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腕部腱鞘结核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核是一种全身各种组织器官都可以感染的疾病 ,是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而手腕部腱鞘结核则比较少见。近 10年来 ,我院共收治手腕部腱鞘结核 14例 ,现将其诊治结果作一回顾性的总结和分析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本组共 14例 ,男 4例 ,女 10例 ;年龄 13~ 68岁 ,其中以 2 2~ 46岁为主。本组以青、壮年为高发年龄。右侧 8例 ,左侧 6例。其它部位有结核病史者 9例 ,占 62 .2 9%。就诊时 1例患有肺门淋巴结核 ,1例患肠结核 ,2例有明显结核中毒症。临床表现 :14例患腕均有明显肿块 ,触之有柔软感及轻度压痛。按腕部发病部位及临床表现可分为…  相似文献   

2.
腕部腱鞘结核致腕管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腕管综合征临床上很常见,但由腕部结核引起正中神经的卡压确很少见。1994年1月-2004年3月,我院共收治9例,均得到手术及病理证实。1.一般资料:本组9例,男6例,女3例;年龄27~68岁,平均43岁。右手5例,左手4例。9例腕部Tinel征阳性,4例大鱼际肌萎缩( ~ ),正中神经支配区感觉减退。  相似文献   

3.
陆斌  薛花  崔庆元  何仿 《中国骨伤》2011,24(12):1030-1031
目的:探讨腕部腱鞘巨细胞瘤的诊断方法及手术治疗体会。方法:2002年9月至2009年10月对8例术前MRI初步诊断为腕部腱鞘巨细胞瘤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16~65岁,平均41岁;病程10~72个月,平均31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腱鞘巨细胞瘤,随访时间5~48个月,平均34.2个月。1例复发,3例正中神经损伤症状术后明显缓解。所有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结论:腱鞘巨细胞瘤的MRI表现特点有助于术前的鉴别诊断,术中彻底切除肿块有助于预防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4.
手腕部原发性腱鞘结核临床较少,因病程缓慢,早期缺乏典型的症状、体征和全身症状,极易误诊.如处理不当,可导致肌腱粘连、断裂,活动障碍,为再次手术和术后康复带来一定的困难.1989年9月至2005年12月,我科共收治7例手腕部原发性腱鞘结核患者,经手术切除病灶、抗结核药物及功能锻炼等综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30岁。2年前,无意间发现右前臂尺侧近腕关节处有一肿块,局部不红,无疼痛。曾到当地医院检查,未能确诊。以后肿块逐渐增大且蔓延至右手掌近小鱼际肌处,手指屈伸活动受限,以拇指为甚。在当地医院行B超和肿块造影检查,考虑为血管瘤而转入我院。既往史中,20年前曾患有右股骨头结核,抗结核治疗后好转,右下肢明显短于左下肢。入院  相似文献   

6.
患者 ,男性 ,6 5岁 ,因右腕部肿痛 1年余 ,于 2 0 0 0年 3月 6日入我院。患者诉于 1年前因右腕部掌侧面疼痛 ,在当地乡村医生就诊 ,诊断为右腕部关节炎 ,经多次封闭治疗不见好转 ,不伴有发热 ,盗汗。2个月后出现右腕肿块 ,不红 ,有压痛 ,外院拟诊为腕关节囊肿 ,行手术治疗 ,术后 3个月症状复发 ,而且肿块逐渐增大 ,手指伸直障碍 ,麻木。体检 :一般状况好 ,右腕掌侧面呈隆状突起 ,皮温不高 ,无溃破 ,压痛 ,边界清楚 ,有波动感 ,中环指呈屈曲状 ,指腹感觉消失。辅助检查 :血沉 18cm/h,胸片 :右上肺陈旧性结核灶。右腕 X线片 :局部软组织肿胀 …  相似文献   

7.
18例手腕部腱鞘结核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原发性腱鞘结核在诊断和治疗上的经验教训,方法:1990年3月至2001年10月,对18例手腕部腱鞘结核患者采用手术,抗结核药物及功能锻炼等综合治疗后,分析其临床疗效,误诊原因和治疗要点。结果:18例患者的手部结核全部治愈,术后胡访6个月-11年,未见复发,15例功能恢复良好,3例因误用激素封闭病情加重,术后有一定的功能障碍,结论:腱鞘结核早期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需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及时作病灶清除术,加上系统的抗结核药物和功能锻炼等综合治疗,可以完全治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因结核性腱鞘滑膜炎所致腕管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综合治疗效果。方法 2014年4月-2018年3月,对3例术前不能明确病因的腕管综合征患者行手术治疗,广泛切除腱鞘滑膜病变组织,经病检确诊为滑膜结核,术后行抗结核治疗,通过随访观察来评估疗效及总结经验。结果 3例患者术后1周内症状均有所改善,1个月后麻木症状消失。其中1例术后5个月可疑为结核性腱鞘滑膜炎复发,虽未出现患手感觉异常,但对掌功能较前受限。结论结核性腱鞘滑膜炎可导致腕管综合征,手术治疗效果明显,并且术后应进行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否则容易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腕部腱鞘囊肿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4月-2016年4月,应用手术切除治疗腕部腱鞘囊肿31例。结果 25例术后获得3~18个月随访,平均10个月,3例复发,其中1例复发囊肿仅可触及,腕关节中立位时外观不明显,无酸胀不适等主诉,未作进一步处理,另2例再次行手术切除。结论腕部腱鞘囊肿的治疗方法较多,手术切除虽然属于有创操作,但切除彻底,可有效降低复发率,甚至达到彻底根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腱鞘滑膜巨细胞瘤是一种以滑膜增生、棕黄色绒毛结节突出及含铁血黄素沉着为特点的软组织肿瘤,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复发率较高.2001年7月~2007年1月,我院收治腕部腱鞘巨细胞瘤4例(经病理证实),手术治疗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腕部肌腱内腱鞘囊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43岁.左腕掌侧包块伴左环、小指屈曲畸形1年,无疼痛及其他不适.包块逐渐增大,左环、小指伸直明显受限.体检:左腕掌侧偏尺侧可见一包块,约2.5 cm×2.0 cm×1.5 cm,质硬,轻压痛,可随屈环指移动,左环指掌指关节、近指间关节、远指间关节活动范围分别为屈90°~伸45°,屈110°~伸90°,屈40°~伸30°.小指各关节活动范围与环指相近,未达到环、小指功能位的标准[1].余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正常.血钙、血磷及碱性磷酸酶均在正常范围内.X线检查:可见左腕掌侧有软组织包块影.  相似文献   

12.
腱鞘囊肿是好发于手、腕部软组织中最常见的肿物,采用非手术的按压疗法虽然患者易于接受,但疗效不确,且易于复发,我院门诊从1986年以来,在原按压疗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采用经皮抽刮治疗腕部腱鞘囊肿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6例中,男2例,女4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34岁,其中工人2例,学生1例,农民3例。病史最长2年,最短4个月,其中之腕部外伤史3人,有腕部过劳史2人,无明显诱因1人。囊肿均生长腕背部,最大2.5厘米×1.5厘米,最小为1厘米×1.5厘米。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20岁.于2007年5月8日因右腕部肿物2年加重20 d入院.自诉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腕部肿物,蚕豆大小,质软,中、环指肿胀疼痛,屈伸活动受限.经多次诊治,疗效不佳.近20 d来肿物逐渐增大至鸭蛋大小,触之柔软,无痛,肿物边界不清,有"捻发感",且肿物向远端延伸.右中、环指肿胀疼痛加重,来我院就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和红细胞沉降率均在正常范围之内.X线片显示:右腕关节骨质未见异常.临床考虑为腕部结核收住入院.经4周抗结核治疗后,再行手术探查,术中见肿物为增厚的滑膜组织和数量众多的"白色米粒体",逐一将病灶全部清除,送病理检查.病理确诊为右腕部腱鞘符合干酪样坏死型结核.抗酸染色阴性.术后继续应用抗结核治疗8周,并进行手功能的主动练习.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20岁.于2007年5月8日因右腕部肿物2年加重20 d入院.自诉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腕部肿物,蚕豆大小,质软,中、环指肿胀疼痛,屈伸活动受限.经多次诊治,疗效不佳.近20 d来肿物逐渐增大至鸭蛋大小,触之柔软,无痛,肿物边界不清,有"捻发感",且肿物向远端延伸.右中、环指肿胀疼痛加重,来我院就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和红细胞沉降率均在正常范围之内.X线片显示:右腕关节骨质未见异常.临床考虑为腕部结核收住入院.经4周抗结核治疗后,再行手术探查,术中见肿物为增厚的滑膜组织和数量众多的"白色米粒体",逐一将病灶全部清除,送病理检查.病理确诊为右腕部腱鞘符合干酪样坏死型结核.抗酸染色阴性.术后继续应用抗结核治疗8周,并进行手功能的主动练习.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20岁.于2007年5月8日因右腕部肿物2年加重20 d入院.自诉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腕部肿物,蚕豆大小,质软,中、环指肿胀疼痛,屈伸活动受限.经多次诊治,疗效不佳.近20 d来肿物逐渐增大至鸭蛋大小,触之柔软,无痛,肿物边界不清,有捻发感,且肿物向远端延伸.右中、环指肿胀疼痛加重,来我院就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和红细胞沉降率均在正常范围之内.X线片显示:右腕关节骨质未见异常.临床考虑为腕部结核收住入院.经4周抗结核治疗后,再行手术探查,术中见肿物为增厚的滑膜组织和数量众多的白色米粒体,逐一将病灶全部清除,送病理检查.病理确诊为右腕部腱鞘符合干酪样坏死型结核.抗酸染色阴性.术后继续应用抗结核治疗8周,并进行手功能的主动练习.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20岁.于2007年5月8日因右腕部肿物2年加重20 d入院.自诉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腕部肿物,蚕豆大小,质软,中、环指肿胀疼痛,屈伸活动受限.经多次诊治,疗效不佳.近20 d来肿物逐渐增大至鸭蛋大小,触之柔软,无痛,肿物边界不清,有"捻发感",且肿物向远端延伸.右中、环指肿胀疼痛加重,来我院就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和红细胞沉降率均在正常范围之内.X线片显示:右腕关节骨质未见异常.临床考虑为腕部结核收住入院.经4周抗结核治疗后,再行手术探查,术中见肿物为增厚的滑膜组织和数量众多的"白色米粒体",逐一将病灶全部清除,送病理检查.病理确诊为右腕部腱鞘符合干酪样坏死型结核.抗酸染色阴性.术后继续应用抗结核治疗8周,并进行手功能的主动练习.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20岁.于2007年5月8日因右腕部肿物2年加重20 d入院.自诉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腕部肿物,蚕豆大小,质软,中、环指肿胀疼痛,屈伸活动受限.经多次诊治,疗效不佳.近20 d来肿物逐渐增大至鸭蛋大小,触之柔软,无痛,肿物边界不清,有"捻发感",且肿物向远端延伸.右中、环指肿胀疼痛加重,来我院就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和红细胞沉降率均在正常范围之内.X线片显示:右腕关节骨质未见异常.临床考虑为腕部结核收住入院.经4周抗结核治疗后,再行手术探查,术中见肿物为增厚的滑膜组织和数量众多的"白色米粒体",逐一将病灶全部清除,送病理检查.病理确诊为右腕部腱鞘符合干酪样坏死型结核.抗酸染色阴性.术后继续应用抗结核治疗8周,并进行手功能的主动练习.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20岁.于2007年5月8日因右腕部肿物2年加重20 d入院.自诉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腕部肿物,蚕豆大小,质软,中、环指肿胀疼痛,屈伸活动受限.经多次诊治,疗效不佳.近20 d来肿物逐渐增大至鸭蛋大小,触之柔软,无痛,肿物边界不清,有"捻发感",且肿物向远端延伸.右中、环指肿胀疼痛加重,来我院就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和红细胞沉降率均在正常范围之内.X线片显示:右腕关节骨质未见异常.临床考虑为腕部结核收住入院.经4周抗结核治疗后,再行手术探查,术中见肿物为增厚的滑膜组织和数量众多的"白色米粒体",逐一将病灶全部清除,送病理检查.病理确诊为右腕部腱鞘符合干酪样坏死型结核.抗酸染色阴性.术后继续应用抗结核治疗8周,并进行手功能的主动练习.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20岁.于2007年5月8日因右腕部肿物2年加重20 d入院.自诉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腕部肿物,蚕豆大小,质软,中、环指肿胀疼痛,屈伸活动受限.经多次诊治,疗效不佳.近20 d来肿物逐渐增大至鸭蛋大小,触之柔软,无痛,肿物边界不清,有"捻发感",且肿物向远端延伸.右中、环指肿胀疼痛加重,来我院就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和红细胞沉降率均在正常范围之内.X线片显示:右腕关节骨质未见异常.临床考虑为腕部结核收住入院.经4周抗结核治疗后,再行手术探查,术中见肿物为增厚的滑膜组织和数量众多的"白色米粒体",逐一将病灶全部清除,送病理检查.病理确诊为右腕部腱鞘符合干酪样坏死型结核.抗酸染色阴性.术后继续应用抗结核治疗8周,并进行手功能的主动练习.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20岁.于2007年5月8日因右腕部肿物2年加重20 d入院.自诉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腕部肿物,蚕豆大小,质软,中、环指肿胀疼痛,屈伸活动受限.经多次诊治,疗效不佳.近20 d来肿物逐渐增大至鸭蛋大小,触之柔软,无痛,肿物边界不清,有"捻发感",且肿物向远端延伸.右中、环指肿胀疼痛加重,来我院就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和红细胞沉降率均在正常范围之内.X线片显示:右腕关节骨质未见异常.临床考虑为腕部结核收住入院.经4周抗结核治疗后,再行手术探查,术中见肿物为增厚的滑膜组织和数量众多的"白色米粒体",逐一将病灶全部清除,送病理检查.病理确诊为右腕部腱鞘符合干酪样坏死型结核.抗酸染色阴性.术后继续应用抗结核治疗8周,并进行手功能的主动练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