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才生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82,(1)
本文报告了在体外应用各种合成培养基保存和培养大恶丝虫微丝蚴的结果。所用的不同培养基有:(1)Tobies培养基(双相性的);(2)含胎牛血清的洛克氏液以及(3)含胎牛血清的RPMI1640组织培养基。这些培养基的pH调整到7.2~7.4,每ml培养基加200青霉素和100μg链霉素。 相似文献
2.
王健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84,(6)
实验用的微丝蚴取自感染犬恶丝虫的犬血,分离出的纯微丝蚴置于MEM培养液中备用。用3种犬血清:即正常血清(NDS)、阳性血清(PS)和隐性感染的血清(OS)。血清均贮存于液氮内,灭活的血清在56℃处理30分钟。 相似文献
3.
张本华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75,(4)
许多工作者曾对各种丝虫的微丝蚴进行体外培养,但均未获得成功。Sawyer和We-instein(1963)曾报告用犬或其他哺乳动物的全血或部分血体外培养犬恶丝虫微丝蚴达到“腊肠期”。班氏丝虫微丝蚴和犬恶丝虫微丝蚴在化学合成培养基(NCTC)加马血清也可 相似文献
4.
袁以真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88,(2)
本文用荧光素标记麦芽凝集素(WGA)的方法,研究埃及伊蚊血细胞表面的变化与在胸腔内接种犬恶丝虫微丝蚴后产生的黑变反应。埃及伊蚊利物浦黑眼株饲养在模拟环境中,温度26.5±1℃、温度75±10%,光照周期为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成蚊喂以0.3M蔗糖。以单个雌蚊灌注20μl Earle's平衡盐水溶液至血腔,然后收集灌洗液。将灌洗液放在载玻片上5~6分钟,血细胞沉淀后用2滴冷(4℃)丙酮固定,用蒸馏水轻洗粘附 相似文献
5.
姜维纬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84,(5)
作者报道了存放在5%二甲基亚砜(Ml_2SO)中的犬恶丝虫微丝蚴经2步连续降温法冰冻至-196℃后,微丝蚴仍保持其对蚊虫的易感性。还比较了冰冻保存的微丝蚴同未冰冻的对照组的活动性及体外培养的发育情况。存放在5%Ml_2SO或16%羟乙基淀粉(HES)中用相同的2步法冰冻的第3期幼虫,解冻后仍保持其活动性。解冻后的第3期幼虫能在体外培养中蜕皮发育至第4期幼虫者约为未冰冻对照组的5~10%。方法和结果:1,微丝蚴的分离、冰冻保存和解冻:先按Sawyer和Weinstein(1963)的皂素细胞溶解法从实验感染阳性狗的血液 相似文献
6.
孙德建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81,(2)
Earl(1959)报告犬恶丝虫微丝蚴在加有狗血清的TC-199培养液中可存活61天。Sawyer等(1963)观察到犬恶丝虫和班氏丝虫的微丝蚴在NCTC-109培养液中能发育至腊肠期。虽然已对多种寄生蠕虫在各种条件下的体外培养进行了研究,但对它们的必需营养物质的研究却很少,而这不仅对改进培养液,而且对研究寄生虫的代谢和生理都 相似文献
7.
朱荫昌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85,(3)
作者从感染马来丝虫的埃及伊蚊中获取第三期幼虫,并从感染沙鼠的腹腔中分离出马来丝虫的成虫和微丝蚴。雄性成虫、微丝蚴和L_3经PBS清洗、冻干,在PBS中不断搅动抽提,经20,000g离心20分钟,上清液贮于-20℃备用。从感染犬取得犬恶丝虫,成虫抗原制备步骤同上。6周龄的BALB/C小鼠经腹腔注射微丝蚴10~5条,每次间隔3 相似文献
8.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74,(2)
作者在印度喀拉拉邦对当地60例马来丝虫和27例班氏丝虫感染者作了微丝蚴周期性的观察和分析。在24小时内,每2小时取血1次,制作涂片3张,每张涂片血量为20立方毫米,染色后作微丝蚴计数。根据不同时间微丝蚴计数的结果,马来丝虫微丝蚴的高峰在22时至2时之间,有时出现两个高峰,前1个高峰较后1个高峰为低。班氏丝虫微丝蚴只有1个高峰,2时左右开始上升,于4时达高峰,以后很快下降。两种丝虫微丝蚴都是夜间周期型。 相似文献
9.
邓珊珊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95,(2)
长崎市家犬的犬恶丝虫感染率高。为了解影响其流行的因素。于1968—1983年在该市的东、西、南、北4个方位选点进行了3次犬恶丝虫流行病学调查。在上述地区共设44个调查点。自调查点内注册登记的家犬的耳缘取血涂片,染色后镜检计数微丝蚴。并在4个地区各选一个蚊媒调查点,于1972—1983年的每年5—10月,每周1次从下午6时至翌晨7时,用光捕法捕捉淡色库蚊。1983年长崎市家犬中犬恶丝虫总感染率为31.7% 相似文献
10.
许锦江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79,(1)
帝汶丝虫(Brugia timori)分布于东帝汶和印尼东南部的小巽他群岛。这种丝虫也寄生于人体的淋巴系统,在许多方面与马来丝虫近似,过去长期将这两种丝虫混淆。最近 Partono 等(1977) 根据成虫形态的不同,正式将帝汶丝虫确定为独立的种,并对成虫 相似文献
11.
赵美銮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75,(4)
作者在斯里兰卡对班氏丝虫微丝蚴带虫者进行海群生白天诱出微丝蚴作用的观察。于该病流行区内,在晚上8~12时,每人取血20立方毫米,制作厚血涂片检查发现微丝蚴带虫者167例,于4周后,上午10时,同 相似文献
12.
郑惠君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79,(2)
从实验感染匐行恶丝虫、彭亨丝虫或马来丝虫夜间周期型、亚周期型及白昼亚周期型的5只猫,分别取新鲜末梢血制成薄涂片,同样从自然感染犬恶丝虫的一只狗、感染Breinlia sergenti 的一只蜂猴、感染 Breinliabooliati 的一只大鼠以及感染马来亚班氏丝虫乡村株的一例病人取血制片,另外,还人为地制作混合血片(特别是马来丝虫3种不同株),便于进行细致、更准确的比较。血膜晾干,置水中脱血色素2分钟,晾干,在4C 纯 相似文献
13.
袁以真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81,(5)
本文报告以人体周期型班氏丝虫微丝蚴、猫体彭亨丝虫微丝蚴和狗体犬恶丝虫微丝蚴,分别移注入4~8周龄长爪沙鼠、纳塔耳多乳头鼠或小鼠体内后,对其寿命和行为的实验观察结果。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微丝蚴的周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四川各地53例班氏丝虫病和21例马来丝虫病的微丝蚴周期性。其周期性指数分别为103.85%和112.08%,高蜂时间分别为1:06和1:18,皆为典型的夜现周期性。 相似文献
15.
许派波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85,1(2):62-62
<正> 丝虫微丝蚴血片保存多年后,往往出现褪色现象。用常规方法重染,效果不理想。本文经试验和比较,成功地重染了褪色的微丝蚴血片。现介绍如下: 重染方法 1.将褪色的微丝蚴血片(原经Delafieldis苏木素 相似文献
16.
赵郁光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93,(3)
班氏丝虫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淋巴系统的损害,如淋巴水肿、象皮肿、鞘膜积液、乳糜尿。但引起肾脏疾病仅见几例报道,如班氏丝虫病或其它人类丝虫感染引起肾小球 相似文献
17.
18.
邵红霞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2002,(5)
淋巴丝虫病流行于热带、亚热带非洲、南美洲、亚洲及大洋洲,在这些地区大约7.51亿人口受淋巴丝虫感染的威胁,7 800万人已感染,其中90%以上感染班氏丝虫。丝虫病控制计划的重要目标是清除体内微丝蚴,阻断传播,因此需要进行微丝蚴的检测。传统 相似文献
19.
郁郁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82,(6)
本实验旨在测定海群生治疗后循环微丝蚴数量减少对血清微丝蚴抗体滴度的影响。实验是在菲律宾卡坦端内斯省进行的。当地为夜间周期型班氏丝虫病的高度流行区。8例无慢性淋巴管阻塞的微丝蚴血症者志愿参加实验,其中5例男性,3例女性,年龄为12~77岁。每一患者口服海群生10mg/kg/天,共3周。治前与治后1、2、3、6周晚9时采集血标本,计数经核孔过滤的1ml抗凝血中的微丝蚴数。并收集血清以测定微丝蚴凝集抗体:从感染沙鼠的腹腔取得马来丝虫微丝蚴,经Eagle氏磷酸盐缓冲液洗涤后稀释至每ml含1,000条微丝蚴,加至置 相似文献
20.
郑惠君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87,(6)
从感染马来丝虫的沙鼠腹腔收集微丝蚴(mf),以pH 7.4的PBS洗涤4次,除去腹腔细胞,低压冻干,捣碎,加PBS在4℃提取24小时,20 000转离心30分钟,测定上清液蛋白。成熟与未成熟的成虫用同法制备。解剖埃及伊蚊,收集马来丝虫感染期幼虫(L_3),超声捣碎,提取蛋白。取6~8周龄的沙鼠,每组10只,隔2周注射含10μg mf抗原的PBS 0.2ml,共2次,对照组仅注射PBS。末次注射2周后以75条L_3进行皮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