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提高小儿股静脉穿刺采血的成功率、减少反复穿刺痛苦,避免邻近器官损伤的方法。方法:选择我院460例1天~3岁的患儿,做股静脉穿刺采集血标本,观察组230例采用新的股静脉穿刺定位法,对照组230例采用扪及股动脉搏动的传统方法进行股静脉穿刺定位法,比较两种方法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225例,出现淤血或小血肿5例,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185例,出现淤血或小血肿24例。结论:新定位法进行股静脉穿刺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扪及股动脉搏动定位股静脉穿刺采血方法。  相似文献   

2.
陈娅红 《护理学杂志》2004,19(23):41-41
婴儿静脉血标本的采集(采血),根据年龄大小不同其选择部位、操作方法以及操作用具有所不同。尤其新生儿是一个特殊人群,其护理操作要求高、技术性强、难度系数大。以前我科多行股静脉、颈静脉穿刺采血。穿刺成功率股静脉仅85.0%,颈静脉达90.0%。而股静脉穿刺有损伤股动脉、股神经的潜在危险;颈静脉穿刺不适宜新生儿及危重婴儿。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外周静脉与股静脉采血穿刺效果观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为改善新生儿采集血标本的操作难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将35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150例,行股静脉穿刺采血;观察组200例,行外头皮穿刺采血。提示:外周静脉头皮针穿刺采血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陈丽 《护理学杂志》2006,21(11):44-45
目的提高小儿股静脉穿刺采血成功率.方法将78例股静脉采血患儿随机分为甲组(40例)和乙组(38例).甲组采用传统方法穿刺采血,乙组采用股静脉投影点斜角穿刺法.结果乙组一次采血成功率显著高于甲组,采血时间显著短于甲组,局部瘀斑发生率显著低于甲组(P<0.05,P<0.01).结论股静脉体表投影点斜角穿刺法进针部位较直观,可提高采血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将 178例次行股静脉采血的新生儿采用直视采血法 (10 6例次 )及常规采血法 (72例次 )进行采集。常规法采用常规股静脉采血 ;直视法采用直视新生儿腹股沟中部隆起处 (由脐轮向腹股沟作垂线其交点处 ) ,中心部位垂直或倾斜 6 0~ 70°角进针 4~ 6cm后 ,边提针边回抽 ,见回血停止提针并固定 ,抽取所需血量。结果直视法平均采血时间 3.1min ,一次穿刺成功率为 92 .4 % ;常规法采血时间 8.3min ,一次穿刺成功率 77.8% ,二者比较 ,均P <0 .0 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直视采血法可明显缩短采血时间 ,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提高婴幼儿静脉穿刺术采血成功率的技巧方法。方法对300例采用真空负压方式进行静脉采血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次静脉穿刺术采血成功296例(98.6%),4例穿刺失败者经二次穿刺采血成功。均未出现皮下血肿及采集标本不合格病例。结论做好采血前心理疏导,创造宽松舒适环境等各项干预措施,不断积累经验,练就精湛技术,可有效提高婴幼儿静脉穿刺术采血成功率,减轻小儿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股静脉体表投影点斜角穿刺法用于小儿股静脉采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丽 《护理学杂志》2006,21(6):44-45
目的提高小儿股静脉穿刺采血成功率。方法将78例股静脉采血患儿随机分为甲组(40例)和乙组(38例)。甲组采用传统方法穿刺采血,乙组采用股静脉投影点斜角穿刺法。结果乙组一次采血成功率显著高于甲组,采血时间显著短于甲组,局部瘀斑发生率显著低于甲组(P〈0.05,P〈0.01)。结论股静脉体表投影点斜角穿刺法进针部位较直观,可提高采血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婴儿股静脉采血成功率。方法将200例0~1岁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按常规触摸股动脉搏动定位行股静脉采血穿刺采血,观察组采用蝶式体位联合股三角体表投影法定位行股静脉穿刺采血。结果观察组一次抽取血标本成功率、采血时间及家长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对0~1岁婴儿,采用蝶式体位联合股三角体表投影法定位行股静脉穿刺采血可显著提高一次成功率,从而提高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我科自1990年1月~1991年5月,对3岁以内的住院患儿静脉取血共2455例次,其中用头皮针作头皮静脉穿刺取血1695例次,股静脉穿刺取血760例次。体会到对新生儿和婴幼儿的静脉取血,采用前法较易掌握,且有取血顺利、成功率高、安全等优点。现介绍如下: 一、操作方法患儿取仰卧位,固定头部,选择头正中额静脉、两侧颞浅静脉或耳后静脉,根据静脉的粗细选用5~  相似文献   

10.
郭小峰  姜萌 《护理学杂志》2007,22(15):76-76
婴幼儿采集血标本通常选择股静脉、颈外静脉等部位,操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并且家长不易接受.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科2003年5月至2006年9月试用小儿头皮针对小静脉进行逆行穿刺采血26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由于新生儿年龄小、血管细且易哭闹不合作.加上来自患儿家属的压力,采血操作难度大。股动脉、股静脉采血时患儿腿部力量大.不易固定,采血后穿刺点出血多.按压时间长,操作不当还易伤及股神经,增加家属心理负担。临床上常需定期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为及时掌握病情变化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而桡动脉位置表浅,便于一人操作。  相似文献   

12.
真空采血法与传统采血法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清荣 《护理学杂志》2005,20(10):49-50
目的探讨高效、安全采集血标本方法。方法将76例行颈外静脉穿刺采血幼儿、58例体表小静脉穿刺采血婴儿、160例体表静脉采血成人分别随机分为两组各38、29、80例,分别采用真空采血系统和传统一次性注射器采血法进行采血,比较两种方法采血一次成功率和标本质量合格率。结果真空采血系统采血一次成功率及标本质量符合率均显著高于传统采血法(P<0.01,P<0.05)。结论真空采血系统应用范围广,安全,采血标本质量好。  相似文献   

13.
婴幼儿采集血标本通常选择股静脉、颈外静脉等部位,操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并且家长不易接受。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科2003年5月至2006年9月试用小儿头皮针对小静脉进行逆行穿刺采血26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股静脉穿刺改良法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股静脉穿刺是新生儿科常用的操作方法。传统以股动脉搏动点内侧 0 .5 cm处为穿刺点 ,但由于新生儿血管细 ,股动脉搏动不明显 ,抽血成功率低 ,且容易污染。 1997~ 2 0 0 0年 ,我科采用划线法 (改良法 )对 199例患儿进行股静脉穿刺 ,成功率高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儿 199例 ,男 116例 ,女 83例 ,年龄 1~ 2 8d。 188例一次穿刺抽血成功 ,成功率 94.47% ,11例失败。未出现感染情况。患儿取仰卧位 ,穿刺侧大腿外旋、外展 ,与身体纵轴成45°,臀下垫一薄垫 ,屈膝呈蛙腿状卧位。从脐部引一条直线垂直于腹股沟 ,垂直交叉点即为穿刺点 ,常…  相似文献   

15.
总结5例早产儿股静脉采血致股动脉损伤的护理方法及防范措施.提出保暖,抬高头部15°,对动脉痉挛的患儿给予患肢持续温敷及间断按摩,做好患肢观察是其护理重点.其防范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正确进行股静脉定位,采取恰当的进针方式等.  相似文献   

16.
婴幼儿静脉留置针间接采血法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婴幼儿静脉留置针间接采血方法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18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四肢浅表静脉直接采血法,观察组采用留置针间接采血法,比较两种采血方法首次穿刺成功率、血标本质量(溶血、凝血)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均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血标本质量及皮下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婴幼儿静脉留置针间接采血方法能减轻患儿的痛苦、确保血标本质量,且安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熟练的掌握婴儿静脉穿刺应该是儿科、婴儿室护士必须掌握的一项基础操作,长时间来,我对155例次新生儿进行了穿刺,成功率达98%,现介绍如下: 一、一般资料头皮静脉穿刺100例次,一针见血90例次,两针见血10例次;股静脉穿刺55例次,一针见血50例次,两针见血3例次,失败2例次。二、两种穿刺成功的体会 (一)头皮静脉穿刺: 1.准备工作要做到得心应手。因为新生儿不同于成年人,不能很好合作,而且静脉又细又浅,很难掌握,如准备工作不好,一旦穿刺见血,不能  相似文献   

18.
夏红梅  袁慧 《护理学杂志》2009,24(23):45-45
目的 探讨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最佳方法.方法 将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住院单双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改进的颈外静脉穿刺法,即按照解剖部位垂直盲穿进针;对照组按照传统穿刺方法.观察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穿刺成功所需时间.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穿刺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应用改良后的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法能缩短穿刺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有利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救治.  相似文献   

19.
临床工作中为了预防股动脉或股静脉置管穿刺处出血,我们常根据不同患者、不同血管给予不同重量、不同时间的沙袋压迫置管穿刺处,但是因为压迫时间长达8到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不同病人肝索用量不同,常常会因病人翻身沙袋掉落而引起穿刺部位出血以及血肿的形成,自2009年6月以来我科采用三角巾腹部包扎法对股静脉或股动脉置管穿刺处进行压迫沙袋固定后,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刘东萍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585-586
目的:探讨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血采集的护理管理方法,以提高采血的成功率及标本合格率。方法:将300例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人员管理、健康教育、采血时间、环境温度、采血体位、采血部位、进针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管理,观察采血的成功率及标本合格率。结果:观察组一次采血成功率、血标本合格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强护理人员的采血技术培训及血标本采集的护理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新生儿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