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3~6岁儿童行为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和减少儿童行为问题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2013年5~8月对六安市5县3区1 003名3~6岁儿童进行现况调查,根据儿童近半年行为表现情况,由父母(或调查员指导教养人)填写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父母版),并设计教养人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1 055份,回收合格问卷1 003份,问卷回收率为95.1%。结果六安市3~6岁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7.32%。男童、女童行为因子品行问题的检出率分别为8.02%、11.1%;因子学习问题的检出率分别为13.01%、4.97%;因子心身障碍的检出率分别为17.1%、15.61%;因子冲动-多动的检出率分别为0.35%、0.23%;因子焦虑的检出率分别为0.18%、0.68%;因子多动指数的检出率分别为3.38%、1.36%。管教态度、儿童是否单独睡觉、儿童平时的饮食情况是3~6岁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童是否单独睡觉、儿童平时的饮食情况是3~6岁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3~6岁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地区3~6岁儿童行为问题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黔南州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家庭因素。方法:使用Rutter儿童行为量表及家庭调查问卷。调查黔南州1140名3~6岁儿童的行为问题和相关家庭情况。结果:行为问题检出率为31·23%。A行为检出率为14·74%;N行为检出率为10·88%;M行为检出率为5·61%。对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有显著影响的家庭因素有不同年龄组、民族、父亲职业、妊娠时间、管教方式、儿童健康状况、家庭经济收入等(P<0·05或P<0·01。结论:黔南州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较近几年全国其它地区文献报道为高,揭示在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3.
4~5岁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以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太原市一所幼儿园4~5岁儿童528名进行测试,对与行为问题有关的因素进行了调查,采用多元逐步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男女儿童不同行为因子的最大因素亦不同,分述如下:男女童内向:母亲支持、父亲过度保护;男女童外向:父亲健康状况,母亲惩罚;男女童性问题:母亲支持,喂养方式;男女童CBCL总分:母亲支持,母亲惩罚。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沈阳市4~6岁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沈阳市9区18所幼儿园36个班级4~6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发放基本情况调查表、困难问卷(QCD)。根据QCD问卷调查结果,将儿童分为功能受损组(QCD得分<30分)和非功能受损组(QCD得分≥30分),针对个人和家庭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877份,合格问卷834份。总体功能受损率为13.3%,其中男童功能受损率为15.1%(67/443),女童功能受损率为11.3%(44/391),男女功能受损率之比为1.34∶1。4、5、6岁功能受损率分别为17.9%、12.6%、10.7%。多因素分析显示,哀求式沟通(OR=5.878, 95%CI:1.626~21.253)、做作业时间30~60 min (OR=2.372, 95%CI:1.146~4.908)为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年龄为5岁(OR=0.261, 95%CI: 0.137~0.497)、6岁(OR=0.522, 95%CI:0.295~0.923)、溺爱型教育(OR=0.231, 95%CI:0.068~0.783)为儿童行为问题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沈阳市4~6岁儿童行为问题较为严重,影响因素复杂,可提前规避相应危险因素,早期预防儿童心理行为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Rutter儿童行为评定量表(父母问卷)及自编儿童行为发病相关因素调查表对镇江市城乡72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家长问卷调查.结果 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4.2%,男女儿童检出率分别为28.4%和19.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61,P< 0.01),男童A行为(违纪行为)明显多于女童(x2=9.45,P< 0.01),N行为(神经症性行为)及M行为(混合行为)未发现性别差异,农村儿童问题行为检出率高于城市(x2=10.87,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影响儿童行为障碍的相关因素为母孕期情绪、分娩方式、分娩时异常情况、儿童性别、儿童年龄及城乡区别6个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孕期焦虑或抑郁、分娩时异常情况、男童、农村与儿童行为发生显著相关.结论 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高,农村儿童行为问题多于城市儿童.儿童行为问题与母孕期不良情绪及孕产期异常情况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阜阳市颍泉区3~6岁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现状,为今后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对抽取的4所幼儿园1046名3~6岁在园儿童采用Conners行为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4.9%,男女童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龄组间检出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看护人之间的检出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颍泉区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与国内报告基本一致,应引起家长、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描述上海市徐汇区4~6岁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现状,以更好地进行儿童心理卫生保健。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对徐汇区2 830名4~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上海市徐汇区2 830名4~6岁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8.66%,其中男童为5.45%,女童为11.86%,男童前3位行为问题因子依次为攻击、抑郁及违纪,女童前3位行为问题因子依次为多动、分裂样及攻击。结论本次调查提示女童的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男童,且行为问题因子也以多动、攻击等为主。应不断加强儿童心理卫生保健工作,尤其是加强对女童的心理卫生保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家庭精神环境对3~6岁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影响,为今后儿童心理卫生保健服务工作和相应政策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和家庭环境量表,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中山市11个镇区66所幼儿园在读3~6岁儿童进行调查,通径分析探讨家庭精神环境对儿童行为总分的影响。结果:有14.05%的儿童存在行为问题,其中男童17.10%,女童10.50%(P<0.01);随年龄增长行为问题有所下降(3岁组15.60%,4岁组14.50%,5岁组13.10%;P<0.01)。10个家庭精神特征中,除了道德宗教观外,家庭精神特征都是通过直接和间接作用共同影响行为总分,依照总通径系数的大小依次为矛盾性(0.146 7)、知识性(-0.146 2)、亲密度(-0.142 4)、组织性(-0.126 2)、娱乐性(-0.114 2)、情感表达(-0.089 4)、控制性(-0.055 5)、独立性(0.031 7)和成功性(0.010 1),其中直接作用最大的是矛盾性(0.1136)和知识性(-0.107 8)。结论:家庭精神环境对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有影响,在进行儿童行为问题的筛查、诊断和干预时,必须重视家庭精神环境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郑州市3~5岁儿童的行为问题及父母关注度研究。方法:采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对251名3~5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研究。结果:独生子女焦虑因子分高于非独生子女(P0.05);和1978年常模比较,3~5岁组男童的学习问题和心身障碍明显高于常模。3岁组女童冲动-多动因子分高于男童,4岁组男童品行行为因子分高于女童,5岁组女童心身障碍因子分高于男童,3个年龄段Conners各个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焦虑程度高;②学龄前儿童不同年龄段行为问题需要具体分析;③父母比较关注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中山市3~6岁幼儿园儿童多动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及相关因素。 【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中山市幼儿园在读儿童,通过家长填写Conners简明问卷及自编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评估。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 【结果】 11个镇区66间幼儿园儿童参与调查,发放问卷13 196份,收回有效问卷12 804份,有效率97.03%,多动行为检出率为14.1%。性别、年龄、居住地、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家居面积、家庭管教方式和母孕期情绪、营养、新生儿期患病情况是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 儿童心理健康发展需提高对有孕期不利情况、新生儿患病儿童及低收入、父母文化程度低、教养方式专制或溺爱家庭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行为问题特征及干预对策. [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抽取小学生1 140名,用Rutter儿童行为父母问卷及自编相关因素调查表进行测查. [结果]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8.9%,其中男生检出率高于女生(21.2%/16.4%,x2=4.17,P=0.041);汉族、布依族、苗族学生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20.2%、17.7%、1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5,P=0.325).在行为问题学生中,A行为检出率5.2%:N行为检出率为8.7%;M行为栓出率为5.0%.汉族学生A行为检出率为6.0%、N行为8.7%、M行为5.5%;少数民族学生A行为检出率为4.0%、N行为8.6%、M行为4.2%,民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A2=1.788,PA=0.181;xN2=0.003,PN=0.958;xM2=0.928,PM=0.335). [结论]黔南州小学生行为问题栓出率高于国内其他研究,提示在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行为问题巳成为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行为问题的现状与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取小学生1140名,用Rutter儿童行为量表及家庭调查问卷,问卷收回率为97.8%.[结果]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8.9%.A行为检出率5.18%;N行为检出率为8.68%;M行为检出率为5.00%.对学生行为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独生子女及父母文化程度、婴儿期喂养方式、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照顾人关系、家庭婚姻结构、父母的和谐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等(P<0.05或P<0.01).[结论]黔南州小学生行为问题发生率较近几年全国其他地区文献报道偏高,且以N行为最多见,揭示在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行为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贵州省少数民族人群生命质量,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生命质量问卷调查15岁及以上苗族、仡佬族、侗族和布依族722人,同时对家庭一般情况和个人健康相关行为、两周患病和慢性病患病情况等进行现况调查。采用两个和多个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以及多元逐步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少数民族人群生命质量除健康自评条目得分(62.64±22.66)相对较低外,其他各条目得分均较高(81.29±19.29 ̄95.84±14.31);随年龄增长生命质量有所下降;在婚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群生命质量明显高于其他人群;从初中到高中生命质量随文化程度的增加有所增长。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周是否患病、是否患慢性病、家庭纯收入、食品支出、医疗支出以及是否吸烟等(t=-2.312 ̄-7.370,P=0.000 ̄0.021)。[结论]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推行合作医疗、加强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通过健康教育倡导良好的健康相关行为、发展经济是提高少数民族人群生命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肥胖和正常学龄前儿童身体测量指标的区别,为诊断儿童肥胖科学合理指标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成都市城区558名3~6岁儿童按照1:2比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肥胖组儿童BMI、血压、体围和皮褶厚度在不同年龄、性别组基本上均高于对照组,两对照组之间未见差异.BMI与臀围、肩胛下、髂脊上皮褶厚度及SF4相关性均>0.7(P<0.01).[结论]通过体格测量可预测儿童肥胖发生及肥胖类型,监测相关指标是预防肥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易感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的易感因素及预防和治疗措施,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105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及105例正常儿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对12个可能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关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母亲孕期患病、被动吸烟和家庭有慢性病患者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三者的发病概率分别为0.6161,0.4326和0.4626,相对危险度分别为3.1702,1.5062和1.7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南通市小学生单纯性肥胖的流行情况,探讨影响儿童肥胖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南通市区及所辖市县1~6年级7所小学15972名小学生身高、体重资料,并对肥胖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南通市小学生超重检出率为8.40%,肥胖检出率为4.77%,其中城镇肥胖率为5.76%(男7.75%,女3.32%),乡村肥胖率为3.42%(男4.31%,女2.35%),城镇小学生肥胖率高于乡村小学生(P﹤0.001)。无论城市或乡村小学生男生肥胖率均高于女生(P﹤0.01)。南通市小学生单纯性肥胖危险因素有:父亲超重肥胖,母亲超重肥胖,家庭人均月收入高,出生体重﹥4kg,食欲好,进食速度快,常吃甜饮料。保护因素有:母亲文化程度是大学或以上文化,经常进行户外活动。[结论]南通市小学生肥胖发生与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关系密切,提示在小学阶段采取健康教育、运动锻炼及饮食调整等综合措施方面进行干预,为成年后的生命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患病率以及其危险因素,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参与健康体检的3079例人群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总检出率为12.18%,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且有明显的年龄差异(P﹤0.001);NAFLD组体重指数、血压、空腹血糖、肝功、血脂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除冠心病外,NAFLD组吸烟、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和胆结石的患病率均高于对照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示高血压、高低密度脂蛋白、高甘油三酯、血糖异常、男性和肥胖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子,且其相对危险度依次升高,以血糖异常、男性和肥胖最高。[结论]NAFLD的发生与肥胖、男性和高脂血症密切相关,且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高血压、高血糖、胆结石的患病率也高于健康人,须重视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相似文献   

18.
我国5岁以下儿童及其母亲贫血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目的 : 分析我国城市与农村 5岁以下儿童贫血状况、影响因素以及儿童贫血与母亲贫血的关系。方法 : 用 HEMOCUE光度计 ,测定指血血红蛋白。统计分析方法采用描述性与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结果 : 城市 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 1 2 .2 8% ,农村 2 6.71 % ,全国平均 2 1 .67%。母亲贫血率城市 1 1 .8% ,农村 2 6.2 8% ,全国平均 2 0 .1 4%。通过 Logistic回归分析 ,1 8m以内婴幼儿贫血因素有 :哺母乳 OR=3 .92 ,母亲贫血 OR=2 .2 3 ,低出生体重 OR=1 .65 ,未加蛋类 OR=1 .3 8,未加奶类 OR=1 .5 4。 1 8~ 60个月儿童贫血因素有 :母亲贫血 OR=2 .74,哺母乳 OR=1 .87,生长迟缓 OR=1 .85 ,低体重 OR=1 .60。结论 : 我国农村 5岁以下儿童及母亲贫血率均高于城市。儿童贫血与低出生体重、辅食添加、哺母乳和母亲的营养状况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延芳  周庆云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4):4825-4827
[目的]探索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摸索切合实际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利用《大学生身心健康调查表》对某高职院校理、工、文、医4类大学生进行了身心健康状况调查。[结果]1274名大学生中有焦虑症状的占21.59%,有抑郁症状的占49.97%,同时有焦虑抑郁症状的占20.57%,其总分标准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1);大学生的焦虑、抑郁程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学业问题、就业压力、身体状况差、人际交往不良及社会支持不力等是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我国贫困地区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赵丽云  翟凤英 《营养学报》1999,21(3):299-305
目的: 了解我国贫困地区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和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方法: 总结分析中国政府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合作项目“儿童营养改善”基线调查结果。该基线调查于1996 年10 月在全国19 个省29 个较贫困县开展,共调查0 ~5 岁儿童12 344 名、儿童家长2939 名,调查内容包括:儿童健康调查及家长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结果: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贫困地区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也明显好转。学龄前儿童发育迟缓率和体重不足率明显下降,1996 年为16 .2 % 和14 .1 % 。在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中,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和家庭经济状况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