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为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和合理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乳腺癌患者135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研究其发病年龄,发病部位等因素.结果:老年人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青年人的发病率,有明显差异(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危年龄妇女乳腺增生伴症状加重、乳腺局限性增厚是早期乳腺癌的重要表现,合理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城市妇女乳腺高频钼靶X线联合乳管镜筛查乳腺癌的情况.方法 2011年3月-2013年1月采用临床乳腺检查初筛,以及乳腺高频钼靶X线检查联合选择性乳管镜检查,对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3 600例40岁以上妇女进行了乳腺癌筛查.结果 3 600例妇女共检出乳腺癌10例,检出率为278/10万(10/3600).乳腺临床检查中发现乳腺异常1 313例、乳腺肿块142例、乳头溢液行乳管镜检查100例;乳腺高频钼靶X线检查4级及以上者72例,总共占筛查人群的45.19%(1 627/3 600).结论 通过乳管镜联合乳腺高频钼靶X线片在正常人群中进行乳腺癌筛查,有助于发现早期乳腺癌,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的乳腺摄影普查prof.sir patrick Forrest(苏格兰)Manmographic screergng.for Breast Cancer乳腺摄影普查,能早期发现乳腺癌的病人.国家乳腺癌普查机关要求对50~69岁的妇女每3年进行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为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早期乳腺癌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超声、钼靶x线、超声定位穿刺活检.结果:78例病人中乳腺腺体局限性增厚47例(60.3%),可触及结节者仅29例(37.2%);无任何体征者2人(2.5%).超声联合钼靶x线及超声定位穿刺活检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1.02%,92.30%,与单纯超声及钼靶x线检查相比有显著性差别.结论:高危年龄妇女乳腺增生伴症状加重、乳腺局限性增厚是早期乳腺癌的重要表现;及时对乳腺结节、局限性增厚、钼靶x线致密影等可疑病灶行组织学穿刺活检或超声联合钼靶检测可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及定位在中国妇女致密型乳腺发生的早期乳腺癌筛查中的作用。方法:对2002年2月—2006年4月来湘雅医院乳腺科门诊就诊及体检中心健康检查的5万余名女性行乳腺高频超声检查,筛查出乳腺肿块4 000余例,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致密型乳腺患者乳腺癌142例(肿块最大横径均≤2cm),将患者的超声检查与钼靶片结果资料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在142例致密型乳腺的乳腺癌患者中,超声发现微小钙化47例(33.10%),敏感性达74.60%,准确率为88.73%;钼靶发现泥沙样钙化38例(26.76%),敏感性60.32%,准确率为82.39%。钙化灶的检出率为44.37%。其中超声发现微小肿块110例(77.46%),敏感性88.71%,准确率为90.14%;钼靶片发现100例(70.42%),敏感性80.65%,准确率为83.10%。12例临床上未扪及肿块患者均在超声定位下准确地切除病灶。结论:(1)高频超声检查在中国妇女致密型乳腺的乳腺癌筛查中检出小肿块及恶性钙化的敏感性以及准确率要高于钼靶片检查。(2)高频超声检查可作为年青妇女、致密型乳腺以及扁平型乳腺早期乳腺癌筛查的有效方法之一,它不仅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也提高了保乳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女性乳腺肿瘤患者的调查,对所产生的负性情绪进行分析.方法:随机对2009年2月份-2009年9月份入院的116例乳腺肿瘤患者分别进行手术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结果:发病年龄为30-50岁的妇女;发生焦虑情绪的占43%,抑郁情绪占34%;单纯有焦虑情绪有22人,单纯抑郁情绪14人,28名患者即有焦虑情绪又有抑郁情绪;在学历上初中与中专、大专、本科之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前后SAS,SDS比较(X+SD)无意义也就说明这一点,一般的心理护理和手术治疗后的心理状态在短时间内难以缓解.建议:(1)在病人入院时应对病人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出现负性心态病人应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治疗.(2)提高全民素质教育,从认识上转变观念,从而迭到身心健康.(3)加强妇女保健工作,定期进行乳腺疾病的普查工作.(4)指导妇女进行乳腺自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乳腺增生性病变的临床特点及探讨手术治疗.方法:以2009年1月~2011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19例乳腺局限性腺体增厚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乳腺增生的病理类型,观察乳腺增生性病变的临床特点,对有手术指证的107例分别选用区段切除、皮下乳腺切除、单纯乳房切除等术式,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术后随访.结果:乳腺腺病68例,占57.14%;乳头状瘤病和/或导管上皮增生活跃34例,占28.57%;不典型增生(癌前病变)19例,占15.97%;T0期乳腺癌8例,占6.72%.行乳腺区段切除98例,皮下乳腺切除1 3例、单纯乳房切除8例.术后随访3月~2年,除1例患者4年后发生胃癌,治疗2年8个月后死亡;3例发现新的乳腺增生块,余均无复发和转移.结论:乳腺增生性病变是临床常见多发病,对于可疑癌变、病变较重、药物治疗无效等患者应尽早行手术切除,术中根据患者的病变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以降低对患者的损伤,同时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乳腺癌筛查的优化模式。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6年12月新会地区的47976名妇女进行乳腺保健教育实施的乳腺临床检查加乳腺B超检查的乳腺癌筛查模式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47976名妇女中筛查出乳腺异常情况者12694人,其中1126人接受手术活检或空心针穿刺活检,确诊为乳腺良性病变1069例,占94.1%,确诊为乳腺癌57例,占5.1%,其中非浸润性癌7例(均为T0期),包括有小叶原位癌3例,导管内癌4例;浸润性癌50例,其中T1期是16例。本组乳腺癌筛查的乳腺癌检出率为0.12%。结论临床乳腺检查加乳腺B超检查的乳腺癌筛查模式能提高基层医院的乳腺癌早期诊断水平,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身心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1].目前乳腺彩超、乳腺X线钼靶摄片仍然是乳腺癌诊断及普查广泛采用的检查方法,但对于<2 cm的早期乳腺癌诊断比较困难,具有较高的漏诊率.近年来,随着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的不断发展,MRI特别是增强MRI已成为最有前途的乳腺癌诊断手段,甚至能够检出彩超、钼靶摄片及临床体征阴性的隐匿性早期乳腺癌.为了探讨高频彩超、数字化钼靶摄片联合乳腺MRI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对224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健康体检女性关于乳腺癌及乳腺自检相关知识、行为、需求的调查分析,了解我国乳腺癌早期发现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从而开展促进乳腺癌早期发现的健康教育.方法:对2011年来院体检的年龄在20~80岁的160例健康体检女性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城乡分布、经济状况;乳腺癌危险因素评估:月经史、生育史、哺乳史和既往乳腺病史及家族史、雌激素服用史、放射线暴露史;乳腺癌基本知识知晓度、乳腺自检相关知识、个人饮食习惯、信念行为方式、健康教育需求等.结果:①所调查女性年龄在22~76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占90.4%,城市职业女性占92.2%.②对乳腺癌发病危险的评估:既往有乳腺病史占49.0%,乳腺癌病史占1.3%,乳腺癌家族史占11.2%,雌激素药物或激素替代治疗占7.20%,服用过避孕药物占16.9%,长期暴露于放射线下占25.6%.③对乳腺癌基本知识的知晓度:通过对乳腺癌38个基本知识的问卷,有71.6%的女性对相关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还有2.6%的女性对一些基本知识知之甚少.④乳腺自检的相关知识:通过5个乳腺自我检查相关知识的调查发现,有60.7%的女性知道和了解一些乳腺的自检知识,还有5.50%的女性对乳腺自检知识一无所知.⑤个人信念行为方式:93.1%的女性很在乎乳腺自检,但他们缺乏专业知识指导;有27.1%的女性从未做过乳腺检查.⑥健康教育需求:有26.0%的女性从电视、报纸、社区宣传海报、广播新闻媒体及互联网上获得有关乳腺自检信息的,4.4%的女性没有任何渠道获得信息.结论:城市健康职业女性对乳腺癌及乳腺自检相关知识认知率占60.7%,有93.1%的女性有渴望掌握乳腺自检知识的意识和行为信念,但只有26.0%的女性女性能通过电视、报纸、社区宣传海报、广播新闻媒体及互联网上获得有关乳腺自检的信息,乳腺健康知识普及和宣教的需求范围之广、比率极高.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持续明显上升,目前已跃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乳腺X线检查目前被公认为乳腺癌的首选检查方式,特别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更具优势。近年来,随着影像设备不断更新,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机的出现,使乳腺癌病变X线征象显示清晰度有了明显的提高,从而为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成为可能。随着全数字乳腺机在乳腺疾病普查中的应用,临床诊治中早期乳腺癌所占比例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隐匿性乳腺病灶手术活检的临床意义,确定超声定位下隐匿性乳腺病灶精准切除的操作方法,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方法 44例患者的48例隐匿性乳腺病灶,在超声引导下采用定位针与体表标记相结合的方法定位,按照固定的步骤进行开放手术切除.结果 通过病理诊断证实病灶全部被准确切除,未发生定位针断裂、脱出等情况,术后乳房外形均未发生变化,未发生乳头乳晕坏死的并发症.病理结果:浸润性导管癌(Ⅰ期)4例,占8.3%;乳腺非典型增生15例,占31.3%;其余为乳腺腺病、乳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导管扩张症等良性病变.结论 超声定位下隐匿性乳腺病灶的精准切除是安全有效的检查和治疗方法,需要一定的手术技巧,在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降低医疗成本、减少乳腺活检手术的并发症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早期乳腺癌30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为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早期乳腺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病人中乳腺局限性增厚18例(60%),可触及结节者仅11例(37%);有乳腺增生病史伴增生症状加重者22例(73.3%)。钼靶X线单纯钙化12例(40%),肿块结节影5例(17%)。24例(80%)超声检出边界不规则低回声结节,79%的结节内或周围可测到血流信号。11例通过空芯针穿刺获得诊断,19例由超声或钼靶定位后手术活检确诊。结论 高危年龄妇女乳腺增生伴症状加重、乳腺局限性增厚是早期乳腺癌的重要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优于钼靶X线检查;及时对乳腺结节、局限性增厚、钼靶X线致密影等可疑病灶行组织学穿刺活检或超声以及钼靶定位后手术活检,可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进一步了解妇科病在贵港城区的发病情况,以便制定有效防治妇女病的有利干预措施.方法2009年对贵港城区31个企事业单位1745名女职工进行常规的妇科检查、宫颈液基细胞、B超和乳腺检查.结果:本次普查贵港市城区1 745人,查出各种妇女病882人,患病率50.54%;以宫颈疾病居首位,阴道炎次之,再次为乳腺疾病.结论:加大妇女保健卫生知识宣传力度,定期通过妇科普查,可降低妇女病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触诊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提高临床上对触诊阴性乳腺癌的认识及警惕。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触诊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临床均未触及肿块,超声或数字化乳腺X线摄像(DR)检查提示乳腺内病变而行活检病理证实为乳腺癌。其中0期乳腺癌6例(30%),I期11例(55%),Ⅱ期2例(10%),III期1例(5%)。结论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癌大多数为早期癌,临床应提高对触诊阴性乳腺癌认识,超声或DR以及联合应用可提高触诊阴性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的确诊为双侧原发性乳腺癌16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16例均为女性,占同期收治乳腺癌的0.47%,发病年龄41~69岁,中位年龄53岁.同时性双侧乳腺癌7例,发病年龄41~54岁,中位年龄47岁,5例为绝经前患者.异时性双侧乳腺癌9例,第2癌的发病年龄43~69岁,中位年龄58岁,1例为绝经前患者.异时性双侧乳腺癌第1癌与第2癌间隔14个月至196个月不等,中位间隔时间52个月.结论 同时性双侧原发性乳腺癌较异时性双侧乳腺癌发病年龄早,多见于绝经前.异时性双侧乳腺癌发生间隔时间不定,一侧发生乳腺癌后宜积极随访对侧乳腺,对雌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应坚持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威海地区30岁以上妇女乳腺疾病普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乳腺疾病与各种发病因素的关系,为乳腺疾病的防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选取2005年3月-2008年3月进行乳腺普查的3 246例威海女性,将其按乳腺增生症、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癌进行分组,分析3种乳腺疾病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初潮年龄、哺乳史、饮食习惯及职业的关系。结果:乳腺增生症、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发病率分别为44.30%、9.67%和0.15%。乳腺增生症及乳腺纤维腺癌低年龄组发病率明显高于高年龄组(P〈0.05)。初潮年龄早、无哺乳史、偏荤饮食及无固定职业者乳腺增生症发病率高(P〈0.05)。乳腺纤维腺瘤发病率与初潮年龄、哺乳史无关(P〉0.05),偏荤饮食者及教师发病率高(P〈0.05)。乳腺癌发病率与以上因素无关(P〉0.05)。结论:乳腺疾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改变某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可能会使广大妇女远离乳腺疾病,甚至远离乳腺癌。  相似文献   

18.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是乳腺癌的特殊类型之一,一般认为其发生率占所有乳腺癌总数的1%-2%。随着早期乳腺癌的检出比例增加,单侧乳腺癌的术后随访时间不断延长,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比例也有所提高。现将我院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8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诊断及治疗情况结合有关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总结我院自1994~1997年间70例乳腺癌的诊断经验。结果 Ⅰ期乳腺40例,占57.4%,其中小乳腺癌13例占18.6%,0期原位癌3例,占4.3%,50岁以下乳腺癌占70%。认为重视乳腺癌的高危因素、定期检查和乳腺X线摄片是早期诊断乳腺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乳腺Page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往往和乳腺导管癌或其他浸润癌伴发。我院1989~2005年共收治乳头Paget病及乳腺癌合并乳头Paget病患者共29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表现29例乳腺Paget病患者占同期1732例乳腺癌患者1.67%。29例均为女性,发病年龄38~81岁,平均58.7岁。绝经前发病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