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林季文主任治疗岭南小儿外感发热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整理病案,总结林季文主任治疗岭南小儿外感发热的辨证治疗特点及遣方用药特色,并附以临床案例加以验证。[结果]林季文主任认为岭南小儿外感发热,多为风、湿、热邪袭表诱发,且多夹湿、滞。治疗上注重辨别外感邪气,多以疏风散邪祛湿为法,较少用寒凉药物,强调时时顾护脾胃,治疗上化裁桑菊饮等温病经典方剂,自拟疏风解表汤,在岭南医家文子源清透汤基础上创发热清透汤,用药轻灵,善于运护脾胃。验案中患儿以发热伴鼻塞流涕、咳嗽有痰起病,辨证为外感风热,治以疏风宣肺、清透邪热为法,方拟发热清透汤加减。二诊患儿发热咳嗽症状缓解,家属要求调理,辨证为肺脾气虚,治以健脾益气为法,并加强调护,取得较好疗效。[结论]林季文主任治疗岭南小儿外感发热,辨证参照岭南地域湿热的环境特点,治疗上时时关注小儿脾胃,谴方用药具有岭南及个人特色,值得学习效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挖掘张涤教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组方用药经验与规律。方法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对张涤教授门诊的小儿外感发热处方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结果180首小儿外感发热处方用药49味,以解表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为主,多入肺胃二经,常用的药物组合为“芦根、荆芥”、“芦根、生石膏”、“生石膏、荆芥”,“芦根、生石膏、荆芥”,“芦根、淡竹叶”。结论张涤教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立足解表清里原则、重在清透肺热、清热生津,遣方用药结合湖南气候湿热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小儿外感发热的中医外治法.方法:分析近15 a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外治法文献.结果: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方法主要有:针灸、推拿、刺血疗法、刮痧、拔罐、敷贴、滴鼻、雾化、直肠给药、擦浴等.结论: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方法多样,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三揉二刮一捏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外感发热患儿64例,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三揉二刮一捏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推拿学》教材中规定的方法治疗,每日1次,3次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率和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75.0%、100.0%,对照组分别为56.0%、87.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揉二刮一捏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青蒿五苓汤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效果.方法: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和观察的时间相同.结果:青蒿五苓汤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西药治疗的有效率为86.66%.结论:青蒿五苓汤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小儿外感发热病例200例,运用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200例外感发热患儿治疗后有效率为95%.结论: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唐方教授在临床中根据小儿特殊的生理特点,灵活运用发汗退热与清热退热两大治疗原则,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甚佳.并在临证中强调,小儿由于脾胃不足,运化失司,易引起食积内热,内热又易外感,故小儿发热多为内热外感,在临床治疗中,解外感之邪的同时应注重清小儿里热,但切不可太过,以免伤津伤胃,务必做到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回顾中药洗浴疗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中药洗浴疗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总结,认为药浴疗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显著,方法简便,副作用小,是值得推广的绿色疗法,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章总结吕草原老中医在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方面的临床经验,根据小儿脏腑娇嫩、纯阳之体、易感外邪及感邪后易传变的生理病理特点,确立"卫气同治,截断扭转"为治疗原则,注意卫气营血同治,在解表同时,亦清气分热及透营血分之热,并注重固护津液。遣方时重用清热解毒,早用苦寒,及时凉血透营,配伍养阴保津,如此数法联用取得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腑泻热法治疗小儿外感热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加用大黄、枳壳.结果:大黄、枳壳可以导滞通便,达到泻热的作用.结论:通腑泻热法可以有效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性疾病.  相似文献   

11.
探讨基于疏风顺气法,以荆术散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应用.小儿外感发热缘于外感邪气,卫阳受遏,阳气内郁,不得宣泄,气机不通,正邪相搏而发热;治疗应采用疏风解表、顺理气机之法;代表方剂荆术散由荆芥穗、制苍术、赤芍、炒甘草组成,具有疏风顺气之效,可祛除外邪,调节气机,解除阳郁化热之势.临床运用过程中,可根据患儿风寒与风热的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运用卫气营血辨证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结论: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确切,且药物常见廉价,值的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小儿外感发热采取小儿清解灌肠合剂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小儿外感发热患者资料100例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将其进行分组,对照组接受双黄连口服液灌肠治疗,研究组接受小儿清解灌肠合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中采取小儿清解灌肠合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小儿"外感发热"泛指因感受"六淫"之邪或"疫疠"之气而致的发热,大体与西医学急性呼吸道感染相对应。本文总结近十五年中医外治法在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应用,比较各外治法的优缺点及相关理论支持,证明中医外治法在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方面方法多样,疗效显著,部分优于西医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5.
程进 《开卷有益》2003,(10):44-45
小儿高热是儿科临床常见的一个症状,发病原因很多,此篇只谈一般性外感、内伤发热,不包括传染性疾病和局部感染的发热。治疗小儿高热,首先要理解发热与热证不同,发热不一定是热证,热证不一定发热,在治疗上不能一见发热就用清热的方药。还要认识发热的高低与病情的轻重不一定成正比,病情严重不一定发热,高热也不一定病情严重。外感高热的原因,以风邪外入、暑湿郁蒸、燥气上犯为主。外感风邪,无论风寒、风热皆可发高热;暑湿外感是小儿发热中最多见的,夏秋之交小儿发热最多,且以1~2岁发病率最高,3岁以后下降;燥气发热,临床发病相对为少,且与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小儿外感发热中应用中药足浴加耳尖放血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84例外感发热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口服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布洛芬混悬液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足浴结合耳尖放血治疗,连续治疗3d.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体温变化、中医证候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  相似文献   

17.
徐华忠 《大家健康》2017,(10):27-28
目的:探究不同中药方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我院经门诊诊断确诊为小儿外感发热的恶儿56例纳为本次参研的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参照组与干预组,前者给予热逮清颗粒行常规治疗;后者行蒿芩清胆汤+小柴胡汤联合治疗.治疗后统计对比两组疗效的优劣.结果:干预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6.4%)显著高于参照组(71.4%),患儿治疗后退热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小柴胡汤与蒿芩清胆汤联合用于小儿外感发热临床治疗中可获得确切的效果,能够促进惠儿尽快退热,建议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8.
小儿发热,临证最多,其中尤以外感发热,更为常见。笔者在儿科临床工作中,对外感发热的治疗,初步获得一些体会。兹不揣浅陋,爱书于次,不妥之处尚祁同道指正。 1病之初寒热互见,疏表宜温凉并用小儿外感,有感于风寒者,有感于风热者,亦有风寒风热两感者。冬春季节,或气候暴暖之时,小儿外感病最多,且以寒热兼感为众;小儿脏腑娇嫩,“六气之邪,皆从火化”,即使感受风寒,也多从热而化;或素有里热,热为寒束,均形成寒热夹杂之证。此时治疗若单用辛凉解表,往往汗出不透,邪不畅达;若单以辛温发散,又常汗出而热不解。故常须辛温辛凉并用。一般风寒常用荆芥、防风、紫苏叶、淡豆豉、前  相似文献   

19.
推拿治疗小儿发热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推拿在治疗儿童常见病上具有药物治疗不可替代的优势,小儿推拿的对象一般是指6岁以下的小儿,特别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当小儿发热时一般只要一次推拿就可有效地控制病情。发热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病症。临床上可分为外感发热、肺胃实热、阴虚内热、气虚发热4种。外感发热,一般是指感冒而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运用经方银翘白虎汤治疗小儿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6例小儿外感发热患者根据不同症候类型采用基本方加味的辨证治疗。结果:显效107例(78.68%);有效25例(18.38%);总有效率为97.06%。结论:银翘白虎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