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型seldinger技术穿刺法在血液肿瘤患儿PICC置管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例按照传统PICC置管评估无法满足穿刺要求的患儿行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型seldinger技术穿刺法置管。结果 20例患儿均获置管成功,无一例出现置管过程中并发症,20例患儿现均留置导管中,无一例发生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结论 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型seldinger技术穿刺法行PICC置管在传统的PICC置管基础上取得了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扩大了PICC置管适应症,提高了置管成功率,有效减少了术后出血发生率及相关导管并发症率,使更多的血液肿瘤患儿能在此项技术中受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PICC置管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收治的肿瘤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其化疗期间实施PICC置管,观察组提供患者优质护理,对照组仅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住院2周后的焦虑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以及PICC置管穿刺点红肿、出血,导管渗液,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以及非计划性拔管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焦虑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穿刺点红肿发生率、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以及非计划拔管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肿瘤化疗期间PICC置管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减轻其焦虑情绪,调节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2010年6月~2011年6月我科129例肿瘤化疗患者进行PICC置管,观察和记录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并分析其原因以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本组发生穿刺点渗血7例,穿刺点感染3例,静脉炎3例,导管堵塞2例,导管脱出2例,血栓形成1例.结论 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期间有一定并发症,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其发生率可以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图在肿瘤外科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120例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应用护理流程图实施护理。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应用本院自行设计患者《PICC知识掌握程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PICC理论知识、敷贴更换知识、换药及冲管知识、洗澡时PICC保护方法、穿刺皮肤护理、PICC外露管护理、PICC堵管原因、PICC导管脱落注意事项、手臂活动方法等相关知识掌握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穿刺点感染、静脉炎、血管内导管感染、导管脱落、导管堵塞、管腔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流程图能有效提高肿瘤外科患者PICC置管知识,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降低PICC导管堵管率、感染率等并发症,延长导管的留置时间.方法 对80例PICC置管患者术后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法 .结果 15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18.8%.包括静脉炎、导管堵塞、穿刺点有血液渗出、导管断裂、导管穿刺处感染、湿疹、过敏等.结论 要及早观察和研究置管后的各种可能症状,了解并发症发生原因,及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可能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液肿瘤患儿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ral venous catheter,PICC)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方法选择2003年6月-2007年5月在我院行PICC的血液肿瘤患儿108例,对发生的导管并发症进行分析、评估和总结。结果108例患儿发生导管并发症35例次,主要包括导管相关性感染11例次,机械性静脉炎8例次,导管滑脱7例次,穿刺点渗液6例次,导管堵塞3例次。结论PICC置管具有留置时间长,减少患儿反复穿利的痛苦,但如果使用或管理不当,发生的各种并发症,会严重影响患儿的治疗与康复、、因此,加强对PICC置管的观察与维护,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惠儿的治疗与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防治并发症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方法:将100例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PICC置管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置管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置管后发生导管阻塞、机械性静脉炎、穿刺部位出血、皮肤过敏样改变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后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有效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14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PICC置管时及置管后出现并发症的种类,主要包括: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异位、导管部分脱出、穿刺点感染、血液反流。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预防及处理措施。认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充分的置管前准备,严格进行无菌操作,熟练、正确的封管方法,正确有效的处理方法,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相关知识宣教可避免或减少PICC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置管的成功率,延长PICC导管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9.
收集120例胃肠道晚期肿瘤置入PICC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置管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进行总结。本组患者置管后出现导管堵塞9例,静脉炎5例,穿刺点感染3例,导管移位2例,置管肢肿胀2例,经及时发现得到有效的处理,所有患者化疗均取得预期效果。胃肠道晚期肿瘤患者经PICC管化疗安全有效,及时发现置管后并发症并给予有效的处理,是化疗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特殊护理在肿瘤患者PICC导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接受静脉置入PICC导管的49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观察组进行特殊护理;比较两组置管长度、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置管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穿刺点渗血率、穿刺点感染率、静脉炎发生率、疼痛级数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肿瘤患者行PICC导管并进行特殊护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使用舒康博G水凝胶敷贴预防PICC管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102例老年血液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置管前后行心理疏导及活动指导等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HCC置管后立即在穿刺点上方3—5cm处沿穿刺静脉走行应用10cm×10cm的舒康博G水凝胶7~10d。结果实验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为3.92%低于对照组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88,P〈0.05)。结论早期预防性应用舒康博G水凝胶能明显的降低H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恶性骨肿瘤患者留置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的安全管理,达到“一针穿刺,全程治疗”的安全管理模式。方法对留置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的28例儿童恶性骨肿瘤患者进行规范的置管前、中、后的安全管理;并对置管成功率、留管时间及并发症等进行统计。结果28例中一次性置管成功27例,占96.4%;二次置管成功14例,占3.6%;总置管成功率100%;留管时间长,为25—314d;并发症少。结论儿童恶性骨肿瘤患者留置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规范的安全管理,护理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早期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置管前、置管后的宣教和出院指导;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路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置管后10天内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置管后11~30天,干预组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和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可以有效预防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早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血液病化疗患者应用PICC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将62例接受PICC置管的血液病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血液病患者行PICC置管化疗,并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降低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17例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7例和对照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思维导图。观察两组患者置管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置管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结论:针对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和处理措施方面自行设计思维导图,提高了护士的观察和护理能力,从此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健康教育卡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卡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肿瘤患者PICC置管者分为两组,实施健康教育卡前后各53例,实施前常规健康教育,实施后分别在置管前、置管后、出院带管发放健康教育卡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置管并发症、相关知识掌握率、遵医行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相关知识掌握率、遵医行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健康教育卡的应用可以提高肿瘤患者的遵医行为,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液肿瘤患者应用PICC导管化疗预防静脉炎的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79例PICC置管患者分为实验组(n=48)和对照组(n=3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常规护理基础上注重进针角度、置管后1h行握拳松拳动作、督促患者依从性。结果:实验组发生静脉炎率为2.1%,对照组静脉炎率为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置管前认真评估进针角度和置管后进行正确的导管维护能降低感染率,PICC导管所致的静脉炎是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ICC标准化护理流程在肿瘤化疗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降低PICC置管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将PICC置管化疗恶性肿瘤患者225例随机分为标准化静脉治疗组115例和非标准化静脉治疗组110例。标准化静脉治疗组通过循证护理为基础及《临床护理实践指南》为指导,制定实施PICC标准化流程,采用标准化静脉治疗;非标准化静脉治疗组采用常规PICC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化疗过程中静脉炎的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标准化PICC置管治疗组静脉炎发生率和程度低于非标准化静脉治疗组(P<0.05),满意度高于非标准化PICC置管组(P<0.05)。结论:PICC置管标准化流程的应用可降低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静脉炎发生率和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和锁骨下静脉导管在血液病治疗中的对比研究,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比较PICC导管和锁骨下静脉置管的成功率、操作时间、留置时间、液体流速、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拔管后导管内壁的光滑度。结果 PICC组静脉穿刺一针见血率、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锁骨下静脉穿刺(P<0.01),但穿刺成功后把导管置入上腔静脉的成功率以及总成功率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无显著差别(P>0.05);PICC组穿刺置管平均操作时间(11min)明显少于锁骨下静脉置管组(35min);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23.5%和38.3%,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导管平均留置时间分别为113d和42d,差异显著(P<0.05);锁骨下静脉导管液体流速明显优于PICC组;置管时间较长时,PICC导管内壁光滑,而锁骨下静脉导管内壁沉积物多。结论 PICC导管插管快捷方便、安全,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保留时间长,生物相容性佳,在体内保留较长时间后导管内壁无沉积物,不会发生微血栓。但鉴于其临床应用的局限性,在血液病的治疗中,可根据患者的外周血管情况、具体治疗要求,与锁骨下静脉导管互补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流程再造在PICC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分析PICC管理流程,对原有不合理流程进行重组再造。比较流程再造前后HCC置管例数、一次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置管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采用r检验。结果流程再造后,PICC在临床推广运用,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增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均显著提高。结论流程再造使PICC管理更加规范、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