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LD)的手术失败原因.方法1995年8月~1999年3月的1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对其中16例术后再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初次PLD手术失败原因主要为椎管狭窄未解除、多间隙间盘突出遗漏、椎间盘钙化等,16例再手术病人取得良好效果,优良率达87.6%.结论只有严格掌握PLD手术的适应症及操作技术,才能减少和避免再次手术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原因以便进行预防和治疗。方法 随访1975年1月至2000年12月在本院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345例,其中208例行开放式椎间盘髓核摘除术,137例行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对导致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 共出现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30例,其中椎管狭窄8例,腰椎不稳7例,硬膜外瘢痕4例,邻近节段椎间盘突出3例,同一节段椎间盘突出复发3例,术后椎间盘炎2例,神经根损伤、定位错误和假关节形成各1例。结论 术后椎管狭窄和腰椎不稳定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5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各种手术疗效. 方法 5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式,其中经皮穿刺嗅氧髓核消融术63例,腰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24例,椎板间开窗神经根管扩大髓核摘除术305例,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41例,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26例,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椎体间植骨内固定术48例,人工髓核置换术11例.结果 术后随访2~5年,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疗效评定(按Nakai分级):优398例,良70例,可45例,差5例,优良率90.35% . 结论 手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手段,不同术式各有其优缺点,分别适用于不同种病例.  相似文献   

4.
经皮穿刺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APLD)联合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APLD联合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0例,术后随访,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0min,出血量3-5ml,平均住院时间6d,全组手术伤口一期愈合,随访时间3-16个月。疗效按中华骨科学会腰腿痛手术评价标准分级评定,优50例,良52例,差8例,优良率达93%,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式伤口小,操作精细,术后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少,效果优良,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一种可靠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的原因。方法:对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患者的初次术前诊断手术方法、再手术前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进行评估。分析初次手术失败原因。结果:86例初次手术患者术后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20个月.平均60个月。初次手术出现术后症状复发、腰椎不稳等问题,需再次手术治疗,初次手术煞败中行开窗、扩大开窗法腰椎间盘摘除术占41.9%。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失败的原因包括:手术适应证选择不当多间隙突出遗漏、术中定位错误及髓核摘除不彻底、双侧型或中央型突出只切除一侧、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未切除、赤处理中央椎管狭窄及神经根管狭窄,术后腰椎间盘突出复发,全椎板减压术后腰椎节段性不稳定等。  相似文献   

6.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不佳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翁柱庆 《广西医学》2003,25(8):1445-1450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切除压迫神经根而引起严重坐骨神经痛的突出髓核组织 ,以迅速缓解疼痛 ,并且极少发生并发症 (1)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方式包括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半椎板切除髓核切除术、椎板间隙开窗髓核摘除术、经皮穿刺椎间盘切除术、经皮穿刺内镜椎间盘切除术等。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不佳 ,又称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 ( FBSS) ,广义上泛指在行椎板切除或椎间盘摘除术后 ,患者仍有腰部、臀部或下肢的顽固性疼痛或其他不适症状 ;狭义上仅指多次手术后症状没有任何改善(2 ) 。FBSS的发病率约在 1 0 %~ 46% (3 …  相似文献   

7.
王卫明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1):313-314
目的通过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初次手术失误原因,以预防手术失误的发生,并提出再手术的注意事项。方法对我院2000年-2007年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29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4例因第一次手术失误,导致症状无明显好转或进一步加重,或合并其他症状而需再手术治疗。结果从24例再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分析中发现初次手术失误原因主要为腰椎管狭窄未解除,多间隙椎间盘突出遗漏,术中未找到突出椎间盘,进行减压术和髓核未取尽。24例再手术患者取得良好效果,优良率达95.8%。结论①初次手术时要加强术前检查和明确诊断,确立正确手术方案。②二次手术时应从正常部位进入椎管后细心分离粘连,摘除突出的髓核和解除椎管狭窄,防止损伤硬膜、马尾神经和神经根。  相似文献   

8.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的原因。方法:对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患者的初次术前诊断、手术方法、再手术前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进行评估。分析初次手术失败原因。结果:86例初次手术患者术后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20个月,平均60个月。初次手术出现术后症状复发、腰椎不稳等问题,需再次手术治疗,初次手术失败中行开窗、扩大开窗法腰椎间盘摘除术占41.9%。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失败的原因包括:手术适应证选择不当、多间隙突出遗漏、术中定位错误及髓核摘除不彻底、双侧型或中央型突出只切除一侧、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未切除、未处理中央椎管狭窄及神经根管狭窄,术后腰椎间盘突出复发,全椎板减压术后腰椎节段性不稳定等。  相似文献   

9.
非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是指纤维环已破裂,髓核组织脱人到椎管内,也称间盘脱出或髓核疝,一般认为是介入治疗的禁忌。2007年1月我们对21例非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施行经皮穿刺髓核摘除术(PLD)或经皮经腹穿刺腰椎椎间盘摘除术(TALD)联合臭氧(O3)注射治疗,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突出再手术5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腰椎间盘手术失败综合征的原因,提出避免再次手术的主要措施。方法:对51例腰椎间盘突出再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初次手术失败,主要原因:未找到髓核、髓核取出不彻底、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松解不彻底及多间隙突出遗漏。再手术后随诊6个月~3年,优24例,良19例,可5例,差2例,垂足1例,优良率达84.31%。结论: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术前进行充分准备,手术需要有经验的医师参与,手术方法正确选择可避免腰椎间突出症手术失败;术中操作应细致轻柔,避免过多剥离和破坏椎板结构,对失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减压的同时应行内固定及植骨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工髓核假体(PDN)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疼痛的原因和治疗。方法:自2002年12月~2004年7月对17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施行PDNSolo置换术,其中7例术后出现腰部疼痛,并获得8~22个月(平均13.4个月)的随访,。结果:其中5例为术后短期剧烈疼痛,经消炎止痛类药物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无运动功能丢失,2例术后出现长期腰部疼痛,取出PDN假体,予以重新置入,术后1周腰部疼痛消失。结论:PDN置换术后患者出现腰部疼痛,其原因可能为术后腰背肌受刺激,引起肌肉痉挛所引起腰部疼痛,而长期腰部疼痛可能为椎间不稳所致,所有术后疼痛患者经对症早期积极治疗后均能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原因及临床资料.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990-2009年31例行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评定结果:优良24 例,可7例,无一例症状加重或无效,未有行第3次手术者,优良率77.4%.术中4例硬膜损伤缝补后出现脑脊液漏,术后4例出现脑脊液漏的并发症.结论 腰椎管狭窄、瘢痕粘连、神经根受压变细及复发性间盘突出等为再手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徐挥 《中国医药导报》2012,9(8):164-165,167
目的探讨腰椎椎间盘突出症需要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其相应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治的资料完整的腰椎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患者56例,回顾性分析其再次手术的原因及治疗措施,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56例患者中,再次手术的原因为术中定位错误3例,椎间盘突出原位复发21例,内固定失败1例,遗漏相邻椎间盘多间隙突出10例,继发椎管狭窄6例,游离髓核清除不彻底9例,腰椎不稳6例;再手术方式为单纯开窗髓核摘除术7例,半椎板椎间盘切除术12例,全椎板椎间盘切除减压术5例,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29例,内固定3例,再手术后,症状均好转。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需再次手术的原因为术中定位不准确、椎管继发狭窄或减压不充分、内固定失败、椎间盘突出复发、遗漏相邻间隙椎间盘突出等,再次手术可改善症状,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原因探讨及处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成因及其处理措施.方法对1995~2002年间本科收治的3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例中,男24例,女13例,年龄22~63岁,平均37岁.包括侧隐窝狭窄12例,术后复发4例,术中定位错误7例,神经根粘连6例,下腰椎手术后失稳10例.初次手术后症状未缓解或加重者17例,症状有暂时性缓解而后复发者20例.二次手术间隔时间7天~15年,平均2.4年.再次手术前临床表现为腰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者14例,下肢放射性疼痛者10例,腰背部疼痛者7例,间歇性跛行者6例,会阴部麻木4例,全部患者患侧小腿外侧后侧皮肤感觉减退.再次手术方式为,扩大开窗及神经根管扩大减压术19例,半椎板切除术8例,椎间植骨融合及椎弓根内固定术10例.随访6月~6年2月,平均随访3年10月,再次手术术后优良率97.2%.结论术前周全的检查、准切的定位及术式的合理选择是防范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关键;术中应正确处理神经根管及椎管狭窄与椎体稳定性间的关系,既要避免椎管狭窄减压不足导致术后效果不佳,又要防止过分减压导致术后脊柱不稳;CT及MRI对于引起腰椎手术失败的多数病因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二次手术除摘除突出的髓核和解除椎管狭窄外,一定要注意重建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经皮椎间盘旋切治疗腰间盘突出症128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盘旋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282例患者1912个椎间盘,其中有3例3个失败,实际手术1909个椎间盘进行回顾性地分析。结果手术成功率99.5%;显效率79.7%(1022/1282);有效率15.3%(196/1282);无效率4.8%(61/1282)。总有效率为95%。结论侧隐窝狭窄、病变椎间隙狭窄及突出的髓核钙化可作为相对适应证,“椎间盘手术史”不应作为绝对禁忌证;包容型椎间盘突出治疗效果好;对疑有运动神经纤维不可逆性损伤者,不宜行PLD;对外伤后出现较重症状的年轻患者,施行PLD应慎重;髓核摘除量越多,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16.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及再次手术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1984年至1995年间再次腰椎间盘手术29例,其中在我院第一次手术19例占28%,由外院转入10例;复发时间2月-11年,平均102±424月。结果: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是初次手术髓核摘除不彻底,多间隙椎间盘突出遗漏或再突出,腰椎管狭窄未解除及疤痕组织粘连压迫等。结论:初次手术前应明确所有诊断,术中应尽量彻底摘除核组织及解除椎管狭窄,要注意避免过分扩大减压导致脊柱不稳;二次手术时应从正常部位向粘连瘢痕部位细心分离,在直视下操作,在摘除髓核及椎管扩大减压同时避免损伤硬膜、马尾神经及神经根  相似文献   

17.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再次手术治疗的原因、方法和疗效.方法我院自1995年1月~2004年1月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28例,再次手术者43例(4.6%).40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0个月(3~84个月).按Macnab评分法进行术后疗效评定.结果优:11例(27.5%)、良:16例(40%)、可:8例(20%)、差:5例(12.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为间盘组织摘除不彻底,同一间隙间盘组织再突出、继发性椎管狭窄以及神经根粘连等;腰椎间盘突出症初次手术前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正确选择手术术式,提高手术操作技术水平,将有效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再次手术治疗;对需要再次手术的患者仍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经皮切吸和胶原酶溶解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和胶原酶化学溶解术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将3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胶原酶化学溶解术和二者联合治疗效有着显著的差异(P〈0.05),联合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后者。结论 联合方法具有疗程短、见效快、安全,有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突出髓核摘除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54例共54个椎间盘,用改进后的经皮椎间盘切吸术套件行经皮突出髓核摘除术,观察术前和术后3、7 d VAS评分,术后随访6~18月,按改良"Macnab"分级评定疗效,同时记录患者的术中反应、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术后短期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按照"Macnab"分级评定,优良率87.03%.结论经皮突出髓核摘除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单、术程短、安全、减压充分、疗效肯定,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新的微创介入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