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掌握流动采血护士的职业暴露现状并讨论针对性干预措施。方法:自制调查问卷,对32例流动采血护士过去一年的职业暴露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同时进行流动采血车负责人关键人物访谈。结果:针刺伤、血液接触、接触血液污染物品的暴露强度分别为2.1次、4.8次、3.7次;暴露原因依次为个体防范意识不高(45.0%)、管理措施不到位(36.5%)、采血技能欠熟练(26.2%)、传染病防治知识淡化(22.4%);职业暴露后未处置、处置不到位、处置到住的比例分别为33.2%、46.2%、20.6%。结论:流动采血护士职业暴露问题较为突出;有必要加强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应对职业暴露。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行良种银杏幼苗叶质量分析。方法:有用RP-HPLC-ELSD法测定良种银杏幼苗叶内酯含量。结果:总内酯含量,6月份高于8月份,11月份含量明显下降;嫁接苗高于实生苗,雄性高于雌性。结论:活性成分含量与生长季节、树龄、培育方式、生长环境、立地条件等诸因素有关。由主要活性成分BB与GB综合评价:江西良种银杏幼苗叶优于文献报道的银杏叶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防止检验过程中致病微生物对检验人员及环境的污染,制定切实可行的消毒隔离制度,确保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方法:(1)加强管理,实行科主任、组长、消毒监督员三级负责制;(2)加强对人员的培训,通过学习医院感染知识,提高人员素质;(3)实验室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对空气、地面、工作台等分别进行消毒;(4)标本的采集、检验及检验后的标本严格按照消毒隔离原则进行。结果:由于检验人员在工作中认真执行了消毒隔离制度,3年来,我科未出现1例因标本处理不当而引起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结论:我科制定的消毒隔离制度是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蚌山区肺结核的发病特征及流行规律,为进一步控制蚌山区肺结核发病率及有效管理肺结核病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05~2009年蚌山区肺结核病例的有关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05~2009年蚌山区肺结核报告发病数868例,年平均发病率58.65/10万,其中城市居民为62.31/10万,农村居民为49.02/10万;发病年龄构成以青壮年为主,20~50岁年龄组占61.98%;男、女性别比为2.71:1;发病时间无明显季节分布。结论2005~2009年蚌山区结核病城市居民发病高于农村,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提示应加强城市男性青壮年人群肺结核病的防控、发现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诊输液室投诉和纠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分析2005年12月至2006年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急诊输液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与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输液室患者200例(观察组)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医患纠纷的发生率、医院服务的满意率、护理质量的合格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输液宣的风险性预防管理,有利于减少投诉和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日前我院实验室正在进行ISO 15189医学实验室认证工作,ISO 15189:2003(E)〈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强调了医学实验室的质量和能力应能满足临床、患者、医护的需求,体现在医学实验室在提供服务的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有机地构成实验室的总体质量.ISO15189的技术要素部分将医学实验室检验全过程分为三部分,即:分析前质量管理、分析中质量管理、分析后质量管理.ISO15189为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提供了-个科学的方法;实验室国家认可则为医学实验室向社会证明其能力和公正性提供了有效的途径[1].我院临床实验室自2009年采用〈ISO 15189质量管理标准〉后,对实验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把关,在我们采血室退回的不合格标本中,主要以溶血标本最多,现将我院采血室2009年7~10月87份血样标本的溶血情况进行了分析,原因和对策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控制医院门诊注射室感染的方法及效果,总结其抗感染的护理对策及体会。方法:对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我市医院门诊注射室的医务人员32例随机抽查其无菌物品、物品表面、手、空气,进行细菌学培养,观察记录其检测结果,并对比护理人员在注射前后进行消毒前后的检测结果差异。结果:32例护理人员的取样标本中,检测感染阳性标本率以手检出率较高,其次为物品表面、空气样品,最低为无菌物品样本,几种样品的检出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给予消毒护理操作后,感染率明显低于消毒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规范、严谨的门诊注射室的抗感染护理措施能够有助于降低和控制医院门诊注射室感染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医院感染是指病人在住院48小时后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已存在的感染,同时对医院工作人员在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医院感染(以下简称院感)的重点部门:由门、急诊:病房: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产房、母婴同室、新生儿病房:ICU.手术室:血液净化学室:输血科;消毒供应室:口腔科;内镜室;导管室:检验科;营养室;洗衣房等。本课题研究院感的重点部门管理方案一级医院所涉及到的科室,主要有由门、急诊;病房;手术室;消毒供应室: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产房、母婴同室、新生儿病房;口腔科;内镜室;检验科;洗衣房。二、三级医院除了上述一级医院的科室外,还设立ICU;血液净化学室;  相似文献   

9.
牛鹏姣 《光明中医》2014,29(2):402-402
针灸疗法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类疾病,针灸所使用的器械(毫针、三棱针、小针刀)为高危险性器械,需要加强对针灸室的消毒管理,有利于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概率.本文通过加强培训,提高针灸室的消毒意识、规范针灸室器械的消毒(毫针的消毒管理、三棱针、小针刀的消毒管理、火罐的消毒管理、治疗室空气和地面的消毒管理、规范无菌消毒操作、加强消毒效果监测和督查)几个方面,治疗室的各种医疗器具和科室环境均合格,未出现患者针刺部位感染、医院交叉感染,保证了针灸治疗的顺利进行,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医疗环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研究康氏木梅(Trichodema koningii)、绿色木霉(T.virid)、哈茨木霉(T.harzianum)分别对荒漠肉苁蓉茎腐病菌(Fusarium sambucinum Fuckel)的拮抗作用。方法:进行了平皿对峙培养和载玻片对峙培养;并研究了3种木霉菌产生的挥发性和非挥发性代谢物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3种木霉菌均能抑制病原菌的生长,3者抑制能力大小依次为康氏木霉、绿色木霉、哈茨木霉;3种木霉菌产生的挥发性和非挥发性代谢物对病原菌生长有抑制作用。结论:为田间生物防治试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医院一体化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望仙坡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朝阳社区卫生服务站)所辖12个社区初诊发现的糖尿病患者1535例,随机收取350例入组,采用社区-医院一体化管理,并比较干预前后血糖控制情况,以及自我管理相关得分。结果:干预后患者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患者饮食管理、运动管理、用药管理和血糖监测管理得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社区-医院一体化管理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丹参对维持性腹膜透析(CAPD)患者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38例CA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透析)和治疗组(常规透析加丹参),分别测定各组基础以及透析6月后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等。结果:①两组患者IMT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均呈上升趋势,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血压、血脂均已达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稳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PD患者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普遍存在动脉硬化,丹参可延缓患者动脉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LPS水平与2型糖尿病血糖相关性。方法:采用db/db2型糖尿病小鼠db/db组和对照组db/m,收集门脉血、结肠组织并取匀浆液,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肠道、门脉血中脂多糖的水平;用血糖仪测血糖值。结果:db/db模型组与db/m组相比,肠道LPS水平高(P〈0.05),门脉血中LPS水平高(P〈0.05),肠道比门脉血中LPS水平高(P〈0.05),FPG是高的(P〈0.05),结肠、门脉血中LPS分别与血糖成正相关(r=0.72,P〈0.01;r=0.71,P〈0.01)。结论:LPS水平与2型糖尿病的血糖有关,可为糖尿病的机制的研究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可舒片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降压药治疗高血压心脏病致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回顾总结门诊就诊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16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3例,给予心可舒片及ARB类降压药;对照组84例,给予空白胶囊及ARB类降压药。观察患者治疗3个月和1年后血压、心律失常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压控制良好,并且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而心房纤颤、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经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可舒片联合ARB类降压药,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而且能够有效改善高血压心脏病所导致的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纤颤等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5.
赵杰  王恒照  李婧  王尉 《山西中医》2011,27(2):58-59
目的:测定长时间饮用绿茶对肥胖男性血脂的影响。方法:该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设计,共入选100位年龄在20~60岁的BMI〉27kg/m^2的肥胖男性参与临床观测研究。随机分为A和B两组,A组(40例)饮用绿茶水提物,B组(37例)服用对照物纤维素,每天3次,连服12周。测定两组饮用者服用绿茶或纤维素之前和12周后的血脂水平[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肥胖男性服用绿茶水提物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LDL—C显著降低,HDL—C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甘油三酯显著降低(t=-3.5038,P〈0.01)。结论:肥胖男性长时间服用绿茶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6.
唐泽萍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3):152-153
目的:探讨血站采血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和安全防护措施,防止采血护士工作中的职业暴露。方法:对本站32名采血护士经血液传播疾病的知识,职业安全防护,锐器刺伤发生率的调查,对采血流程进行危险性分析,找出控制点,制定出安全防护措施。结果:采血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与往年相比下降57%,采血护士应进行常规的职业安全防护专题培训和复训,防止职业暴露,减少职业危害。结论:采血护士的职业暴露关键在预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合并肺结核(LTB)的临床特点,提高认识和减少漏诊。方法:回顾自2008年10月-2009年10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38例,分析诊治经过。结果:糖尿病控制较好34例,其结核病灶不同程度吸收、空洞缩小、闭合,32例痰菌阳性者转阴;控制不良的4例有2例无效,2例恶化。结论:肺结核患者久治不愈应高度疑有糖尿病,首先控制血糖,同时积极抗痊,多数患者病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一质谱(LC—MS)技术分析中药降糖制剂中可能存在的西药成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一质谱法对降糖中药制剂进行全扫描和SIR定量分析,对临床常用降糖药中含有西药成分的进行筛选。色谱柱:AgilentZorbaxSB—C18(150mm×4.6mm,5μm);保护柱:AgilentZorbaxSB—C18(12.5mm×4.6mm,51μm);流动相:甲醇-10mmol·L-1乙酸铵一冰醋酸(70:30:0.2);柱温:30℃。流速:0.2mL·min-1。结果:所测定的中药降糖药中含有一种西药组分,为苯乙双胍,峰保留时间在2.6min,其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本方法可用于中药降糖药中西药成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麝香保心丸能降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血脂及高敏C一反应蛋白水平,从而探讨对支架内再狭窄及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08年1月~2011年2月在山西省临汾市第四人民医院心内科行PCI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除前者常规药物治疗外,每日加用麝香保心丸,2丸/次,3次/d(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连续服用6个月。进行18个月临床随访,记录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0.05认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8个月后随访时,治疗组的血脂及hs—CRP等血液指标,再狭窄率及急性心脑血管意外: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有抗凝,抗栓,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内皮功能,降低血脂,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支架内再狭窄的作用,并降低了PCI术后的患者的急性心脑血管意外,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血脂清颗粒对高血压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ApoB、ApoA1和ApoB/ApoA1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各30例,阿托伐他汀组给予立普妥10mg,qd,血脂清组给予血脂清颗粒1包,tid,联合治疗组给予立普妥10mg,qd,加血脂清颗粒1包,tid治疗。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ApoB/ApoA1比值及其他血脂参数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3组ApoB/ApoA1、ApoB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阿托伐他汀组和血脂清颗粒的ApoA1均有逐渐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治疗组ApoA1、HDL-C均增高,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其他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清颗粒能改善高血压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脂紊乱,降低ApoB/ApoA1比值,与阿托伐他汀联合使用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