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抗生素不合理使用121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抗生素使用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07年6~12月住院病历680份,以2004年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标准,将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情况分为10类进行调查分析,包括是否使用抗生素、预防用药指征、联合用药指征、药物选择、给药途径及方法、剂量及疗程、药敏试验、病程记录、围术期用药及分级使用。结果:680份病历中486例使用抗生素,使用率为71.5%,其中预防性用药291例,占59.9%,治疗性用药186例,占38.3%。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标准评估,486例中121例属于不合理用药,占24.9%。结论:制订院内抗生素应用细则,加强临床药学监管与服务的力度,使抗生素的应用更为合理,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对本院2008年11月2009年4月的出院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病历1000份,抗菌药物总使用率58.70%;其中预防用药使用率62.35%,治疗用药使用率37.65%;联合用药的比例为37.31%;不合理用药占19.76%。结论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且使用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医院应加强监管,对存在的问题应制订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评价呼吸内科患者抗生素合理使用情况。方法选取某医院150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查看病历等方式,调查分析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结果 150例呼吸内科患者全部采用抗生素治疗,抗生素使用率为100.00%。其中抗生素使用频度最高的是头孢类,其次是大环内酯类。头孢类抗生素中以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和头孢他定使用频度最高,且头孢曲松和头孢哌酮的药物利用指数(DUI)均超过1,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抗生素联合应用频率略高。结论呼吸内科疾病患者存在抗生素药物使用不完全合理现象,建议临床呼吸内科医生调整患者抗生素的使用,加强合理用药,促进患者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医院抗生素应用及合理性。方法 于2005年上半年出院病历中对住院患者阶段性抗生素的应用现状做回顾性调查。结果 共调查2194份病历,抗生素使用率为77.12%,其中以预防性用药为主,占52.42%。抗生素使用有11类27种居前三位的依次为头孢菌素、青霉素、硝基咪唑类。联合用药中选用两种占37.89%,选用3种占9.04%;给药途径以静脉点滴为主,占给药途径的98.04%。结论在抗生素使用方面,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678例患者应用抗生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秀玲 《中国综合临床》2006,22(12):1071-1072
目的 寻找住院患者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方法和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04年11月至2005年2月期间出院,并且住院时间大于3d的病例,调查其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结果 我院住院患者抗生素的使用率为80.68%,治疗用药占54.48%,预防用药占42.78%。用药指征不明确者占2.74%;单联用药率60.88%。双联用药率34.55%,三联及以上用药率4.57%。结论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可导致疗效不佳、耐药菌株的产生等不良后果及患者医疗费用上涨等。应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华西医院5.12地震伤员抗生素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5.12震后伤员抗生素使用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对2953例地震伤员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抗生素使用率为95.8%,临床使用以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药物为主,使用频率分别为67.53%,10.04%,6.89%.结论:我院地震伤员抗生素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调查我院2010年10月15日~11月15日所有出院病历共695份,其中使用抗菌药物549例,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8.99%;其中单种抗菌药物的使用占63.20%,二联的占31.88%,三联的占4.92%,住院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占71.34%,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100.00%。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临床用药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监督管理,以避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8.
姜晓梅  孙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3):3269-3270
目的探讨总结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7-2009年的抗生素使用情况,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7-01-2009-12抗生素使用数据进行连续动态观察。结果 3 a内出院的10 973例患者中8 460例临床使用抗生素,使用率为77.2%。其中单一用药占67.8%,联合用药占31.1%;抗生素使用共49种,使用最多为头孢菌素类药物。我院病原体送检率偏低,送检病原体阳性率为45.6%。结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则可造成二重感染,导致耐药菌株的出现和一些不良反应,医院应加强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教育,有效、合理、经济地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抗生素的使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和宏观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我院1999年11月出院患者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结果调查1064份出院病历,抗生素使用率为71.43%,以联合应用为主,占62.89%。结论加强抗生素合理应用的管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对我院2012年6~12月抗生素的分级使用品种进行归纳性的统计分析,采用金额排序法以及用药频度(DDDs)对药物分级管理效果进行评估,同时选择住院患者病历中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采用药品分级管理之后,限制使用级的抗生素使用率呈现上升的趋势,而非限制使用级抗生素类、特殊使用级抗生素类的用药频次每年下降,特殊使用级抗生素使用频率下降更加明显(P〈0.05);入院患者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率有明显的降低趋势(P〈0.05)。采用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可以有效的指导我院各个科室抗生素类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临床上药物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和总结247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感染情况和对抗菌药的耐药情况,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该菌引起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标本中分离的247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复习有关临床资料,分析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247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检出标本以痰为主,占92.3%;居检出临床科室前4位的依次为ICU(32.4%)、呼吸科(17.4%)、神经内科(14.6%)、神经外科(12.1%);高龄、侵入性诊疗操作、使用广谱抗菌药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别占77.3%、65.2%、100%;该菌对常用抗菌素耐药,敏感率超过50%的抗菌药依次为左氧氟沙星(84.4%)、头孢哌酮钠-舒巴坦(77.3%)、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76.9%)、复方磺胺甲噁唑(55.9%).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多发生在有各种基础疾病、免疫力低的患者,该菌耐药现象严重,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患率、医院感染部位分布构成比、病原学送检率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取床旁调查与查阅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填写个案调查表,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住院患者1110例,发生医院感染人数53例,感染例次为57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77%,例次现患率为5.14%;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位;血液内科、神经内科、普外科、综合ICU为高发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37%。结论:现患率调查方便、快捷,能真实反映感染现状,能够有的放矢地开展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加强重点人群、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的控钳,提高临床病原学送检率,规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分离自尿路感染患者中葡萄球菌的菌种、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尿液采用经典型浸片Uricult培养,VITEK-6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实验,利用WHONET 5.6软件对浙江萧山医院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从尿培养中分离的菌株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分离葡萄球菌284株,检出居前3位的细菌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118株(41.5%)、溶血葡萄球菌49株(17.3%)和金黄色葡萄球菌40株(14.1%)。菌株主要来源于内科106株(37.3%),其次泌尿外科89株(31.3%);耐药率前4位的是青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苯唑西林和红霉素(73.3%),耐药率较低的是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利福平、呋喃妥因和莫西沙星(0.0%~16.4%),MRS检出率为75.9%;2007年与2013年相比,耐药率上升较为明显的是莫西沙星和克林霉素,下降较多的有苯唑西林、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红霉素、复方新诺明和四环素。结论 尿路感染患者分离的葡萄球菌种类达15种,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呋喃妥因适合作为治疗尿路感染的经验用药,定期监测和分析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有助于提高临床经验治愈率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肾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肾内科1000份出院病历,统计各种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1000份病历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有876份(87.6%),其中,使用一种抗生素者639例(72.9%),两种抗生素联合使用者237例(27.1%)。在使用抗生素的全部病例中,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者606份(69.2%),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者270份(30.8%)。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时间≤3d者占89.3%,>3d者占10.7%。在手术前0.5~1h便开始接受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比率较低。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途径100%为经静脉途径。结论:本组患者抗生素的使用基本合理。肾内科住院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比率较高,但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时机、肾内科常见有创操作术后是否可以予口服抗生素代替静脉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术后感染等问题均有待临床进一步对照研究,以便为临床更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连续3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分析医院感染发生因素,改进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运行病例和终末病历的方法,对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相同日期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3年共调查住院患者1738例,实查1705例,实查率为98.10%,平均现患率为2.05%,平均例次现患率为2.11%。现患率较高的科室为综合重症监护室(ICU)、神经内科、呼吸内科、普外科、泌尿外科,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3年构成比分别为14.29%,46.15%,68.75%,逐年上升;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63.45%,54.12%,34.73%,逐年降低。结论: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恒定,对现患率较高的科室需重点监控,督促其改进防控措施。要加强医院内肺炎(HAP),尤其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和多重耐药菌的防控以及呼吸机各类设施设备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内科门诊病人神经症性症状的发生率和具有此类症状病人对医院满意度,并分析对医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从某3家医院内科门诊随机抽取502例病人,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Wakefield抑郁自评量表,Albert惊恐障碍和躯体化障碍评估手册,一般情况调查表评估研究对象,调查伴或不伴神经症性症状的发生率,并调查神经症性症状病人对医院满意度,最后分析神经症性症状病人对医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334例(66.5%)为躯体疾病不伴有神经症性症状,168例(33.5%)为有神经症性症状,其中神经症的58例,躯体化障碍的14例,躯体疾病伴神经症性症状的96例;神经症性症状组医院满意度显著低于躯体疾病不伴有神经症性症状组;神经症性症状病人对医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特殊检查次数、自认疾病程度、累积就诊次数、累积医疗费用、神经症性症状、药物治疗。结论综合性医院内科门诊病人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应加强门诊护士的精神卫生服务意识和观念、重视对精神卫生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等,以对此类病人进行合理干预。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assess how physical limitations relate to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the quality of medical care among family medicine patients, after adjustment for self-rated overall health and other patient characteristics. DESIGN: A telephone survey of family medicine patients, linked with information extracted from medical records. SETTING: A large family medicine department in Rochester, Minnesota. SUBJECTS: Patient ratings of quality were linked to medical records for 674 adult patients. RESULTS: Adjusting for self-rated overall health status and other confounders using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having physical limitations was inversely and independently related to excellent perceived quality (adjusted odds ratio = 0.56, P= 0.035). CONCLUSIONS: In our sample of family medicine patients, people with physical limitations experience a disparity in perceived quality of care.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痰标本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采集病人痰标本并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对2011年度本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进行了痰标本检测。结果 2011年全年该医院呼吸内科送检患者痰标本2 860份,检出病原菌879株,分离率为30.73%。检出真菌471株,构成比为53.59%,居首位;革兰阴性杆菌402株,构成比为45.73%;革兰阳性菌仅占0.68%。痰标本检出的真菌对氟康唑、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物比较敏感;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比较普遍,其中以非发酵菌群耐药率最高。结论该医院呼吸内科患者痰培养病原菌以真菌和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很高,革兰阴性杆菌群耐药性较普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