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析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睾酮(T)水平与骨密度(BMD)及骨转换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60~90岁老年男性111例,分为MS组(61例)和非MS组(50例)。测定T、N-MID骨钙素(N-MID-OC)、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血清β-胶原特殊系列(β-CTX)水平,同时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测量左前臂、左髋部及腰椎的BMD,分析血清T水平与BMD及骨转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MS组的T、N-MID-OC、PINP、腰椎、髋骨及桡骨BMD水平均低于非MS组(P<0.05),β-CTX高于非MS组(P<0.05),且随着MS组分的增加,血T、N-MID-OC、PINP水平及腰椎、髋部、桡骨BMD平逐渐下降,β-CTX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T与N-MID-OC、PINP及腰椎、髋部、桡骨BMD呈正相关,与β-CTX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男性MS患者中血T水平与BMD及骨转换指标密切相关,低T水平可作为老年男性骨质疏松(OP)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
刁迎斌  姜海红  刘海彤  蔡慧 《临床荟萃》2008,23(19):1390-1391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已证实雌激素缺乏是导致绝经后OP的主要原因,那么在老年男性OP中雌激素是否也缺乏,我们通过对72例老年男子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骨矿物质含量(bo  相似文献   

3.
乔薇  李靖  冯昕  李瑛  黄静  钱端 《中国综合临床》2012,28(11):1180-1183
目的 探讨中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清睾酮下降的原因.方法 选取45~ 83岁的中老年男性56例为研究对象,分别测量其血压、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检测空腹状态下生化指标[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胰岛素(FIN)及血清睾酮,并用稳态公式(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根据CDS建议的MS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MS组及非MS组,分析睾酮浓度与各指标的关系.结果 中老年男性MS组血清睾酮浓度明显低于非MS组[(9.97±3.87)nmol/L与(13.73±3.93)nmol/L,t=3.337,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睾酮浓度与年龄、腰围、HOMA-IR呈负相关(回归系数分别为-0.214、-0.329、-0.317,标准回归系数分别为-0.730、-0.597、-0.313,t值分别为-5.833、-4.681、-2.686,P均<0.01).结论 中老年男性MS患者血清睾酮浓度下降,血清睾酮浓度与年龄、腰围、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骨代谢生化指标与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老年男性血、尿中与骨形成有关的生化指标与年龄的关系,研究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特点及在骨质疏松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法、酶免疫分析法和电泳法测定210例老年男性血中骨钙素(BGP)、Ⅰ型前胶原羧基肽(PICP)、骨碱性磷酸酶(BALP)和睾丸酮(Tes),尿中羟脯氨酸(Hyp)、脱氧吡啶啉(Dpd)和钙(Ca),与更年期后女性和年轻男性比较.结果发现老年男性骨吸收指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Dpd12.6%,Hyp23.5%),骨形成指标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BGP3.1%,PICP145.90%).老年男性尿中Dpd平均水平为(4.53±1.34) nmol/mmolCre,明显低于绝经后妇女[(7.90±3.27) nmol/mmolCre]和青中年男性[(6.78±3.31) nmol/mmolCre],经t检验P<0.001.老年男性尿中Hyp均为(1.73±0.66) mol/molCre,低于绝经后妇女(2.46±1.31 mol/molCre),经t检验P<0.01.而与青中年男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老年男性血中BGP、PICP的平均水平分别为BGP(3.01±1.99) μg/L,PICP(78.29±47.20) μg/L,均低于绝经后妇女组[BGP(3.81±2.16) μg/L,PICP(115.04±97.32) μg/L],经t检验P<0.001.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和健康老年男性的各种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老年男性从50岁到90岁的骨转化呈现骨吸收增加骨合成减少的缓慢变化过程.骨代谢生化项目可以作为骨质疏松症治疗的观察指标和辅助诊断的项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青年肥胖男性血清睾酮水平的变化及与肥胖的关系.[方法]选取 20~50岁男性 8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体重指数分为肥胖组、超重组、对照组三组.应用放免法测定血清睾酮水平.[结果]肥胖组血清睾酮水平低于超重组和对照组[(5.54±1.31)ng/mL vs (7.06±2.06)和(7.44±1.94) ng...  相似文献   

6.
糖耐量异常男性老年患者睾酮水平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老年人中睾酮和性激素结合蛋白水平,探讨其与糖耐量的关系.[方法]检测清晨血清总睾酮,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并分析与糖耐量相关性.[结果]老年人糖耐量异常患者中睾酮,SHBG水平与血糖水平呈负相关,与舒张压,收缩压无相关性.[结论]老年人中,糖耐量异常患者睾酮水平低于正常,未来的研究需要评价是否可以通过提高睾酮水平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预防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7.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及各种骨代谢生化指标,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1,25(OH)2D3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病机理。方法:测定66例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及62例健康对照者的骨密度,血清骨钙素、睾酮、1,25(OH)2D3、25(OH)D3、碱性磷酸酶、血钙、磷、尿Ca/Cr、HOP/Cr、CTX/Cr等并进行比较。结果: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较健康对照组骨密度显著降低(P〈0.01)。骨钙素、睾酮、1,25(OH)2D3、25(OH)D3浓度低于对照组(P〈0.01);尿Ca/Cr、HOP/Cr、CTX/C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易并发骨质疏松,表现为骨吸收增加,骨形成下降。骨钙素、睾酮、1,25(OH)2D3等激素分泌及代谢失常,可能参与了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背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概率较高,但其发生发展机制尚不明确.目的:了解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特点及骨密度的变化.方法:纳入2008-09/2010-01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老年科住院及门诊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97例,均符合WHO 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并排除血肌酐升高及糖尿病肾病患者;同时纳入同期的非糖尿病男性76例.空腹采血测定血骨保护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骨钙素、骨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C末端水平.同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应用Hologic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结果与结论:男性糖尿病患者各部位骨密度与非糖尿病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男性糖尿病患者骨保护素及Ⅰ型胶原C末端较非糖尿病者显著升高(P<0.05),而骨钙素、骨碱性磷酸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水平与非糖尿病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骨保护素及I型胶原C末端在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了解本地区正常人群骨密度(BMD)与生活方式的关系,为预防骨质疏松提供临床资料。方法使用美国 GE 公司双能 X 线骨密度测量仪测量合肥地区1002例20~79岁正常人群前臂(桡骨全部)、股骨颈、腰椎(L2-4)的 BMD,并对其生活方式(包括饮食习惯、运动、吸烟、饮酒等)进行调查和评分,然后分析两者之间关系。结果合肥地区男女性骨密度达到骨峰值后随年龄增长而骨密度下降,女性从50岁开始骨密度显著降低,男性骨密度无明显加速下降期,男女性骨密度累计丢失量股骨>前臂>腰椎,男女性从50岁开始,骨质疏松发生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女性各年龄段骨质疏松发生率高于男性;股骨颈骨密度值与平时饮食嗜盐量有高度相关,与平时运动量、性别有相关性,与吸烟、饮酒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合肥地区男女性骨密度达到骨峰值后随着年龄增加骨密度降低,不良的生活方式对骨质疏松的发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调查老年体检人员的代谢综合征(MS)及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情况。方法检测体检人员的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心率、体质量指数、尿酸、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男性MS发病率为14.2%,老年女性MS发病率为20.6%。高尿酸血症者24.67%,其中伴发MS的有18.9%,而血尿酸正常者的MS发病率为14.7%,高尿酸血症者的MS患病率明显高于血尿酸正常者。伴有高尿酸血症的MS患者的高血压、脑梗死、冠心病、脂肪肝、肥胖及高三酰甘油的发病率较高。结论MS患者中高尿酸血症发生率较高,并发高尿酸的MS患者更易患有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MS)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老年男性健康体检病例460例,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测量血压,检测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测定骨密度参数(T值和Z值),分析老年人群代谢危险因素和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 MS组与非MS组相比,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FBG、TG、骨密度T值和Z值均偏高(t=11.708、5.718、5.784、8.104、11.309、2.429、2.135,均P<0.05),HDL-C偏低(t=8.120,P<0.05);骨密度与BMI成正相关(r=0.219,P<0.05),与年龄成负相关(r=-0.219,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肥胖对骨密度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甲状腺激素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应用放免法测定 31例甲亢患者血PINP、BGP、PTH、CT等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 ,与 4 6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及 2 2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甲亢组及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血PINP、BGP、AKP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甲亢组上述指标较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组升高更为明显 (P <0 0 5~ 0 0 1) ;相关分析显示FT3 、FT4与PINP、BGP呈正相关。结论 过高的甲状腺激素可能是甲亢骨质疏松症的直接原因 ,甲亢患者骨代谢速率明显快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骨密度情况进行测定研究,了解骨质疏松患病情况。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56例老年MHD患者作为试验组,52例中青年MHD患者及43例老年终末期尿毒症非透析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骨折等资料。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所有样本的第1~4腰椎及股骨骨密度等指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透析组骨质疏松总患病率、股骨骨质疏松患病率分别高于老年非透析组和中青年透析组(P0.05);腰椎骨质疏松患病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老年透析组女性腰椎骨质疏松患病率高于老年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MHD患者与其他人群相比骨密度下降以皮质骨为明显,骨质疏松患病率高,患病情况更严重且更易发生骨折,应给予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老年男性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激素水平改变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45~90岁中老年男性150例,分为45~59岁中年组(50例),60~79岁老年组(50例),80~90岁高龄老年组(50例)。各组分别测定血清促肾上腺激素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脱氢表雄酮(DHEA)水平,同时使用健康状况问卷(SF-36)对各组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年龄与血清DHEA水平呈负相关(r=-0.505,P<0.05),与血清ACTH、皮质醇水平呈正相关(r=0.248,r=0.327,均P<0.05)。血清DHEA水平与SF-36健康量表各纬度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激素水平发生改变,DHEA水平降低影响中老年男性的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7.
背景:雌激素受体α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的发生相关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对于危险基因型的研究还存在商榷余地。目的:分析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妇女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检查的老年健康妇女120例,提取全血基因组DNA,选择限制性内切酶PvuⅡ和XbaⅠ进行酶切,分析基因型的分布与频率。同时选择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股骨颈、大转子及Ward三角处的骨密度值。结果与结论:XbaⅠ酶切基因型XX 6例,Xx 78例,xx 36例;PvuⅡ酶切PP 32例,Pp 50例,pp 38例。不同基因型老年妇女的年龄、绝经年龄与体质量指数值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PvuⅡ酶切PP基因型妇女的大转子与ward三角处的骨密度值明显大于Pp及pp妇女(P<0.05);而XbaⅠ酶切基因多态性在老年妇女中股骨颈、大转子与Ward三角的骨密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妇女骨密度有一定的相关性,P等位基因对老年妇女大转子与Ward三角处的骨密度的维持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牧区蒙古族牧民血清瘦素水平与年龄、性别及肥胖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150例蒙古族正常非肥胖和50例超重或肥胖个体[体质量指数(BMI)≥25]的血清瘦素水平。结果蒙古族牧民正常非肥胖者平均瘦素浓度男性为(2.25±1.13)μg/L,女性为(6.76±3.60)μg/L;超重或肥胖者平均瘦素浓度男性为(4.92±2.12)μg/L,女性为(16.20±5.42)μg/L,女性较男性高2~3倍。血清瘦素水平与BMI显著相关(男子r=0.70,P﹤0.01;女子r=0.62,P0.01)。结论蒙古族牧民超重和肥胖个体瘦素浓度升高,BMI、脂肪含量、性别和年龄是影响血清瘦素浓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