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血放置不同时间对血细胞分析仪上检测血小板的影响。方法:使用EDTA-K2抗凝血放置不同时间检测血小板并用瑞氏染色不同时间抗凝血涂片观察血小板分布情况,与手工法检测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全血放置0分钟、5分钟、6小时时机测与手工法结果血小板<90×109/L时t值<0.01,有极显著性差异。血小板>90×109/L时t值<0.05,有显著性差异。血小板检测结果均减少在10min、30min、90min、120min时机测与手工法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使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时,EDTA-K2抗凝血在10min至120min之间检测,结果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的准确性.方法:用Sysmex SF-3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小板计数,把血小板少于100×109/L的血标本分为A组(182例),血小板大于300× 109/L的血标本为B组(166例),血小板在(100~300)×109/L的血标本为C组(200例),3组血标本均用显微镜手工计数,比较两法结果.结果:A组仪器法与显微镜法结果有明显差异(P<0.01);B组仪器法与显微镜法结果有明显差异(P<0.01);C组仪器法与显微镜法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血是否顺利,标本的放置时间,抗凝剂的种类以及与血液的比例,药物和输血等因素均能对血小板计数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检测过程中应尽可能排除各种因素的干扰,以使血小板计数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保存时间对血液标本血液细胞各参数的影响.方法:将正常人ED-TA-K2抗凝血液标本旋转不同时间后,应用XT-20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测定WBC、RBC、HB、RDW、PLT、PDW,同时与手工法计数结果比较.结果:血液标本旋转不同时间后采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液细胞,其中WBC、PLT,计数及血小板系列偏差较大,结果不稳定,RBC系列参数偏差很小,结果较稳定.结论:血液标本在室温下不同保存时间对检测血液细胞各参数有影响,其中WBC计算应在4h左右完成,PLT计数及PLT系列参数检测应在2h内完成,RBC计数及RBC系列参数检测最好在6h内完成.  相似文献   

4.
根据我们常规工作观察发现患有慢性肾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均有下降.其中肝硬化患者血小板数下降最为明显,因而血小板计数对这两种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我院使用日本东亚SF-3000血液细胞分析仪,发现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在血小板检测中,血小板直方图出现异常,偶见有血小板计数异常增高,高至>400&#215;107L.因此慢性肝炎、肝硬化病人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非常重要.必要时人工计数、血涂片镜检.并对此种仪器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UF-10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测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用UF-10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测定96例腹膜透析患者的透析液,同时用手工显微镜法进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沉渣革兰染色镜检找细菌及腹透液细菌培养。结果:仪器法白细胞、细菌计数的批内精密度分别为4.0%和3.5%,批间精密度分别为8.20%和5.84%。手工法白细胞计数与仪器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5例诊断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中,有6/25例(24%)浓缩涂片革兰染色找到细菌,7/25例(28%)细菌培养阳性,12/25例(48%)UF-1000i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细菌计数大于50μl。结论:UF-10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WBC、DC、BACT和散点图细菌提示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诊断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魏悦  高宇 《护理学杂志》2006,21(7):46-46
2005年6月我院收治1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采用含有EDKA-K3的真空采血管抽血检验血常规,连续两次采血结果均显示血小板减少,查体时出现原因不明血小板减少.经骨髓穿刺结果确诊为非真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为抗凝剂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采用PT A采血管采血却显示血小板正常,二次采血检验结果证明,含EDTA-K3抗凝剂的血常规管有血小板凝集现象,该患者血小板减少并非护士采血操作不当所致检验值不准确.以后每次采血均改为含0.109M枸橼酸钠的PT A真空采血管后,此患者未再出现由于抗凝剂引起的血小板聚集而导致的假性血小板减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与人工分类的差异度。方法:对84例血标本上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白细胞分类检查;同时进行手工法分类200个白细胞。结果:84例血标本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四类仪器法与手工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核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ystem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对单核细胞计数增多的应通过手工分类检查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感染巴贝虫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感染内科2017年8月28日收治的1例人感染巴贝虫并诱发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和诊疗过程。 结果患者长期居住于北京,无疫区疫水等接触史,但有河北农村生产劳作史,随后出现发热、口渴、多尿、水肿并伴有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减低,黄疸,血钠、血氯下降等;血涂片及骨髓涂片:可见红细胞胞内体,疑似巴贝虫感染;及时给予患者相应抗菌药物,加用克林霉素后患者所有症状消失及实验室指标恢复至正常。 结论目前虽报道巴贝虫在我国北方蒙古边境、云南、东南沿海发病,但京津冀地区仍有部分散发病例,故尚需警惕,适时血涂片至关重要;巴贝虫感染亦可诱发噬血细胞综合征,易误诊为血液系统疾病,去除原发病是治疗关键。  相似文献   

9.
海水肺内灌注对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海水淹溺对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用Modell方法向犬肺内灌注海水,模拟海水淹溺;将气管导管钳闭造成窒息作对照。定时抽血作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有关指标检测。结果:淹溺组血小板计数于10~60分钟明显降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由基础值42.0%降至4.45%,凝血时间明显延长。窒息组血小板聚集仅于10分钟时短暂降低,凝血时间虽有延长,但于60分钟后已接近基础值。结论:海水肺内灌注较单纯窒息对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高凝状态在断指再植中的系列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探讨高凝状态对断指再植后成活的影响。方法对448例断指再植进行血小板检测;在此基础上又对102例断指再植进行了血液凝固与抗凝固两个系统的生物化学测定及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血小板增高与断指再植失败呈平行关系,血小板>300×109/L时,再植失败率高达53.3%。当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粘附性升高,纤溶酶元及抗凝血酶活性明显下降,血液粘度增高,血液的凝血与抗凝血系统失衡时则处于高凝状态,断指再植失败率明显升高。结论高凝状态是断指再植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体血小板分离联合术中自体血回输技术在脊柱侧弯矫形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60例行脊柱侧弯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Ⅰ组:术前自体血小板分离并制备富血小板血浆(PRP),术中自体血回收,手术结束前回输PRP;Ⅱ组:仅行术中自体血回收,未进行自体血小板分离回输;Ⅲ组:未进行血液保护措施。测定Ⅰ组手动提取PRP中血小板计数(Plt),于麻醉诱导前(T1)、自体血小板分离后10 min(T2)、输自体回收血及PRP前10 min(T3)、输自体回收血及PRP后10 min(T4)、术后24 h(T5)、术后48 h(T6)各时点测Hb水平、凝血功能、Plt和血小板聚集功能;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48 h切口总引流量、术中及术后48 h异体血输入量。结果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T4时三组Plt和血小板聚集功能明显低于T1时(P<0.01)。与Ⅰ组比较,T5、T6时Ⅱ、Ⅲ组凝血功能、血小板聚集功能显著降低(P<0.05),术后24、48 h切口总引流量明显增加(P<0.01),术中及术后48 h内输异体血总量明显增加(P<0.01)。结论自体血小板分离联合术中自体血回输可显著改善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术后血小板聚集及凝血功能,减少术后切口引流量及异体血输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脾外伤应用自体血回输技术,病人的回收血巾血细胞及其相关指标的变化和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2008年至2009年收治的24例单纯脾外伤行全脾切除的病人,分别在术前、回收血、回输后2h采集血样,分析其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激活指标(P-选择素、血小板第4因子)的变化。结果:①回收血中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比循环血低;②回收血中P选择素、血小板第4因子增加;凝血因子Ⅶ活性、凝血因子Ⅻ活性降低,凝血酶原片段F1+2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问、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减低;⑧回收血液中红细胞呈棘状细胞状;洗涤后,部分红细胞恢复至正常双凹圆盘状;④血液回输后与回收血相比,RBC计数及Het明显升高。结论:①回收血与循环血不同,表现为全血细胞数目不同,血小板被激活,循环血中凝血酶原片段F1+2水平升高,考虑凝血系统被激活;②回收血液并不会使循环血液内的血小板激活:③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对RBC形态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抗凝剂对富含血小板血浆中血小板活性的影响,以明确抗凝剂的选择是否影响富含血小板血浆的质量.方法 分别用肝素钠、枸橼酸钠、抗凝枸橼酸葡萄糖、枸橼酸-茶碱-腺苷-潘生丁作为抗凝剂,抽取志愿者全血,分离血小板、制备富含血小板血浆.电镜观察血小板的微观结构;检测血浆中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以观察血小板的自发激活情况;测定富含血小板血浆激活后转移生长因子释放量.结果 枸橼酸-茶碱-腺苷-潘生丁抗凝剂和抗凝枸橼酸葡萄糖与肝素钠和枸橼酸钠相比,能长时间保持血小板结构完整,减少血小板在富含血小板血浆制备过程中的自发激活.抗凝枸橼酸葡萄糖对血小板的保护作用较枸橼酸-茶碱-腺苷-潘生丁弱,但二者与肝素钠和枸橼酸钠相比,均能使富含血小板血浆释放较多的生长因子.结论 不同抗凝剂对富含血小板血浆的质量和生物活性有显著影响.复合试剂抗凝枸橼酸葡萄糖、枸橼酸-茶碱-腺苷-潘生丁能更长时间地保持富含血小板血浆的生物活性,提高其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脾功能亢进时血脾屏障的改变,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和脾功能亢进的发病机理.方法 收集33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脏为试验组,20例外伤脾脏为对照组.每例脾脏选取5块组织,HE染色后计数生发中心,总生发中心数量一平均值×脾质量.统计脾脏质量,术前血常规数值.统计学计算生发中心数量与血常规数值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比较,试验组中血常规数值显著降低,脾质量增加(平均值764.2 g),生发中心增多(平均值8817/例).生发中心的总量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说明脾功能亢进程度(包括血小板和脾质量)与生发中心数量的关系.即血小板数量越少,其脾脏生发中心的总数越多,脾质量越重,生发中心数量亦越多.结论 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时,脾脏中的生发中心显著增多,形态不完整,血脾屏障功能异常.血脾屏障功能异常是脾功能亢进的发病基础.  相似文献   

15.
门脉高压脾切除术后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术300例的临床资料,选取性别、年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试验、门静脉血流速变化、脾脏质量及手术方式作为观察指标.对术后40例并发血栓形成的原因进行比较:结果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与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试验、门静脉血流速变化及脾脏质量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及手术方式无关(P〉0.05)、结论脾切除术后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试验、门静脉血流速变化及睥脏质量是门脉高压脾切除术后形成门静脉系统血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枸橼酸钠局部抗凝在血液灌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枸橼酸钠局部抗凝在血液灌流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科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行血液灌流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肝素抗凝,枸橼酸钠组采用枸橼酸钠体外局部抗凝,观察两组患者灌流器管路血栓发生率、血小板降低程度、全血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程度及出血发生率.结果 枸橼酸钠组患者灌流器管路血栓发生率、血小板降低程度、全血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程度及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枸橼酸钠局部抗凝能明显降低血液灌流过程中血栓发生率及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内皮化人工血管内皮细胞抗血小板粘附聚集的作用。方法 人工血管18条随机分为 3组 ,Ⅰ组为无内皮细胞种植 ,Ⅱ组为内皮细胞种植后孵育 2h ,Ⅲ组为内皮细胞种植后孵育 9d ,将放射性同位素锝 (99m Tc)标记血小板灌注人工血管后进行γ计数。结果 Ⅲ组人工血管血小板粘附聚集明显低于其余两组 (P <0 .0 5 ) ,而Ⅰ、Ⅱ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99m Tc标记血小板检测、证实内皮细胞种植后孵育 9d的人工血管 ,具有良好的抗血小板粘附聚集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在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血常规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8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血常规及肿瘤标志物的检查,比较2组血常规指标水平[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水平、血红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三七皂甙与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分析二者抵抗概率,探讨二者抗血小板聚集实验室指标差异.方法 三七皂甙组与阿司匹林组各60名脑梗塞患者,分别用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从)诱导做血小板聚集试验,检测最大血小板聚集率(MAR).各组患者均于入院当天,治疗第14天检测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三七皂甙组与阿司匹林组血小板聚集功能在同一诱导剂作用下,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都存在抵抗、半抵抗现象.结论 三七皂甙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与阿司匹林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临床有可能作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应用,但也存在抵抗现象.三七皂甙抗血小板聚集的长期临床效果,与其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合应用能否解决抵抗问题,还需进一步,大规模临床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参芎注射液联合黄芪对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疗效.方法 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2)和对照组(n=20).2组均给予一般对症治疗及泼尼松治疗,不用任何抗凝血药物.治疗组同时给予参芎注射液200 ml联合黄芪注射液30 ml加入250 ml 10%葡萄糖中静脉滴注,1次/d,15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80 mg,1次/d,共15 d.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和红细胞变形指数.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和红细胞变形指数降低(P<0.05),凝血酶原时间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和红细胞变形指数降低(P<0.05),凝血酶原时间升高(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参芎注射液联合黄芪能改善肾病综合征患者高凝状态,改善微循环,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