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海洛因依赖者脑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洛因依赖者脑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王媛梅,尹玉成,井茹芳为探讨海洛因依赖者脑血流状态我们应用三维经颅多普勒仪(30-TCD)对117例吸服海洛因人员做了检测并测定正常健康成人50名做对照。1资料和方法对集中戒断者117人分别于戒断当日和6个月采用德国...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高压氧对脑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作用机制,本文应用三维经颅多普勒仪(3D-TCD)对患有各种不同类型脑病的43例高压氧治疗(第Ⅰ组)及正常健康对照组(第Ⅱ组)36例分别于入舱前、及出舱后30分钟,1h、2h检测ACA、MCA及PCA血流速度。结果:第Ⅰ组,36/43例(83.7%)于出舱后脑底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加快,其中出舱后30分钟血流速度加快者有22例,一小时开始加快者有8例,6例于二小时才开始加快,5例无变化,2例减低。无1例于1小时恢复正常,仅有13例于二小时恢复正常。血流流变学进出舱前后无明显改变,甲皱微循环以流态改变为著,尤以出舱后一小时加快最明显,形态及袢周变化不明显。第Ⅱ组36例中,脑底动脉血流速度均于出舱后30分钟明显加快,持续一小时恢复至入舱前状态。本研究表明正常健康人与脑部疾病患者不仅对高压氧的反应不同,而且在恢复至入舱前状态上也有明显差别,作者认为这可能就是高压氧对脑部疾病的一种治疗效应。本研究还表明高压氧进出舱前后脑血流速度的加快与血流流变学无明显关系,而是由于血管收缩、血管阻力增加所致。  相似文献   

3.
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心理状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的心理状态。方法:对58例海洛因依赖者在脱毒后作SCL-90测评。结果: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在躯体化、忧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等因子分上均高于国内常模,男生依赖者在强迫、敌对性、偏执等因子分上高于女性。结论: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存在躯体稽延症状及焦虑、抑郁情绪,需使用有关药物并进行心理社会干预以防复吸。  相似文献   

4.
背景:海洛因滥用者给个体及家庭成员带来严重的身心健康问题。目的:分析海洛因依赖者的人格特征,提出相应治疗措施,提高戒毒操守率。设计:抽样调查。单位:厦门市仙岳医院。对象;于1995-10/1997-05选择在厦门市仙岳医院自愿戒毒的男性海洛因依赖者38例,并选择在厦门市两个单位的职工及家属50例为正常对照组。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查表”(包括10个临床量表,疑病、抑郁、癔症、病态人格、男子气-女子气、偏执、精神衰弱、精神分裂症、轻躁狂、社会内向)在海洛因依赖者入院3d内完成测试。将结果与正常人组的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查表测查结果进行比较。主要观察指标:海洛因依赖者与正常人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查表各量表原始分比较。结果:38例海洛因依赖者及50例正常对照组的数据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者。海洛因依赖组疑病、病态人格、偏执、精神衰弱、精神分裂症:轻躁狂量表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偏高(14.44&;#177;1.68,8.91&;#177;3.90;22.89&;#177;1.75,18.31&;#177;4.18;14.42&;#177;1.56,12,23&;#177;3.15;26.86&;#177;1.79,17.32&;#177;5.12;33.00&;#177;2.63,22.71&;#177;3.72;21.25&;#177;1.23,17.65&;#177;4.28),男子气-女子气量表分明显低(23.08&;#177;1.69,27.60&;#177;3.42)。结论:海洛因依赖者有明显的躯体不适感和疑病倾向,具有偏执型人格特征及攻击个性倾向,存在明显的偏常和心理变态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三维经颅多普勒仪(3D-TCD)对15例腹腔手术患者的术前用药、麻醉诱导用药、静脉复合麻醉用药以及气管插管和拔管前后的脑血流动力学状态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6.
海洛因依赖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清  董跃波  徐筠  王海颖 《当代护士》2002,(4):29-30,34
通过对海洛因依赖者不同的心理模式群体进行分析,认为相应的心理护理,能使他们情绪稳定,诚信度增加和康复信心增强,顺利进入复吸预防阶段,降低复吸率。  相似文献   

7.
背景海洛因滥用者给个体及家庭成员带来严重的身心健康问题.目的分析海洛因依赖者的人格特征,提出相应治疗措施,提高戒毒操守率.设计抽样调查.单位厦门市仙岳医院.对象于1995-10/1997-05选择在厦门市仙岳医院自愿戒毒的男性海洛因依赖者38例,并选择在厦门市两个单位的职工及家属50例为正常对照组.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查表"(包括10个临床量表,疑病、抑郁、癔症、病态人格、男子气-女子气、偏执、精神衰弱、精神分裂症、轻躁狂、社会内向)在海洛因依赖者入院3 d内完成测试.将结果与正常人组的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查表测查结果进行比较.主要观察指标海洛因依赖者与正常人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查表各量表原始分比较.结果38例海洛因依赖者及50例正常对照组的数据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者.海洛因依赖组疑病、病态人格、偏执、精神衰弱、精神分裂症轻躁狂量表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偏高(14.44±1.68,8.91±3.90;22.89±1.75,18.31±4.18;14.42±1.56,12.23±3.15;26.86±1.79,17.32±5.12;33.00±2.63,22.71±3.72;21.25±1.23,17.65±4.28),男子气-女子气量表分明显低(23.08±1.69,27.60±3.42).结论海洛因依赖者有明显的躯体不适感和疑病倾向,具有偏执型人格特征及攻击个性倾向,存在明显的偏常和心理变态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有氧运动对海洛因依赖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110例患者分为二组 ,运动组 6 0例 ,在美沙酮 (Met)撤药 2 4h进行有氧运动 6个月 ;对照组 5 0例 ,运动强度非常轻 ,相当于Borg指数 9~ 10。于脱毒前后 ,运动 6个月内对两组迁延戒断症状、Zung抑郁自评量表 (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 (SAS)、分别进行测评 ;两组并随访 12个月 ,观其操守情况。结果 运动组与对照组迁延性戒断症状 ,停药 1~ 2周达到高峰 ,均渴求使用毒品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随运动坚持 ,运动组较好缓解迁延性戒断症状 ,优于对照组。于运动第 12~ 2 4周运动组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0 .0 1)。两组脱毒后的抑郁、焦虑情绪有改善 ,较脱毒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但仍有抑郁、焦虑倾向 ,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运动开始至前 3周两组抑郁、焦虑情绪无明显差异(P >0 .0 5 )。随运动坚持 ,运动组能较好地改善抑郁、焦虑情绪 ,优于对照组 ,于运动第 16~ 2 4周 ,运动组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运动组 1年操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结论 长期有节律地有氧运动有利于海洛因依赖者的康复 ,对最终摆脱毒品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海洛因依赖者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仿  何德 《中国临床康复》2003,7(3):470-471
目的:研究海洛因依赖者免疫功能的变化及机制。方法:采用APAAP法、^3HTdR掺入法,检测50例海洛因依赖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IL-2R^+细胞数和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水平;采用红细胞C3b受体花环(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RBC-ICR)、粘附增强因子活性(RFER)及抑制因子活性(RFIR)试验,观察海洛因依赖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海洛因依赖者外周血T细胞总数(56.6&;#177;3.4)、IL-2R^+细胞数(15.0&;#177;4.2)及血清IL-2水平(33&;#177;7)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而CD4^+细胞(40.5&;#177;3.2)和CD4^+/CD8^+比值(1.65&;#177;0.18)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海洛因依赖者RBC-C3bRR(15.3&;#177;2.1)、RFER(71.4&;#177;8.5)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而RBC-ICR(4.8&;#177;1.2)、RFIR(28.1&;#177;4.7)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则明显升高(P<0.01)。结论:长期吸食海洛因可降低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男性海洛因依赖者的心理防御机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的心理防御机制,为减少吸毒及增加戒毒的成功率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对在北京市安康医院住院的自愿戒毒者50例(尿检阳性,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Ⅲ-R海洛因依赖者的诊断标准,至少3名家属或朋友证明其无药物滥用、依赖及精神病史)与其伴诊的同伴50例进行测查。结果:海洛因依赖者在运用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5.0&;#177;2.5)、被动攻击(5.1&;#177;1.0)、幻想(6.6&;#177;1.8)、分裂(5.2&;#177;1.0)、退缩(12.4&;#177;4.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249~3.508,P=0.000~0.027);海洛因依赖组在成熟的防御机制(4.9&;#177;0.7)、升华(5.2&;#177;1.1)、幽默(4.1&;#177;1.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0.297,2.100,0.836;P=0.7676,0.038,0.405);两组的中间型防御机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海洛因依赖组的掩饰因子(6.4&;#177;1.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7.171,P&;lt;0.001)。结论:海洛因依赖者多采用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善于运用掩饰。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高压氧对颅脑疾病的治疗作用,本文对住院的32例脑部疾病患者采用三维经颅多普勒仪(3D—TCD)分别于高压氧舱治疗前,第一次出舱后和疗程(10次为一疗程)后,对脑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做了观测,还检测30例健康成人进出舱前后的血流动力学以资对照。32例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8—70岁,平均年龄45岁。CO中毒2例,血管性头痛3例,突发性耳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各7例,脑外伤6例,脑梗塞7例。检测结果提示:正常健康人出舱后血流速度均加快,均于二小时后恢复至入舱前状态,符合脑血管收缩,增加脑血管阻力的结果。脑部疾病者治疗前脑血流速度均显示不同程度的减慢。第一次出舱后脑血流速度加快者有28例(87.5%),而于二小时恢复至入舱前血流状态者仅有9例(32.14%)。一个疗程后,有25例(78.12%)脑底动脉血流速度,就恢复到了正常健康人的水平。表明高压氧舱治疗脑部疾病的近期疗效比较满意与临床治疗结果相符合。本文着重指出对高压氧舱的临床疗效判定如能结合脑底动脉血流状态的检测,加以综合判断,无疑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海洛因滥用者的心内赘生物观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超声心动图观察了802例吸毒者的心瓣膜及心内膜,对不同的吸毒量、吸毒年限、吸毒方式及不同溶剂进行分析,并与非吸毒者103例对照,发现吸毒者心瓣膜或内膜病变37例(总发生率4.6%),非吸毒者无1例。吸毒者受累心瓣膜为二尖瓣14例(占37.8%),主动脉瓣15例(占40.5%).三尖瓣11例(29.7%),左室心内膜增厚6例(16%)。静脉注射者瓣膜病变发生率为4.7%,单纯抽吸者为3.8%;吸毒量≥2.1g/d者瓣膜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1g/d者(P<0.01);4例用过污水配制毒品者中,3例确诊为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为瓣膜增厚。  相似文献   

13.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动脉溶栓介入治疗的价值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原因。材料与方法 :对 16例发病在 2~ 8h内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内溶栓治疗。血管再通程度根据TIMI血流分类。尿激酶平均用量6 0万单位。患者病情在入院时由神经科医生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分数 (NIHSSS)综合评分。临床结果评价在溶栓后 3个月进行 ,根据ModifiedRankScore (MRS)分为好结果 (MRS 0~ 3) ,差结果 (MRS 4~ 6 )两类。结果 :闭塞时间 <6h的 12例中 ,TIMI0~I级 ,溶栓后部分 /完全再通 11例 ,闭塞时间在 6~ 8h 4例中 ,TIMI 0~I级 ,溶栓后部分 /完全再通 2例。 13例患者(81 2 % )为好结果。 3例 (18 8% )为差结果。良好的预后与入院时NIHSSS评分的高低与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有密切相关 (P<0 0 1)血管再通与开始溶栓时间 <6h (P <0 0 5 )有关。结论 :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使大部分患者闭塞动脉再通 ,能明显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急性脑卒中后开始溶栓时间与疗效成反比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老年脑梗死患者脑动脉血流动力学与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探讨血压变异性对患者脑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3月—2019年11月收治的老年脑梗死172例作为脑梗死组,将同期收治的非脑梗死169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记录两组血压变化情况,计算血压变异系数;分析老年脑梗死患者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与血压变异系数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组收缩期峰值速度、舒张末期速度及平均血流速度均小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管阻力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收缩压变异系数及舒张压变异系数均大于对照组(P<0.01)。老年脑梗死患者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与血压变异系数均呈正相关(P<0.01)。收缩压变异系数、舒张压变异系数均是老年脑梗死患者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脑动脉血流动力学与血压变异性有一定相关性,血压变异性可能是老年脑梗死患者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的影响因素,临床可通过早期持续监测老年脑梗死患者的血压水平,并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对改善患者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高压氧舱内脑血流变化的监测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成功地用三维经颅多普勒仪(3D—TCD)检测了已往无法在舱内连续观察脑血流的难点监测了高压氧舱内不同阶段脑血流速度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加压至1.5ATA时脑血流速即开始加快,加压至2.0ATA、2.5ATA时检测的脑血流速虽仍显增快,但与1.5ATA时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舱内吸氧及减压时所测脑血流速与加压时所测结果相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提示在高压氧舱内不同阶段的脑血流速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加压造成脑血管收缩,但是吸入高压氧,血氧含量却是增高的,无疑对机体和颅脑疾病的治疗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
海洛因给药大鼠血浆尿酸含量变化及腺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海洛因给药及戒断对大鼠血浆尿酸含量的影响,探讨腺苷影响机制。方法建立海洛因给药及戒断模型,生化自动分析仪检测尿酸。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海洛因给药组血浆尿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停止海洛因给药后,血浆尿酸水平下降。与海洛因给药组相比,其中停海洛因但短期给予腺苷(海洛因给药9天、停药后给腺苷3天组)血浆尿酸水平显著下降(P<0.001)。而长期给予腺苷(海洛因给药9天、停药后给腺苷9天组)尿酸水平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海洛因可以引起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加强,短期给予腺苷有助于逆转该作用。  相似文献   

17.
酗酒者脑动脉血液流速的经颅多普勒超声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了解长期饮酒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本文应用经颅多普勒(TCD)对慢性酗酒者和健康人各30例的大脑动脉血液流速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表明:①酗酒者双侧推动脉、大脑中动脉、左侧大脑前动脉以及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包括收缩期最高流速、舒张末流速、平均流速),尤其是平均流速明显低于健康组(P<0.05);②酗酒者较健康人有较多提示脑动脉末梢阻力偏高的三峰波型频谱。我们认为长期酗酒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大脑血管床的循环功能,引起脑底动脉未消阻力增高,血液流速下降,导致脑组织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的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32例RA患者和32例健康对照者肾内各级动脉的收缩期峰值(PSV)、舒张末期值(EDV)、阻力指数(RI)及24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结果RA患者叶间动脉和弓状动脉的PSV值、小叶间动脉的PSV值和EDV值与对照组比较,二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RA患者段动脉的PSV和EDV值、叶间动脉和弓状动脉的EDV值与对照组比较,二者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gt;0.05);RA患者的各级肾内动脉的RI值与对照组的RI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lt;0.05);全部RA患者及对照组的24h尿蛋白定量及肾功能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RA患者各级肾内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可能是检测RA患者肾损害相对比较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