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临床上要求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越来越多,但耐药等问题却给治疗带来了不少困难。为此,医生可以采用调整治疗方案、延长疗程等措施。本文对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中的常用药物及其合理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临床药师干预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的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按患者疾病和年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共纳入219例患者,完成对照组88例,干预组90例。对照组采用四联疗法7 d,医师按平时诊疗交代患者;干预组除以上诊疗外,临床药师对患者用药进行指导,并告知患者填写服药日记卡。2组患者分别于停药后30 d[14]C尿素呼气试验复查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停药后、停药后30 d、半年和1年电话随访。结果 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对照组71.59%vs干预组78.89%)、随访调查2组腹痛、烧心、恶心、呕吐、嗳气等临床症状的复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2组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但正确使用药物(对照组73.86%对比干预组94.44%)和对诊疗的满意度(对照组78.41%对比干预组9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药师的干预能提高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正确用药和对诊疗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联合用药.方法:通过阅读文献和说明书,进行归纳总结加以分析.结果:临床根据患者的情况,使用二联法、三联法、四联法、五联法、序贯联法治疗胃幽门螺杆菌感染,取得比较好的结果.结论:为临床科学合理联合用药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医院消化内科门诊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现状及其处方用药情况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医院2019年10月份消化内科门诊患者用药处方3 595张,分析其Hp感染患者的年龄、性别和Hp感染用药方案等的合理性.结果:抽取的3 595张消化内科门诊患者处方中,用于被确诊为Hp感染患者94例涉及12... 相似文献
5.
自 Warven和 Marshall 1983年发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以来 ,有关 Hp与胃肠道疾病之间的关系已得到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基于 Hp在消化性溃疡发生、发展及预后方面的重要作用 ,有关 Hp的治疗方案也得到了广泛研究。现就有关 Hp的治疗综述如下。1 Hp与消化性溃疡有关 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目前已得到了肯定的共识 ,Hp的生物学特性非常适合于胃内环境的生存 ,而Hp在胃内感染常导致胃组织损伤〔1〕。在不使用非甾类抗炎药物或高胃酸分泌状态 (如卓—艾氏综合征等 )时 ,90 %以上十二指肠溃疡和 80 %胃溃疡患者同时感…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调查处方前置审核规则精细化设置后对幽门螺杆菌根除用药的影响。方法 抽取某院2021年4~7月及9~12月所有门急诊18岁到70岁幽门螺杆菌根除处方9634张,其中4~7月为前置审核规则完善之前,共4759张,设置为对照组;9~12月为前置审核规则完善之后,共4875张,设置为观察组。结果 精细化规则完善后某院幽门螺杆菌根除合格率从81.68%升到了93.87%。结论 前置审核系统对门急诊幽门螺杆菌根除用药影响显著,提高了临床用药合理性,减少了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元联动式干预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疾病认知及不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22年2月—2023年1月诊治的126例Hp感染患者按照数字抽签方式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试验组各6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多元联动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疾病认知[简易版疾病认知问卷(B-IPQ)评分、自制调查问卷评分],不合理用药情况,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试验组B-IPQ评分、自制调查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漏服、剂量差错、自行停药、用药时间差错、用法不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元联动式干预能改善Hp感染患者疾病认知度,减少其不合理用药行为,有利于提高疗效及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春风和煦,染点桃红柳绿,层林尽远,幽幽一丝忧虑。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多种消化道疾病密切相关,鉴于给药方案和抗生素应用不尽规范,导致细菌耐药谱和耐药几率在增长,促使药物剂量与时间同步借以维持疗效。为此,倡导庐山会议对幽门螺杆菌若干问题共识意见,同时介绍抗凝血药与质子泵抑制剂的相互作用和潜在风险,本刊于2010年4月21日在京召开专家圆桌会议。在林三仁教授的主持下,与会医药专家胡伏莲、周丽雅、李军祥、于久飞、吴咏冬、崔梅花、许乐、胡继春、刘绍能、孙忠实、李静、张石革、张晓乐、李国辉、段京莉、王洋、蔡芸等共同研讨了幽门螺杆菌耐药现状与挑战、幽门螺杆菌根治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方案的选择建议,成为本期《专家论坛》向各位临床一线同仁所推荐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分析我院上消化道症状患者幽门螺杆菌(Hp )感染及耐药性,为Hp 根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4年来我院行胃镜检查的843例患者的Hp 感染率和耐药率。结果:843例患者中Hp 感染者330例,阳性率39.15%,对阿莫西林、四环素、呋喃唑酮3种药物全部敏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25.76%,克拉霉素耐药率20.30%,甲硝唑耐药率为96.36%。结论:依据药敏试验进行抗Hp 治疗,是治疗的最佳选择,本地区临床经验治疗最佳方案为铋剂四联治疗,慎用标准三联疗法和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干预措施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影响。方法患者1027例,按有无实施干预措施分为干预组559例和非干预组468例。干预组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非干预组不给予任何措施。观察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平均住院药费、抗菌药物平均使用费用、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次数和病原学检查、药敏实验、医师使用抗菌药物通用名处方、正确给予抗菌药物的构成比。结果干预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平均住院药费、抗菌药物平均使用费用和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次数均明显低于非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病原学检查、药敏实验、药物通用名处方和正确给予抗菌药物的构成比均高于非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干预措施对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效果显著,体现了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临床药师对内分泌科合理用药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内分泌科合理用药干预的类别和内容,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提供思路和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按照干预类别和涉及的药物类别以及临床医师的接受率,统计和分析2013-2015年临床药师对内分泌科的用药干预记录。结果临床药师干预的药物问题的类别主要是治疗不足、药物选择、相互作用和药物剂量,所占比例分别为20.43%、17.74%、17.20%和16.13%。干预涉及的药物种类主要是心血管系统药物和内分泌系统药物,所占比例分别为46.77%和18.28%。临床医师对药学干预的接受率为82%。结论临床药师对内分泌科临床用药的监护应结合主要病种和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为依据,提高干预的成功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西药不合理处方的构成和干预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门诊西药2009至2011年收集的不合理处方分类、干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 078张不合理处方中,用法用量不适宜3 811例(占75%),口服β-内酰胺类无过敏试验结果 667例(占13%),注射剂配伍不当215例(占4.2%),诊断与用药不符112例(占2.2%),重复用药165例(占3.2%),联合用药不适宜109例(占2.1%)。结论医生用药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医生对处方的法律效力重视不足,跨科开药,药物知识更新不够。我院门诊药师正逐渐向临床药师转变,为医生提供更多的药学知识,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五官科护理环节用药存在的问题,促进合理用药。方法:从容易出现问题的护理环节用药中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护理环节存在用药不合理问题。结论:更新护士药物知识,改善工作流程,减少用药差错,以此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蔡迪鸣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8):221-223
目的 探讨临床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产生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措施.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对68例采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分析、整理,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出现的原因、具体类型、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应用类型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制定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的合理应用措施.结果 头孢菌素类抗... 相似文献
17.
合理用药是现代医学必须遵守的一个最基本原则,现代药物机制的复杂性及疾病的多样性要求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要仔细研究病情,科学合理用药。经过长期的发展,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认识以及治疗,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特别是在治疗对象上的细分,这为治疗的具体实施提供了便利。儿科作为一个重要的医学分支,在用药上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儿科的合理用药体现在给药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科学选择药物,合理使用药物及正确的剂量、用法等)。由于种种原因,实际诊疗过程中儿科用药存在一些不合理情况,不利于患儿疾病的康复。临床药师、医生应谨遵儿科用药特点及药物使用原则纠正这些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建立不合理用药长效干预机制,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参照WHO推荐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和《处方管理办法》,对该院2009年7~12月(干预前)和2010年7~12月(干预后)门诊患者的处方指标和患者关怀指标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采用药物利用研究方法对使用量前10位的抗菌药物进行使用合理性分析。结果干预后平均用药2.58种、应用抗菌药物比例为25.94%、应用注射剂比例20.89%、每张处方平均药费98·36元、抗菌药物占总药费比例22.80%、注射剂占总药费比例17.80%均低于干预前,使用非专利名的百分率为95·30%和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比例为88.50%高于干预前。干预后平均就诊时间11.3min、平均调配时间35.2s、药品实际调配比例为98.7%、药物标示完整率为100.0%、患者用药知晓率为98.6%、总体服务满意率为98.6%均高于干预前。干预后处方适应证相符率为92.72%(433/467),干预前为85.66%(448/523)。干预前阿莫西林DUI值为1.57均高于其他抗菌药物,居第1位,干预后DUI值下降,为0.98,但排序仍居第1位。结论采用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和药物利用研究方法,可对干预机制进行评价,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我国合理用药评价研究的现状,介绍现有的国内外合理用药调研的指标和评价标准,提出了该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以期提高我国的合理用药的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