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护理方法及配合特点.方法:20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观察术前患者准备情况、手术是否顺利进行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生活质量较好.结论:术前精心的护理准备及术中娴熟的护理配合,能有效促进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顺利完成,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直肠癌回肠造口还纳术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其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于我院行回肠造口还纳术的85例直肠癌患者资料,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并总结护理防治措施.结果:本组85例患者中,术前发生并发症18例(其中造口周围皮炎17例,诊断性肠穿孔1例),术后近期发生并发症17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在直肠癌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直肠癌患者50例,上述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等检查证实为直肠癌,上述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心理护理、术前肠道准备、术中护理、术后活动等。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发生腹胀痛、切口感染等例数。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有主要促进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室系统化护理理念对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期恢复水平的影响.方法:将低位直肠癌手术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室全程护理,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早期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直肠癌根治术对男性患者排尿和性功能的影响,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通过发放调查表、门诊面谈及电话随访等方式调查48例65岁以下男性直肠癌术后患者的排尿功能和性功能情况,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10 d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为56.25%,术后1个月性功能障碍发生率为58.33%.不同年龄、手术方式及Dukes分期患者排尿和性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男性患者直肠癌术后排尿和性功能障碍发生率高.需采取针对性护理,促进其排尿和性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延续性护理中引入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的实践效果.方法:将78例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后比较2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评分.结果:术前1 d 2组患者E...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四等级功能活动评分法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疼痛护理中的应用,以便更好地观察和处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患者康复。方法:将70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根据四等级功能活动评分法进行早期疼痛护理,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点疼痛评分和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术后12 h、24 h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72 h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72 h疼痛管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等级功能活动评分法可缓解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疼痛,提高患者对疼痛管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后护理中采用全程优质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5月,80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实行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对比2组术后生活质量及抑郁情绪等。结果:干预后,2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抑郁评分均降低,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改善其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及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术后化疗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的48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除进行化疗常规护理外,同时为病人提供了良好的人文关怀及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预防或减轻化疗中的不良反应.结果:48例患者均顺利地完成了化疗计划,达到治疗护理的目的,患者生活质量不同程度提高,效果满意.结论:乳腺癌术后化疗中加强人文关怀及心理护理,可以降低化疗中抑郁、悲观、抗拒化疗及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利于化疗顺利进行及提高化疗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ERAS)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本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联合ERAS干预。对比2组护理满意度、焦虑和抑郁评分、术后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和抑郁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ERAS干预,可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
自1984年9月至2002年1月,我院对1258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行结肠镜检查,其中发现残留结直肠癌107例(占8.5%);结直肠息肉356例(占28.3%)。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258例,男749例、女509例,年龄16~82(平均52.5)岁,其中直肠癌术后574例;左半结肠癌术后438例;右半结肠癌术后237例;结肠息肉癌变全结肠切除术后9例。发现时间:术后6个月内检出结直肠癌17例、息肉69例;术后6~12个月内检出结直肠癌34例,息肉78例;术后1~3年内检出结直肠癌30例,息肉107例;术后3~5年内检出结直肠癌7例,息肉48例;术后5年以后检出结直肠癌19例,息肉54例。共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下临床护理路径在结直肠癌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6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参与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FTS理念下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日常活动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日常活动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应用FTS理念下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有助于缩短术后康复时间,提高患者的日常活动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直肠癌造瘘术后伴癌因性疲乏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32例直肠癌造瘘术后伴癌因性疲乏患者,加强肠造口相关知识的教育,指导患者正确选择及应用造口用品,评估癌因性疲乏,加强排便护理、运动锻炼、中医调护、饮食护理等.结果 患者癌因性疲乏减轻,无疲乏17例,轻度疲乏9例,中度疲乏4例,重度疲乏2例.住院时间为25~46 d.结论 对直肠癌造瘘术后癌因性疲乏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可消除或减轻患者癌因性疲乏,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FTS)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体液免疫和临床指标的影响及其合理应用.方法:将48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FTS组和传统处理组,每组各24例.观察患者术后体液免疫和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体液免疫均有下降,FTS组患者术后第1天C3、C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天IgA、IgG、Ig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TS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好于传统处理组(P<0.01,P<0.05).结论:FTS时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体液免疫影响较小,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术后护理方法及其特点。方法对25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均采用统一的整体护理,观察术后生活质量。结果25例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好,顺利恢复并出院。结论术后精心的护理能有效促进老年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恢复,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手术室护理对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水平、术后康复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2022年于我院行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8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护理组43例和ERAS护理组44例。传统护理组采用传统手术室护理方案,ERAS护理组采用ERAS理念下的手术室护理方案,观察2组患者的应激反应水平、术后康复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前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及肾上腺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护理组术中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及肾上腺素水平明显低于传统护理组(P<0.05);术后ERAS护理组患者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传统护理组(P<0.05);ERAS护理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护理组(P<0.05)。结论:基于ERAS理念的手术室护理可明显降低直肠癌腹腔镜患者的应激反应水平,加速患者术后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肠造口术前定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直肠癌根治术乙状结肠造口术术前定位对患者术后造口并发症的发生及护理的影响.方法:对11例直肠癌根治术乙状结肠单腔造口术患者进行术前定位,术后随访.结果:造口内陷狭窄2例,造口旁疝1例,造口皮炎1例.结论:术前造口定位使实际造口位置适宜,便于患者术后的正常生活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外科医师应该而且能够做到的是制作一个位置适当,没有任何并发症的造口.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围术期预见性护理和常规护理的效果。方法 对病例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20-12—2022-06安阳市肿瘤医院胃肠外科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73例患者。根据围术期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36例)和常规护理联合预见性护理组(观察组,37例)。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不良心理状态。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术后48 h的疼痛程度。统计术后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48 h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围术期开展预见性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和术后疼痛程度,并有利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效果。方法:将结直肠癌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可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ICU)精细化护理预防老年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1月,本院治疗的98例结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ICU精细化护理。对比2组术后吻合口漏发生情况、愈合时间、并发症及病死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分别为6.12%和2.0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53%和18.37%(P<0.05),且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精细化护理能够明显降低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情况,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