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治疗对冠心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干预效果,及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南昌市第一医院冠心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31例。两组均按常规的心血管科治疗,干预组同时配合综合性心理治疗,共3周。干预前后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进行评定,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组第4周SDS(39.72&;#177;8.96)及SAS评分(40.46&;#177;5.6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3.70,5.88;P均&;lt;0.01);两组SDS及SAS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4.33,4.58;P均&;lt;0.01);干预组SCL-90的阳性项目数、躯体化、敌对性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值差异有显著性(t=3.66,8.28.2.01;P均&;lt;0.01);干预组住院天数[(34&;#177;8)d]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x^2=6.78,P&;lt;0.05);临床疗效大体评定干预组也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治疗能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严重程度,并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治疗对冠心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干预效果,及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南昌市第一医院冠心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31例。两组均按常规的心血管科治疗,干预组同时配合综合性心理治疗,共3周。干预前后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进行评定,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干预组第4周SDS(39.72±8.96)及SAS评分(40.46±5.6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3.70,5.88;P均<0.01);两组SDS及SAS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4.33,4.58;P均<0.01);干预组SCL-90的阳性项目数、躯体化、敌对性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值差异有显著性(t=3.66,8.28,2.01;P均<0.01);干预组住院天数犤(34±8)d犦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χ2=6.78,P<0.05);临床疗效大体评定干预组也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治疗能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严重程度,并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海水浴体疗操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负性情绪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海水浴体疗操是利用海水锻炼身体和防治疾病的疗法,是一种兼有日光浴、空气浴、海沙浴、体操等综合的疗法。观察海水浴体疗操法对103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缓解作用,结果显示经过4个疗程的海水浴体疗操后,其焦虑、抑郁、恐惧、紧张、颓废等负性情绪均有显著的改善。可见海水浴体疗操对老年冠心病负性情绪的康复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杜萍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7,13(30):2883-2884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心房颤动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老年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心理干预,并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2周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2周后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老年房颤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杜萍 《现代护理》2007,13(30):2883-2884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心房颤动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老年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心理干预,并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2周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2周后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老年房颤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负性情绪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发生缺血相关事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干预效果.以及减少冠心病缺血性的血管事件发生的有效康复介入手段。方法:将13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治疗组71例及对照组65例,两组病例均给予内科治疗,心理治疗组给予综合心理干预治疗,治疗前完成首次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治疗后第二次评定,及进行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定,比较两组SAS,SDS,SAQ得分及临床疗效。出院随访1年,记录2组患者冠心病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心理治疗组治疗后SAS,SDS评分降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lt;0.001),临床疗效及S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lt;0.01~0.001),心理治疗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lt;0.001),心理治疗组临床随访1年总缺血相关事件发生率为19%(11/58),明显低于对照组(P&;lt;0.05)。结论:心理治疗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严重程度,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冠心病心血管事件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分析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心理特征,寻找康复干预的可行性。自愿原则下对43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ympotomchecklist-90,SCL-90)评估,并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SCL-90评估中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因子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t=2.062~2.272,P均<0.05)。因此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对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内科常规治疗+心理干预)和对照组(内科常规治疗)各40例,在入组时,心理干预后3、6个月末分别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结果心理干预3、6个月后,干预组HAMD和HAMA评分[3个月后评分分别为(21.61±6.32)、(17.37±3.32)分;6个月后评分分别为(18.33±7.49)、(15.62±3.48)分]均明显低于入组时[(26.77±8.61)、(23.25±7.25)分]和对照组[3月后评分分别为(26.38±5.62)、(19.56±5.71)分;6个月后评分分别为(26.66±7.63)、(18.64±5.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情绪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干预效果,以及减少冠心病缺血性的血管事件发生的有效康复介入手段。方法:将13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治疗组71例及对照组65例,两组病例均给予内科治疗,心理治疗组给予综合心理干预治疗,治疗前完成首次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治疗后第二次评定,及进行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定,比较两组SAS,SDS,SAQ得分及临床疗效。出院随访1年,记录2组患者冠心病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心理治疗组治疗后SAS,SDS评分降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01),临床疗效及S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01),心理治疗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01),心理治疗组临床随访1年总缺血相关事件发生率为19%(11/5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治疗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严重程度,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冠心病心血管事件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不同年龄冠心病患者的精神情绪特征是否相同?本文观察了41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精神情绪表现,并与52例中年冠心病患者比较,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精神心理特征平和,而中年则兴奋、易激惹。  相似文献   

11.
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SDHVD)合并冠心病(CHD)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和超声心动图检查,选择SDHVD+CHD患者53例为观察组,CHD患者54例为对照组。比较组间年龄、冠脉血管病变、心功能、心律失常、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纤维蛋白原(FIB)。结果两组年龄、TC、LDL-C、FIB心功能、心律失常在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SDHVD+CHD组的患者年龄偏大,TC、LDL-C、FIB明显增高,冠脉病变总支数、钙化或弥漫性病变明显增多,易导致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老年冠心病(CHD)的发生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0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和7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CHD组),其中老年冠心病组又分为26例心肌梗死型冠心病(AMI)、2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型冠心病(UAP)及20例稳定性心绞痛型冠心病(SAP),分别测定其血浆Hcy水平,同时测定其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 CHD组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组间Hcy水平比较AMI>UAP>SAP(P<0.05),同时CHD组中对血浆Hcy与TG、TC、LDL-C、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浆Hcy与其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是老年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且升高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3.
非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医院内外一体化用药教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医院内外一体化用药教育对非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用药知识、信念、行为及用药有效性、安全性的影响。方法整群抽取4个干休所中的10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教育对象,采用医院门诊与干休所联合教育的形式。教育前后对患者用药"知信行"、血压、心绞痛发作次数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例次数进行测量和统计。结果教育后患者用药知识、信念和行为得分分别提高14.7分、3.0分和1.7分,与教育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收缩压及舒张压分别降低5.2mmHg和2.5mmHg(P<0.01);教育第3阶段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例次数减少(P<0.05)。结论医院内外一体化用药教育能增加患者的用药知识,促进其树立正确的用药信念,建立遵医用药行为,是提高患者用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病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护理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4  
周英  尤黎明 《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1):836-838
目的 :调查影响冠心病病人心理状态的因素 ,探讨如何实施心理护理。方法 :采用自评抑郁量表、自评焦虑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应付方式问卷和生活事件量表对冠心病病人和健康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冠心病病人存在较严重的抑郁、焦虑情绪 ,有人格的缺陷 ,常常采用不成熟的应付方式 ,起病前所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数显著增多 ,这些都影响了病人的心理健康 ,并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起重要作用。结论 :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对冠心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生活行为与高龄患者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对91例年龄≥80岁的高龄老年冠心病人的生活行为及5年来的生活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问卷访问、体格检查、查阅住院病历的方法获得数据。结果对高龄老年冠心病人影响较大的负性生活事件依次为丧偶、子女病重或去世、重大财产损失、搬家等。心绞痛组和心肌梗死组A型行为倾向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负性生活行为与冠心病有关,起诱导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社会心理因素与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社会心理因素、自评抑郁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调查,然后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及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症发病率为53.65%;Logistic回归分析教育程度低、病程长、发作次数多增加了患者的抑郁状态发生的危险性(OR值分别为0.44、0.304、7.308,P<0.05);SDS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动能力呈负相关,其关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躯体生活自理能力、工具性生活能力呈正相关,其关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状态发生率高;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脑利钠肽、左室射血分数与80岁以上高龄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关系。方法方差分析222例患者各心功能分级之间脑利钠肽、左室射血分数的差异,并行相关分析。结果①心功能分级与脑利钠肽正相关,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脑利钠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12,P<0.05);②心功能分级与左室射血分数负相关,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55,P<0.05)。结论脑利钠肽、左室射血分数与心功能分级有相关关系,但均不能作为诊断心功能分级的唯一标准。  相似文献   

18.
住院冠心病患者抑郁情绪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56,自引:1,他引:56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 ,为临床护理提供方向和依据。方法 :通过抑郁自评量表 (SDS) ,自拟情绪影响相关因素调查表及患者一般资料表 ,在患者知情同意原则下 ,对 80例住院冠心病患者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 :冠心病患者的抑郁发生率为 4 2 .5 % ,高于国内常模 ;患者的住院天数、性格、经济状况、自理程度、支持系统是影响抑郁症状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 :冠心病患者抑郁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心理干预应及早进行。  相似文献   

19.
老年冠心病患者对冠状动脉CT的相关认知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对冠脉CT相关认知情况及检查失败原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6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结果 34.32%的患者了解冠脉CT检查的意义,大于50%的患者不了解冠脉CT的相关知识,患者对冠脉CT的意义和结果解释有100%的健康教育需求,检查不成功原因68.75%与心率过快有关。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对冠脉CT相关知识的认知较差,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的健康需求,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和术前指导,提升患者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患者D二聚体的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 12 4例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与 2 6例正常人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和脂蛋白 (a)的水平 ;酶法测定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 ,并计算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 ;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载脂蛋白A1和载脂蛋白B浓度 ,同时检测其空腹血糖 ;测量其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 ,并计算其吸烟指数。结果 D二聚体与甘油三酯、载脂蛋白B和脂蛋白 (a)呈明显正相关关系 (r =0 .393,0 .6 5 0和 0 .5 79,P <0 .0 0 1) ;与总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和空腹血糖亦呈正相关关系 (r =0 .2 35 ,0 .2 2 6 ,0 .195和 0 .198,P =0 .0 0 9,0 .0 12 ,0 .0 30和 0 .0 2 6 ) ;与载脂蛋白A1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 (r =- 0 .4 96 ,- 0 .178,P <0 .0 0 1和P =0 .0 4 7)。结论 多种冠心病危险因子对冠心病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有影响 ,其中载脂蛋白B和脂蛋白 (a)为独立影响D二聚体水平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