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经下肢置入PICC导管和股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北京市石景山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晚期卧床患者5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7例。对照组接受超声引导下经股静脉置管,观察组接受超声引导下经下肢置入PICC导管,比较两种方法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穿刺时长、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较对照组高,置管相关并发症较对照组少,穿刺时长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严格把握适应证基础上,相比股静脉置管,超声引导下经下肢PICC置管更占一定优势,即并发症少、成功率高等,是一种可行的静脉通路方式选择。  相似文献   

2.
刘小艳  李艳云 《中外医疗》2011,30(23):168-168
目的探讨彩超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12例静脉充盈不良的病人在彩超引导下行PICC置管。结果 12例病人置管一次成功,成功率达100%。结论在彩超引导下行PICC置管,可提高置管成功率,降低病人的痛苦,是一种实用、安全的置管方法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肥胖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肘部PICC置管效果观察。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肘部PICC置管,对照组30例为常规肘部PICC置管,并观察操作时间、舒适度、并发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一次性成功置管率分别为93.3%,73.3%;置管时间分别是(7.6±2.1)min,(10.7±2.4)min;并发症分别2例,6例。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对肥胖患者肘部PICC置管具有操作时间短、一次性置管率高、并发症少的优点,是对此类患者一个优良的操作方案。  相似文献   

4.
PICC穿刺置管失败中转股静脉置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ICC置管技术操作简单,创伤小,保留时间长,可减少患者因反复穿刺和高浓度液体、化疗药物对血管刺激带来的痛苦,同时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静脉通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共开展PICC置管320例,由于患者自身血管和护理人员置管技术的原因,13例置管失败,中转股静脉置管成功,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PICC与经锁骨下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传统的经锁骨下静脉置中心静脉导管(CVC)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劣、操作时间及并发症。方法分别观察PICC患者34例和CVC患者30例的置管成功率、操作时间及并发症。结果PICC组一次成功率为91.2%,CVC组为86.7%,P〉0.05;PICC组平均操作时间为12min,CVC组为24min,P〈0.01;PICC组并发症14.7%,CVC组并发症为36.7%,P〈0.05。结论2组比较,一次置管成功率无明显差异,操作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ICC具有节省时间、并发症低、病人痛苦时间短等优点,满足需长期输液治疗患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国内所有已经发表的有关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中心静脉置管(CVC)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的评价,进一步分析这两种置管方法在临床中应用的利弊。方法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有关干预试验的研究方法,采用GRADE3.5.1软件对所有纳入的文献进行证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1.2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PICC单次置管成功率高于CV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1,95%CI(1.01,1.45);P=0.04];PICC组导管感染率低于CV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33,95%CI(0.12,0.89);P=0.03];PICC组误入动脉的发生率低于CV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11,95%CI(0.03,0.49);P=0.004];而PICC组静脉炎的发生率高于CVC组[RR=4.17,95%CI(1.42,12.29);P=0.01];两组气胸、导管阻塞、导管脱出、导管尖端异位、导管口渗漏的发生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时间、导管留置时间间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具有单次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留...  相似文献   

7.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是临床上十分重要的诊疗技术,在麻醉科广泛用于血流动力学监测、给予血管活性药物、静脉取样、补液以及胃肠外营养等操作。传统的颈内静脉穿刺插管径路很多,但多以体表标志(体表解剖标志和根据静脉及其搏动的伴行动脉的解剖关系)为定位依据,即“标志法”行盲探式操作[1]。此种方法盲目性药高,而且并发症(如误伤动脉、神经、气胸、血胸、血肿和导管位置异常等)的发生率可高达10%,颈内静脉置管失败率亦可超过19%。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引导行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将48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超声引导)28例,对照组(传统技术)20例,体重均大于2 500 g;实验组在术前超声行静脉穿刺定位标记后再行PICC术,比较两组成功率及操作完成时间。结果实验组首次置管成功率为82.1%,二次成功率为60%,而对照组首次置管成功率为65%,二次成功率为42.9%;两次术后实验组成功率为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实验组操作平均时间为(25.5±6.4)min,少于对照组的(31.6±7.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超声引导下新生儿PICC术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同时缩短了操作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0例需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记录从消毒铺巾至成功置入颈内静脉导管需要的穿刺时间、穿刺次数、成功率及有无并发症。结果30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均一次成功,成功率为100%,平均穿刺时间为(4.2&#177;1.3)min,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具有安全、有效和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关锦珍  李小燕 《河北医学》2011,17(7):968-969
目的:探讨PICC置管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0月至2010年10月PICC置管27例病人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穿刺成功26例,成功率96.3%,失败1例,并发症5例,导管留置时间12-42d。结论:PICC置管操作简便,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较少,留置时间长,可以较好的保证治疗用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超声引导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超声显像定位引导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临床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960例拟实施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体表定位中间入路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和超声组(采用超声诊断定位技术,根据显示的颈内静脉确切位置行纵向体表定位后进行穿刺)。结果超声组一次穿刺成功424例(88.3%),二次(以上)成功54例(11.3%),穿刺失败2例(0.4%),总成功率为99.6%;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298例(62.1%),二次(以上)成功131例(27.3%),穿刺失败51例(10.6%),总成功率为89.4%;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穿刺失败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0.05、0.01)。超声组的穿刺时间为(3.0±2.5)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5±3.5)min(P<0.01)。超声组无一例出现血肿,对照组为13例(2.9%,P<0.01);超声组无一例出现臂丛神经异感,对照组为2例(0.4%,P>0.05)。超声组发现解剖变异8例(1.7%),颈内静脉位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外侧,均在超声显像定位后穿刺成功。结论超声引导下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简便、安全,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缩短穿刺时间,减少危重患者的体位不适以及疾病和穿刺带来的风险,尤其对于穿刺困难的患者,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与传统盲穿法行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的并发症发生率,探讨超声引导下行PICC置管的优势.方法对300例拟实施PICC的患者,根据肘部血管条件分为对照组136例(传统盲穿法)和超声组164例(高频超声实时引导下穿刺),分析比较两组的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超声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一次置管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超声组出现并发症24例,对照组57例(P<0.01),两组局部血肿、局部感染、静脉炎及血栓形成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相对于传统盲穿法简便、安全、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3.
陈华 《吉林医学》2011,(35):7461-7462
目的:分析超声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临床应用。方法:将已实施锁骨下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术的住院患者50例分为对照组(传统盲穿法),将需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的住院患者46例分为超声组(超声引导法),观察比较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总成功率、失败例数和并发症例数。结果:B超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总成功率都大于对照组,失败例数及并发症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可实时地观察目标血管的走向,穿刺针的行进路线,留置导管的位置,实现了深静脉穿刺的直观化,同时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14.
15.
锁骨下静脉置管与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国祥 《西部医学》2007,19(3):377-378
目的了解锁骨下静脉置管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 ICC)的特点,为其在重症监护病房(1CU)内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随机将需静脉置管患者分为A组(锁骨下静脉置管)和B组(PICC),比较两组的并发症、置管成功率、留管时间及液体流速。结果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似,锁骨下静脉置管可出现动脉损伤和气胸,置管成功率及留管时间相近,但锁骨下静脉置管在休克和/或全身水肿患者置管成功率高于PICC且最大平均流速快。结论锁骨下静脉置管能确保迅速扩容,在抢救低血容量性休克有重要意义;PICC可避免气胸和动脉损伤,能保证常规治疗液体的每日入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改良超声引导技术在无痛内镜患者行浅静脉置管中的指导效果,明确此应用对穿刺置管的安全性影响。方法将80例无痛内镜检查患者(BMI27 kg/m~2)随机分为触摸组和超声组。触摸组采用传统的视觉加触摸法行浅静脉穿刺置管;超声组采用超声仪先查看浅静脉位置、走行及周围组织情况,然后采用先平面外定位穿刺再平面内引导的方法行浅静脉穿刺置管。记录并比较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失败率(穿刺三次未成功)、穿刺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以确定先平面外定位穿刺再平面内引导的超声技术在较肥胖患者行浅静脉穿刺置管中的指导作用及对患者检查治疗的影响。结果 (1)超声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为82.5%,触摸组为43.5%,超声组高于触摸组(P0.01)。(2)超声组穿刺置管时间为(12.175±5.217)s,触摸组为(24.8±21.472)s,超声组短于触摸组(P0.01)。(3)超声组血肿和药物外渗发生率分别为2.5%和0%,触摸组均为10%,超声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触摸组(P0.01)。结论用改良超声引导技术对较肥胖患者行浅静脉置管一次穿刺成功率高,穿刺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彩色超声引导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解决临床传统穿刺不能完成的PICC病例,提高穿刺置入成功率.方法 对54例经静脉给药肿瘤化疗患者行超声引导PICC置管.结果 穿刺成功率98.1%(53/54),一次进针成功率92.5%(49/53),l例穿刺过程中患者主诉心悸,要求终止置管.结论 彩色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具有直观、动态、准确、安全的特点,大大地提高了穿刺置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回顾性分析超声引导与传统盲穿在不同部位行中心静脉置管的疗效比较.方法 选择从2017年3月—2020年3月在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暨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的肾衰竭患者共117例,按置管方式不同分为超声引导组与盲穿组,再根据置管静脉的不同将超声引导组分为颈静脉置管组与股静脉置管组,最后根据超声引导下颈静脉的...  相似文献   

19.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技术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国外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我国上世纪末也逐渐起步,在国内主要在较大型医疗机构应用。由于PICC技术固有的优点和新技术的不断推广,目前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该技术是唯一授权可以由护士操作的中心静脉置管术。  相似文献   

20.
王璇 《中国医药导报》2014,(25):50-53,70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行PICC置管与传统穿刺置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2010年6月~2013年12月门诊或住院需要进行PICC置管的患者2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4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经上臂行PICC置管,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穿刺方法进行PICC置管。观察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总置管成功率,观察贵要静脉使用情况、置管后导管末端位置及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及总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9.3%、97.8%、99.3%比80.0%、77.8%、88.6%),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395、6.843、4.283,P〈0.05)。两组穿刺静脉及导管末端位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09、4.375,P〈0.05)。研究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162±20)d比(124±1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94,P〈0.05)。研究组静脉炎、静脉血栓、周围组织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穿刺点渗血、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行PICC置管可有效提高穿刺及置管成功率,且导管异位及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