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对慢乙肝患者肝脏硬度测量值与肝功能、血常规、HBV状态之间的相关性.68例慢乙肝患者使用Fibroscan测量肝脏硬度,并同时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血常规、肝功能.弹性测量值与HA、LN、Ⅳ-col、AST、GGT呈正相关(r分别为0.662、0.558、0.562、0.695、0.686).  相似文献   

2.
髋臼骨折三种影像学检查的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彤 《实用骨科杂志》2003,9(4):381-381
临床上髋臼骨折或骨折伴髋脱位的病例较常见 ,无论是保守治疗 ,还是手术治疗 ,影响学检查提供的骨折类型和形态对治疗都是至关重要的 ,以往认为 X线平片是髋臼骨折的重要和首要的检查方法 ,CT、MRI可作为补充方法。但随着CT等影像诊断学的发展 ,CT在骨关节创伤中的应用日趋受到重视 ,在髋臼骨折方面较传统的 X线检查能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治疗依据。本文就髋臼骨折在临床上的类别及其影像学的各自表现加以分析和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红 CT扫描和 X线平片检查及 MRI检查髋臼骨折患者 35例 ,男性 2 7例 ,女性 8例 ,年龄 7~…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Scan)、谷草转氨酶/血小板(APRI)及透明质酸(HA)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比较分析符合条件的250例慢性乙肝肝炎患者肝硬度、APRI、HA单项及联合诊断模型对肝纤维化诊断效果,并分别绘制ROC曲线。结果肝硬度、APRI、HA单项及三项联合对S2~S4期肝纤维化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0.71、0.51及0.78;对S3~S4期的患者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0.62、0.78及0.85;对S4期的患者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0.52、0.75及0.81。结论肝硬度、APRI、HA三项指标联合可提高各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诊断效果,在肝纤维化的动态监测上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腰椎峡部裂的影像学检查与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腰椎峡部裂的发病率为3%~10%。由于腰椎峡部与三维空间上的任何一个平面都不平行,放射学检查比较困难。目前已有多种方法可以获得峡部额状面及侧位平片。一般认为,45°侧斜位片是诊断腰椎峡部裂的重要手段。但是,只有当射线束与峡部裂骨折平面相平行时才能...  相似文献   

5.
周亚魁 《腹部外科》1989,2(2):75-76
本文介绍了B超、CT、ERCP、PTC、SAG及~(75)Se一蛋氨酸同位素扫描等影像学检查用于胰腺疾病的诊断。对于临床医师合理选用这些检查方法和正确分析检查结果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6.
肝门部胆管癌又称Klatskin肿瘤,是指起源于左、右主肝管和肝总管近端1cm以内的胆管细胞癌,包括肝总管、汇合部胆管、左右肝管的一级分支以及双侧尾叶肝管开口的胆管癌。根据其生长方式分为3种类型:浸润型、外生型和管内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T、X线小肠钡餐造影及消化内镜检查对小肠克罗恩病活动期与慢性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1年8月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39例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变是否有活动性将患者分为活动期组(28例)与慢性期组(1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CT、X线小肠钡餐造影及消化内镜检查等影像学征象的差异,并通过与术中探查结果比较,评价影像学检查对克罗恩病的诊断效能.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活动期组患者肠壁病变中分层增厚、水肿带、重度强化、溃疡,肠腔狭窄,肠外并发症中的肠瘘、蜂窝组织炎、淋巴结肿大、木梳征的发生率高于慢性期组相应指标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700,3.954,22.025,7.661,10.700,7.661,6.810,7.661,4.592,P<0.05);慢性期组患者肠壁单层增厚、脂肪、轻度强化、不强化、炎性息肉,肠外并发症中的腹腔脓肿、炎性包块的其发生率高于活动期组相应指标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475,11.345,18.050,5.366,22.856,12.662,5.846,P<0.05).CT检查诊断克罗恩病肠壁增厚、肠腔病变及肠外并发症的效能均较高,但难以诊断肠壁溃疡及炎性息肉;X线小肠钡餐造影及消化内镜检查诊断肠壁溃疡及炎性息肉的效能较高,但难以诊断肠壁增厚及肠外并发症.结论 以CT检查为首选,辅助以X线小肠钡餐造影及消化内镜检查,有利于揭示克罗恩病的活动期与慢性期表现.  相似文献   

8.
颈动脉狭窄而致的管腔阻塞、斑块拥堵等情况是引发脑卒中和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等严重临床症状及综合征的重要原因.临床上,运用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手段对颈动脉狭窄程度和管壁损伤进行探查,直观简洁,方便操作.对于疾病进行早期评估与治疗,可以极大程度地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  相似文献   

9.
肝癌的影像学检查与病理结果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目前常用的几种影像学技术对肝硬化肝癌检查的准确性。方法将74例肝癌肝移植病例的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BUS)、CT、MRI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解剖结果对照分析,从肿瘤大小(以长径进行对比,若术前影像学检查与标本解剖误差〈1cm认为是符合)和数目两方面的诊断符合率来评估术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的可靠性。结果肿瘤数目术前影像学检查与术后病理解剖结果的符合率分别是:BUS38.8%(26/67),CT56.6%(30/53),MRI61.0%(36/59);肿瘤直径的符合率分别是:BUS38.3%(57/149),CT42.5%(54/127),MRI48.3%(71/147)。随着瘤灶直径增加,检查符合率逐步提高。直径≤1cm的肿瘤BUS、CT、MRI三者漏诊率分别为90.2%(37/41)、89.5%(34/38)及78.3%(36/46)。结论对肝硬化肝癌,目前常用的术前影像学检查方法均不完全符合于病理结果,并存在一定数量的假阳性及假阴性,仅依术前影像学检查报告确定治疗方案,尤其是作为肝切除与肝移植适应证的绝对标准时应考虑到这一因素。肝硬化肝癌影像学检查的准确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总结胸椎段的无放射影像学异常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without radiographic abnormality SCIWORA)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效果。方法:采取早期手术探查减压,在手术方法上随机分为2组,一组用4℃生理盐水冷敷胸髓,另一组不用冷敷,术后加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ega dose methyprednisolone MP)等药物,以ASIA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各项影像学检查在胫骨三平面骨折的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与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7例三平面骨折的影像学资料。通过影像学观察计算出该项影像学检查的真阳性率;根据各项影像学检查提供的有价值信息累计评分,推算出该项影像学检查所提供信息占所需总信息量的百分比。结果:正侧位、正侧及斜位X线片,CT平扫及3D—CT作为影像学诊断工具的真阳性率分别为41.2%,77.8%,0,100%;正侧位、正侧及斜位X线片,CT平扫结合X线片及3D—CT为治疗提供的信息占总信息量的百分比约为52.8%,51.4%,83.8%,100%。结论:(1)正侧及斜位X线平片应作为诊断三平面骨折常规首选的影像学检查;单纯CT平扫不能作为诊断工具;(2)3D—CT不仅可以确定诊断,而且还可为治疗提供全部有价值信息;(3)提出针对三平面骨折诊断与治疗合理的影像学检查方案。  相似文献   

12.
自1992年4月至1996年6月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164例。为探讨B超、口服法胆囊造影(OCG)、静脉胆道造影(IVC)等影像学检查在LC中的应用价值,1058例术前行OCG,28例术前行IVC。B超影像可分三类:胆囊息肉、慢性胆囊炎和单纯型胆囊结石(Ⅰ类),胆囊萎缩并结石和胆囊充满型结石(Ⅱ类),胆囊结石并嵌顿和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Ⅲ类);OCG、IVC亦可分为显影良好、显影浅淡、不显影三级。结果显示手术时间依次递增。Ⅱ、Ⅲ类(级)粘连率及中转开腹率均高于Ⅰ类(级)。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0.05)。表明B超影像属Ⅰ类及OCG、IVC胆囊显影良好者手术较容易。B超影像属Ⅱ、Ⅲ类及OCG、IVC胆囊显影浅淡,特别是不显影者手术较困难。  相似文献   

13.
临床上胰腺良性肿瘤发病率较胰腺恶性肿瘤低。但随着检查技术的提高,胰腺良性肿瘤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准确的影像学诊断对于鉴别肿瘤的良恶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为此,本文就胰腺良性肿瘤的影像表现及诊断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直肠指检(DRE)、影像学(TRUS、MRI)检查、血清游离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比值(f/t)与PSA在4~10μg/L之间患者前列腺癌检出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65例PSA处于灰区的患者进行DRE、TRUS、MRI检查、游离PSA测定,并对这些患者行经直肠B超引导下的前列腺穿刺活检。评估其临床资料与前列腺穿刺病理结果的关系。结果:在365例患者中,穿刺病理为前列腺癌的患者共有87例(23.84%)。DRE阳性的患者共有128例,穿刺阳性40例,阳性率为31.25%,TRUS检查的患者共有257例,其中有异常回声结节的69例患者中穿刺阳性26例,阳性率为37.68%,MRI检查的患者共有191例,其中有异常信号结节的107例患者中穿刺阳性59例,阳性率为55.14%。198例患者行fPSA与tPSA比值分析,其中前列腺癌患者的平均f/t PSA明显低于穿刺阴性患者。f/t PSA受试者曲线(ROC)下的面积(0.725)高于患者PSA ROC的面积(0.542)。结论:结合临床DRE、影像学资料及f/t PSA比值可以有效提高前列腺癌检出率,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分析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后各影像学参数和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老年人桡骨骨折行手法复位中最重要的影像学参数。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行保守治疗的60岁以上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5例,男17例,女28例;年龄60~89岁,平均64.49岁;随访测量影像学参数以并评价临床疗效。影像学参数是在标准腕关节X线片上测量掌倾角、桡骨高度、尺骨变异、尺偏角等;腕关节临床疗效通过Dienst评分标准来评价;多因素线性回归法分析各影像参数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 :4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7.6个月;所有桡骨远端骨折获得愈合。末次随访根据Dienst评价:优27例,良10例,可6例,差2例。影像学参数指标中桡骨高、掌倾角以及尺骨变异和自测腕关节功能有明显相关性。当桡骨高8.12 mm、掌倾角-1.64°、尺骨变异4.05 mm时,Dienst功能结果优良率较高。结论 :桡骨高、掌倾角及尺骨变异等影像学参数与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恢复有相关性,其中最重要的参数为桡骨高度,提醒术者对于老年人桡骨骨折行手法复位时复位前后尤为注意该参数。  相似文献   

16.
桡骨远端骨折影像学测量指标与近期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影像学测量,分析各影像学参数和近期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62例桡骨远端骨折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的患者,利用StarPACS影像系统进行测量,并记录所有患者X线片的桡骨高、掌倾角及尺偏角的情况,并分析影像学测量指标与自测腕关节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 62例桡骨远端骨折中,有50例(占80.6%)经保守治疗后效果优良.当桡骨高大于6.0 mm,掌倾角大于5°,尺偏角大于18°时,自测腕关节功能优良率较高.影像学指标和自测腕关节功能的相关性桡骨高>掌倾角>尺偏角.结论 桡骨高、掌倾角及尺偏角等可以作为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效果评估的影像学指标,手法复位后影像学不达标者应当重新复位或采用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时应当首先考虑桡骨高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恶性梗阻性黄疸影像学诊断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术前诊断和判断切除的准确性.方法对10年来收治的674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总结.结果恶性梗阻性黄疸经BUS、CT、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总的术前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4.0%、86.5%、88.4%、92.9%及94.0%,肿瘤实际切除数与术前评估可切除数比率分别为63.4%、68.5%、86.8%、87.3%及93.9%.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前诊断准确率CT、PTC、ERCP和MRCP检查明显高于BUS检查(P<0.05或P<0.01); 在评估肿瘤切除准确率上MRCP、ERCP和PTC优于BUS和CT(P<0.01).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术前确诊率和判断切除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50例肝脏炎性假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肝脏炎性假瘤的临床表现,为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5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的肝脏炎性假瘤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该组平均年龄44岁,男性多见,占68%。50例患者中25例无明显症状,21例有右上腹疼痛,4例出现发热。病灶位于右叶占80%。其中84%患者B超表现为低回声或略低回声,66%边界清楚,72%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CT检查示均为低密度影,形态不规则,只有19.4%的患者增强扫描后出现不同时期的增强。17例患者行MRI检查T1加权粉氏信号,不均匀,边缘模糊,质子加权为等信号;T2加权4例等低信号,2例等信号,11例为略高信号,病灶内似有分隔,增强后只有2例轻度强化。50例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B超发现肝脏炎性假瘤的重要手段,动态CT扫描及MRI对于鉴别其他肝脏占位有较大帮助。手术切除仍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白血病患者合并肺部浸润的临床及胸部影像学特征,提高白血病的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分析45例骨髓检测确诊白血病患者的临床及胸部影像学资料。结果:白血病肺部浸润影像表现很多,主要有肺纹理增多、肺野斑片阴影、毛玻璃状改变、细小结节、肺门淋巴结增大,胸腔积液等。CT检查可见小叶间隔增厚,外周支气管血管间质增厚、肺部结节等。这些表现与白血病细胞浸润病理一致,但不具备特异性。结论:白血病患者出现胸肺部症状时,应考虑肺部浸润的可能,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肺部浸润的诊断,但不具备特异性,应与其他并发症相鉴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平滑肌肉瘤(PHLMS)的CT检查影像学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4家医学中心[温州市中心医院(3例)、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3例)、温州市人民医院(2例)、乐清市人民医院(2例)]收治的10例PHLMS病人的临床影像资料;男5例,女5例;中位年龄为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