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切吸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盘切吸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将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两组均采用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置硬膜外导管注射臭氧.随访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84.0%)显著高于对照组(52.0%,P<0.05).结论 在切吸的同时置管注射臭氧可有效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盘切吸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两组均采用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置硬膜外导管注射臭氧。随访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84.0%)显著高于对照组(52.0%,P〈0.05)。结论在切吸的同时置管注射臭氧可有效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臭氧经皮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臭氧经皮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及CT或MRI诊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52例,其中CT或MRI示膨出型者给予椎间盘内注射浓度为35-50ug/ml臭氧10-20ml;突出型者椎间盘内注射臭氧,加硬膜外腔前间隙注射胶原酶1200u。结果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按照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101例,良37例,可10例,差4例,优良率90.8%,总有效率97.4%。结论臭氧经皮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可靠,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腰椎椎旁神经阻滞+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先在腰椎椎旁注射浓度为40ug/ml臭氧20ml,再用2%利多卡因3ml,曲安奈德注射液10㎎,维生素B12 1000ug,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5ml行腰椎椎旁神经阻滞.结果14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中治愈96例,好转42例,无效5例,有效率96.5%.结论 :腰椎椎旁神经阻滞+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安全、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臭氧椎间盘内注射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上同腰椎牵引法之间疗效的差别,以确定对该病治疗的最佳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门诊收治或住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计92例,其中男49例,女43例;年龄20~76岁,平均45.2岁。病例被随机分为臭氧治疗组(50例)及对照组(42例),其中臭氧治疗组以臭氧椎间盘内注射的方式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而对照组则以传统腰椎牵引治疗。根据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情况,评估不同方法对于该病的治疗效果,疗效评价依据MaeNab腰腿痛手术评价标准评价。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两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组间治疗效果对比,臭氧治疗组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有效率为47.6%。臭氧治疗相对于传统的腰椎牵引法有显著性的区别。结论臭氧椎间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很好的临床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CT引导下臭氧椎间盘内注射联合胶原酶盘外溶解与单纯臭氧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分别行单纯臭氧椎间盘内注射术(A组)及臭氧盘内注射联合胶原酶盘外溶解术(B组),比较两组疗效及VAS评分。结果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B组治疗后3 d、7 dVAS评分高于A组,而6个月时则低于A组(P〈0.05)。治疗后6个月A组优良率为77.5%(31/40),B组优良率为95.0%(38/4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臭氧椎间盘内注射联合胶原酶盘外溶解术较单纯臭氧椎间盘内注射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腰大肌肌间沟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下肢疼痛的疗效.方法:先在腰大肌肌间沟注射浓度为20ug/ml臭氧20ml,再用2%利多卡因15ml,曲安奈德注射液10mg,维生素B12 1000ug,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20ml行腰大肌肌间沟阻滞.结果:9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中治愈74例,好转15例,无效4例,有效率95.69%.结论 :腰大肌肌间沟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8.
骶管注射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骶管注射配合牵引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68例。治疗组给予骶管注射、腰椎牵引及理疗,对照组仅给予腰椎牵引和理疗。结果对总体疗效而言,意向性分析(intention—to—treat,ITT)结果显示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70%、77.94%,方案数据分析(per-protocol population,PP)结果显示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6%、85.00%,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具有临床上的优效性,P〈0.05。ITT分析与PP分析结果一致。结论 骶管注射配合牵引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单、疗效肯定、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腰椎间突出症的分型对微创介入(臭氧、胶原酶)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微创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23例,单纯臭氧腰椎间隙内注射158例,臭氧合并胶原酶注射65例.观察腰椎间隙内注入臭氧后CT扫描影像结果 ,分为三型:1.纤维环完整型;2.纤维环后方破裂型;3.纤维环多处破裂型.结果 纤维环完整型:单纯臭氧注射效果良好.纤维环后方破裂型:分两种情况:(1)腰椎间隙内臭氧较多者,单纯臭氧注射效果良好;(2)腰椎间隙内臭氧较少者,需臭氧加胶原酶注射才能取得良好效果.纤维环多处破裂型:需臭氧加胶原酶注射才能取得良好效果.结论 臭氧注射椎间隙后CT扫描椎间盘突出症分型,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介入治疗方法 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臭氧、及胶原酶臭氧联合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分为二组,治疗组采用胶原酶经骶裂孔硬膜外前间隙置管盘外注射加臭氧盘内注射;对照组单纯臭氧盘内注射。结果根据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方法,随访3~12个月二组疗效进行评定:治疗组246例,优良率90.65%;对照组58例,优良率75.85%。二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物较大,根性症状较重者采用胶原酶臭氧联合注射,疗效肯定,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两种入路突出物射频靶点消融联合臭氧盘内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经CT或MR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64例,根据突出情况分成两组。Ⅰ组为小关节内侧缘入路组:共33例。Ⅱ组为经安全三角入路组:共31例。临床疗效采用MacNab评分及VAS评分,分别评价术后1d、5d,电话随访6个月疗效。结果术后1d、5d的有效率分别为:Ⅰ组:96.97%,93.94%;Ⅱ组:92.94%,87.10%。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的有效率为Ⅰ组:93.94%,Ⅱ组:90.3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两种入路突出物射频靶点消融联合臭氧盘内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可根据椎间盘突出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2.
采用胶原酶盘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63例。全部病例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经CT或MRI确诊并且保守治疗无效。对其中24O例进行了3月、6月及12月的随访,治愈率为62%,总有效率为92%,无效率为8%。阐述了胶原酶盘外注射的理论依据,胶原酶能够溶解椎间盘突出物,而对椎管内其他组织无明显毒副作用。分析了注射后疼痛反应的机制。认为胶原酶溶解术的疗效与适应证的选择、注射部位的准确性及药物剂量密切相关。胶原酶盘外溶解术是一种安全、简便和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医用臭氧腰椎间盘内注射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微创方法[1],但是影响其疗效的冈素却并不明确,很可能与突出物及腰椎间盘的密度有关.变性腰椎间盘及突出物的密度可用CT值进行量化衡量,密度越高,CT值越大[2];腰椎间盘的CT值约为50~110HU[3].我们对2005年10月~2006年8月收治的65例腰椎问盘突出症患者的椎间盘及突出物CT值与医用臭氧注射治疗后的疗效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CT导向下医疗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CT导向下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均经CT或MRI检查证实。在CT导向下行臭氧消融治疗。盘内注入浓度为60μg/ml臭氧10-20 ml,退针出纤维环至椎间孔附近,注入浓度为40μg/ml臭氧5 ml。结果随访时间1-6个月,显效7例,有效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0.3%,未发生任何明显并发症。结论CT导向下医用臭氧局部注射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椎间盘内、外注射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在CT导向下经皮穿刺盘内注射医用臭氧(60 mg/L)5~10 ml、盘外(椎间孔)注射医用臭氧(40 mg/L)10 ml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8例.结果 38例随访6个月,按照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15例,良21例,差2例,优良率94.5%.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侧隐窝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智明 《颈腰痛杂志》2008,29(3):270-271
目的评价侧隐窝注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采用侧隐窝注射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骶管注射治疗。结果侧隐窝注射组的治愈率及疗效优良的病例注药次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侧隐窝注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臭氧消融术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穿刺的准确性、治疗的安全性以及疗效.方法 选择200例腰椎问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100例,单纯行臭氧消融术,B组:100例,臭氧消融术联合神经阻滞治疗,治疗前1d、治疗后3d、3、6个月测定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总有效率来评估治疗效果(比较常用的是MacNab法评价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3d、3、6个月VAS值较治疗前1 d明显降低(P<0.01或P<0.05),B组治疗后3d,3、6个月VAS值较A组明显降低(P<0.05),A组治疗后3d、3、6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90%、85%、79%,B组治疗后3d、3个月、6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100%、90%、85%,B组治疗后3d、3个月、6个月总有效率较A组提高.结论 CT引导下臭氧消融术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3 d)总有效率100%,提高中远期(3、6个月)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臭氧椎间盘内注射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上同腰椎牵引法之间疗效的差别,以确定对该病治疗的最佳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门诊收治或住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计92例,其中男49例,女43例;年龄20~76岁,平均45.2岁。病例被随机分为臭氧治疗组(50例)及对照组(42例),其中臭氧治疗组以臭氧椎间盘内注射的方式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而对照组则以传统腰椎牵引治疗。根据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情况,评估不同方法对于该病的治疗效果,疗效评价依据MacNab腰腿痛手术评价标准评价。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两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组间治疗效果对比,臭氧治疗组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有效率为47.6%。臭氧治疗相对于传统的腰椎牵引法有显著性的区别。结论臭氧椎间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很好的临床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臭氧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臭氧椎间盘内注射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椎间孔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经CT或MRI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64例,按入院前后顺序随机入组。对照组31例单纯椎间盘内注射臭氧。试验组33例采用椎间盘内注射臭氧,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椎间孔注射。临床疗效采用MacNab评分及VAS评分,分别评价术后1d、5d,电话随访3个月疗效。结果术后1d、5d的有效率分别为:试验组:96.97%,93.94%,对照组:77.19%、74.19%。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3个月的有效率为试验组87.88%,对照组80.65%,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臭氧盘内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椎间孔注射可以加速腰腿疼痛症状的改善,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臭氧盘内、盘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6例,在CT引导下行盘内穿刺注射浓度为60μg/ml的氧气-臭氧混合气体5~8ml,盘外(椎间孔)注射浓度为40μg/ml氧气-臭氧混合气体10ml,得保松1ml,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3个月后进行随访,按照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17例(36.9%),良26例(56.5%),差3例(6.5%),优良率93.2%。无一例脊髓、神经、硬膜囊、血管、肠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CT引导下臭氧盘内盘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痛苦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效果佳的特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良好的介入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