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磁共振成像可准确提供更多的信息,直接评价脊髓病变的部位及范围,而应用体感诱发电位技术可以进一步研究脊髓解剖学及影像学以外的功能结果。体感诱发电位是临床常用的神经电生理检查,可分为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和脊髓诱发电。它们都能够较好地反映脊髓神经功能。本文就体感诱发电位对脊髓功能的评估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3.
脊髓诱发电位及体感诱发电位对脊髓功能的监测已有报道,它对防止术中神经系统并发症十分有用。日本旭川医科大学自1986年用微机自动脊髓监测系统成功地监测了75例脊柱手术患者,术后无一例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本文对该系统及其监测结果作了介绍,并对诱发电位脊髓监测的临床意义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联合应用运动诱发电位( MEP) 和体感诱发电位(SEP) 技术连续监测的方法对13 例脊髓手术病人进行监测。结果表明,联合应用MEP和SEP 监测,能正确反映手术中脊髓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变化;MEP的稳定性高于SEP;SEP 的敏感性较高;术中SEP 逐渐好转提示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体感诱发电位在脊髓脊柱手术中的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脊髓脊柱手术中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监测对脊髓功能的判断作用。方法对14例脊髓脊柱手术前、中、后SEP监测,术中为连续监测。站票摘除椎管内占位病变、脊柱手术中撑开侧弯凹侧、凿除椎管狭窄的推板时SEP出现显著改变,在手术结束前均恢复正常。给哈SEP术中监测有连续、敏感、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研究8只正常家兔的腰髓运动诱发电位,并观察急性脊髓受压时运动诱发电位的改变。结果表明,脊髓运动诱发电位能为监测脊髓的运动功能提供重要的电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7.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严重致残性伤害,因脊髓结构、功能损害导致损伤平面以下脊髓段支配的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及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但对于SCI,现在还没有效的治疗方法,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损伤后再生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是对CNS损伤的再生和调控缺乏足够的认识。近20年来,随着基础医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SCI后继发性损伤的病理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采用组织工程方法,直接将有活性的种子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使损伤轴突修复、再生和恢复功能是治疗脊髓损伤的一种有效方法。目前,可用于移植的细胞主要有神经干细胞、雪旺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嗅鞘细胞等,均能促使脊髓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同时,[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分析比较皮质体感诱发电位与经颅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在评价脊柱手术患者脊髓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3年2月在江苏省沭阳县人民医院进行脊柱手术的患者236例,同时进行皮质体感诱发电位与经颅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分别对其检测脊髓神经功能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观察。结果经颅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的灵敏度为86.20%,特异度为97.97%;皮质体感诱发电位的灵敏度为42.00%,特异度为95.48%,经颅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的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皮质体感诱发电位。结论经颅电刺激诱发电位较皮质体感诱发电位能够更为理想地监测脊柱手术中患者的脊髓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在评价后颅窝减压手术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后脊髓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该院1997年6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32例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行后颅窝减压手术治疗的患者近期及远期疗效进行分析。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的症状、体征、脊髓空洞及SEP的变化。结果术前132例患者SEP检测均有异常。术后早期,118例临床体征改善的患者中,112例SEP好转;体征稳定的14例中,12例的SEP好转;术后随访6个月至11年,123例体征改善的患者中,121例SEP好转;而体征稳定的7例患者中,6例的SEP好转;2例临床体征加重患者,SPE异常更明显。108例脊髓空洞较术前缩小的患者中,106例患者的SEP也好转;而脊髓空洞无变化的19例患者中,13例的SEP好转;2例脊髓空洞增加的患者,SPE异常更明显。术前、术后SEP的变化与患者症状和脊髓空洞的变化呈正相关(r=0.854、0.747,P<0.01)。结论 SEP可作为Chiari畸形伴脊髓空洞症后颅窝减压手术后评定手术效果及判定脊髓功能恢复相对客观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体感诱发电位(SEPs)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神经功能的监测作用。方法26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肾下腹主动脉阻断45min,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缺血前、缺血5、8、10min及再灌注10、15、30min、1、2、24和48h监测SEP变化。再灌注24和48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再灌注48h进行脊髓病理学观察。结果缺血5min时SEPsP1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P1波幅在缺血8min时明显减小(P<0.01),缺血10min时SEPs波形消失。再灌注后10min时SEPs波形恢复,但P1波幅小于缺血前(P<0.01),P1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再灌注15min时P1波幅恢复至缺血前(P>0.05)。再灌注30min后各时间点P1潜伏期虽然呈恢复趋势,但仍明显延长(P<0.01);再灌注24和48hP1波幅再次降低小于缺血前(P<0.01)。再灌注24和48h神经功能评分逐渐增加(P<0.01)。再灌注24和48hP1波幅变化与神经功能评分显著相关(r=-0.881和r=-0.925,P<0.01)。再灌注48h可见受损脊髓发生出血、水肿、变性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局部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54只SD大鼠,随机分组为:假手术(对照组)、脊髓损伤(SCI组)和甲基强的松龙治疗(MP组),每组又分为处理后6h、12h、24h三个时相组,每组6只,采用Allen's打击法造成脊髓损伤模型,在各时相提取伤段脊髓线粒体,测定线粒体呼吸Ⅲ态(R3)、Ⅳ态(R4)、呼吸控制率(RCR)、磷氧比(P/O)。结果:SCI组在伤后6h、12h和24h的R3、RCR和P/O显著低于对照组,R4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MP组伤后6h和12hR3、RCR和P/O高于SCI组,R4低于SCI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MP组R3、R4和RCR在6h和12h时相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24h时相R3、RCR和P/O低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局部线粒体呼吸功能明显受到影响,线粒体内膜通透性增加,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偶联程度明显受到抑制。早期使用甲基强的松龙可明显改善线粒体的呼吸功能,保护伤段脊髓线粒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中神经监测(intraoperative neu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 IONM)在脊髓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24例脊髓手术患者,根据监测方法不同分为4组。A组(腹侧肿瘤)行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 SEP)、 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 MEP)及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 EMG)监测;B组(髓内肿瘤)行SEP+MEP监测;C组(髓外硬膜下肿瘤)行SEP+EMG监测;D组(马尾神经病变)行EMG监测,分析术中监测情况与术后神经功能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A组3例,术中均有监测报警,手术结束前均恢复,但有1例出现术后神经功能恶化。B组6例, 术中均有监测报警,手术结束前5例恢复,1例未恢复者术后神经功能恶化。C组9例,其中7例术中监测报警,手术结束前均恢复,但有1例出现术后神经功能恶化。D组6例,术中均有监测报警,手术结束前均恢复,但有1例出现术后神经功能恶化。结论:IONM可及时提醒术者患者的神经系统可能存在功能损伤,从而采取补救措施,有助于减少术后神经功能恶化,但部分患者采取措施后监测虽恢复,仍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恶化,IONM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术中电生理监测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脊柱外科手术。文中拟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potential,SEP)、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共监测10例脊柱脊髓病变手术患者,3例术中采用SEP监测,7例术中采用SEP联合MEP监测。结果 SEP均顺利诱发并予以记录,而MEP只有3例顺利诱发并予以记录。有2例患者术中SEP的波幅较预警基准电位下降,经调整手术操作方式或停止操作后恢复;另有1例患者术后SEP的波幅升高,术后证实患者的症状较术前改善。记录到SEP的3例患者,MEP波幅和潜伏期与预警基准电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脊柱外科术中行诱发电位监测,特别是SEP与MEP联合监测,能有效降低脊髓机械性损伤,保护神经功能,提高病变的切除率,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增强术者的信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体感诱发电位 (SEP)在脊髓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丹麦Keypoint肌电 /诱发电位仪 ,对 66例脊髓病变者进行SEP检测。 66例均行下肢胫后神经SEP(SEPt)检测 ,其中 2 8例同时行上肢正中神经SEP(SEPm)检测。结果 SEPt检测 66例中 64例异常 (96 .9% ) ,SEPm检测 2 8例中 1 7例异常 (60 .7% ) ,SEPt检测结果异常率明显高于SEPm。异常表现均以波幅降低为主 ,SEPt异常以波幅降低为主者占 73 .5 % ,SEPm异常以波幅降低为主者占 88.2 %。结论 SEP反映了躯体感觉传导通路、脑干网状结构及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脊髓病变SEPt检测敏感性明显大于SEPm ,异常表现以电位波幅降低为主。因此 ,SEP不仅对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有参考价值 ,而且对判断脊髓损伤程度、评估疗效及脊髓功能状态均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神经营养因子-3(NT-3)在成年猫脊髓损伤后电刺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成年猫25只,雌雄不拘,随机分为左侧脊神经根去传入手术组(手术组,保留L6脊神经节)、手术+电刺激组(电刺激组)、手术+电刺激+NT-3抗体封闭组(抗体封闭组),2个月后对相应脊髓节段和保留脊神经节进行霍乱毒素B亚单位结合辣根过氧化物酶复合物形态学示踪及免疫组化、酶组化染色观察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各组脊神经节感觉性神经元中枢投射轴突终末集中分布在脊髓后角Ⅲ、Ⅳ、Ⅴ板层内侧,但电刺激组终末出芽标记点密度高于手术组,而抗体封闭组终末再生出芽能力相比电刺激组显著降低.结论 电刺激可能通过上调NT-3的表达促进损伤脊髓和感觉神经元的形态和功能修复,来参与脊髓可塑性过程. 相似文献
18.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natomic site of spinal cord injury and real-time conditions of bladder and urethral function was assessed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asonable basis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neurogenic bladder. A total of 134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ies (105 males, 29 females; averaged 34.1 years old) were involved in thi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including urodynamic evaluation, clinical examination and imaging for anatomical position, and Bors-Comarr classification. The associa- tions between the levels of injury and urodynamic finding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ean follow-up duration was 16.7 months (range 8-27 months). Complete spinal cord injuries occurred in 21 cases, and incomplete spinal cord injuries in 113 cases. Of the 43 patients with upper motor neuron (UMN) injuries, hyperref/exia and (or) detrusor sphincter dyssynergia were demonstrated in 30 (69.8%), 31 (72.1%) suffered low bladder compliance (less than 12.5 mL/cmH20), 28 (65.1%) had high detrusor leak point pressures (greater than 40 cmH20), and 34 (79.1%) had residual urine. Of the 91 patients with lower motor neuron (LMN) injuries, areflexia occurred in 78 (85.7%), high compliance in 75 (82.4%), low leak point pressures in 80 (87.9%), and residual urine in 87 (95.6%), respectively.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the anatomical site of spinal cord injury and urodynamic findings were ill defined. In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this study revealed a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level of injury and the type of voiding dysfunction. The anatomical site of spinal cord injury can not be predicted in real-time condition of bladder and urethral function. Management of neurogenic bladder in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must be based on urodynamic findings rather than inferences from the neurologic evaluation.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大鼠脊髓慢性压迫性损伤减压后脊髓病理与后肢运动功能的变化.方法 构建大鼠T9脊髓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30只Wistar大鼠按完全随机法分组:假手术对照组(5只)、慢性压迫组(5只)、减压组(20只),减压组分为减压后1周、2周、4周、6周,采用斜板试验,观察大鼠后肢功能;利用HE染色、NissⅠ染色和TUNEL染色方法,观察受压部位脊髓及临近上下节段的脊髓前角病理变化和细胞凋亡现象.结果 慢性压迫组大鼠斜板试验角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脊髓减压后第1周,斜板角度显著提高(P<0.01),随着时间延长后肢肌力逐渐增强;受压部位脊髓减压后早期病理变化无明显改变,减压后第2周细胞凋亡指数仍较高,为(24.31±4.73)%,与慢性压迫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近上下节段脊髓减压后早期病理恢复可见,细胞凋亡率于减压后1周显著下降(P<0.05),分别为(15.21±4.81)%和(16.21±3.98)%,以后继续降低.结论 大鼠脊髓慢性压迫性损伤减压后,其早期的后肢运动功能恢复,可能主要因受压部位临近上下节段脊髓功能代偿所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脊髓损伤的 MRI表现及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2 3例脊髓损伤患者于伤后 7d内在 1.0 T超导 MR机上进行检查 ,并采用 Frankel5级分类评价其神经功能。 结果 :2 3例均显示脊髓异常信号 ,10例见急性脊髓出血 ,在 T2 WI上表现为中心低信号、周围高信号。 13例为脊髓挫伤或水肿 ,在 T2 WI上 ,表现为脊髓均匀或不均匀的高信号区。 11例能评价预后 ,两种信号类型脊髓损伤的神经功能恢复没有明显差异 ;13例完全性脊髓损伤和 10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在 T2 WI上异常信号的平均面积分别为 4 .4 4± 1.80 cm2 及 1.76± 0 .80 cm2 。11例治疗后 ,神经功能改善 6例 ,没有明显改善 5例 ,异常信号区的平均面积分别为 2 .4 1± 1.0 5cm2 及 4 .82± 1.86cm2 。脊髓异常信号区面积的大小与脊髓损伤的严重性及其预后的改善有关。 结论 :MRI能清楚地显示急性脊髓损伤的各种病理改变 ;T2 WI上异常信号区的大小 ,是评价急性脊髓损伤严重性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