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的观察。方法:经头颅CT、MRI证实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1次)和对照组各50例,与4w后测定两组患者的血脂。结果:阿托伐他汀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或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载脂蛋白A1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炎性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方法88例AMI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及PCI治疗,术后分为对照组44例和瑞舒伐他汀组44例。两组患者均常规使用硝酸酯类、低分子肝素钙、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瑞舒伐他汀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10mg/次,每日1次。两组均连续用药6个月。记录所有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检测血脂、炎症相关生物标志物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结果出院后6个月内瑞舒伐他汀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6个月后瑞舒伐他汀组血脂、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内皮素-1(ET-1)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或P〈0.05);瑞舒伐他汀组血NO及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血NO、血ET-1、OX—LDL及FMD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组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抑制AMI患者PCI术后炎性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李沛  曾丽 《四川医学》2011,32(12):1959-1961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2009年9月-2010年9月,98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比较观察两组的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明显下降(P〈0.05),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LN和LMT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治疗后LN和LMT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明显降低血脂,缓解动脉粥样硬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后对血脂、血清抵抗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3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脂、血清抵抗素、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血清抵抗素、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 DL-C水平均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降低脑梗死患者的血脂、血清抵抗素和TNF-α水平从而防治脑梗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将84例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d口服,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口服,治疗前、治疗第1周和第2周后分别检测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胆固醇(HDL-C),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脂达标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第1周和第2周后,两组TC、LDL-C、TG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TC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HDL—C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第1周后,治疗组LDL-C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6.3%VS25.0%,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短期内即有明显的降脂效果,而瑞舒伐他汀降脂疗效优于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6.
于涛  宋志斌  甄锡云 《中外医疗》2013,(30):106-107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炎症和凋亡反应的作用。方法该院急诊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55例,作为观察组,均给予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常规治疗,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同时选择同期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员5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8、Bcl-2和C-myc蛋白。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s-CRP和IL-18浓度以及C-myc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O.05),Bcl-2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s-CRP和IL-18浓度以及C-myc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Bcl-2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炎症和凋亡反应十分明显。瑞舒伐他汀具有良好的抗炎和抗凋亡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周红 《河北医学》2013,(8):1144-1147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清脂蛋白(a)、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血清脂蛋白(a)、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0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瑞舒伐他汀组50例和立普妥组50例。用瑞舒伐他汀10rag,立普妥20mg,两种药物每日一次,每次分别为10—20mg,持续6周。观察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清脂蛋白(a)含量的改变。结果: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TC、TG、LDL—C、hs—CP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24.146,10.104,10.862,22.05,P〈0.05);两组治疗后HDL—c含量较治疗前上升(t=7.448,P〈0.05);各指标两组间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血清脂蛋白(a)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25.33,P〈0.05),两组间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血清hs—CRP和LP(a)呈正相关(r=0.54,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更有效地发挥抗炎及降低血脂功能,hs—CRP和LP(a)可能是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王建军 《广西医学》2014,(3):338-340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 )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血脂水平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98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4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10 mg/d,睡前口服,连用6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血脂水平,并观察颈动脉斑块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MMP-9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但研究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治疗后颈动脉斑块大小、数量、厚度和IMT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 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虽然斑块大小、数量、厚度和IMT均较治疗前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ACS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不仅有调血脂作用,还有抗炎作用,能够改善斑块炎症反应,稳定粥样斑块。  相似文献   

9.
那君 《中外医疗》2014,33(2):131-132
目的探讨采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1年7月—2012年12月在该院确诊为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189例老年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随机将全部患者分为观察组(94例)与对照组(9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钙。对照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血脂变化。结果治疗之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62%,对照组为68.42%,两组疗效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的血脂水平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患者的血脂水平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在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效果方面较显著,同时也能有效改善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降颅压、控制血压血糖、抗凝、改善脑循环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每天1次,连用2周。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血浆MMP-3和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5.54,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脑梗死部位缺血缺氧和缺损神经功能,其作用机制与降低血浆MMP-3和MMP-9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岑艳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4):81-82,88
目的观察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西药治疗组(对照组)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观察组)各40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χ^2=8.38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2.124、2.572、2.367、P〈0.05),而对照组上述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362,2.785,2.524,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的疗效,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赵文婷  刘路然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8):1012-1014, 1019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对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期间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选择6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病人均接受脑梗死常规治疗和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病人血清中羟基自由基(OH)、一氧化氮(NO)、过氧化脂质(PLO)、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并采用日常生活能力缺损评分(ADL)评定病人日常生活能力,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量表评定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OH、NO、PLO、SOD、AOPP、MDA水平和ADL、NIH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OH、NO及PLO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 < 0.01),且观察组病人的血清OH、NO及PL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治疗后,2组病人血清中的SOD、AOPP及MDA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 < 0.01),且观察组病人的血清SOD、AOPP及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治疗后2组病人的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 < 0.01),且观察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而NIHSS评分均有降低(P < 0.01),且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在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的同时加用依达拉奉更能够有效清除氧自由基含量,减少氧化应激损伤,改善病人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瑞舒伐他汀联合荷丹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Copeptin、N端脑钠肽原(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4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片治疗,治疗组口服瑞舒伐他汀,同时服用荷丹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61,P =0.117)。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318,P =0.023),治疗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784,P =0.007)。治疗组LDL-C水平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1,P =0.038);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1,P =0.038)。治疗后,治疗组患者Copeptin和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联合荷丹片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大剂量瑞舒伐他汀相当,但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安全性更高。同时可能有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出血性转化(HT) 、 五聚素 3(PTX3) 与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 A2(Lp-PLA2)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4 年 1 月—2017 年 1 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 116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58 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HT的发生率及治疗前后NIHSS评分、 ADL评分,同时监测治疗前后血清 PTX-3、Lp-PLA2 水平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 NIHH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 P <0.05)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 <0.05) ; 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50.00% 和74.14%,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 <0.05) ; 对照组、观察组出血性转化发生率分别为 24.14% 和 10.34%,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 <0.05) ; 治疗后两组 PTX-3、 Lp-PLA2 均较治疗前下降( P <0.05) ,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 <0.05) ; 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10.34% 和 12.07%,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 可以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提高临床疗效, 预防出血性转化, 降低血清 Lp-PLA2、 PTX3 水平, 减轻炎症反应, 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朱亚梅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6):73-74,7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NSE、GST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并证实为健康人4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SE的检测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血清GST测定采用ELISA法。结果治疗前脑梗死组NSE、GS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脑梗死组NSE、GST分别与治疗前、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脑梗死组NSE、GST分别与治疗前、治疗后1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脑梗死组NSE、GST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NSE水平较治疗前逐渐降低,GS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血浆NSE及血清GST含量变化呈负相关(r=-0.5378,P〈0.05)。结论NSE及GST的检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予抗血小板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疗程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大脑后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阻力指数(RI)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全血比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血液黏稠度,增加大脑后动脉等颅内血管的血供,对患者预后的改善有利.  相似文献   

17.
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2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脱水、脑保护、降压、降糖及维持水电解质乎衡、防治感染及营养支持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予奥扎格雷钠80mg溶入250mL生理盐水,缓慢静脉输注,每日1次,阿司匹林100mg,每日1次;对照组予复方丹参16mL溶入250mL生理盐水,缓慢静脉输注,每日1次,疗程14d,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2.9%、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煎剂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证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气虚血瘀证急性脑梗塞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再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1)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有显著性差异(P0.05)。(2)治疗前组间比较显示:两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bg)、红细胞压积(HCT)、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浆Fbg、HCT、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血浆Fbg、HCT、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组间比较显示: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NIHSS均显著下降(P0.05),FMA评分、ADL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NIHS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MA评分、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煎剂联合西药可以改善气虚血瘀证急性脑梗塞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丁苯酞与依达拉奉联合应用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给予丁苯酞治疗,研究组(49例)给予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两组均治疗14d。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检测血清TNF-α和IL-1水平变化,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和IL-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研究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研究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与依达拉奉联合应用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TNF-α和IL-1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和缺血再灌注损伤,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丁苯酞序贯治疗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炎症因子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宁波市鄞州第二医院收治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3例,采用抗血小板等常规治疗;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2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观察比较2组神经功能、炎症因子及Hcy、NSE的差异。 结果 治疗2、4周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5),治疗4周后与治疗2周后相比,2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5),且治疗2、4周后观察组NIHSS评分降低更显著(均P<0.05);治疗4周后2组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IL-6、TNF-α水平降低更显著(均P<0.05);治疗4周后2组同型半胱氨酸(Hc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Hcy、NSE水平降低更显著(均P<0.05)。 结论 丁苯酞序贯治疗可明显改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减轻炎症反应,降低Hcy、NSE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