉手术后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在眼科手术显微镜下切除复发性翼状胬肉,对24例27眼复发性翼状胬肉手术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术后行艾条灸,与23例25眼复发性翼状胬肉手术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观察组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12mo未出现1例复发,全部患者球结膜无明显纤维血管增生及角膜浸润。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艾条灸疗配合丝裂霉素c在复发性翼状胬肉手术中,具有术后视力提高,复发率低,是治疗翼状胬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时46例52眼复发性翼状胬肉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局部应用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术后的愈合情况.结果:术后一个月大部分手术区结膜充血消退,结膜瓣平整,治愈50眼占96.2%,复发2眼占3.8%.结论: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翼状胬肉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复发率较高,约20%~50%。我科自1997年6月至2000年1月于胬肉切除术中辅助应用丝裂霉素C(MMC),降低了术后复发率,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本组翼状胬肉患者共54例60只眼,其中男30例,女24例。双眼患病者3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70岁,平均50岁。病程最短2年,最长25年。胬肉头部侵入角膜缘≤2mm者38只眼,>2mm者22只眼,有8只眼胬肉遮盖了大部分瞳孔区。胬肉均位于鼻侧。其中静止期32只眼,活动期28只眼,有4只眼为复发者。手术方法为常规胬肉切除术。角膜、巩膜表面组织切除干净,结膜下残留组织一并切除,勿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翼状胬肉切除羊膜移植咖丝裂霉素浸渍方法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通过对64例77眼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用沾有0.2mg/ml丝裂霉素液的棉片在巩膜面上及结膜面下,将羊膜缝合固定于巩膜裸露区.结果:治疗效果好,术后反应较轻,术后随访1~2年以上,复发2例,占2.6%.结论:翼状胬肉切除羊膜移植加丝裂霉素浸渍疗效好,复发率低,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值得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与丝裂霉素c术中应用的疗效,方法对45例(48只眼)分别行显微切除22例(23只眼),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23例(25只眼)。结果术后观察2~18个月,术后单纯切除复发4例(17%),丝裂霉素组复发2例(8%)结论显微镜下单纯切除翼状胬肉与术中应用丝裂霉素均可降低翼状胬肉复发率,但联合使用丝裂霉素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丝裂霉素C与结膜瓣下转移术相结合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1例94眼采用了丝裂霉素C在翼状胬肉结膜下转移术中的应用,对其术后视力、术后散光和复发率进行了随访观察。结果:经术后1年随访0.5~0.8以下者38眼占40.43%,0.8~1.0以下者40眼占42.55%,1.0以上者16眼占17.02%,术后散光:平均为(1.25±0.5)D,复发率为1.06%。结论:该术术后视力提高明显、术后散光显著降低、术后复发率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是一种值得研究和探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丝裂霉素C浸泡羊膜移植联合调气行血法在翼状胬肉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行翼状胬肉切除手术的60例(68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加予0.1 g/L丝裂霉素C浸泡羊膜移植联合调气行血法,于术后6个月观察两组的复发率及干眼症状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的复发率、干眼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在干眼分级5级的例数少于对照组.结论 丝裂霉素C浸泡羊膜移植联合调气行血法中药治疗翼状胬肉效果满意,复发率和干眼发生率均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撕拉式并钝性分离联合丝裂霉素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将201例翼状胬肉患者分为撕拉式手术组和单纯手术组,前者124例采用撕拉式并钝性分离联合丝裂霉素治疗,后者77例采用单纯手术切除翼状胬肉。结果撕拉式手术组的治愈率为95.96%,复发率4.04%;单纯手术组的治愈率为51.95%,复发率48.0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撕拉式并钝性分离联合丝裂霉素法较单纯手术切除翼状胬肉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体结膜瓣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切除翼状胬肉的基础上联合带角膜缘上皮的结膜瓣游离植片以及丝裂霉素c术中局部应用治疗翼状胬肉59例(63眼)。结果:术后随访3月~2年,复发3例,复发率4.76%,余未复发。结论:上述复合手术方式有效降低翼状胬肉的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和结膜瓣转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采用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和结膜瓣转位术共治疗翼状胬肉患者159例186眼,术后随访4个月-2年。结果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92眼中,复发19眼,复发率为21%;结膜瓣转位术94眼中,复发21眼,复发率为22%,两种手术方法术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内行单纯切除术和结膜瓣转住术术后复发率相似。  相似文献   

17.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眼病,手术治疗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虽然手术方法较多,但都有复发的可能,近年来开展的羊膜移植和丝裂霉素C棉片贴敷及呋尿嘧啶棉片贴敷在翼状胬肉切除术中的应用,有效的控制了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可能。我院近3年来开展的新鲜羊膜移植同时加丝裂霉素C棉片贴敷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由于受风沙、尘埃的过度刺激,长期阳光、紫外线的照射及遗传因素,导致睑裂部结膜慢性炎症、变性、肥厚增生,逐步形成紧肉。药物或物理治疗多无显著效果,手术治疗仍不失为常用的有效方法‘”。笔者自1989年1月至1993年1月共手术治疗翼伏高肉158例180只眼,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158例18o只限翼状胬肉中,男32例,女126例,男女之比为1:394。右眼101例,左眼79例。年龄32岁至75岁,平均年龄52岁。农民138人,占873%,工人16人,占10.ic/0其他职业4人,占2.6%。病程最长30年,最短2年,平均病程885年。家属有明确本…  相似文献   

19.
我科 1 994年以来分别采用 3种方法治疗翼状胬肉1 3 3例 1 88只眼 ,从术后反应及复发率的观察 ,得出不同结论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统计病例均是我院眼科收治的住院及门诊患者 ,其中男性 66例 97只眼 ,女性 67例 91只眼 ;年龄 2 4~ 80岁 ,平均 51 75岁 ;职业 :农民 78例 ,工人 3 5例 ,其他 2 0例 ,初发病例 98例 1 4 5只眼 ,复发 3 5例4 3只眼 ,病程 1~ 3 0年。临床分型 :①轻型为胬肉头部侵入角膜缘内 <2mm ,体宽 <5mm ,结膜轻度充血 ,共 77例 1 1 1只眼。②重型为胬肉头部侵入角膜缘内≥ 2mm ,体宽 >7mm ,充…  相似文献   

20.
翼状胬肉手术不同术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翼状胬肉是一种常见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公认[1]:环境因素中主要是紫外线与翼状胬肉的发病有关.翼状胬肉的治疗方法很多,保守疗效有药物、腐蚀、烧灼、冷冻、激光、超声波等,但效果均不理想.因此,手术仍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翼状胬肉手术操作不复杂,但术后复发率高,为预防复发,人们进行了许多研究:一是不断改进传统的手术方法,设计新的手术方式.二是术后进行药物和物理治疗,如术后局部滴丝裂霉素C(MMC),局部采用β射线等,虽有良好的远期疗效,但易导致巩膜溃疡、角膜炎、感染、白内障等.因而选择良好的手术方式是减少翼状胬肉复发的重要手段.我院自2000年9月至2003年3月对原发性翼状胬肉110例120只眼分别用3种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