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方法及可行性,观察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57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均行鼻内镜下切除手术。根据病变程度和范围,选择经典式鼻内镜手术,鼻内镜中鼻道、下鼻道联合上颌窦开窗术,鼻内镜辅助下Caldwell—Luc手术。观察术后复发率。结果随访1~3年,(23±9)月。复发率10.5%(6/57),其中经典式鼻内镜手术9.7%(3/31),鼻内镜中鼻道、下鼻道联合上颌窦开窗术10.0%(2/20),鼻内镜辅助下Caldwell—Lue手术16.7%(1/6)。复发6例均行二次鼻内镜手术,随访6—12个月,平均7.5月,无再次复发。结论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损伤小,术后复发率低,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组织学上属于良性肿瘤,占鼻部肿瘤的0.5%~4.7%,具有易复发、易侵袭和易恶变的特点[1]。既往多采用鼻侧切开术治疗,手术创伤大,患者难以接受。近年来,随着鼻内镜手术技术的发展和提高,以及高分辨率CT对肿瘤的定位、侵犯范围及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并分析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鼻内镜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本院2018年11月至2022年11月62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术后1年复发的15例作为复发组,将未复发的47例作为未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鼻部手术史、肿瘤发生部位、病程、Krouse分期情况,并采用逻辑(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鼻内镜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饮酒、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鼻内镜术后复发与吸烟、鼻部手术史、肿瘤发生部位、Krouse分期有关(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鼻部手术史、肿瘤发生部位、Krouse分期均是影响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鼻内镜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鼻内镜术后,吸烟、手术史、肿瘤位置及Krouse分期是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的危险因素,需要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临床干预,以减少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4.
鼻息肉是鼻部常见病,多见于成年人,好发于筛窦、上颌窦、中鼻道、中鼻甲及筛泡等处,检查鼻腔时可见1个或多个表面光滑、呈灰白色、半透明的新生物,状如新鲜荔枝肉,触之甚软且可移动,不易出血,无触痛,来自中鼻甲内侧与中鼻甲不分离,略硬,色稍红。而内翻性乳头状瘤是比较多见的鼻腔及鼻窦良性肿瘤,以鼻窦及鼻腔同时受侵犯为常见,双侧窦腔发病较少见。其病的共同症状是鼻塞、头痛、头面部痛、嗅觉异常,鼻腔检查又有相似之处,故易混淆。笔者将所诊治过的1例双上颌窦及左侧鼻腔受累的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鼻内镜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INP)进行效果评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2例SINP患者,对照组25例,以单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组27例,以鼻内镜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后总有效率为96.30%较对照组76.00%高(P<0.05);观察组术前糖精清除时间、粘液纤毛清除率、粘液纤毛清除速度分别为(32.47±2.65) min、(42.14±5.21)%、(3.85±0.75) mm/min,对照组术前糖精清除时间、粘液纤毛清除率、粘液纤毛清除速度分别为(32.41±2.58) min、(41.58±5.15)%、(3.91±0.82) mm/min,术前两组鼻腔黏液纤毛清除能力未见明显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糖精清除时间为(21.54±1.52) min,较对照组(26.47±2.13) min少,观察组术后粘液纤毛清除率、粘液纤毛清除速度分别为(72.41±6.12)%、(8.41±0.81) mm/mim,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手术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方法对2002年6月~200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在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11例患者和同期行鼻侧切开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1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比较研究。所有患者系Ⅰ期和Ⅱ期病例。结果在鼻内镜下治疗的11例患者中,10例一次性手术完全切除,1例15个月复发再手术治愈。在鼻侧切开术下治疗的11例患者中1例恶变,6例一次性手术完全切除,2例术后发现残留,予以微波处理,2例分别手术后6个月和12个月复发,均再手术治愈。所有病例均随访3年,均未再复发。结论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具有视野清晰、损伤小、面部无瘢痕、患者康复快,术后换药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联合改良柯一陆手术,寻找鼻腔鼻类内翻性乳头状瘤(nasal inverted papilloma,NIP)根基部彻底切除,根治NIP的手术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月诊治有完整随访资料的42例经鼻内镜联合改良柯-陆手术治疗的NIP患者临床资料.结果:42例均找到根基部一次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24-84个月,平均42.1个月,其中5例复发,复发率为12.0%,均为筛窦复发.结论;鼻内镜联合改良柯-陆手术容易寻找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根基部,术野清晰手术范围准确,切除彻底,术后复发率低,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在组织结构上虽属良性肿瘤,但具有旺盛的生长力,具有侵袭性、易复发、易癌变的特点,故临床上多以恶性对待,既往常采用鼻侧切开术或柯-陆手术治疗本病.手术创伤较大,出血较多,且术后面部留有瘢痕。本院于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12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随访1~6年,11例治愈.1例复发.再次手术后治愈。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为良性肿瘤 ,临床少见 ,Potts和Hirst于 196 3年首次报道并命名为内翻性乳头状瘤。至1983年共报道 10 0余例内翻性乳头状瘤 ,占尿路上皮肿瘤的 2 .2 % [1] 。此病多发于膀胱颈、膀胱三角和尿道前列腺部。发生于上尿路者少见 ,约 30余例[3 ,4 ] ,其中男女比约 5~ 7∶1,上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中男性占 90 %以上。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男性发病年龄平均5 5岁 ,女性 5 6岁 ;上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发病平均年龄为 6 5岁。但亦有小儿内翻性乳头状瘤发病的报道[5] 。上下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在组织学、发生学和治…  相似文献   

10.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 (invertdepapillomaofthebladder,IPB)为泌尿系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 ,至1 997年国外文献共报道约 2 80例 ,并且大多数为单个病例或数例的报道 ,只有 5个报道超过 1 0例以上〔1〕。我院 1 992年 5月~ 2 0 0 2年 1月共收治 1 7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 1 7例 ,男 1 4例 ,女 3例 ,年龄 2 3~ 75岁 ,平均 5 2岁 ;其中 <40岁 2例 ,40~ 5 0岁 5例 ,>5 0~ 60岁 5例 ,>60岁 5例。肿瘤直径为 0 .8~ 3.0cm ,实性肿块 1 0例 ,乳头状 5例 ,带蒂海藻状 2例。1 7例均单发 ,位于膀胱三角区 1 0例 ,膀胱…  相似文献   

11.
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inverted papilloma,IP)是泌尿系移行上皮肿瘤中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男性,以膀胱较多见.1963年Potts等首次报道1例膀胱IP[1],至今国内外文献共报道约300余例.由于有越来越多恶变和复发的报道,生物学行为呈低度恶性,故此病已逐渐被临床重视.现就其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13.
输尿管内翻性乳头状瘤三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输尿管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方法 回顾分析3例输尿管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 ,均为男性 ,年龄分别为 6 1、6 7、6 7岁。 3例均在术中冰冻切片检查后得以确诊 ,其中 1例行输尿管肿瘤段切除术 ,1例行肾及输尿管大部分切除术 ,1例行肿瘤原位切除术。 结果  3例术后病理均为输尿管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分别随访 4 .5、17和 4 6个月 ,未见肿瘤复发。 结论 输尿管内翻性乳头状瘤是一种少见的交界性肿瘤 ,确诊需行内镜检查及活检 ,手术切除并尽可能地保留肾功能是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少见 ,1988年2月至 2 0 0 1年 10月我院收治 2 2例。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本组 2 2例。男 18例 ,女 4例。年龄 19~ 73岁 ,平均 47岁。病程 3d~ 8年。以血尿为主要症状者10例 ,排尿困难者 8例 ,尿路刺激症者 3例 ,体检B超发现 1例。肿瘤单发 18例 ,多发 4例 (18% )。肿瘤直径 0 .3~ 5 .0cm。肿瘤位于三角区者 7例 ,膀胱颈者 9例 ,侧壁者 5例 ,顶部者 1例。肿瘤无蒂 1例 ,宽蒂 3例 ,细长蒂 18例。患者术前均行B超、膀胱镜检查 ,19例行IVU。B超表现为稍强回声团 ,IVU示膀胱有充盈缺损 ,当肿瘤 <1cm时 ,…  相似文献   

15.
上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上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本病患者复习文献。结果:3例均行开放手术治疗,并在术中,术后得到病理证实;2例获得随访,疗效确切。结论:对于上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前较难确诊,单发病灶可行病灶切除术,多发病灶必要时可行肾及输尿管大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16.
6例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6例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诊治及随访,认为该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膀胱肿瘤,好发于膀胱颈及三角区;膀胱镜检查有特征性表现,但术前定性诊断比较困难;手术治疗不宜扩大化,经尿道肿瘤电切术应作为首选术式;术后不需常规定期行免疫治疗及化疗,但需门诊定期复查及随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病因、病理和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并随访患者。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术后病理证实均为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其中29例合并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42例行膀胱灌注治疗,随访3个月~5年,1例患者肿瘤复发。结论: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是泌尿系少见的良性肿瘤,易合并移行细胞癌,很少复发,预后良好。确诊需行内镜检查及活检。TURBT是其标准治疗方法。术后予膀胱灌注有利于防治复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提高对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inverted papilloma of the bladder,IPB)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1995年1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具有完整临床和随访结果的36例IPB患者的资料.结果 36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1例患者同时合并有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1例在内翻性乳头状瘤中合并有尿路上皮细胞癌成分,术后27例行定期膀胱内灌注化疗,9例仅作定期随访,其中1例同时合并有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者术后3年复发.结论 IPB是一种预后良好的良性肿瘤,诊断有赖于病理检查,TURBT是治疗该病的标准方法,术后应行膀胱内灌注化疗及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中的价值。方法: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27例中,采用鼻内窥镜者14例(鼻内窥镜组),经鼻侧切开者13例(鼻侧切开组),并将两种手术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随访1.6年。并发症:鼻内窥镜组(2例)明显低于鼻侧切开组(6例),P<0.01;住院时间:鼻内窥镜组(12.3d)明显短于鼻侧切开组(18.7d),P<0.01;术中出血量(Ⅰ~Ⅱ):鼻内窥镜组(185ml)亦明显少于鼻侧切开组(525ml),P<0.01。结论:鼻内窥镜术是治疗Ⅰ~Ⅱ级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一种较好的方法;对于Ⅲ~Ⅳ级病例,使用鼻内窥镜术应持谨慎态度,鼻侧切开术仍不失为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 1994—04/2002—06发现的16例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中,15例在临床症状、膀胱镜检查和影像学上的表现与移行上皮乳头状癌类似,7例依靠活检在术前确诊;13例经尿道肿瘤电切。结论 术前内窥镜检查加活检确诊;首选经尿道肿瘤切除术;术后长期随访,及时发现并存的移行上皮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