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地区一起恙虫病暴发流行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安徽滁州地区一起新发恙虫病暴发流行进行调查分析,以了解其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发病情况.方法 应用<恙虫病个案调查表>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胶体金免疫色谱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恙虫病东方体抗体IgG和IgM和通过外斐反应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抗体进行诊断.结果 2007年11月某部在安徽滁州地区野外训练作业后陆续出现恙虫病病例19例.所有患者发病前均有在该地区野外作业史,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皮肤焦痂、淋巴结肿大和脾肿大等,并发症较轻,经正确使用强力霉素治疗均有效缓解.结论 该地区出现恙虫病暴发流行尚属首次报道.为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该地区恙虫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野外训练和作业的安全和战斗力提供了依据.强力霉素是治疗恙虫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鼠类为主要传染源,恙虫幼虫(恙螨)为传播媒介。恙虫病以高热、皮疹、焦痂和淋巴结肿大为特征,合并症多。我院曾收治61例恙虫病患者,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恙虫病又称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它的基本病变为全身性小血管炎、血管周围炎及网状内皮细胞增生,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皮疹和肝脾肿大等.恙虫病在我国南方地区较为常见,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临床表现也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恙虫病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治疗,易出现较多并发症,其中以肝脏损害最为常见[1].本文回顾性分析浙江省浦江县人民医院2003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42例伴有肝脏损害的恙虫病患者的病例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建立临床表现联合实验室检测诊断恙虫病的积分体系。 方法分析2015年临床确诊的16例恙虫病患者临床表现和血常规、降钙素原、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谱和凝血功能检验结果。设立恙虫病临床表现联合实验室检查的积分系统,将临床表现分为1类临床表现(发热、焦痂,每项积2分)、2类临床表现(皮疹、野外生活史,每项积1分),3类临床表现(呼吸系统如咳嗽、咯痰等;消化系统便血、腹胀、恶心等;心血管系统如心悸、胸闷等;神经系统如嗜睡、谵妄等,积0.5分);将白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降钙素原定位1类实验室证据(每项积1分),将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谱、凝血功能异常定为2类实验室证据(每项积0.5分),汇总患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的积分。对比分析抗-恙虫病东方体检测和巢式PCR检测恙虫病东方体结果与积分系统的相关性。探索根据临床表现联合实验室检查临床诊断恙虫病的可能性。 结果抗-恙虫病东方体阳性率为93.75%(15/16),焦痂巢式PCR检测恙虫病东方体检测阳性率为100%(4/4)。全部恙虫病患者临床表现联合实验室检查积分系统≥ 8.5分者,其抗-恙虫病东方体阳性和(或)焦痂巢式PCR检测恙虫病东方体的阳性。 结论通过建立恙虫病临床表现联合实验室检查积分体系,有利于在无抗-恙虫病东方体检测或PCR检测恙虫病东方体条件下临床诊断恙虫病。  相似文献   

5.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感染所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人群普遍易感,典型临床表现为高热、毒血症、皮疹、焦痂和淋巴结肿大等.近年来发现,该病常可引起多系统脏器功能损害,严重感染者表现为心、肺、肝、肾、神经系统损害,甚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1].对于本病的治疗有效的药物不多,据文献报道氯霉素为治疗该病的有效药物之一[2].为探讨目前恙虫病的临床表现,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我们对收集的61例患者采用利福平进行临床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珠海市恙虫病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珠海市88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结果65例患者(73.86%)发病前有草地/树林接触史。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100%)、头痛(63.64%)、乏力(39.33%)、咳嗽(35.23%),淋巴结肿大(47.73%)、肝脾肿大(35.22%)、皮疹(29.55%)及特异性焦痂/溃疡(95.45%)等。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多正常(71.59%),可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减少(78.41%)、血小板减少(38.64%),合并肝损害多见(87.5%)。共有84例患者送检外斐试验98例次,变形杆菌OXK凝集反应阳性效价12例次,阳性率12.24%。氯霉素、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克拉霉素治疗均有效。结论恙虫病临床表现多样,常累及多个系统,焦痂/溃疡为其最具诊断价值的特异体征,需仔细查体以免误诊。外斐试验阳性率低,不能单独做为诊断依据。氯霉素、四环素类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恙虫病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恙虫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恙虫病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 17例恙虫病患者中出现皮肤焦痂及溃疡者15例(88.2%),部位分别在腰、胸、下腹、腹股沟、骶尾及肛周、腋下、阴囊等处;数量多为1个,平均直径为1.2cm,表面干燥呈黑色,不伴疼痛及瘙痒,焦痂脱落后形成浅溃疡。伴有焦痂附近浅表淋巴结肿大者12例(70.6%),伴有皮肤出疹者11例(64.7%),首诊时未发现焦痂患者占58.8%(10例)。出现肝功能异常患者9例(52.9%),伴支气管炎和肺部感染患者5例(29.4%),心肌酶谱异常者4例(23.5%),其他表现包括脾肿大、血小板减少、尿潜血阳性、尿蛋白阳性、腹泻、大便潜血阳性等。结论恙虫病患病临床表现多样,常见多系统受损。皮肤焦痂是本病的重要特征,其发生率高、形态独特,但发生部位较散在而隐蔽,体检若不仔细则易漏检和误诊。皮疹和焦痂附近浅表淋巴结肿大是也是本病常见表现。本病临床表现多样、易复杂化。加强认识、认真查体是防止该病误诊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恙虫病并急性肾功能衰竭三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恙虫病并急性肾功能衰竭三例黄访英恙虫病是本地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我院自1979~1993年共收治117例恙虫病患者,其中有3例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国内报告甚少,现报告如下。男2例,女1例,年龄42~71岁。病前两周内有野外草丛接触史,均有发热、焦痂...  相似文献   

9.
恙虫病(tsutsugamushi disease)是一种由恙螨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病原体为恙虫病立克次体,鼠类为主要传染源,通过恙螨幼虫叮咬传播。临床上以叮咬部位特征性焦痂或溃疡形成、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及外周血白细胞数减少为特征。为了解恙虫病患者的临床、生化及免疫学特征,笔者对山东省泰安地区37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对恙虫病防治基础和临床研究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为提升恙虫病防治水平提供理论依据。通过万方数据、维普网、中国知网以"恙虫病"为检索词,检索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检出文章共238篇。对检出文献进行筛查、整理、综合、综述,发现恙虫病发病率近年来急剧升高,但医务人员对其认识不足,导致误诊、误治发生率高。医务人员特别是基层和非疫区医务人员对该病认知不足,病史询问和体检不详细;确诊方法阳性率低、特异性差。提高对恙虫病发病的认识,恙虫病的热型为稽留热、弛张热,热度为高热或超高热;仔细查体寻找焦痂、皮疹是减少误诊的首要步骤;通过恙虫病东方体检测、恙虫病东方体Ig M检测为确诊恙虫病的关键;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下降、嗜酸性粒细胞下降)、降钙素原(升高)、多器官功能损害证据等对恙虫病确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并总结恙虫咬伤后确诊为恙虫病的患者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浙江省台州医院住院的恙虫病患者139例临床资料。结果恙虫病患者40岁以上人群88.5%,农民最多见(92.1%),7、8、9三月病例高发(69. 8%);患者均有发热症状,93.5%的患者皮肤可见特征性焦痂;大多数患者出现乳酸脱氢酶(LDH)升高(89.2%)、超敏C反应蛋白(CRP)(87.1%)升高和嗜酸性粒细胞比率下降(91.4%)。进一步分析发现血小板显著下降患者(PLT≤30×109/L)的住院时间显著延长(t=5.61,P0.01),浅表淋巴结肿大者占比(χ2=12.38,P0.01)和谷丙转氨酶(ALT)(t=2.30,P0.05)、总胆红素(TB)(t=2.90,P0.01)、乳酸脱氢酶(LDH)(t=3.37,P0.01)水平均显著升高。结论恙虫咬伤患者以发热起病,多有特异性焦痂体征;血小板显著下降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易合并浅表淋巴结肿大和肝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升对恙虫病(TD)所致上消化道大出血(UGB)、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FS)和多器官功能损伤(MOD)的认知。方法分析1例58岁TD男性患者并发UGB、MOFS和MOD的救治经过。结果患者以“发热4 d,皮疹2 d”入院,发病前有野外游玩史,左侧小腿可见1个1.5 cm×1.5 cm焦痂,周围火山口样脱屑,左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提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肌酐(Scr)、降钙素原(PCT)、羟丁酸脱氢酶(HB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im)、乳酸脱氢酶(LDH)升高,超敏C-反应蛋白(hCRP)升高,嗜酸性粒细胞(EOS)降为“0”,根据“恙虫病积分诊断量表”、恙虫病东方体抗体阳性、焦痂恙虫病东方体阳性结果,临床和病原学诊断为“TD伴MOD”。入院第3天反复发生UGB,实验室检查显示ALT、AST、BUN、Scr、PCT、HBDH、CKim、LDH、hCRP进一步升高,血小板(PLT)迅速下降,凝血功能异常,并发生MOFS(循环衰竭、呼吸衰竭),临床诊断为“TD合并MOF(循环衰竭、呼吸衰竭)、MOD(肝脏、肾脏、血液系统)和脓毒血症”,在气管插管辅助呼吸、抗休克、器官保护下,经上腹部多层螺旋CT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检查确定为胃左动脉分支出血致胃出血,对出血血管栓塞止血。恢复期胃镜检查提示出血性溃疡,组织病理学显示炎症反应。本文在国内外首次报道TD致UGB、MOF、MOD、脓毒血症的临床治愈病例。结论TD可引起出血性溃疡,导致UGB、MOF,准确病原学治疗,及时介入止血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恙虫病(TD)是由恙虫病东方体(Ot)感染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人群对Ot普遍易感。因对儿童TD关注不够,导致我国TD儿童患者误诊、误治发生率较高。本文对儿童TD的临床特点进行综述,以提高对儿童TD的临床认知。TD特征性体征焦痂在儿童TD发生率为34.6%~70.5%,皮疹发生率仅为10%~20%,是导致误诊误治的主要原因。儿童TD神经系统感染发生率高,肝功能损伤发生率高,血小板减少、贫血、心肌炎发生率高,儿童高热伴多系统受累应怀疑TD。儿童TD病死率高达4.8%~12.2%,致死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MSOF)、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嗜血细胞综合征(HPS)。儿童TD需要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登革热、伤寒、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黑热病等相鉴别。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血液和(或)焦痂Ot,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液Ot抗体IgM是TD病原学诊断的成熟技术,也有应用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mNGS)诊断TD的报道。Ot为细胞内寄生菌,应用能进入细胞内的抗菌药物,如多西环素、阿奇霉素、氯霉素和克拉霉素均可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介绍患者 女 ,31岁。因一氧化碳中毒后致左肘关节及左前臂烧伤。伤后在外院行支持、抗感染、脱水利尿、高压氧及神经营养等治疗 ,2 4小时后患者神志清醒 ,3天后转入我院。检查 :生命体征平稳 ,神志清醒 ,心肺未见明显异常。左肘部、前臂可见烧伤创面 ,呈皮革状焦痂 ,触痛消失。脑电图检查示中度脑损伤。诊断 :左上肢 度烧伤 ,面积 2 .5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入院后继续抗感染、神经营养及高压氧治疗 ,创面予磺胺嘧啶银霜外敷。于伤后第 7天在全麻下行左上肢创面切痂 ,以腹壁下动脉脐旁穿支动脉为蒂设计皮瓣 ,大小 17cm× 18cm修复…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对烧伤创面手术治疗一直存在不同看法,多数学者主张等待焦痂自然分离后在肉芽创面上植皮。自1970年Burke等报告对200例儿童烧伤病人早期手术切除焦痂或削痂植皮,使死亡率由原来的11%下降为4%,并且缩短了疗程。但对老年(50岁以上)大面积烧伤,一般却认为是致死性的,是否早期手术治疗持观望态度。然而,鉴于老年病人对急症或选择性大手术的应激反应有相当的耐受力,推断类似的老年烧伤病人采用早期手术闭合创面是可行的。本文报告美国Shre-veport一医疗中心烧伤科有计划连续收治49名50岁以上的老年烧伤病人的前瞻性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人之文章《Ⅲ度烫伤家兔应用头孢哌酮后的局部药代动力学变化》一文在贵刊1995,11(3):212上刊出后,陈东来同志提出了一些质疑,现答复如下。一、痂下药代动力学的提出与研究目前外伤(烧伤)感染的抗生素治疗仍以静脉或肌肉注射的给药方式为主,并以血药浓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资料证实,单纯用血药浓度来说明感染局部药代动力学变化是不够的。有人经过实验研究证实,烧伤早期(≤24小时)静脉给药,其Ⅲ度焦痂下存在“库存”样效果和伤后晚期(≥3天)静脉注药,药物浓度不能抵达感染的Ⅲ度焦痂下。那么烧伤局部焦痂下感染的治疗除常规的换药和手术外要不要应用抗生素?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用自体焦痂作为微粒皮移植的覆盖物的可行性。 方法 选择12例重度烧伤患者,于其伤后3—7d内切痂,并用自体焦痂替代异体皮作为微粒皮移植术后的覆盖物。术后1—6周观察患者移植部位的焦痂情况和微粒皮存活情况,术后6周计算创面愈合率。记录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术后1—2周,移植部位的焦痂完整,与机体贴附紧密。术后3—4周,焦痂开始呈干痂状并逐渐与创面分离,其下的自体微粒皮已生长并融合成片状。第5—6周,焦痂进一步分离直至完全脱离创面,自体微粒皮融合成大片,残留少量肉芽创面。本组患者术后6周的创面愈合率为(87±4)%,创面愈合时间为伤后(56±8)d. 结论 用自体焦痂替代异体皮覆盖移植的微粒皮方法可行,并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22岁,昏迷后火焰烧伤右手约30 min,伤后4 h入院.查体:各手指创面为环形焦痂,尤以中远指节为甚,指端血供差.诊断:手部烧伤总面积2%TBSA,浅Ⅱ~Ⅲ度.入院后立即行患指焦痂切开减张术.伤后第2天行切痂术,术中见患指背侧创面大部分深达骨膜、部分达骨质,掌侧创面达骨膜,患指血管均栓塞,远节骨膜干枯,腕部创面部分达真皮层.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22岁,昏迷后火焰烧伤右手约30 min,伤后4 h入院.查体:各手指创面为环形焦痂,尤以中远指节为甚,指端血供差.诊断:手部烧伤总面积2%TBSA,浅Ⅱ~Ⅲ度.入院后立即行患指焦痂切开减张术.伤后第2天行切痂术,术中见患指背侧创面大部分深达骨膜、部分达骨质,掌侧创面达骨膜,患指血管均栓塞,远节骨膜干枯,腕部创面部分达真皮层.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22岁,昏迷后火焰烧伤右手约30 min,伤后4 h入院.查体:各手指创面为环形焦痂,尤以中远指节为甚,指端血供差.诊断:手部烧伤总面积2%TBSA,浅Ⅱ~Ⅲ度.入院后立即行患指焦痂切开减张术.伤后第2天行切痂术,术中见患指背侧创面大部分深达骨膜、部分达骨质,掌侧创面达骨膜,患指血管均栓塞,远节骨膜干枯,腕部创面部分达真皮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